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生产力的分布及重点_丽江论文

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生产力的分布及重点_丽江论文

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与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旅游业发展论文,重点论文,生产力布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科分类号 F

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经过“八五”期间的拓展,基本形成了“中心城市——旅游线路——旅游区”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生产、经营和发展的布局框架。在超额完成“八五”计划的基础上,云南省旅游业“九五”期间发展的总目标是:海外旅游者人数累计达450万人次, 比“八五”累计数增长1.2倍;国内旅游者人数累计达1亿人次,比“八五”累计数增长42%;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累计达18亿美元,比“八五”累计数增长2.4倍;国内旅游收入累计达420亿元,比“八五”累计数增长2.6倍;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累计达550亿元,比“八五”累计数增长2.4倍。为使上述总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既需要全省各行业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同时更需要通过旅游业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和重点项目的确立来保证总目标的圆满完成。

一、旅游业生产力布局的原则与依据

云南旅游业发展遵循“树立大旅游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资源为基础,产品为重点,运用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开发与开放结合,突出重点,注重质量,形成规模,讲求综合效益,把云南建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大省”的指导思想,并坚持以下几项原则:一是产业化发展原则。要确立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明确旅游业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按照培植新兴产业的要求,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开发。二是综合性发展原则。要综合考虑形成旅游产品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对组成旅游产品的名牌进行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强化旅游产品的质量意识和名牌意识。三是集约化发展原则。要讲求聚集效益,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尽可能使旅游活动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聚集性,形成旅游产品生产和服务规模的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提高聚集经济效益。四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原则。根据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规律和区域开发的特点,把开发与开放相结合,以开放促进开发,从本区域旅游资源的实际出发,与相邻区域的旅游资源开发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使旅游资源的开发能够融入全省、全国乃至整个东南亚的旅游国之中。五是可持续旅游发展原则。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必然建立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之内,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实现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使各类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得到保护,谋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融为一体。

根据上述发展原则,确定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生产力布局与重点的主要依据如下:1、拥有丰富独特、价值较高的旅游资源。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类型齐全,地域分布遍及全省。但必须选择哪些景观质量高、类型特色典型、游览观赏价值大的旅游资源予以优先考虑,在优中选优,尤其是那些在全国、东南亚乃至全世界均属罕见的旅游资源予以重点规划和开发。2、具有便捷的区内外交通条件。 云南全省几乎都分布有一定景观价值的旅游资源,但对那些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交通状况较好,旅游可进入性较高的旅游资源区,应予以优先发展,以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3、 区域综合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潜力。在确定旅游业发展的分布重点和建设项目时,必须综合考虑城镇建设、供电供水、商业贸易、医疗卫生、农副产品等基础条件和开发的社会、自然环境因素条件,对那些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完善,蕴藏着较大的发展后劲的地区或城镇,应予以优先考虑。4、“八五”期间旅游业发展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这必须考虑到中外旅游者的接待量、旅游业收入水平,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接待能力及配套完善程度,旅游市场的发育状况等,以此作为重点布局的内在条件因素。

二、旅游业生产力布局的重点与项目

根据上述原则和依据,云南旅游业生产力布局的总体格局是:形成一个中心、三条线路、四个旅游集散地、五大旅游区、六大旅游产品、九项重点工程的点、线、面相互促进的旅游区域经济格局。

1、 把昆明市建成云南旅游的发展中心:依托昆明市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以石安高等级公路为主线,连接石林、九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滇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阳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各具特色的园林名胜景点;发挥昆明市大中型旅游企业集中的优势,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企业集团,率先在全省旅游业中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的道路,充分利用昆明市各类院校教育设施和师资力量,通过新建或改建等方式,形成高、中、初级不同层次旅游教育体系;抓住1997中国旅游年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举办等机遇,把昆明建成中国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走向亚太的国际旅游城市。

