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美术课上的教学提问具有指向性论文_陈秀香

如何让美术课上的教学提问具有指向性论文_陈秀香

摘要:小学生的美术课堂是孩子们接受美育,提高审美能力和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欣赏到广大小朋友们和艺术大师们的优秀创作作品,即让孩子们拓宽了知识面与视野,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具有与其教育学目标与重难点相一致的指向性,直击或间接击中问题重点的要害,让学生能很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问得的是什么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提问

小学生的美术课堂是孩子们接受美育,提高审美能力和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欣赏到广大小朋友们和艺术大师们的优秀创作作品,即让孩子们拓宽了知识面与视野,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小学美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具有与其教育学目标与重难点相一致的指向性,直击或间接击中问题重点的要害,让学生能很明确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问得的是什么的问题。

一 提问要围绕教育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来提,问一个问题时只需设置一个关键问题。

备课时要先了解教育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了解教育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才能较好地了解自己的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如二年级孩子们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特点,我们就有必要设置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或者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即满足了孩子们玩的欲望又学到了教学目标要求的目的。教学重点交代了本节课要学习的重要内容与知识的点,本身具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性。有的教师在设置问题前喜欢安排个小游戏,孩子们参与游戏的热情是相当高呢:蹦啊、跳啊、跑啊,就全都有了,有的孩子甚至兴奋得趴在地上亲吻地板(当大地了),这个一点不夸张,是本人亲眼所见,什么个性的孩子都会有,只要你给他们一个兴奋点有时就很难收回来,容易让课堂失控,孩子们不听老师的指挥了,想疯就可劲的疯起来了,最好不要让自己的课堂发展成这个样子,既要有所把控又要有让问题有的放矢。

所以我们在课上的提问不能多,不能杂,要以一个问题为主来设置问题,不能一起设置好几个问题。如:二年级美术上册的《自然现象》一课,教师设置的问题是:同学们,你们见过自然现象吗?什么是自然现象,你们知道吗?你们都见过哪些自然现象啊?老师一口气地问了三个问题,二年级小学生不知道该回答哪个问题,问题问的多了,孩子无所适从,一个问题没来得及思考,就又来两个问题。孩子懵了,这就是设置的问题没有指向性,问题问得多了、杂了,需要提炼和重新设置。应该只提出一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如:你见过哪些自然现象?可能学生对自然现象这个正式的词语有点陌生,教师可以提前有所指引和铺垫,教师的提问要让学生明了,具体问的是什么,必要时事前要做好铺垫。如上述的提问:你见过哪些自然现象?教师会预设学生在“自然现象”这个词语的理解上打转转,教师可以提前设置声音和图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听和看的双官感受下受到启示,理解自然现象。如提前节选几段声音(打雷、刮风、下雨哗哗的声音)和看几个与这些声音相关的图片,用听声音和看场景来内化自然现象的意思,然后教师再提出:除了刮风、下雨、打雷,你还见过哪些自然现象?这时孩子们就会联想到下雪、闪电、龙卷风、火烧云、地震、海啸等等,大家七嘴八舌地就都说开了。由此教学目标的“自然现象”——图像识读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术教学的这大优势就是内容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我们把握好这一点开展美术教学的环节设计与内容的安排就会事半功倍了。

二 教师的提问要具体化,要由简入难引导出知识点与所需要的答案,不能宽泛和笼统地想一次性就达到目的。

问题提得过于宽泛,孩子们思考问题就游离于中心思想,天马想空地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了,回答不到点子上,还容易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浪费了课堂的教学时间。如:二年级上册美术《画触觉》这一课,教师问学生:你用手触摸书桌时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啊?学生说:立体的。这种回答很明显没有回答出触觉感受是什么,这就是学生的回答没有答在点儿上,因为老师的提问没有限定词语,过于宽泛所致,孩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了,因为每个孩子的生活体验是不一样的。可能这名学生学过画立体桌子的素描画或线描画,桌子给他的感觉就是立体的,面对他的回答,我们不能说他回答得不对,不能因此去否定他,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易地否定哪个学生,这是必须的。二年级学生对事物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已经有了一些的敏感度和认识,以及倾向于立体感的喜好,于是他就回答触摸桌子的感觉是:立体的。这无可厚非!但是他这个回答跟我们的教学主题没关系,这就是提问无效!如何能让作为老师的自己的课堂提问有效呢?我们先从简单的形容词入手,这样提问看看:同学们,如果我们说毛毛球是柔软的、棉花糖是柔软的、白云也是柔软的,那么我们触摸木质的桌面时给你什么感觉呢?学生由此便能想到相对应的答案是:硬的、硬邦邦的;冰凉的、凉爽的…这样的回答就答在了点儿上,也就是说此时教师的提问是有效提问。我们经常会在课堂遇到类似的时候,有时孩子们的回答不是自己预期的,然而老师却偏要让孩子们朝着预期的答案来回答,纠结了好一会儿,孩子也疲倦了,老师也累得口干舌燥,得不偿失,所以我们教师的备课要从目标与重难点出发,结合图片与词语对比比较的方法由简入难地设置问题,最终方能迎刃而解。

三 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留有合理的思考时间,不能总是问完就让学生回答,那样不符合常理思考问题的特点。

如教师提问:你们想表现老人和儿童什么样的场景(这是二年级上册美术内容《老人和儿童》一课)?这个问题已抛出,教师常常会急于让学生举手回答,紧帕学生闷课堂,感觉是学生没有跟自己好好配合似的,其实不是那个样子的,是老师多虑了。急于让学生回答是不科学的,这是不合理的,面对一个突来的问题,成人都要有所思考地来做出准确的回答,就别说二年级小学生了。所以这时老师应该给他们一到两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同桌以及前后桌之间交流一下,学生在交流的期间,老师有必要放眼环顾全班,观察、了解、倾听学生探讨与交流的内容是怎样的,是不知所措还是夸夸其谈、涛涛不绝?来看看学生的反应是如何的,有的学生当只爱笑听众不喜欢喝主动去表达,这时老师可以探寻式地问一问孩子:你想表现老人在帮儿童做事情,还是想表达儿童帮助老人做事情?这样摆在两者中间的选项引导学生来选择,对于他们来说是较为简易些的了,学生就易于做出判断与思考,然后再鼓励他们站起来给大家说一说、讲一讲自己是想法。因为有的同学还没有想好任务活动的情节,不太好意思说给大家听,但是经过前后左右大家的交流和激励思维下,学生的思考得以完善,想法与活动的情节与构思也趋于完整,这是学生才有底气、有信心地表达自己的设想与构思。所以老师提出的问题要给学生合理的时间去思考,方能得到最佳的预期效果。

小结:我们美术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奇,好动,好模仿与好问,为出发点,围绕教育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来设置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让每提出的一个问题都具有目标指向性,要把握适度,必要时要给学生留有合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也便于及时地给予学生以点拨与帮助。

论文作者:陈秀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如何让美术课上的教学提问具有指向性论文_陈秀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