2003年上半年,我院科研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2003年上半年,我院科研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一、我院2003年上半年科研申报工作创佳绩(论文文献综述)

黄锦南[1](2021)在《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是我国的世代友好邻邦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和先行先试地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媒体中的国家形象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学科研究者的重视。然而,已有成果大部分采用了基于还原论的研究方法,并不能完全契合国家形象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其本身固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特质,忽略了国家形象系统内部的动力学特征和涌现。因此,本论文将网络科学的复杂网络方法引入国家形象研究,以检验该方法在国家形象系统研究中的有效性。本文选取了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为研究对象,收集了2014年7月至2018年6月的全部涉华报道和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与新冠疫情相关的部分涉华报道文本,构建了一大一小、一整体一局部的两种文本数据库,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结合诸如国际关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中哈两国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在哈萨克斯坦官方媒体中的整体国家形象进行了全面挖掘和研究,并对新冠疫情背景下中国在哈官媒中的国家形象进行了具体的个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哈真理报》涉华报道主要展现了以下4个角度的中国形象:(1)哈萨克斯坦的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2)哈萨克斯坦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3)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形象;(4)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1)对国别区域研究的方法创新作出探索,尝试复杂网络方法在国家形象研究中的应用;(2)挖掘和呈现“一带一路”和新冠疫情背景下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哈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3)为国家形象、国别区域、乃至其他领域研究者提供哈萨克斯坦官方报纸的客观中国形象数据和真实报道文本。

李慧[2](2020)在《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女性创业帮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业”一词成为高频词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女性作为社会的“半边天”,女性创业对社会经济增长、保障民生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以来宿迁市宿城区政府聚焦富民,积极打造创业名城,关注女性创业就业发展。区委区政府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通过广泛宣传致富观念、提升创业技能、搭建交流平台、配套保障服务等方法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服务妇女创业就业。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在帮扶措施的推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女性占据创业资源比重偏低、资金力度不足、服务机构局限、帮扶举措针对性不强等问题。因此女性自主创业比例低、惰性强等现象仍然存在。本文将以凯恩斯就业理论、菲浦斯统计歧视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为基础,选取宿迁市宿城区为研究目标,以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对女性创业帮扶对策为研究对象,参考国内和国外经验,利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个案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根据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帮扶女性创业现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丰富相关理论。以期进一步提升政策的有效供给,为女性创业就业提供更好的帮扶机制,帮助女性创业者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带动全社会经济发展,实现共赢局面。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女性创业帮扶对策研究背景和意义,概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同时明确全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相关概念介绍和理论基础借鉴;第三章是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女性创业帮扶对策分析,包括女性创业发展现状、政府对女性创业帮扶现状、不同类型女性创业者获得政府创业帮扶案例分析、政府对女性创业帮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分析。第四章是国内外政府女性创业帮扶经验借鉴。第五章是根据问题和经验借鉴,立足地方实际,提出进一步加强宿迁市宿城区女性创业帮扶对策,包括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探索专业化服务网络、强化多平台金融支持、完善针对性服务模式。第六章是结语,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文章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宿迁市宿城区女性创业具体情况,运用相关理论,总结分析政府对女性创业帮扶的发展现状,客观评价其帮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通过分析国内外先进做法,提出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帮扶女性创业可借鉴之处,包括科学规划服务体系、注重自身特色、完善帮扶机制等。3.探究政府对女性创业帮扶积极作用,针对现有问题,完善措施、不断推进,在提升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帮助更多女性实现人生价值。

荣容[3](2016)在《艺术院校基层党建与闳约深美精神有效契合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艺术学院自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艺术院校基层党建必须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南京艺术学院"闳约深美"校训出发,结合传媒学院的具体案例,详细论述艺术院校基层党建工作与闳约深美精神的有效契合,能更好地实现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的使命。

罗艳谊[4](2016)在《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网站翻译项目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实践报告描述的对象为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网站翻译项目,该项目由5位学生译员、3名教师和1名外国人组成,总计完成59,970中文字符的翻译任务。回顾整个翻译过程,报告详细描述了译前分析、译前准备和翻译流程。以案例分析方法为主,报告把作者负责翻译的部分归纳为两类文本:信息类文本和新闻类文本,重点分析两类文本汉译英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探讨了针对这些难点使用的翻译策略。针对信息类文本,翻译过程中主要使用了省译、重组、释译等策略;而对新闻类文本,翻译中需要了解读者需求、调整信息顺序并选取适当语言风格创造目标文本。此外,报告还对翻译项目过程管理进行了反思,指出其中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的办法。通过对项目管理和译文案例的分析,本报告得出以下结论:(1)充分的译前准备工作、健全的项目管理方案对保证翻译的质量和进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翻译大学英文网站的过程中,因文本信息密集、类型众多,译者应从目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以实现目标文本的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3)任何翻译项目都不可避免会有不足的地方,译员自身水平的提高、出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以及对项目整体进度的追踪和控制可以尽可能提高译文的质量。此报告的意义在于为类似英文网站的文本翻译或翻译项目管理提供借鉴,同时激励翻译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李金龙[5](2015)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计划”不仅是一项以“协同创新中心”为具体表现形式的科教工程,更是一种以“协同创新理念”为行动指引的国家战略。它将“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作为核心任务,旨在推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的深度结合,不仅在科学研究上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也在人才培养上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空间、氛围与环境。因此,“2011计划”的实施必将对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培养机制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作为我国高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培养与“协同创新”具有共同的使命与诉求:以“培养高端人才”为共同使命,在协同创新空间中实现联合培养基本目标;以“培养模式创新”为共同路径,在协同创新氛围内实现联合培养优势互补;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共同诉求,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实现联合培养内源发展。