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科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研究对象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整体的护理、健康教育优于常规护理,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老年高血压;基层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194-02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水平的进步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导致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于近年内激增,有相关调查资料表明。患者的血压程度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当患者血压在一段时间内处于较高水平时,对于患者器官的损伤也就越发明显,单从这一点来看,将患者血压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也就有了其必要性,能够有效降低包括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的发病几率[1]。
我科于2017年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因此,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拉近了护患关系,病人满意度明显提升。基于此,本次实验选取了我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科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10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需求的基础之上,随机将上述患者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2例。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列为28:24,平均年龄为(66.3±5.2)岁,平均病程为(17.2±6.1)年;对照组中,男女患者比列为30:22,平均年龄为(65.2±6.4)岁,平均病程为(16.8±7.6)年。两组研究对象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研究对象则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建立护理表格,将患者医疗护理流程设为Y轴,然后将时间框架设为X轴,所涉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医疗方法、护理措施、用药指导、心理护理、运动锻炼、饮食指导、各项检查、血压监测、护理结果以及出院计划等等,同时确保上述每一项内容之中均有针对性的医疗计划以及护理计划[2]。在具体实施之中,当患者入院以后,应当将该表给予患者查验,并交由责任护士进行逐项的讲解介绍。结合当天的护理计划,由制定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分析,如果患者病情稳定,即可在评价栏中予以确定,同时签名;一旦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应当于评价栏中写上待定并签名,并以此决定后续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工作的完整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即患者经由护理之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所下降的均值;同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依从性进行研究分析,观察的指标包括:健康饮食、定时服药、血压监测、门诊随访以及合理锻炼等等。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予以处理分析,本次实验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并以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予以检验,当P<0.05时,则表明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比较
经由护理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情况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18.42±2.65)、(10.78±2.72);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下降(6.93±1.09)、(3.4±0.35)。由此可知实验组患者效果更为突出,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有着较高的致残率,高血压一旦发生,就需要终身管理[3]。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有着一定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趋势也逐渐朝年轻化发展,再者,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无疑进一步扩大了我国高血压患病人群[4]。患者高血压状况越严重,对于患者的脏器损害也就越为明显,针对于这一问题而言,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血压予以调控也就有其必要性。特别对于基层医院来说,病人的素质较差,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低,用药不正规、不坚持[5]。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之中,无疑最具适应性。临床护理路径是建立在常规护理之上,融合整体护理理念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其特点在于能够综合患者疾病特征,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具有计划性与预见性,从而促进护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减少护患纠分、控制护理失误方面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本次实验之中,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进行观察,实验组研究对象在血压改善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可于临床之中进行实践应用。
【参考文献】
[1]武丹威,韩爽,施楠楠,等.临床药师主导的慢性病管理在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药物了解程度方面的作用[J].中国药房,2018,29(23):3251-3254.
[2]杨瑜莹,谢柏梅,汤洪,等.苯磺酸氨氯地平不同给药策略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5):3-4.
[3]罗建芬,陈结桃,李小玉,等.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老年患者血液透析治疗60例临床护理[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2):2763-2766.
[4]吴林雁,周晓丽,包冬英.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8(17):14-15.
[5]吉万容,阿依努尔·阿不都哈力克.综合护理在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降低并发症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7):52-54.
论文作者:吴治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7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压论文; 路径论文; 老年论文; 高血压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