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口老龄化与我国体育的发展_人口老龄化论文

世界人口老龄化与我国体育的发展_人口老龄化论文

世界人口老龄化与中国体育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体育论文,人口老龄化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1 经济增长与人口老龄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以年平均超过8%的速度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长(表1),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9404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美元,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发展的第2步战略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第11位上升至第7位,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商品供应丰富,有效供给能力大幅度提高。[1]

表1 历年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览表(亿美元)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GDP 4517

8964 18548 58478 67885 74772 79553 81911 89404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

如此经济增长,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提高奠定了基本条件,也为众多人口的生存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甚至,还是我国持续人口增长的社会保障和依据。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幼婴儿的死亡率,同时,也必然会加重社会老龄化趋势(表2)。

表2 经济发展与国民健康的关系统计一览表

n

人均GNP

婴儿死亡

出生体重高

平均期望

(美元)

率(‰)于2.5kg(%)

寿命(岁)

不发达国家29170

160 70 45

发展中国家9052094 83 60

发达国家 376230

19 93 72

资料来源:《精神健康——迈向21世纪的心灵护照》,戴木才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9.8.

正是这样一种趋势,全世界都面临着高人口出生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城市化的社会发展,更是加速了老龄人口的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城市越来越需要各种类型的就业人口,从而大量农村人口和异地人口涌入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又称老龄化社会。

所谓老龄化社会,就是指老年人口(发展中国家为60岁以上,发达国家为65岁以上)超过总人口的10%以上者。如此高速度的老龄人口增加,不仅给社会增加了太大的压力,而且提出了深重的保健问题,即老年人自身的健康问题如何解决。这是一个社会与个人双重关注的重大问题。

2 世界人口者龄化趋势及其健康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一种“现代化”的必然现象。欧洲是近代化的摇篮,工业革命、金融革命都诞生于此。这里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也有若干次发达国家,还有某些介于高度发达与次发达之间的国家。其中,西班牙就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发展为主的次发达国家,与当前亚洲特别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了解西班牙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情况,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

西班牙全国现有人口3985万,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有651万,占人口总数的16.3%,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976年,该国新生婴儿高达67.7万,而在1999年下降到37.8万,仅比当年的死亡人数略多7386人,人口增长率几乎为零。按照目前出生率下降和老龄化上升的发展趋势,到2050年全国人口总数将降至3000万,其中,老龄比例将上升到36%。面对如此严重的老龄化趋势,西班牙人口学家与学者普遍认为,要相应提高人口出生率,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生育能力,否则从2010年起西班牙将全面陷入老龄化社会,困难重重。

目前,西班牙女性人均寿命为82.5岁,与瑞士并列,不仅在欧洲居首位,也是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男性人均寿命为75.3岁,在欧洲大陆仅次于瑞典、希腊和意大利,居第4位。人口学家认为,当人的寿命普遍提高时,必然会引起出生率下降。当前的人口结构是在近30年西班牙社会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1970年,15~49岁的育龄妇女人均生育子女高达2.86人,1980年降至2.21人,1990年为1.36人,到1999年仅为1.19人。自1996年以来,西班牙女性生殖力在欧洲国家中一直处于最低点。

人口经济学研究表明,居民长寿人数增多,而出生率逐年下降将使社会保险不堪重负。预计到2015年,西班牙社会保险将出现显著赤字。按照目前的人口状况,如果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2.5%,现行的养老金体制和老龄人口社会医疗消耗可以维持到2025年基本不变。对此,西班牙专家认为,必须从现在起采取有效措施,增加妇女就业,保证适龄妇女的就业率由现在的39.1%提高到50%左右,以使之享有应得的社会福利保障。同时,还应延长劳动者的劳动生命,增加社会收入和社会保险资金;此外,要大量吸收外来劳工,充实劳务市场,弥补因老龄化造成的劳力短缺,今后50年内,西班牙最少需要吸收外来劳工1200万人。[2]

西班牙的人口问题,是欧洲人口的一个窗口,对于亚洲各国特别是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它是一面可资借鉴的镜子。据报道,国际金融组织负责调查项目的执行官保罗·休伊特说:“人们几乎一致认为,全球老龄化对全球繁荣是一个普遍的、空前的和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和挑战”,人类“需要采取紧急的调节措施以防止以后更痛苦的结果”。这一结果,当然就是庞大的老龄人口。调查数据表明,法国和美国分别用了115年和71年的时间从老龄化社会(按联合国标准为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7%)跨入老年社会(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14%),但在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亚洲,受人口出生率降低、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影响,许多国家只要用20多年时间便可走完这一历程。中国的老龄人口正处于“老龄化社会”的边缘,应该引起特别重视。

亚洲是后起的经济地区,但是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进步指数节节攀升。与之相应,人口增长的同时,还伴随着明显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日本,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在1970年和1994年跨过7%和14%这两道门槛,中间间隔24年。韩国在2000年成为老龄化国家,但预计将在2022年老龄人口比例超过14%;泰国的老人比例将在2000年到2025年之间从6.4%升至13.9%,中国的人口发展轨迹与此大致相似,2000年65岁以上老人比例已经达到7%,预计在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13.5%。

在未来10~20年中,亚洲国家不得不面对高速老龄化进程带来的严峻挑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与老龄社会息息相关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健等重要环节现在普遍薄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现有的财政赤字和人口统计情况看,当前的财政状况对保障基金的承受能力明显不足。以韩国和日本为例,韩国政府在退休金方面的支出占GDP比例将从2000年的2.4%上升到2050年的10.5%。2025年,日本的就业人口与享受退休金的人口比例将从现在的4:1上升到2:1,日本政府所设立的公共养老基金所承受的压力必将越来越沉重。[3]