其中,“机制改革”将成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协同创新环境下,如何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政产学研等主体参与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积极性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的研究框架和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梳理了我国研究联合培养事业的演进历程与发展趋势,认为我国的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共经历“初创、探索、扩展和深化”等四个阶段,在合作理念、合作动力、合作形态和培养定位等方面总体呈现四种发展趋势。(2)基于“2011计划”的基本理念和协同创新战略的时代要求,探索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事业在“科学前沿领军型人才培养、行业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相应的四种模式。(3)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调研访谈法深入系统剖析了目前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宏观调控机制、沟通协调机制、资源共享机制、评价机制等四大机制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系列问题。(4)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系统耦合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了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整体运作模型、政府调控机制模型、沟通协调机制模型、资源共享机制模型和科学评价机制模型,并依据各机制模型分别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立体化的、有针对性的联合培养机制改革设想。由协同创新理念引导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更加注重高端人才培养主体的多元性、培养过程的非线性和培养资源的整合性;更加注重打通多主体间的体制机制桎梏,从根本上解决影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以深彻的体制改革和科学的机制设计大力整合政产学研优质教育资源;更加注重化解横亘于多元组织间的利益分配、评价标准、共享交流等诸多矛盾,广泛促进各主体自愿、主动、长效联动,在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高度协同发展情境下提升研究生的整体质量与创新素养。因此,注重机制设计与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并深入、系统地对之研究,才能为协同创新环境下联合培养事业的内源性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使其真正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黄聪英[6](2014)在《论实体经济》文中研究表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保证。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世界各国曾经十分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积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宝贵经验。然而,20世纪末尤其是21世纪以来,欧美不少发达国家逐渐忽视发展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不断萎缩,虚拟经济日益膨胀,最终引发了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洗礼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深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纷纷制定了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苗头初显,引起了中国政府、学术界和实业界的极大关注。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重振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梳理了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界定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总结了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中国、德国实体经济的冲击以及这些国家回归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和复苏成效,探讨了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研究了中国省域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产业和实体经济企业的发展状况,最后系统论述了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陈卓[7](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徐厚永[8](2013)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速度随之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呈现同步增长态势。2011年,全国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88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28.9%,2012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更是达到6012亿美元,增长9.6%,占全国出口总额的29.3%。就安徽省而言,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国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下,也实现了高速发展,2011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9.3亿美元,同比增长41.6%,占出口总额的17.2%,2012年出口达到32.1亿美元,涌现出一批诸如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产品等高新技术出口产品,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如何客观地看待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如何系统分析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如何优化出口竞争力路径,如何得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策略,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论文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这一主线,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现状入手,构建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影响因素,探索了提升策略。本文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基于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系统分析,探索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提升最优路径。宏观层面,提出鼓励技术创新、加大出口信保支持、促进特殊监管区发展、提升科技兴贸平台建设、增加资金及制订规划引导等建议,促进出口竞争力提升,抢占国际市场;微观层面,通过指导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出口技能、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管理层支持等,提升高新技术产品竞争力。2、构建了相对全面严密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体系。建立了系统的GL(产业内贸易指数)、MI(Michaely指数)和TCI(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etition Index)三大指标评价体系,运用2003年以来的历年资料,全面分析、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的国际竞争力现状,得出高新技术中部分产品(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等)具有一定出口竞争力等结论。3、运用博弈论探讨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中小科技型生产企业和出口代理公司博弈及均衡,研究努力水平可观测、不可观察、外部可监控等情况下激励合同机制设计,促使出口代理商加大国际市场开拓投入,以更高价格销售产品,与中小科技型生产企业分享利润,并鼓励企业出口流程再造。4、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Eviews软件,进行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等,定量分析了研发投入(R&D)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间的关系,得出加大R&D投入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具有线性关系)的结论,由此建议加大企业研发投入。5、提出了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策略。通过分析创新能力、经费投入、出口机制和相关政策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了出口定位、金融发展、机制改进、管理提升等策略。从高新企业出口动机、出口技能、出口融资、出口收汇、出口利润、出口风险等角度,全方位提升出口竞争力。

