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蓝色圆珠笔色标自然老化规律

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蓝色圆珠笔色标自然老化规律

一、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蓝色圆珠笔色痕自然老化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高江胜,邵明云,李心倩[1](2021)在《LC-MS分析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老化机理及色痕形成时间》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实验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在自然环境及紫外灯照射人工老化环境下的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分析,确定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降解过程,从而依据色痕中染料的相对含量鉴别其相对书写时间。方法采用直径0.5 mm打孔器取样,乙腈/水(V/V,80/20)静置提取10 min,在pH值为3的乙腈/乙酸水溶液(V/V,50/50)作流动相条件下,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含有碱性艳蓝B染料成分的圆珠笔油墨进行检测,确定碱性艳蓝B染料定量离子对(m/z,470.44/455.38),根据碱性艳蓝B在不同时间紫外灯照射的碎片特征离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其降解过程,并依据其相对含量变化鉴别相对书写时间。结果实验确定了碱性艳蓝B特征碎片离子(m/z 470)脱掉一个甲基(—CH3+)生成新的特征碎片离子(m/z 456)的降解机理,以及碱性艳蓝B在人工老化条件下(紫外灯照射不同时间)及自然条件下(200天)的染料变化趋势图。结论碱性艳蓝B在200天的自然老化条件下,其含量变化相差近3%,可见色痕中的碱性艳蓝B在自然条件下的降解速度较慢,在司法实践中可依据其中染料的相对含量差值去评估可疑文件上字迹的书写相对时间。

刘英霞,袁德强,郝艳丽,贾硕果[2](2021)在《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文中指出墨迹分析是法庭科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分析过程中不仅需要精密的分析仪器获得数据,还需要科学的方法解析数据。从试验条件优化、信号处理、墨迹种类鉴别和书写时间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并对墨迹分析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温馨[3](2017)在《毛细管电泳在文件物证中油墨和墨水的检验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字迹的种类认定及形成时间的判断一直是国内外法庭科学工作者们研究的热点课题,在各类案件中,作案人或当事人常常通过伪造或篡改文件来达到犯罪目的,由于字迹色痕是由油墨或墨水组成,因此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对油墨或墨水进行鉴别,进而来判断文件的真伪,以及对文件形成时间进行判断变得尤为重要。毛细管电泳法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本文将对毛细管电泳在文件物证中油墨和墨水的认定及形成时间判断的检验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期待能够给同行以借鉴作用。

李军,赵鹏程[4](2017)在《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是法庭科学领域中常见的一类物证,其检测分析可为相关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证据依据。文章主要对法庭科学领域中常用的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色谱/质谱法联用法等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研究的主要方向,从而为法庭科学领域中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的研究和侦查办案提供参考。

