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应用于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可行性观察论文_蒲洪斌

(乐山市沙湾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四川乐山 614900)

【摘要】目的:研究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临床效果,为真菌性鼻窦炎的寻求最佳治疗手段。方法: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8例,其中的49例患者接受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该组作为研究组;剩下的49例患者进行Caldwell-Luc手术治疗,这组作为比较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比较组的4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为20例,显效的为16例,有13例患者治疗无效,比较组的总有效率为73.47%;在研究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为28例,显效的为18例,3例患者治疗无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87%。结论: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治疗上应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的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而且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手术过程中受到的创伤较小,后期恢复效果良好,研究表明,应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方法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真菌性鼻窦炎;Caldwell-Luc 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7-0015-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hino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fungal sinusitis and to seek the best treatment for fungal sinusitis.Method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sampling, the choice in May 2016 to May 2017, 98 cases of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fungal sinusitis patients, including 49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nasal endoscopic sinus operation, the group as a team;The remaining 49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Caldwell - Luc, which was treated as a comparison group and observed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Results Among the 49 patients in the comparison group, there were 20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16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mparison group was 73.47%.In the study group, 28 patients with effective treatment were treated with 18 cases and 3 patients with ineffectiv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93.87%.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fungal sinusitis nasal endoscopic sinus operation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 but also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patients during the surgery is less trauma, late recovery effect is goo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nasal endoscopic sinus operation method is feasible for the treatment of fungal sinusitis.

【Key words】Nas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ungal sinusitis;Caldwell Luc - operation

真菌性鼻窦炎是一种由于受到真菌感染而产生的鼻腔鼻窦疾病,因为是由霉菌导致的,所以也称作霉菌性鼻窦炎,真菌性鼻窦炎在耳鼻喉科属于常见的特异性感染性病症。在传统的理念中,我们认为真菌性鼻窦炎的产生的原因是,机体的抵抗力受到慢性消耗疾病的影响而下降,长期服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进行放射性治疗等。随着近年来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技术的不断提高,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在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方面的疗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这98例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鼻腔胀痛、鼻腔有污秽物、头部混痛、面部胀痛、鼻塞、流鼻涕等一般临床症状;通过对患者进行CT扫描,发现在患者的窦腔内均发现不同密度的软组织影,并且单侧出现病变迹象,有48例患者的病变范围局限在一侧上颌窦,另有15例在蝶窦范围,8例在额窦范围内,剩下的18例累及多个窦腔。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随机将患者分成比较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9例。

在比较组中,男性患者为23例,女性患者为26例;年龄在18~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2±3.1)岁;病程在3个月~11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8±2.1)年。

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9例;年龄在19~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1±4.5)岁;病程在6个月~1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5.1±3.4)年。

这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病症和病程等基础资料无比较差异,具可比性。并且所有患者均了解此次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并且均同意参与研究,业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比较组的治疗方案:对比较组的49例患者进行Caldwell-Luc 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在唇龈黏膜处切开开口,将上颌窦前壁充分地暴露出来,从尖牙窝处把上颌窦前壁切开,尽量地扩大切口的面积,清楚内部的真菌团块,采用生理盐水对窦腔进行冲洗。使上颌窦内壁切口与鼻腔相连,运用游纱条对窦腔进行填充,三天都对窦腔进行冲洗,手术完成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定期进行复查,观察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研究组的治疗方案:在进行手术之前,对研究组的49例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检查,同时进行鼻窦CT扫描,选用1%剂量地卡因配合0.1%肾上腺素纱条进行收缩鼻腔操作,借助0°鼻内窦镜检查鼻腔内的情况,并且进行鼻窦水平位的CT扫描,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针对于单侧上颌窦,借助鼻内镜的清晰视角,切除患者钩突及息肉等发生病变组织,将上颌窦的自然开口尽量扩大,把内部真菌团块吸净,接着使用高分子膨胀材料进行窦腔填充,两天后去除窦腔内的填充物。累及多个窦腔病变的患者采用Messerklinger手术治疗,由前向后开放患者各个窦腔,对病变组织进行清理,直到将正常的粘膜暴露出来。进行手术一周后,进行静脉注射,注射药物为广谱抗生素,以及其他抗真菌药物,利用鼻内窥镜,清理患者术腔以及鼻道内的分泌物。患者出院后,为患者配制局部类固醇激素和减充血剂等药物。手术后的一个月里,定期清理除了囊泡之外的术腔;手术后的六个月里,依据患者术腔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清理,观察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对比分析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治疗效果的评定标准

