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育清

刘育清

(广西梧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西梧州 543001)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的效果。方法:对实验组60例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6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检查数值,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前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治疗、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有利于精神患者的早日康复,预防病情波动(复发),减轻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社会的经济负担及患者因病情波动而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起着一定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词】月经周期;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波动;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8-0083-02

月经是女性的一个正常生理现象,月经周期对各种精神疾病均存在一定的影响,它主要表现为诱发起病,以及促使已经控制或康复的疾病病情加重或复发[1]。在经期女性性激素何垂体促性腺激素发生变化,在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女性的情绪不好,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其中以雌孕激素水平的高低为主。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月经周期期间易引起病情复发或促使原有的精神症状加重,自控能力下降,从而出现一些冲动、暴力行为[2];同时由于女性的情感体验丰富,性格脆弱、敏感,而这生理、心理特征也促使女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月经期出现病情(症状)波动/复发,这是精神科护理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其中以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明显。为此,我们自2012年1月开始根据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期的心理特征、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应对方式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减少了因月经期给患者带来的影响,促进其康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资料来自于120例患者均为住院后经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中,年龄14~46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2例,初中30例,高中(中专)10例,大专(及以上)8例;其中务农24例,工人14例,学生10例,干部5例,其它7例。对照组60例患者中,年龄15~43岁。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16例,初中30例,高中(中专)13例,大专(及以上)1例;其中务农27例,工人13例,学生12例,干部4例,其它4例。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文化水平、月经周期等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方法具体如下。

1.2.1认知干预 介绍精神病和月经的基础知识,使患者了解到精神病的病因、诱发因素、预后、月经对精神疾病的影响等情况,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程、知识文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精神病的病因、诱因、疾病复发的先兆、月经对精神病的影响,避免患者恐惧,以达到正确认识月经和精神病的关系[3]。

1.2.2加强月经期基础护理 女性月经期是一个脆弱、敏感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期由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降低,使机体的抵抗力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在日常护理中除了做好常规的精神科护理工作外,还要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协助料理个人身体清洁卫生;根据天气变化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避免着凉;加强休息,避免过度的劳累;保证足够的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4]。出院患者应以书面方式、口头或电话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月经周期的相关注意事项。

1.2.3心理护理 月经期可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因此护士要熟悉月经周期对精神疾病影响的知识,掌握患者月经周期的病情变化,仔细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表现,及时发现病情波动/复发的先兆,对出现病情波动/复发的患者应迅速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护士要用和蔼和亲的态度对待患者,避免一切易激惹因素;要关心、理解、同情患者,重视患者的倾诉,多用安慰和鼓励性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帮助患者了解月经期的生理过程,以解除患者的心理压力,适时地进行心理辅导[5]。及时将患者病情波动的表现记录在护理记录本上,并及时将上述信息反馈给主管医师,建议会配合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动态的药物剂量的调整,可以在月经来临前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月经过后适当减少剂量。

1.2.4饮食指导 了解病人不进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因害怕食物中毒而拒食者可让病人自己到配餐室参与备餐或集体进餐。如因兴奋、行为紊乱不知进食者,宜单独进食;木僵病人应喂食;异食病人应限制活动范围;暴饮暴食者要严格控制入量。指导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切记随意进补,抗精神病药物往往会影响胃肠蠕动,导致便秘,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粗纤维,可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兴奋性及刺激性食品,如咖啡、烟、酒、浓茶、饮料等,这类食物会增加神经兴奋性[6-7];进食带刺、带骨的食物要加倍小心,以免引起误伤、窒息。

1.2.5服药护理 向病人介绍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作用、副作用、服药时间、剂量及注意事项。坚持服药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关键,服药时要仔细检查患者的口腔,防止患者因收藏药物而影响疗效,或将药物蓄积一次吞服而出现意外;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要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出现,指导患者起床时做到缓慢改变体位的三步法:做到“3个30秒”,即醒后30秒再坐起,坐起30秒后再站立,站立后30秒再行走[8]。

1.2.6出院/回访指导 出院患者回院复诊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周期情况,对月经周期出现焦虑、紧张、易发脾气、轻度情绪低落的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指导、制造指导手册等形式做好疾病知识与月经期的生理过程知识的宣教工作,指导患者及家属对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有一定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出现病情波动先兆的要指导家属加强患者病情的观察,做好家庭护理,避免刺激患者的情绪;未到院复诊的患者,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住院月经周期记录进行电话追踪回访,在电话中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帮助其纠正焦虑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使她们消除顾虑,避免病情波动[9]。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情况;并对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比较,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情况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目前国内报道了很多因月经周期引起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波动/复发的报道,有文献报道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心理变化的特征,证实女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月经周期时,病情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我国精神病发病率高达17.5%,一年复发率为40.8%[10],全面有效地控制精神病,单靠药物难以达到,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前实施护理干预后病情波动、疾病复发先兆、疾病复发再次住院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及出院患者(家属反映)在月经周期病情波动的现象有了很大程度的避免、缓解或改善,这对促进女精神疾病患者的早日康复及预防病情波动/复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精神疾病患者家属、社会的经济负担及患者因病情波动而产生的社会负面影响,值得精神科护理人员引以借鉴。

【参考文献】

[1]杜海英,王耀华,李培轩等.月经与精神疾病[J].四川精神卫生,1996,9(3):191.

[2]刘曾恒.现代心神医学[M].辽宁:沈阳出版社,1998:1.

[3]杜海英,王耀华,李培轩等.月经与精神疾病[J].四川精神卫生,1996,9(3):191.

[4]马德香.女性精神病患者经期心理症状的变化及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2010,9(16):2129.

[5]中华医学会.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

[6]沈渔邨.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46-251.

[7]姚树桥.心理评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90-291.

[8]梁霞,伍洁云,潘丽珍等.精神病患者月经期对病情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8,15(1):66-67.

[9]茅峥嵘,张怀惠.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期情绪障碍影响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4(5):353-354.

[10]赵桂霞,陈艳云,余英仪等.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期病情影响的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06,5(6):1-2.

论文作者:刘育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  ;  ;  ;  ;  ;  ;  ;  

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女精神分裂症患者月经周期病情波动的临床研究论文_刘育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