牛凡[5](2017)在《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添改文件,是指作案人在原文件上添加或改写某些字句或笔画以改变文件原意或数额的一种内容虚假的文件。在我国三大诉讼案件中,特别是经济类犯罪的案件,经常会涉及到添改文件的检验。本文以市面收集到的270支不同品牌、型号的蓝色圆珠笔书写墨迹为例,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拉曼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共四种方法)进行检验,选择晨光、爱好、真彩、斑马等25组常见品牌共19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光谱和色谱数据作为训练集,使用ChemPatternTM化学计量学解决方案软件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光谱法和色谱法分类模型。在添改文件检验中,通过对墨迹的光谱和色谱数据进行模式识别分析,达到对可疑墨迹与原文墨迹品牌的区分,进而判断存在添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光谱法和色谱法在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分类研究上具有互补性。本文对27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共进行了2000余次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并通过比较墨迹的拉曼光谱图(810张)、紫外-可见光谱图(540张)、薄层色谱图(540张)和气相色谱图(540张)对墨迹进行了分类。薄层色谱法、拉曼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检验的是墨迹中染料成分,在三种检验方法中薄层色谱法分类效果最佳,分为35类。在薄层色谱法的分类基础上,结合其他两种检验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进行二次分类,发现一些墨迹得到了进一步区分。此外,气相色谱法检验的是墨迹中溶剂成分,从墨迹的组成角度而言,将染料部分与溶剂部分的分类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得到对墨迹更加准确的区分。这说明光谱法和色谱法在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区分上具有互补性。因此,实际工作中,在实验条件和检材样本量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进行检验。2、首次提出了光谱法和色谱法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判断添改文件的新方法。通过使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将模式识别技术引入到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品牌区分中,建立了25组蓝色圆珠笔品牌与光谱和色谱数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基于K-最近邻法的模式识别分析。研究发现以25组不同品牌蓝色圆珠笔墨迹光谱和色谱数据作为训练集,以K-最近邻法判定原则建立的分类模型可以达到对未知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的预测,并通过墨迹品牌的区分来判断添改文件。在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中,紫外-可见光谱法的识别率最高,为97.32%,其次是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80.72%,再次是薄层色谱法,78.85%,最后是拉曼光谱法,74.14%。但综合考虑模型中训练样本的区分程度,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的区分率最高,达到48.9%,且模型的识别率也较高,因此,将基于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作为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预测及区分的首选方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结合其他光谱法和色谱法建立的分类模型进行相互印证。3、提出了建立训练样本多级分类,优化模型质量的方法。将模型训练集中的样品在品牌分类(25组)基础上按光谱法、色谱法的分类结果进行二次分类,样品的区分率和模型的识别率均得到显着提高,达到了优化模型的目的。其中,拉曼光谱法的训练集增加到37类,识别率提高15.79%;紫外-可见光谱法增加到41类,识别率提高2.5%;薄层色谱法增加到82类,识别率提高40.64%;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增加到93类,识别率提高47.19%。通过二次分类,将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结果为同类的墨迹按品牌进行了区分,提高了样品的区分率,进而提高了模型的交叉验证识别率,达到了优化模型的目的。因此,在蓝色圆珠笔墨迹分类模型中,可以对训练样本进行多级分类,通过提高区分率来优化模型质量、提高品牌预测的准确性。4、提出了根据墨迹品牌的预测及区分检验添改文件的思路。在添改文件检验中,对于检材墨迹和样本墨迹的检验主要是通过比较两者的墨迹配方是否一致,进而判断可疑文件是否存在添改。本文通过对270支蓝色圆珠笔墨迹进行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及分类,发现一些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墨迹具有相同类型的光谱和色谱数据,这可能由于我国蓝色圆珠笔油墨配方与品牌之间不具有唯一性,即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可能具有相同的油墨配方。在实践中对于这一类蓝色圆珠笔墨迹形成的添改文件,使用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不能判断是否存在添改。因此,本文将蓝色圆珠笔墨迹品牌的区分研究作为检验添改文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模式识别引入到添改文件的检验中,在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基础上,通过建立分类模型达到对可疑墨迹与原文墨迹品牌的区分,为添改文件的检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以270支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墨迹为例,结合计算机模式识别技术对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数据进行解析和信息挖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品牌的分类模型,通过对墨迹品牌的预测及区分来判断可疑文件是否存在添改。本文提出的光谱法和色谱法结合模式识别技术判断添改文件的新方法将理化检验结果信息化,将大数据思想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添改文件的检验中,不仅可以为检验人员作出更加客观和全面的判断提供数据支持,更可以为添改文件检验的信息化、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持。

韩伟,黄建同,陈维娜[6](2015)在《拉曼光谱在司法文书鉴定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近年来拉曼光谱技术在字迹和印文色料种类、文件形成时间、纸张种类、朱墨时序和笔画交叉时序等文书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引用文献64篇)。

孙其然,沈敏,徐彻,罗仪文[7](2015)在《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书写时间鉴定是文检鉴定实践中的热点,但也是法庭科学领域的研究难点。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的研究进行简介和归纳。现有的方法基本可分为三类,分别根据染料的降解、溶剂的挥发及"溶解率"的变化来判断墨迹的形成时间;主要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以及原位电离质谱等检测技术。由于墨水的配方、纸张、存放环境均会影响墨迹的老化曲线,因此对实验室方法需进行严格验证,在满足方法适用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并结合实验数据谨慎解释检测结果。未来,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的研究可从建立规范的样品库、改进结论表述方式、量化环境因素影响、明确墨迹成分、系统研究墨迹老化机理等方向开展。

