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分析论文_冯耀辉

(南充市顺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效果。方法:此次选择了我市2所高中、3所初中中学生共800名,将学生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400名学生发放相关资料,而为观察组400名学生于学校中给予预防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学生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学生生活技能水平。

【关键词】 生活技能;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43-02

生活技能属于人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具备生活技能的人才能适应各种生活,为了严格落实艾滋病预防,国家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于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中,根据相关情况开展相关主题的课程与讲座。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飞速发展,更多新型教学方法被用于教学中,性健康与预防艾滋病教育亦逐渐被融于健康教育课程中,并引导学生将艾滋病预防与自身日常生活有效联系,提高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教学水平。此次选择了我市2所高中、3所初中中学生共800名,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后以各种400名学生进行实验,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选择了我市2所高中、3所初中中学生共800名,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后以各种400名学生进行实验;对照组400名学生中男生235名,女生165名;学生年龄均于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5.73±2.15)岁。观察组400名学生中男生249名,女生151名;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为对照组400名学生发放相关资料即可[1]。

1.2.2观察组方法 为观察组400名学生编写相关教材,并规划相应的课时(初、高中生均4个学时,1个学时45分钟),具体内容为:(1)健康教育课[2]。校方要依学生年龄阶段特点规划适宜的健康教育课程,并为学生们详细讲解艾滋病发生与发展的各方面情况;(2)宣传资料准备。校方要印刷艾滋病宣传资料发放给学生,扩大艾滋病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3)组织相关主题讲座。校方要定期组织与艾滋病相关的知识讲座,以更多形式展开讲座,比如可用有奖问答或是小游戏,要让学校中的学生都认识到艾滋病。定期于班级中组织开展艾滋病相关主题班会,辅导员担任主持,与班干部共同鼓励学生参与知识竞赛。

1.3 调查指标

调查比较两组学生经不同方式干预前后的艾滋病认知程度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经不同方式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情况比较,见表。

3.讨论

中学生发育阶段很特殊,其大都具有相应的艾滋病预防知识,但缺乏系统的教育而使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宽泛、系统。于学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效果良好,可充分提高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水平,以便增强其生活技能。

大多数学生均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但中学生中艾滋病危险行为发生率仍然很高,因我国教育体制的限制,使得绝大多数中学生于学校中并未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3],大都是从电视广播或是报刊杂志等途径获得,学校在此并未发生相关作用,对此学校要不断加大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中人群管理集中、方便,更是中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场所,且初高中学生的思维较为片面,个性亦十分固执,他们的模仿性及稳定性、自律性并不强,大都很难自我控制[4],而为了有效预防艾滋病,则可对初高中生实行针对性专题教育,以充分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使其能够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冲动,避免艾滋病危险行为的发生。可于学校中以生活技能为基础展开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包括健康教育课程规划、宣传资料准备、组织相关主题讲座等方面内容,以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艾滋病预防专题教育,提高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5]。此次选择了我市2所高中、3所初中中学生共800名,将学生随机分组后为对照组400名学生发放相关资料,而为观察组400名学生于学校中给予预防艾滋病专题健康教育,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度(88.79±10.92)高于对照组(69.6±8.7)。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学生生活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华伟,徐赟.以学校为基础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19(6):47-49.

[2]曾铮.三明市梅列区开展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体会[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5):401-403.

[3]郭彪,秦侠,胡志,陈任,唐晓静.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0):1156-1157.

[4]刘斌焰,冯玉荣,刘斌钰,等.开放参与式对医学生开展爱滋病教育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0):497-498.

[5]黄文,陈团胜,杨文,等.2010年钦州市某中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实施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11,17(7):626-628.

论文作者:冯耀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3

标签:;  ;  ;  ;  ;  ;  ;  ;  

生活技能为基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分析论文_冯耀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