赵永利[9](2012)在《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文中指出在近代教育变革中,西方的高等商科教育被引入中国并取得较快发展,其中尤以上海地区的高等商科教育最为发达,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成果,并对中国的社会现代化转型产生深刻影响,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学界对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近代高等商科教育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有鉴于此,本文以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教育活动史的研究视角,着力还原其教育活动的历史图景,总结其教育活动的特征、影响和经验教训。希望通过这项研究,可以深化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认识,并为当前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本文首先介绍了近代中国商科教育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回溯中国商业教育的悠久传统,评价其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考察鸦片战争以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强势入侵和中国工商经济的近代化转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恐慌和应对,还原西方新兴的商业学校教育引起国人的重视并被纳入清末民初的教育改革进程的过程和商科教育萌生期的概况;呈现出民国不同时期中国高等商科教育制度的变迁,勾勒出民国商科教育兴起和发展的概况。其次论述了近代上海商科教育快速兴起的原因及其发展概况。总结上海开埠以后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与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快速兴起之间的关系,勾勒出上海商业教育萌生、发展的概况,揭示出上海高等教育多以商科为建校基础和发展重心。对上海各大学商科教育活动的深入考察是是本文的重点。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代表院校国立上海商学院(及其前身)、国立暨南大学商学院、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沪江大学商学院及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等进行了深入探究,通过对各大学商科办学者和管理者教育理念的形成及实施活动、学校教育政策的形成和演变活动、教育经费活动、学校管理活动、教师选聘和教学活动、学生学习和课余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呈现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的全貌,挖掘上海商科教育发生、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里,我们可以看到,国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在郭秉文、杨杏佛和东南地方教育精英的联合推动下,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实现了向东南大学分设商科大学的华丽转身,取得了辉煌的办学业绩,但是在教育活动中引发的观念分歧、人事纠葛和政见冲突等,成为导致学校由盛转衰的关键,并给该院之后的发展命运埋下伏笔。在晚清和民国历届政府重视华侨教育的背景下,为适应南洋华侨的实际需要,从黄炎培、姜琦直到郑洪年等校长掌校时期,以服务南洋、培养华侨子弟为宗旨的国立暨南大学(学校)始终以商科教育为学校的重心所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成绩,而且历届政府侨务政策的一致性使它能够比较平稳的度过历次危机,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由侨生所形成的勇往直前、主张正义、关心国家命运的“暨南精神”却引起执政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忌惮,最终导致学校服务宗旨的悄然变化,该校的商科教育活动的也不再具有明显特色。因为主管部门等方面的独特性,不仅使国立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拥有较为充裕的办学经费,以及优秀的师资、生源等,更使它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系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等,在上海各商科院系中独树一帜。私立商科教育活动方面:李登辉等留美教育家重视发展实用学科的办学理念以及私立大学在办学经费等方面的瓶颈问题等,都促使复旦大学等校的办学者适应社会需要,以上海工商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国内率先大力发展商科教育,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特点之一;而由反帝爱国运动催生的复旦等私立大学所具有的革命、自由、独立的办学传统,也使得商科师生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特殊的气质。在教会大学商科教育活动方面:上海办学环境的客观需要、美国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和教会教育的中国化等主客观因素,促使沪江等教会大学率先突破教会教育传统,在上海商科教育活动中占据一席之地。而在华人校长刘湛恩等的推动之下,以平民化、职业化为办学取向的沪江大学突破校园环境、教育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在商科教育活动中另辟蹊径,大力发展高等商科夜校教育,取得辉煌成绩。在第四章里,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立上海商学院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对比分析,更加深入地呈现出不同类型的商科院校教育活动及其特征。南京国民政府对中央大学(原东南大学)等国立大学的接收和改造所引起的持续动荡也影响到上海商学院的教育活动,引发校内人事、师资的变革和学生风潮的持续,最终导致该院的独立,也掩盖了该院在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国民党政治智囊人物裴复恒掌校后,一方面实现了学院的稳定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学校训育和军事教育等活动的加强也使学校趋于消沉保守。主要靠学生学费赖以生存的私立复旦大学为了学校发展而进行的大规模扩招活动带来学校声誉受损等恶果,该校商科教育尤其遭到非议;而在国民政府对私立高校的规范和控制过程中,原本与国民党关系密切的复旦大学师生并没有乖乖就范,结果学校几乎成为斗争的牺牲品,而商科教育尤其受到削弱。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呈现出复杂多面的特征。在第五章里,对近代上海商科师生活动的进一步呈现和总结分析。通过对上海商科师生的构成特征的分析、教学和学习活动的再现、学术和课余活动的还原,并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的合作活动为例,旨在生动描绘出商科教育的活动主体曾被历史湮灭乃至曲解的形象。结语部分,对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反思。

刘伟[10](2011)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研究 ——兼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存问题》文中提出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严重衰退,此时我国经济也面临严峻的挑战,2008年一季度以来美国GDP增速逐季放缓,从2008年一季度2.01%,一直降到2009年第一季度-3.2%,中国的GDP虽仍然是高速增长,但是同比增速也呈现下降趋势,2008年第一季度10.6%,到2009年第一季度为6.1%。面对这种内忧外患的经济形势,国家提出应对措施,首先,在2008年11月5日,中央政府出手总额度为4万亿的两年经济振兴计划,来应对中国经济蕴涵的下滑风险。其次,在2009年3月3日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国家提出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尤其以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为主要任务。本文的写作正是在这一背景酝酿产生,根据国家应对次贷危机提出的经济思路,结合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与劣势,撰写《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研究——兼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存问题》。因此,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探索出培育符合辽宁省特点的装备制造业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辽宁省发展装备制造业优势重点在于两方面,(1)良好的自然条件。例如大连濒临渤海与黄海,海岸线有1906公里,这样就为发展临港临海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条件。(2)辽宁省工业的悠久历史与工业门类相对较为齐全。悠久的历史使辽宁省工业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齐全的工业门类使辽宁省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与之相对应的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劣势,主要集中三个方面:(1)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相对较短:(2)结构性产能过剩突出;(3)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低。所以,根据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所面临的优势与劣势,我认为辽宁省发展装备制造业应该以重组并购为手段,以资本与科学技术为纽带,组建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旨在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水平。因此,本文的撰写具有双重意义。一、理论意义,本文的重要理论源于经济学中的分工思想,所以,追溯到苏格拉底时代。而后到了古典经济学时期,在亚当·斯密努力下,分工思想演变成分工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为例,阐述分工、直接生产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这三者关系。在亚当·斯密的论证中,以直接生产为基础(因为当时社会的分工模式以是工场手工业为主),重点研究分工促使规模报酬递增,从而促进了生产效率。因此在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体系中的理论路径是:直接生产——分工——规模收益递增。最后到了近代经济学时期,阿兰·杨格又在亚当.斯密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人的基础之上把分工理论进一步完善,阿兰·杨格认为,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之所以会提高生产率,在于劳动分工通过迂回生产的方法实现了报酬递增;反过来,报酬递增又降低了生产的单位成本,并使作为外生变量的家庭收入购买力上升,从而扩大了市场规模,市场规模的扩大导致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分工深化进一步导致市场规模扩大,这是一个动态相互作用的一个自我演进的机制。阿兰·杨格的研究重心落在“迂回生产”上,从而弥补了亚当·斯密“直接生产”的理论瑕疵。在阿兰·杨格的眼里迂回生产的程度是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产业发展程度越高,其迂回生产的产业链条的长度就会越长,产业链条上的每个企业和产品种类就越多。