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论文_卫祥录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10700

摘要:目的:了解2014年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直报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海东市乐都区共报告手足口病 181例,报告发病率为 69.12/10 万,发病构成比占当年丙类传染病全部报告病例数的57.28%,其发病率和发病构成比在7种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结论:手足口病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建议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关键词:手足口病;疫情分析;流行病学

2014 年我省大部分市县区发生了手足口病疫情。为了解 2014 年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制定手足口病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依据,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现将 2014 年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疫情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海东市乐都区医疗机构及外地报至本地病例修正统计年报,数据处理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发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全部手足口病病例由全区医疗机构疫情管理人员通过网络直接报告,然后海东市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对全区医疗机构及外地报至本地病例进行统一汇总、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014 年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共报告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181例。报告发病率为69.12/10万,发病构成比占当年丙类传染病全部报告病例数的57.28%,其发病率和发病构成比在7种丙类传染病中居首位。全年无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

2.1  地区分布

2014年有19个乡镇报告手足口病病例,零报乡镇有4个为马厂乡、中岭乡、达拉乡、城台乡。

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乡镇依次为:碾伯镇50例,占27.62%;洪水镇32例,占 17.68%;高庙镇15例,占8.29%;高店镇10例,占5.52%;蒲台乡10例,占5.52%(图1)。

2.2  时间分布

自从2008年5月2日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后,手足口病报告的及时性得到了提高。2014年5、6月份随着气温升高,手足口病明显增多,都为散发病例;由于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高度重视,迅速采取了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疫情很快得到遏制。

2.3  人群分布

2.3.1  性别分布:全年报告的181例病例中,男性106例,女性75例,分别占总病例数的58.56%和41.44%。

2.3.2 年龄分布:全年报告的181例病例中,病例集中分布在 1~7 岁年龄组,共164例,占病例总数的90.61%,其中以 4~岁年龄组最多,有38例,占病例总数的20.99%。

2.3.3  职业分布:幼托儿童58例,占发病总数的32.04%;散居儿童 101 例,占发病总数的55.80%;学生 20例,占发病总数的11.05%;农民2 例,占发病总数的1.11%。

2.4  实验室检测情况

2014 年全区共对7例手足口病病例采集了标本并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其中 EV71 阳性 1例、CoxA16 阳性5例、其他肠道病毒阳性 1例。

2.5  近几年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比较:海东市乐都区自2008年有手足口病病例的报告,2008年共报告7例,发病率 2.35/10万;2009年共报告14例,发病率4.68/10 万;2010年共报告118例,发病率 39.20/10 万;2011年共报告11例,发病率5.00/10 万;2012 年共报告14例,发病率5.35/10 万;2013年共报告35例,发病率为13.45/10 万;2014年共报告181例,发病率为69.12/10 万。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一种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肠道传染病[1],以发热、手、足、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常年均可发病,但发病高峰多在 5~7月份[2]。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多可自愈,但少数由 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症状较重,且易引起肺炎、脑炎、脑膜炎和心肌炎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3]。自 2008 年5月2日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法定传染病管理后,对手足口病诊断和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大大提高;经过2008年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群众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水平和就诊意识明显提高;我区对 5岁以下儿童开展主动筛查工作,使疾病的发现能力明显增强,以上几方面因素是导致 2014年疫情相对较高的原因。针对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疫情流行病学特点,建议在以后的防控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工作:(1)应把婴幼儿尤其是托幼机构及小学作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4],防止手足口病在托幼机构和小学暴发和流行;(2)目前没有预防手足口病的疫苗,应将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作为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3)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教育、新闻媒体等部门应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责任明确,分工合作,确保手足口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4)手足口病虽好发于夏秋季节,但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较多,且传播途径复杂[5],所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不能出现松懈和麻痹思想。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李文琳.小儿手足口病 1602 例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4):254。

[2]李桂刚,孙成阳,李维明.山东省招远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1,7(3):259。

[3]严志平,何雅青,刘可,等.深圳市南山区肠道病毒 71 型引起手足口病局部流行的初步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1,17(7):645。

作者简介:卫祥录(1972年5月出生,男,1992年7月参加工作),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公卫医师,主要从事传染病防治工作。

论文作者:卫祥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2

标签:;  ;  ;  ;  ;  ;  ;  ;  

2014年海东市乐都区手足口病疫情分析论文_卫祥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