有效: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病症消失,术腔上皮化,并且窦口的开放状况良好,没有脓性分泌物以及真菌团块;

显效: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术腔上皮化,窦口也呈开放状态,虽没有真菌团块,但是有少量的脓性分泌物;

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迹象,并且术腔上无皮化,甚至出现粘连,窦口的开放状态不佳或者是呈现闭锁状态,脓性分泌物和真菌团块数量多。

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100%。

1.3.2治疗满意度评定标准 运用本院自制的调查表格对患者进行治疗满意度调查,满分为100分,分值达到80分及以上意为非常满意,分值达到60分意为满意,分值在60分以下意为不满意。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100%。

1.4 统计学手段

本次研究所得的比较组数据和研究组数据采用SPSS 18.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手术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在比较组的49例患者中,治疗有效的为20例,显效的为16例,有13例患者治疗无效,比较组的总有效率为73.47%;在研究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为28例,显效的为18例,3例患者治疗无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87%。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恢复情况比比较组的要好,并且手术创口较小,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详细的数据如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

经过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使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比较组,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出,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是极具可行性的。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经过手术治疗后,比较组出现4例窦口堵塞和3例息肉复发的症状,1例出现伤口感染,比较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3%;研究组经过手术治疗后,出现1例窦口堵塞和1例息肉复发,并发症发生率为4.08%。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应用于真菌性鼻窦炎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而且还能降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手段。

2.3 两组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调查的结果来看,在比较组的49例患者中,有16例患者表示对治疗工作非常满意,20例患者表示对治疗工作满意,13名患者对医院的治疗工作持不满意态度,比较组的总满意率为67.34%;在研究组的49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表示对医院治疗工作非常满意,20例患者表示对医院治疗工作满意,剩下的6例患者持不满意态度,研究组的总满意率为87.75%。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鼻内镜鼻窦手术不仅能够提升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而且还能提高患者对医院治疗工作的满意度。

3.讨论

随着近年来CT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真菌性鼻窦炎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它的发病率在慢性鼻窦炎中的比例占百分之六左右。在临床治疗上,鼻内镜鼻窦开放术逐渐成为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方式。这主要得益于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精准度高、创口面积小等优点,它通过开放闭塞的鼻窦开口,从而进行引流,手术中既能充分保留鼻窦内健康的粘膜,又能彻底地清除鼻窦内的病变组织,治疗效果极佳。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两种治疗手段对真菌性鼻窦炎进行治疗,在研究组中运用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从治疗结果来看,总有效率为 93.87%,结果表明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显著;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来看,研究组的发生率为4.08%,比较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33%,比较组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较高,由此可见,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在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方面效果显著;从患者对医院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来看,经过手术治疗后,患者对医院工作的反馈调查表来看,研究组的总满意率为87.75%,比较组的总满意率为67.34%,研究组的总满意率高于比较组,我们可以推断,由于研究组采用的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良好,所以获得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从而提升了对医院治疗工作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鼻内镜鼻窦开放手术因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由于使用的是微创技术,患者鼻腔受损害的面积较小,有助于术后的恢复,并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过程中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屈双燕.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常规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963-965.

[2]廖雪英,王燕.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83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1):44-45.

[3]黄熹.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6):90-90.

[4]谢怡,XIEYi.鼻内镜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6(2):284-285.

[5]周炬.慢性鼻-鼻窦炎并鼻中隔偏曲实施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及鼻中隔矫正术观察[J].医药前沿,2016,6(1):190-191.

[6]胡铎矾.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与鼻窦开放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1):21-22.

[7]万志红.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9):1072-1073.

[8]常国伟.鼻内镜联合术后鼻窦冲洗治疗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3):503-504.

论文作者:蒲洪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  ;  ;  ;  ;  ;  ;  ;  

鼻内镜鼻窦开放术应用于治疗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可行性观察论文_蒲洪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