因此在阿兰·杨格的分工理论体系中的理论路径是:迂回生产——分工——规模收益递增,这一点是对亚当·斯密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后来在阿兰·杨格的基础上,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更是将这种思想推向极致,杨小凯用非线性规划(超边际分析)重新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专业化和经济增长等精彩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掀起一股用现代分析工具复古古典经济学的思潮,成为分工、专业化和经济增长理论从90年代迄今最重要的发展。由此,我们认为分工提高效率是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石,同时产业集群理论也可以认为是分工提高效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二、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文的撰写的现实意义包括三个方面:(1)装备制造业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依据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并且结合未来的发展规划即不能以危害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选择一条与发达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即非传统的现代化道路,关键在于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生产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有数据表明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能源消耗量也在飞速增长。发展装备制造业产业,培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就可以协调的解决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的问题。(2)装备制造业与就业水平的关系:近年来,面对国际与国内的复杂经济环境,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充分显现,成为各地区乃至国家提高就业解决失业率的重要行业。据原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测算,年装备工业每万元固定资产原价可吸纳0.078人,而工业平均吸纳0.052人,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工业吸纳0.046人,冶金工业吸纳0.037人,石油加工和炼焦工业吸纳0.018人,由此可见,发展装备制造业,培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可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与国内经济环境背景下,有效的改善就业水平。(3)装备制造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装备制造业,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上游产业链即研发阶段,这样就可以进一步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实力,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保持汇率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以及与国际社会持续、和谐的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分工与专业化创造经济效率是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石。我认为把这个作为产业集群理论的切入点是准确的,但是,我仔细想来,分工与专业化创造经济效率又略显笼统、模糊,不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更不利于未来对产业集群培育思路的研究,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以传统的经济学视角下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结合供给与需求模型,确定一个清晰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方向。产业集群的效率表现在以较低价格供应大量商品,从而获得竞争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产业集群要获得竞争力的最佳衡量标准就是使其产品的市场出清点不断的向右下方运行。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经说过,在短期里,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决定性因素;而在长期里,供给或生产成本是影响价格的决定因素。根据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思想,我对产业集群理论作如下分类:(1)影响供给的产业集群理论;(2)影响需求的产业集群理论。本文的结构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言。在导言部分,首先,明确选题的动因,这个部分分为两个角度进行阐述,1.选题的实际必要性,在阐述选题的实际必要性,实证了装备制造业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以及装备制造业与就业水平的关系,论述了装备制造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关系:2.选题的理论必要性,在撰写选题的理论必要性时,先明确了本文的三个关键词,而后以时间为线索,以大师为思想为写作中心,简要回顾分工思想的演进、分工理论的形成以及对产业集群理论形成的影响;最后,提出研究的结构与研究创新之处,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分类。第二部分,经济学视角下产业集群理论综述。这个部分的论述分为两方面,(1)影响供给的产业集群理论。(2)影响需求的产业集群理论。这个部分为我的创新重点,传统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分工与专业化创造经济效率是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石。我认为把这个作为产业集群理论的切入点是准确的,但是,我仔细研究,分工与专业化创造经济效率又略显笼统、模糊,不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更不利于对培育产业集群路径的提出,因此,我以传统的经济学视角下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结合供给与需求模型,确定一个清晰的理论研究方向。其次,论述了产业集群思想的根基——分工理论,从苏格拉底的早期的分工思想为起点,经历了亚当·斯密所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分工思想逐渐演变成分工理论,而后在阿兰·杨格和杨小凯的努力下,逐渐使分工思想——分工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清晰起来,最终分工理论成为产业集群理论的理论基石,同时产业集群理论也可以认为是分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第三部分,国际与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这个部分我们首先研究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他们分别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化和装备制造业产业品牌化。其次,研究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第四部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在这一部分,我们先分别提出大连市、沈阳市和鞍山市三座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而后经过调查以及对数据的采集与整理,分别实证了大连市、沈阳市和鞍山市三座城市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提出这三座城市分别存在的问题,接下来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根据经济理论提出这三座城市装备制造业的各自发展对策,最后提出虽然这三座城市的装备制造业有各自的问题,但是他们发展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使装备制造业企业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发展,形成持久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经济总量强劲增长。因此,大连、沈阳、鞍山三个城市采取的对策也有共同点——培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第五部分,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途径与政策研究,在这个部分,先提出培育产业集群的政策理论,再提出培育产业集群政策经验,最后提出辽宁省培育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途经。在这个部分,我们立足于经济学的外部性及其相关理论,并借鉴国际和国内成功的产业集群,提出培育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集群的有效途径。

二、我院2003年上半年科研申报工作创佳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院2003年上半年科研申报工作创佳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5 研究创新点及论文结构
2 整体中国形象系统网络构建与测量
    2.1 关键词同现网络构建及其网络特性分析
    2.2 网络层级分析及核心关键词节点提取
    2.3 核心关键词节点内部网络构建及其加权聚类分析
3 中哈非经济关系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3.1 中哈首脑外交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1.1 不断升级的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3.1.2 值得信任、不吝支持的好朋友形象
        3.1.3 潜力巨大、优势互补的合作伙伴形象
    3.2 中哈边境和安全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2.1 中哈边境繁荣共建者形象
        3.2.2 上合组织框架下哈重要安全合作伙伴形象
        3.2.3 哈打击边境走私活动合作者形象
    3.3 中哈人文交流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3.3.1 哈萨克斯坦文化传播的支持者形象
        3.3.2 中哈人文交流的推动者形象
        3.3.3 丝路复兴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形象
    3.4 关键词节点“2017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中国形象分析