邓玉洁[8](2014)在《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技术评价和完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践中,文书相对形成时间鉴定仪器种类繁多,但是每种仪器都有其局限性,并不能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形成时间鉴定。然而鉴定实践中用一种仪器包揽所有类型的形成时间鉴定的案子,或者一个案子中出现数种鉴定仪器的案例经常可以见到。这就给原本没有统一技术标准的形成时间鉴定增添更多的混乱。本文拟通过分析各种与形成时间鉴定相关的仪器设备的适用原理、鉴定范围、鉴定时限等,对各种鉴定技术进行比较归类,并对不合理现象提出整改意见,从而使文书形成时间鉴定实践中出现的乱象得以整治。本文首先介绍了形成时间鉴定中常出现的几种字迹、印文的油墨种类,从分析圆珠笔油墨、签字笔油墨和普通印章印文油墨的成分入手,为下文针对各种墨迹成分选出最优的鉴定技术奠定了基础。其次,对现今文书形成时间鉴定实践中主要运用的仪器设备进行详细描述,逐一分析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薄层色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扫描仪等的鉴定原理、可鉴定范围、可检测时限,从而进行比较归类。再次,基于前面文章的分析,引出文章要表达的核心,文书形成时间鉴定实践中的存在很多混乱不清的状况,笔者在这一部分重点阐述了各种鉴定乱象产生的原因。最后,承接上文,笔者拟从内、外制度两个方面对文书形成时间鉴定实践中的乱象予以解决。在我国这样一个没有形成时间鉴定统一操作规范的国家,要想设置一整套严谨的操作规范是相当有难度的,本文希望参照其他技术的检测标准,可以设置出适合我国的形成时间鉴定方法的统一操作规范。司法鉴定实践中的混乱现象一直都有,文书形成时间的鉴定也不例外,但往往因为这些技术手段太过专业,加之我国在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方面没有统一的操作规范,所以导致实践中鉴定人出具的鉴定意见直接被法官采用的居多,而深入思考其正确与否的很少,所以这种现象一直存在,而且还可能长期存在。本文希望通过对各种仪器设备原理的分析,依据原理再判断这种仪器可以用来做哪些方面的鉴定,同时对其可以鉴定的时限范围给出一个结论,本论文仅仅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够有更多学者关注文书形成鉴定规范化的问题研究。

黄锐,夏之宁,易旻[9](2013)在《化学计量学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墨迹分析是法庭物证分析的重要内容,不仅需要精密的现代化学分析仪器获取数据,更需要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化学计量学方法解析数据。本文综述了化学计量学中试验设计与优化、信号处理、多元校正、模式识别以及数据库和专家系统等方法和理论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并对该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周亚红,房诚[10](2013)在《显微分光光度法推断蓝色圆珠笔书写时间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显微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书写时间的样品进行测定,考查了文件保存条件及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了圆珠笔油墨成分中蓝色染料色差随着书写时间变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用于推断一年以内文件字迹的书写时间。

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蓝色圆珠笔色痕自然老化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蓝色圆珠笔色痕自然老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LC-MS分析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老化机理及色痕形成时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仪器、试剂与实验条件
    1.1 仪器、试剂及样品
    1.2 实验条件
2 实验方法与内容
    2.1 样品前处理
    2.2 提取方法的优化
    2.3 色谱条件优化
    2.4 质谱条件优化
3 结果与讨论
    3.1 碱性艳蓝B老化降解机理
    3.2 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色痕形成时间
        3.2.1 人工老化条件下圆珠笔油墨色痕形成时间探讨
        3.2.2 自然条件下圆珠笔色痕形成时间研究
    3.3 实验方法重现性考察
    3.4 实验最小取样量
4 结论