2、三条旅游干线, 即昆明——石林——阿庐古洞——普者黑——鲁布革为主的滇东南旅游线,该旅游线集石芽、石笋、峰林、峰丛、孤峰、溶洞、泉水于一体,充分展示了地上、地下、水中的喀斯特地貌系列景观;昆明——大理——(丽江——中甸 保山——瑞丽)为主的滇西旅游线,该旅游线将高原湖光山色、浓郁民族风情、高山峡谷景观、火山地热奇观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面貌;昆明——思茅——西双版纳为主的滇西南旅游线,该旅游线把热带雨林、佛教文化、边地风情、民族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较为典型地展现了云南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多元文化荟萃的特色。

3、 四个旅游集散地:根据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结合昆明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旅游发展中心的规划,在昆明市之外规划二级旅游中心城市,在全范围内重点发展大理、丽江、景洪、瑞丽四个旅游城市,作为昆明客流扩散的旅游集散地。四个旅游集散地既是客源流向的目的地,又是风格各异的边疆历史文化城市,四个旅游集散地与中心旅游城市形成全省范围内的陆路、航空旅游环线体系。

4、五大旅游区:通过中心城市的扩散作用和三线、四地的带动,形成以大理、丽江为中心的滇西北旅游区,以瑞丽为中心的滇西旅游区,以景洪为中心的滇西南旅游区,以建水、邱北、罗平为中心的滇东南旅游区。该五大旅游区,景观类型典型,与三线、四地构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旅游地域格局,形成云南旅游业在地域功能结构上的合理分工。

5、六大旅游产品:在三线、四地、五区布局的基础上, 以资源优势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向海内外旅游市场推销云南的六大旅游产品:一是以观赏石林、虎跳峡等世界罕见景观及观赏高原湖泊、江河峡谷、雪山冰川、溶洞暗河、植物花卉、珍稀动物、热带风光、文物古迹、园林名胜等多种内容的观光旅游产品;二是享受四季如春的气候,避暑避寒和享受温泉浴、阳光浴、森林浴的度假旅游产品;三是领略25个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艺术、生活习俗、喜庆节日、风味食品、竞技活动等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四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对东南亚旅游资源有巨大互补性的、以玉龙雪山、白马雪山、太子雪山为代表的高山滑雪旅游产品;五是以动植物王国、热带雨林、草甸风光、立体气候、多样性生物类型为特征的生态旅游产品;六是以世界园艺博览会,昆明出口商品交易会、各类展销、展览、学术、专业会议为代表的会议旅游产品。

6、九项重点工程:九项旅游建设重点工程简称“五九”工程, 指以骨干企业为龙头,多渠道筹资,集中人、财、物力,用五年时间实施九个方面的重大工程,形成较大规模的、综合多方面内容的旅游生产力,较大幅度地提高旅游业的产出能力。九项重点工程包括:一是重点建好路南石林、大理苍山洱海、丽江玉龙雪山、西双版纳四个骨干旅游区工程;二是着力建设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西双版纳省级旅游度假区,阳宗海省级旅游度假区、抚仙湖省级旅游区的旅游度假区工程;三是抓好大理、丽江、景洪、瑞丽旅游基地和边境旅游市城建设的旅游集散地工程;四是以云南旅游汽车公司为龙头,分别在大理、丽江、景洪、芒市设分公司,组建云南旅游汽车集团公司的旅游地面交通工程;五是在昆明建设符合国际旅游购物惯例的“云南旅游购物城”,并在大理、丽江、景洪、芒市等地设立旅游购物连锁店的旅游商品开发工程;六是组建以大型旅游饭店、骨干旅行社、旅游开发公司为龙头的云南旅游集团公司,并争取股票在海外上市的旅游骨干企业工程;七是建立云南旅游中专学校和把云南大学旅游系,改建为旅游学院的旅游教育工程;八是在稳住传统市场、巩固新兴市场、拓展潜力市场基础上,保证赴滇客源持续增长的旅游促销工程;九是在亚洲救援中心认可的急救医院中选择条件较好的医院扶持其发展,便之成为云南旅游急救中心的旅游救援工程。