        3.4.1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积极参与者形象
        3.4.2 阿斯塔纳世博会的全方位支持者形象
        3.4.3 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可持续发展大国形象
4 经济属性聚类之中国形象分析
    4.1 哈对华出口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1.1 哈对华出口贸易的积极推动者形象
        4.1.2 哈出口贸易的重要市场形象
    4.2 中哈交通运输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2.1 富有成效的交通运输合作伙伴形象
        4.2.2 哈过境运输潜力释放的驱动者形象
    4.3 中哈投资合作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3.1 中哈投资合作的推动者形象
        4.3.2 带来多重利好和雪中送炭的对哈投资者形象
    4.4 中国国内经济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4.4.1 飞速发展、迎难而上的经济强国形象
        4.4.2 攻坚克难、施工高效的基建强国形象
5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之中国形象分析
    5.1 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技术”的中国形象分析
        5.1.1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的科技强国形象
        5.1.2 科技惠民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5.2 灾难属性游离核心关键词节点的中国形象分析
        5.2.1 灾害频发的国家形象
        5.2.2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 中国形象之新冠疫情涉华报道个案分析
    6.1 中哈关系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1.1 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形象
        6.1.2 哈重要经济合作伙伴形象
    6.2 中国国内抗疫属性关键词节点聚类的中国形象分析
        6.2.1 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6.2.2 医疗系统强大、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大国形象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女性创业帮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综述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创业
        2.1.2 女性创业
        2.1.3 政府创业帮扶
    2.2 理论基础
        2.2.1 凯恩斯就业理论
        2.2.2 菲浦斯统计歧视理论
        2.2.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3 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女性创业帮扶现状分析
    3.1 宿迁市宿城区女性创业发展现状
        3.1.1 宿迁市宿城区女性创业基本情况
        3.1.2 宿迁市宿城区女性创业特征
    3.2 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女性创业帮扶现状
        3.2.1 宣传致富观念
        3.2.2 提升创业技能
        3.2.3 搭建交流平台
        3.2.4 配套保障服务
    3.3 不同类型女性创业者获得政府创业帮扶案例分析
        3.3.1 城区巾帼创业联盟会长引领姐妹共同富裕
        3.3.2 农村女大学生通过扶持渡过创业难关
        3.3.3 返乡创业女性通过扶持成功开办企业
    3.4 政府对女性创业帮扶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女性占据创业扶持资源比重偏低
        3.4.2 女性创业服务机构服务渠道和资源匮乏
        3.4.3 创业扶持资金量偏少
        3.4.4 女性创业帮扶举措针对性较弱
    3.5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5.1 女性自主创业宣传薄弱
        3.5.2 帮扶队伍素养不强
        3.5.3 资金资源整合不足
        3.5.4 帮扶措施系统性缺乏
4 国外与国内女性创业帮扶经验借鉴
    4.1 国外女性创业帮扶经验
        4.1.1 英国: 建立完备的政策扶持框架
        4.1.2 美国: 借助社会组织力量激励
        4.1.3 日本: 细化具体帮扶措施
    4.2 国内女性创业帮扶经验
        4.2.1 苏州市吴中区:搭建沟通桥梁
        4.2.2 淮安市淮安区:落实女性创业资金扶持
        4.2.3 盐城市滨海县:因地制宜规划服务企业
    4.3 经验启示
        4.3.1 科学规划服务体系
        4.3.2 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创业扶持
        4.3.3 完善帮扶机制
5 进一步加强女性创业帮扶对策
    5.1 营造良好的女性创业社会环境
        5.1.1 转变传统性别意识
        5.1.2 深挖创业典型带动
        5.1.3 融合新媒体宣传引领
    5.2 探索专业化的女性创业服务网络
        5.2.1 优化政府创业服务团队
        5.2.2 发挥女性创业协会作用
        5.2.3 完善女性创业孵化载体
    5.3 强化多平台的女性创业金融支持
        5.3.1 落实现有资金扶持政策
        5.3.2 加大信贷扶持力度
        5.3.3 建立多渠道融资结构
    5.4 完善针对性的女性创业服务模式
        5.4.1 巩固传统产业基础
        5.4.2 助力地区特色产业
        5.4.3 引领社会新兴产业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宿城区女性创业群体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艺术院校基层党建与闳约深美精神有效契合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闳约深美精神的起源和演变
二、闳约深美精神在新时期的阐释
三、艺术院校基层党建与闳约深美精神有效契合之途径
    (一)两者有效契合有利于提升贡献力,发扬“闳”之兼收并蓄,更好地完成人才培养的使命
        1. 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2. 师德师风建设出成效
        3. 大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两者有效契合有利于加大创新性,发扬“约”之扼要纲领,更好地完成科学研究的使命
        1. 构筑平台,孕育青年教师骨干
        2. 积极申报,提升党员理论水平
    (三)两者有效契合有利于增强影响力,发扬“深”之钻研精神,更好地完成社会服务的使命
    (四)两者有效契合有利于加强思想性,发扬“美”之理想境界,更好地完成文化传承的使命
        1. 支部凝心,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力
        2. 学习专心,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
        3. 教育用心,加强学生党员素质提升
四、结语

(4)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网站翻译项目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3 Requirements of the Client
CHAPTER TWO PROCEDURE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Analysis
        2.1.1 Analysis of Text Functions
        2.1.2 Analysis of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2.1.3 Analysis of Target Readers
    2.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2.1 Translator Organization and Task Allocation
        2.2.2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Control System
        2.2.3 Translation Procedure Design
    2.3 Translation Process
        2.3.1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2.3.2 Utilization of CAT software
CHAPTER THREE CASE STUDY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3.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3.2 Tranlslation Diffculties of Two Typical Texts
        3.2.1 Informative Texts
        3.2.2 News
    3.3 Strategies Adopted for Informative Texts Translation
        3.3.1 Deleting
        3.3.2 Restructuring
        3.3.3 Translation-explanation
    3.4 Strategies Adopted for News Translation
        3.4.1 Understanding of Target Readers' Need
        3.4.2 Adjustment of Information Order
        3.4.3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Language Style
CHAPTER FOUR REFLECTIONS ON THE PROJECT
    4.1 Preparation
    4.2 Translation Practice
    4.3 Post-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APPENDIX (EXCERPTS)

(5)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协同创新
        1.3.2 联合培养
        1.3.3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
        1.3.4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综述
    2.2 国内联合培养机制研究综述
    2.3 简要评析
第三章 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理论基础、适用分析及模型构建