(2)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设计与优化
2 信号处理
3 墨迹种类鉴别
    3.1 主成分分析
    3.2 模式识别
4 油墨形成时间鉴定
5 展望

(3)毛细管电泳在文件物证中油墨和墨水的检验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毛细管电泳法
2 毛细管电泳对油墨 (水) 进行种类鉴定
    2.1 CE鉴别圆珠笔油墨
    2.2 CE鉴别钢笔墨水
    2.3 CE鉴别签字笔墨水
    2.4 CE鉴别喷墨打印墨水
3 CE对不同油墨 (水) 书写时间的研究进展
    3.1 CE鉴定钢笔的书写时间
    3.2 CE鉴定签字笔的书写时间
    3.3 CE鉴定圆珠笔和喷墨打印墨水的书写时间

(4)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圆珠笔油墨的主要成分
二、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理论依据
三、圆珠笔油墨书写时间的鉴定方法
    (一) 紫外可见光谱法
    (二) 红外和拉曼光谱法
    (三) 气相色谱法 (GC)
    (四)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五) 色谱/质谱联用法
    (六) 其他检测方法
四、小结与展望

(5)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添改文件检验概述
    1.1 添改文件主要特征
    1.2 添改文件检验方法
    1.3 添改文件与文件相对书写时间的关系
    1.4 本章小结
2 蓝色圆珠笔墨迹概述
    2.1 蓝色圆珠笔油组成
    2.2 蓝色圆珠笔墨迹种类检验的研究现状
        2.2.1 光谱检验法
        2.2.2 色谱检验法
    2.3 蓝色圆珠笔墨迹形成时间检验的研究现状
        2.3.1 根据染料的降解情况研究蓝色圆珠笔的书写时间
        2.3.2 根据溶剂的挥发情况研究蓝色圆珠笔的书写时间
        2.3.3 根据“溶解率”变化研究蓝色圆珠笔的书写时间
    2.4 本章小结
3 化学计量学概述
    3.1 化学计量学主要研究内容
    3.2 化学计量学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现状
        3.2.1 优化实验条件及数据处理
        3.2.2 墨迹种类鉴定
        3.2.3 墨迹形成时间鉴定
    3.3 本章小结
4 蓝色圆珠笔墨迹的光谱法和色谱法检验
    4.1 薄层色谱法检验
        4.1.1 实验原理
        4.1.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4.1.3 实验步骤
        4.1.4 实验结果
    4.2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验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4.2.3 实验步骤
        4.2.4 实验结果
    4.3 拉曼光谱法
        4.3.1 实验原理
        4.3.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4.3.3 实验步骤
        4.3.4 实验结果
    4.4 紫外-可见光谱法
        4.4.1 实验原理
        4.4.2 实验仪器及实验条件
        4.4.3 实验步骤
        4.4.4 实验结果
    4.5 案例应用
        4.5.1 案情介绍
        4.5.2 检验过程
        4.5.3 综合评断
    4.6 本章小结
5 蓝色圆珠笔墨迹的模式识别研究
    5.1 模式识别基本原理
    5.2 软件介绍
    5.3 数据预处理
        5.3.1 薄层色谱法
        5.3.2 气相色谱法
        5.3.3 拉曼光谱法
        5.3.4 紫外-可见光谱法
    5.4 相似度计算
        5.4.1 薄层色谱法
        5.4.2 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
        5.4.3 拉曼光谱法
        5.4.4 紫外-可见光谱法
    5.5 主成分分析法
        5.5.1 基本原理
        5.5.2 薄层色谱法
        5.5.3 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
        5.5.4 拉曼光谱法
        5.5.5 紫外-可见光谱法
    5.6 有监督模式识别——K-最近邻算法
        5.6.1 基本原理
        5.6.2 薄层色谱法
        5.6.3 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法
        5.6.4 拉曼光谱法
        5.6.5 紫外-可见光谱法
    5.7 本章小结
6 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
    6.1 新方法的思路
    6.2 新方法的检验流程
    6.3 案例应用
        6.3.1 案情回顾
        6.3.2 传统检验方法结果
        6.3.3 模式识别检验结果
        6.3.4 综合评断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用270支蓝色圆珠笔信息
致谢
在学研究成果