人口老龄化所以会给社会财政带来如此沉重的压力与负担,问题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老年人或老龄人口的健康每况愈下,需要付出很多代价才能保持他们的正常生活。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显然是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头等问题之一。

3 中国人口老龄化中的健康问题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发展非常迅速,从建国时期的4亿人口,30年内一跃增加到了10亿人口。2001年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亿。如此庞大数字的人口总量,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所在,也是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现象,必将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巨大的人口基础,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因素,再大的经济发展也抵挡不住平均人口的基本消耗。因此,国家必须采取基本国策,限制人口出生,采取“一胎化”政策。然而,这是一项强制性的政策,它对于控制和减缓人口膨胀意义重大,但同时也在加速着人口老龄化。比如,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已达到68岁,60岁以上的人口已接近总人口的8%。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同样非常严重,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了巨大的问题。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1.2亿,其中老年女性人口逾6000万,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长。以北京、上海为例,北京人口年龄结构已经悄然翻转,老年人数量超过儿童;上海近3年来的情况显示,有2万人进入高龄老人行列。如此人口老化格局,带来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其中,老年人的心理障碍比比皆是,“老年空巢家庭”剧增,老年人的孤寂难以言表;当前我国老年人主体,是以60岁低龄老人为主,这些人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年人完全不同,他们是一个欢乐健康、对新知识有渴求的老年群体。[4]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客观现实,如何面对这一问题并有效解决之,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大众体育课题。老年人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健康问题。健康水平的提高,既是老年人的幸福,也是社会成本的节约,还是社会运作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因此,我们说老年人健康和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都是重大的社会甚至政治问题。有鉴于此,中国IT业正集体觊觎老年市场,借老年人强烈渴望情感交流的需求,实现在网上周游世界,降低老年的封闭感,通过网络玩游戏、欣赏电影、接触新知识、网上聊天,力图解决老年人的孤独与寂寞问题。同时,中国民政部2001年6月推出了“星光计划”,预计用3年时间,利用福彩筹集50亿元,在全国城市的10万个社区居委会和农村乡镇建立起供老年人娱乐、健身、学习、保健、医疗的福利服务设施。

4 制约中国体育发展的因素

各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发展社区体育最为有效,这是因为老龄人口大多是离退休人口。这些人口的绝大多数都生活在不同社区之中,因此,社区体育的开展,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老龄人口,特别是城市社区中的居民对体育充满着渴望。我们以上海市南京东路街道社区的情况为例,可以说明老年人对体育的需求情况[7](表3)。

表3 上海市南京东路街道社区老年居民参加活动情况一览表

希望参加何种团队所占比例(%)

1.志愿者服务队21.5

2.老年读书会

9.7

3.合唱队

5.8

4.长跑队

6.8

5.腰鼓队

1.2

6.戏剧团队 2.2

7.拳操队 11.0

8.诗画社

3.2

9.夜间巡逻队

9.5

10.哲学小组5.3

11.其它7.6

资料来源:《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417页。

考虑到长跑队和拳操队甚至腰鼓队都属于体育锻炼活动的范畴,如果合并统计的话,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则是除志愿者服务队之后最多的,高达19.0%。社区体育在深深吸引着社区居民。

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之快,有目共睹,城市居民的居住面积因此而不断增加。以北京为例,1990年人均居住面积不足8m[2],2000年则猛增至15m[2]。沿海城市和经济发达省(市)与之大体类似。仅1997年,全国新开工建筑面积为44206.26万m[2],其中,住宅面积为18065.42m[2]。同年,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发达省市的新开工建筑面积分别为2154.31万m[2]、373.26万m[2]、2132.56万m[2]、2179.48万m[2]、1937.25万m[2]和3779.93万m[2]。然而,体育场(馆)的建筑速度则非常缓慢。全国1996年比1995年新增体育场(馆)数仅为317个,1997年比1996年增加751个[8]。泱泱大国,如此数字,相对于亟需锻炼身体的百姓来说,如同杯水车薪。尽管如此,这些新添场(馆)多数是供正规体育比赛使用的“灯光看台球场”、“游泳馆”和“游泳池”,专供百姓娱乐身心和锻炼身体的普通体育场(馆)少之又少。

表4 我国发达地区省(市)居民每千人拥有体育场地面积情况统计一览表

场地数人口 千人拥有场

社会人均面

社区人均

(个)

(万)地数(个)

积(m[2]) 面积(m[2])

北京

4618 12400.37 0.130.010

上海3390 14570.23 0.080.006

天津4633

9530.49 0.180.014

江苏30915 71480.43 0.160.012

浙江16358 44350.37 0.130.010

注:社区人均面积,以“其它系统”的8.40%来估计。

如以平方米计算,情况更为严峻。现有的615693个各类体育场(馆)中,最多的是篮球场,约为426903个,占总量的69.33%;其次为“小运动场”,为53631个,占总量的8.31%。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每千人只能拥有约不足半个篮球场的面积,只有约134.68m[2];若以人头来算,平均每人只能拥有约0.13m[2]的场地。这是70%以上发达地区人口的体育场所状况。上海平均每人只能拥有约0.08M[2],更为不足。

这样一种硬件条件,根本无法应付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及其严重的健康促进要求。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极大的国家,人口老龄化一旦出现,必将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社区体育的建设与发展,提出战略构想,以充分满足广大老龄人口的体育保健需求。

标签:;  ;  ;  ;  ;  ;  

世界人口老龄化与我国体育的发展_人口老龄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