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总医院胸外科 山东济南 250031
【摘 要】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外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用肠内营养,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回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安全高效,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食管癌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癌患者年龄一般比较大,术前已经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问题,术后早期不能进食,再加上手术创伤的进一步恶化,导致患者比较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术后情况的恢复[1-2]。近几年,我国食管癌发生率不断提高,临床上比较重视食管癌术后营养治疗,本次研究主要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方面分析食管癌术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6.01±0.35);38例食管中段癌,10例食管上段癌,32例食管下段癌;两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肝肾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可以实施统计学比较。
1.2 方法
首先给予肠外营养组患者术后常规静脉滴注电解质、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以及脂肪乳等营养物质,总热量125.52KJ(Kg.d),共8-10d,10d后进食流质类食物。然后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肠内营养干预,术中完成吻合,并放置鼻肠营养管,术后第1d给予患者500ml的5%GS以20mL/h。第2d利用营养泵利用鼻肠管给予患者营养素混悬液,灌注速度为20 mL/h,灌注量为500ml;第3-4d给予患者1000-2000mL的灌注液,灌注速度为25-50mL/h,依据患者具体消化情况进行调整。第7d给予患者流质类食物,第9天给予患者半流质类食物,第10d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患者胃肠功能完全恢复后拔出鼻肠管。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术后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指标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实施分析,研究中有关计量资料采用( )表示,用t检验,研究中有关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用X2检验,P<0.05,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逐渐回升,观察组白蛋白、血红蛋白回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食管癌患者由于吞咽困难术前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再加上手术创伤对患者胃肠的营养,术后长期禁食,不仅加剧了患者营养不良的状况,而且抑制患者免疫机制的提高,术后比较容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治疗[3]。
术后早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非常必要,传统肠外营养给予患者静脉滴注营养治疗,这种方法容易导致患者胃肠功能絮乱,抑制消化道激素分泌,甚至导致败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4]。本次研究中主要利用肠内营养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这种方法能够提高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水平,促进肠粘膜上皮细胞拍增生和修复,有效减少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同时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应用能够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肠内营养质量患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肠内营养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康复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营养均衡,减少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魏祥志. 肠内与肠外营养对食管癌术后恢复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3,22:1-2.
[2]魏飞.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在食管癌患者术后的应用探讨[J]. 当代医学,2014,36:83-84.
[3]王大春. 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全肠外营养对比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24:4734+4736.
[4]刘现民.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J]. 医药论坛杂志,2011,03:77-78.
论文作者:李传海,辛宁,刘玉,孙之昀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4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营养论文; 食管癌论文; 对照组论文; 白蛋白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