(6)拉曼光谱在司法文书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字迹和印文色料种类鉴别
    1.1 圆珠笔油墨的种类鉴别
    1.2 签字笔墨水的种类鉴别
    1.3 钢笔墨水种类的鉴别
    1.4 喷墨打印墨水的种类鉴别
    1.5 激光打印墨粉的种类鉴别
    1.6 印文色料种类鉴别
2 文件形成时间检验
    2.1 圆珠笔油墨字迹形成时间检验
    2.2 签字笔墨水字迹形成时间检验
    2.3 印章盖印时间
3 纸张种类的鉴别
4 朱墨时序和笔画交叉时序检验
5 展望

(7)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2书写时间鉴定方法
    2.1基于染料降解程度的书写时间判定方法
    2.2基于溶剂挥发程度的书写时间判定方法
    2.3基于“溶解率”的书写时间判定方法
3展望
    3.1规范化的方法
    3.2样品库建设与结论表述
    3.3环境因素影响的量化研究
    3.4墨水中其他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墨迹老化机理的研究

(8)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技术评价和完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涉及的主要油墨种类
    (一) 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概述
    (二) 圆珠笔种类及其油墨主要成分分析
    (三) 签字笔种类及其油墨主要成分分析
    (四) 蓝黑墨水种类及其油墨主要成分分析
    (五) 印泥、印油种类及其油墨主要成分分析
二、 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方法
    (一) 概述
    (二)分析仪器的特点
三、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技术中存在的乱象及原因分析
    (一)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的基础理论
    (二)文书形成时间鉴定实践中存在现象
    (三)文书形成时间鉴定现象的原因分析
四、 解决方案
    (一) 外部制度支撑
    (二) 内部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致谢

(9)化学计量学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设计与优化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
2 信号处理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
3 多元校正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
4 模式识别技术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
5 数据库与专家系统理论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
6 结论

(10)显微分光光度法推断蓝色圆珠笔书写时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设备、检测条件及色度分析公式
    1.2 样品制备
    1.3 反射光法测定样品色差
    1.4 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显微分光光谱法色差分析结果
    2.2 建立色差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2.3 蓝色圆珠笔色痕色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3.1 不同品牌蓝色圆珠笔色痕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3.2 同一品牌蓝色圆珠笔色痕在不同保存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4 同一品牌蓝色圆珠笔色痕不同检测时间的影响
    2.5 本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研究
        2.5.1 精密度实验
        2.5.2 准确度研究
3 结论

四、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蓝色圆珠笔色痕自然老化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LC-MS分析圆珠笔油墨中碱性艳蓝B染料的老化机理及色痕形成时间[J]. 高江胜,邵明云,李心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现代分析仪器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进展[J]. 刘英霞,袁德强,郝艳丽,贾硕果. 化学分析计量, 2021(04)
  • [3]毛细管电泳在文件物证中油墨和墨水的检验中的应用[J]. 温馨. 山东化工, 2017(15)
  • [4]圆珠笔油墨字迹色痕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李军,赵鹏程.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03)
  • [5]基于光谱法和色谱法对蓝色圆珠笔墨迹添改文件的模式识别新方法研究[D]. 牛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2)
  • [6]拉曼光谱在司法文书鉴定中的应用[J]. 韩伟,黄建同,陈维娜.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5(12)
  • [7]书写时间鉴定方法研究进展[J]. 孙其然,沈敏,徐彻,罗仪文. 中国司法鉴定, 2015(01)
  • [8]文书形成时间鉴定技术评价和完善对策研究[D]. 邓玉洁. 西南政法大学, 2014(07)
  • [9]化学计量学在墨迹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J]. 黄锐,夏之宁,易旻.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3(S2)
  • [10]显微分光光度法推断蓝色圆珠笔书写时间的研究[J]. 周亚红,房诚.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3(03)

标签:;  ;  ;  ;  

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蓝色圆珠笔色标自然老化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