    3.1 协同创新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机制构建中的适用性分析
        3.1.1 协同创新理论概述及内涵解析
        3.1.2 协同创新理论在联合培养中的适用性分析
        3.1.3 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模型的构建
    3.2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3.3 系统耦合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3.4 资源依赖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3.5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联合培养科学评价机制中的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演进历程及其在协同创新环境下的基本模式
    4.1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曲线
        4.1.1 初创阶段(1951—1977年):学研配合培养与“集体”培养
        4.1.2 探索阶段(1978—1992年):委托培养与产学研联合培养
        4.1.3 扩展阶段(1993—2006年):政产学研联合培养与国(境)内外联合培养
        4.1.4 深化阶段(2007年至今):联合培养体系构建与协同创新
    4.2 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嬗变特征
    4.3 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基本模式
        4.3.1 以“校际联合、校所联合”为主的科学前沿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
        4.3.2 以“校企联合、校所联合”为主的行业产业高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4.3.3 以“校地联合、校企联合”为主的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3.4 以“多元组织联合”为主的文化传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我国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建设现状及问题
    5.1 研究生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现状与问题
        5.1.1 国外政府在联合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5.1.2 我国政府在联合培养工作中的角色与作用
        5.1.3 联合培养工作政府调控机制的问题分析
    5.2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与问题
        5.2.1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
        5.2.2 联合培养工作沟通协调机制的问题分析
    5.3 研究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现状与问题
        5.3.1 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现状
        5.3.2 联合培养工作资源共享机制的问题分析
    5.4 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现状与问题
        5.4.1 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现状
        5.4.2 联合培养工作评价机制的问题分析
第六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政府调控机制改革
    6.1 优化招生计划分配机制
    6.2 实施高端人才联合培养专项工程
    6.3 完善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6.3.1 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层级
        6.3.2 联合培养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内容
    6.4 成立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门机构
第七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机制改革
    7.1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物理系统耦合
        7.1.1 协调组织机构耦合
        7.1.2 沟通规则程序耦合
    7.2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知识基础耦合
        7.2.1 研发知识耦合
        7.2.2 培养方案耦合
        7.2.3 课程设置耦合
    7.3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管理系统耦合
        7.3.1 双导师制耦合
        7.3.2 奖助制度耦合
        7.3.3 管理内容耦合
        7.3.4 质量控制耦合
        7.3.5 中介服务耦合
    7.4 联合培养沟通协调文化价值耦合
第八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1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改革
        8.1.1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依赖原理
        8.1.2 联合培养资金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2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改革
        8.2.1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依赖原理
        8.2.2 联合培养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3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
        8.3.1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依赖原理
        8.3.2 联合培养平台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8.4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依赖原理与共享机制
        8.4.1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依赖原理
        8.4.2 联合培养声誉资源共享机制改革
第九章 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评价机制改革
    9.1 联合培养工作绩效评价和成果归属评价机制改革
        9.1.1 联合培养多元组织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改革
        9.1.2 联合培养成果归属及知识产权评价机制改革
    9.2 构建联合培养资金资源共享效益评价体系
    9.3 构建基于“毕业生群体”视角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模式
        9.3.1 核心概念
        9.3.2 模式构建
        9.3.3 模式评价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总结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6)论实体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金融危机暴露虚拟经济过度的弊端
        二、脱实向虚是当前我国经济的主要风险
        三、复苏实体经济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动态
        一、实体经济的国外研究动态
        二、实体经济的国内研究动态
    第三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实体经济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主要创新点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一、主要创新点
        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之处
第一章 实体经济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三、毛泽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实体经济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一、产业结构升级理论
        二、内生技术变化理论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
        四、政府干预与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节 简要评论
第二章 实体经济的范畴界定
    第一节 实体经济的概念、特点与功能
        一、实体经济的概念
        二、实体经济的特点
        三、实体经济的功能
    第二节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区别
        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联系
    第三节 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一、第三产业的范畴界定
        二、实体经济与第三产业的关系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道路分析
        一、德国道路
        二、美国道路
        三、日本道路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经验借鉴
        一、注重创新制造技术
        二、培养优质人力资源
        三、拓宽国际销售市场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第三节 发达国家发展实体经济的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一、要注重发展实体经济
        二、要培育国际高端品牌
        三、要调整经济发展模式
        四、要保持健康的产业结构
        五、要科学应对产能过剩