上述“一中心、三线、四地、五区、六大产品、九项工程”实施后,云南省的旅游产品结构更趋合理,内容更加成熟与配套,产品组合更加多样化。可形成辐射全省的八条主要旅游路线:1、 昆明——大理——丽江七日游;2、昆明——大理——保山——腾冲六日游;3、昆明——芒市——瑞丽五日游;4、昆明——大理——芒市——瑞丽七日游; 5、昆明——西双版纳六日游;6、昆明——思茅——西双版纳七日游;7、昆明——石林——阿庐古洞四日游;8、昆明——西双版纳——德宏——丽江——大理——昆明十日游。

在上述重点项目和工程完成后,云南省的旅游生产力将大为提高,体系将更为完整, 预计可形成新增旅游生产能力:年接待海外旅游者50万人次,国内旅游者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00亿元, 其中创汇4亿美元。

三、云南旅游业发展的后续性开发

云南旅游业通过“九五”期间的建设将进入一个较成熟的时期,形成国际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举并,客源通道“水陆空”一体化,旅游业布局在“三线四地五区”基础上演变成“五线六地六区三带”的新格局。五线,即在现有的滇西、滇西南、滇东南旅游线基础上新增滇东北旅游线(思茅——昭通——水富——宜宾)和澜沧江——湄公河水路旅游线(思茅——金三角——万象——胡志明市);六地,即指除大理、丽江、景洪、瑞丽四个旅游集散地外,还形成昭通、中甸等旅游集散,使二级旅游城市向多级方向发展;六区,指在滇西北、滇西、滇西南、滇东南五大旅游区之外,新增滇东北旅游区;三带,即指在全省六大旅游区之间会出现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旅游过渡带,预计有可能出现三个:一是依托于攀枝花、昆明、大理之间的滇中楚雄三角带,二是依托于大理、思茅、景洪的澜沧江发展带,三是随着中越关系的改善和金水河、河口、天宝国家口岸建设的发展形成的红河旅游带。

在“九五”布点和项目完成后,云南省后续旅游产品的开发将形成二大干线的格局:北接香格里拉线,南接澜沧江——湄公河线,构成云南与省外国家和省区在更为广阔的地域空间上的区域旅游格局。香格里拉线(昆明——大理——丽江——中甸——荣宜——林芝——拉萨)集高原地貌、山川峡谷、湖泊森林、历史名城、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观景内容为一体,与中国北部“丝绸之路”线南北呼应,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向国际旅游市场的又一拳头产品,也使云南成为通向世界屋脊的又一重要客源通道。澜沧江——湄公河线(思茅——景洪——金三角——万象——胡志明市——埔寨——泰国)集热带雨林、民族风情、生态群落、多国风光、神秘地带、佛教文化等多种景观内容于一体,是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相互联系的重要水上通道,这一旅游线路的开通,不仅扩大了云南与东南亚的客流渠道,而且这一线路的旅游开发将使云南与东南亚国际旅游圈更为有机地融为一体,形成区域性国际旅游合作的局面。上述两大旅游线路产品的推出,使云南旅游产品要素的组合程度更为提高,区域旅游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更高,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带动作用更为增强。

经过“九五”期间的努力,云南旅游开发将实现以“硬件”开发为主的阶段转向以“软件”开发为主的阶段。软开发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精心塑造云南旅游的三种形象,即在外国人面前树立中国人的形象,在海外同胞面前树立大陆人的形象,在兄弟省份面前树立云南人的形象,使云南旅游的高原、边疆、民族形象更为鲜明;二是注重于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即把云南的旅游资源和接待设施作为舞台和背景,在这个大舞台和背景上不断创新和推出旅游活动项目、旅游竞技项目、旅游娱乐项目等,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式的道路;三是国际旅游经营人才的培养,即云南旅游业所需要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具备全球性的眼光和熟悉国际旅游经营惯例,高学历的外向型和开拓性复合人才,在经营管理中能够不断创新以便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标签:;  ;  ;  ;  ;  ;  ;  

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生产力的分布及重点_丽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