第四章 全球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的回归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一、全球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二、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三、全球金融危机对德国实体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战略举措
    第三节 金融危机后美中德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一、美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二、中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三、德国复苏实体经济的成效评价
第五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SWOT分析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优势分析(Strength)
        一、实体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二、技术创新体系稳步形成
        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
        四、产业链成熟劳动力丰富
    第二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劣势分析(Weakness)
        一、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中低端
        二、科技创新体制尚不健全
        三、金融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四、职业技术教育不够发达
    第三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机遇分析(Opportunity)
        一、扩大国内消费市场的机遇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机遇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遇
    第四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挑战分析(Threat)
        一、产业空心化趋势
        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三、发展环境不容乐观
第六章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省域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一、广东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二、福建省实体经济的实证分析
    第二节 实体经济产业的实证分析
        一、传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纺织服装业为例
        二、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例
    第三节 实体经济企业的实证分析
        一、国有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上汽集团为例
        二、民营企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福耀玻璃为例
第七章 中国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中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指导思想
    第二节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实力
        一、着力化解产能过剩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三节 激发企业活力,坚守实体经济
        一、重振企业家精神
        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三、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大人才建设力度
    第四节 加强宏观调控,服务实体经济
        一、制订发展规划,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二、优化社会氛围,营造勤劳创业的外部环境
        三、坚持扩大内需,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四、强化楼市调控,坚定不移遏制投机炒作
    第五节 深化体制改革,壮大实体经济
        一、完善科技体制,尽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深化金融改革,确保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三、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熟练技术工人
        四、深化税制改革,切实减轻实体企业负担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前人研究状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2.2.1 初始环节
        2.2.2 准备环节
        2.2.3 实施环节
        2.2.4 赛后反馈环节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3.1.1 题目的应用性
        3.1.2 题目的综合性
        3.1.3 题目的开放性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3.3 论文的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参与原因及规模
        2.1.1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解释出口原因
        2.1.2 出口与生产率、利润率关系
        2.1.3 企业出口参与的条件
        2.1.4 企业出口的影响因素
    2.2 出口竞争力提升的理论研究
        2.2.1 竞争力的经典理论
        2.2.2 TCI、MI、GL三大竞争力指数
        2.2.3 博弈论角度的高新产品出口分析
        2.2.4 引力模型与出口竞争力提升
    2.3 出口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
        2.3.1 微观角度:企业的选择
        2.3.2 宏观角度:政府的需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历史演变
        3.1.1 出口管理的历史演变
        3.1.2 出口发展的最新动向
        3.1.3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步走高
        3.1.4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
    3.2 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区域比较
        3.2.1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体情况
        3.2.2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区域情况比较
        3.2.3 中部地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较
    3.3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行业比较
    3.4 全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宏观政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创新能力
    4.2 经费投入
        4.2.1 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分析
        4.2.2 R&D投入的计量模型分析
    4.3 出口机制
        4.3.1 出口加工区的促进作用分析
        4.3.2 职能部门与出口竞争力分析
    4.4 相关政策的影响
        4.4.1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与竞争力
        4.4.2 退税率、汇率、利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提升策略研究
    5.1 出口定位
        5.1.1 出口技能与出口竞争力
        5.1.2 发展层次与出口竞争力
        5.1.3 人力资本与出口竞争力
        5.1.4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理论
    5.2 金融业发展
        5.2.1 人民币跨境结算效应
        5.2.2 出口信保的保驾护航
    5.3 出口机制改进
    5.4 相关政策建议
    5.5 出口管理水平提升
        5.5.1 依靠政策规划强力引导发展
        5.5.2 借助平台建设提升发展水平
        5.5.3 优化环境促进高新产品出口
        5.5.4 有关高新产品出口政策建议
        5.5.5 高新产品出口的机遇和挑战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应用研究: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
    6.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6.1.1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现状
        6.1.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特点
        6.1.3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点
    6.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
        6.2.1 基于TCI、MI和GL的影响因素分析
        6.2.2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影响因素
    6.3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6.4 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的营销策略分析
    6.5 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产业政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9)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1. 由金融危机引起的话题
        2. 历史的观照
        3.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不足之处
    三、概念及研究范围的厘定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恐慌与应对: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滥觞
    一、中国传统商业教育的发展与局限
        1. 历史悠久的中国商业教育传统
        2. 传统商业教育的局限
    二、近代高等商科教育的萌生过程
        1.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对新式商业教育的认识与引入
        2. 清末近代高等商业教育的萌生
    三、民国时期高等商科教育的兴起
        1. 民初高等商科教育的初兴
        2. 20-30年代中国商科教育发展概况
第二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上)
    一、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区位优势及概况
        1. 民国时期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发展的基础
        2. 高校云集,上海高等商科教育兴起
    二、先声夺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的兴起
        1. 从南高师商业专修科到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
        2. 南高师商业专修科与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概况
    三、服务南洋:国立暨南大学商科的发展
        1. 暨南学校商科的兴办
        2. 暨南上海商科大学的成立与发展
        3. 暨南大学商学院的发达
第三章 上海:民国高等商科教育的中心(1917-1937)(下)
    一、百花争妍:复旦大学等私立大学商科教育的发达
        1.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2. 商科之设,风气之先
    二、另辟蹊径:沪江大学商科的办学新模式
        1. 沪江大学商科早期发展概况
        2. 沪江大学商学院的辉煌
    三、独树一帜: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1. 交通大学管理学系的早期概况
        2. 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壮大
第四章 国立VS私立:国立上海商学院与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的对照解读(1927-1937)
    一、国立上海商学院浮沉
        1. 内外交困,发展受挫
        2. 独立建校,别具一格
    二、私立复旦大学商学院兴衰
        1. 巩固学校、维护国家
        2. 作育商士,屹立东南
第五章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特征总结
    一、近代上海高等商科学生活动分析
        1. 商科学生的构成特征分析
        2. 商科学生的学习、学术和课余活动
    二、近代上海高等商科院校教员活动特征分析
        1. 商科教员的教学活动
        2. 商科教员的教学“中国化”活动
    三、商科师生教育活动的典范——以1920年代复旦大学商科师生参与合作运动为例
结语:近代上海商科教育活动反思
参考文献

(10)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研究 ——兼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存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的动因
        1.1.1 选题的实际必要性
        1.1.2 选题的理论必要性
    1.2 论文的基本框架
    1.3 论文的创新之处
2 经济学视角下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2.1 影响供给的产业集群理论
        2.1.1 经济学早期的分工思想
        2.1.2 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理论以及产业集群思想萌芽期
        2.1.3 新古典经济学时期的分工与产业集群理论
        2.1.4 近代经济学时期的分工与产业集群理论
        2.1.5 影响供给的产业集群理论总结
    2.2 影响需求的产业集群理论
        2.2.1 影响需求的外生性因素分析
        2.2.2 影响需求的内生性因素分析
        2.2.3 影响需求的产业集群理论总结
3 国际与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
    3.1 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
        3.1.1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
        3.1.2 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化
        3.1.3 装备制造业产业品牌化
    3.2 国际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研究
        3.2.1 技术创新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动力
        3.2.2 资金的支持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石
        3.2.3 产业集群化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效路径
4 辽宁省主要城市装备制造业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4.1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4.2 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现状与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4.2.1 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4.2.2 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现状调查
        4.2.3 大连市装备制造业问题研究
        4.2.4 大连市装备制造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4.3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现状与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4.3.1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4.3.2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现状调查
        4.3.3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问题研究
        4.3.4 沈阳市装备制造业问题的对策研究——装备制造业并购研究
    4.4 鞍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现状与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4.4.1 鞍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4.4.2 鞍山市装备制造业现状调查
        4.4.3 鞍山市装备制造业问题研究
        4.4.4 鞍山市装备制造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4.5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存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总结
5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过程中政府的作用
    5.1 培育产业集群的政策理论研究
        5.1.1 公共品涵义
        5.1.2 外部性理论
        5.1.3 政府经济职能理论
    5.2 培育产业集群政策经验研究
        5.2.1 广东省产业集群政策研究
        5.2.2 河北省产业集群政策研究
        5.2.3 福建省产业集群政策研究
        5.2.4 培育产业集群政策经验总结
    5.3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途经研究
        5.3.1 培育装备制造业集群品牌战略
        5.3.2 设立装备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
        5.3.3 创建产权交易所
        5.3.4 培育技术创新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我院2003年上半年科研申报工作创佳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复杂网络方法的《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国形象研究[D]. 黄锦南. 浙江大学, 2021(08)
  • [2]宿迁市宿城区政府女性创业帮扶对策研究[D]. 李慧.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3]艺术院校基层党建与闳约深美精神有效契合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为例[J]. 荣容.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4]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文网站翻译项目实践报告[D]. 罗艳谊.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5]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 李金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6]论实体经济[D]. 黄聪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7]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D]. 徐厚永.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5)
  • [9]教育变革与社会转型 ——近代上海高等商科教育活动研究(1917-1937)[D]. 赵永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10]辽宁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培育研究 ——兼述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现存问题[D]. 刘伟.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2003年上半年,我院科研应用取得丰硕成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