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儿常见不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姚男华,冯琼英

住院患儿常见不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姚男华,冯琼英

(简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简阳 641400)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探讨临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4例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整理讨论相对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结果:我院住院治疗的14例患儿其主要发生的不安全隐患有跌倒/坠床、烫伤、用药错误、走失等,其中跌倒/坠床占57.14%(8/14),烫伤占21.43%(3/14),用药错误占14.29%(2/14),走失占7.14%(1/14)上述致伤原因与患儿住院环境、监护人安全防范意识和护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有关。结论:提高监护人对儿童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利用各种方法可有效预防儿童住院期间发生不安全隐患事件,还可以通过护理措施干预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加速患儿康复。

【关键词】儿童;防跌倒/坠床、防烫伤;护理应对措施;不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56-02

经临床数据统计,1~14岁儿童是所有年龄段中对危险识别能力最差的,如跌倒/坠床、烫伤等,尤其是患儿在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及家属的疏忽,导致患儿更加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巨大的疼痛,严重者还会影响其一辈子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积极探讨儿童在住院期间发生安全隐患原因,从而做到有效预防;更要探索发生意外伤害的儿童在临床上相对应有效的护理方案,以降低其疼痛,保证其安全。本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患儿14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住院期间发生的安全隐患,并整理讨论相对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住院部于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14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儿年龄均值为(7.43±4.67)岁,患儿性别比例(男:女)为9:5。

1.2 方法

对入院的14例患儿进行记录统计,主要包括患儿的年龄、监护人文化程度、监护人防范意识以及救治意识、性别、病情等基本情况。并针对患儿的具体病情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措施,减轻患儿疼痛,加速患儿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4例儿童其主要发生的不安全隐患有跌倒/坠床、烫伤、用药错误、走失等,其中跌倒/坠床占57.14%(8/14)、烫伤占21.43%(3/14)、用药错误占14.29%(2/14)、走失占7.14%(2/14),上述致伤原因与患儿住院环境、监护人防跌倒/坠床、防烫伤意识和护理制度落实不严格有关。

3.讨论

3.1 烫伤及预防

年龄在0~3岁患儿还不具备防烧烫伤的意识,又刚开始学会爬行或走路,对事物充满好奇心,而监护人又不重视防烧烫伤,对儿童照顾不周,导致儿童烫伤。所以,监护人要加强对儿童防烫伤意识,在生活中让儿童远离热源,特别在烧热水时要加强患儿照护。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烫伤,首先查看患儿烫伤情况,同时将患儿与热源分开,给予患儿提供冷疗,冷疗可以有效控制烧烫伤面积扩大,并且减轻疼痛,常用的冷却剂可以为干净、常温的清水,在伤口及附近进行缓慢的冲淋;如若受伤部位不能直接用水冲淋,可以给予冷敷,其效果是一样的,并立即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2]。一般情况下,患儿烧烫伤面积在10%以上(头部5%)则需要给予输液治疗,补充因烧烫伤而损失的体液。关注患儿体液循环和呼吸情况,对患儿进行测量,一旦发现低血容量及时给予患儿对症治疗,伤口利用敷料进行处理后包裹,防止受到感染及碰伤。如生命体征稳定,无其他不良情况发生,则只需对患儿按时换药。针对高温气体或液体烫伤的患儿,第一时间要将患儿所穿的衣服扒掉,避免残留在衣服上的高温液体对患儿二次伤害,加深烫伤程度,扩大烫伤面积。防烫伤要使患儿远离热水房和烧水处,将水壶、水杯等物品,放置在高台处,同时,责任护士加强对患儿及家属防烫伤健康教育,并列为专项宣传,要求家属签字确认,加强患儿的监管。利用宣传栏、公休会等进行防烫伤预防及紧急处理宣教,提高家属安全意识。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提高责任心,防止意外烫伤发生。

3.2 跌倒/坠床及预防

患儿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现象一般是从病床上跌下或者是在走路的过程中摔倒,患儿自己高处取物时跌倒,或戏耍奔跑时也会发生跌倒现象。发生跌倒时,医护人员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查看,仔细检查患儿,并安慰患儿及家属,如有外伤,立即通知外科医生会诊并协助检查和治疗,待一切处理完后,询问了解跌倒/坠床经过,做好患儿及家属健康知识宣教,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在预防的过程中,护士除加病房巡视,一旦发现跌倒/坠床安全隐患,立即提醒患儿及家属,防止意外发生,同时可以利用入院介绍和公休会向患儿及家属反复宣教安全知识防范,护士长还可以组织进行防跌倒/坠床应急演练,提升护士跌倒/坠床意外应急处理能力。

3.3 走失及预防

患儿住院期间发生走失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医护人员和家属监护不到位导致的,为了防止其走失,需要在患儿的衣服上佩戴信息卡和手环,如果发生患儿走失,医护人员需要在大厅进行寻人播报,且根据患儿的入住信息找到患儿的病房和家属,另外,还要对患儿的家属进行教育,告知预防措施和患儿走失的严重性。

3.4 用药错误及预防

患儿在住院期间,用药错误主要原因是制度职责落实不到位,为了避免用药物错误,其预防措施主要有:(1)主动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医疗安全、参与患者身份、用药的核对。(2)及时处理医嘱、正确落实各项查对制度。(3)树立全员参与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意识并自觉转化为行动。相互督促、相互提醒、相互弥补,才可能有安全保证。

综上所述,提高监护人对儿童安全的防范意识,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查对制度,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有效预防儿童住院期间不安全隐患的发生。临床上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降低不良事件护理风险,减轻医患矛盾,加速患儿康复,防止不良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罗红.儿童烧烫伤住院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J].吉林医学, 2010,31(14):2016-2017.

[2]管翠红.影响儿童烧烫伤的社会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201467(24):104-105.

论文作者:姚男华,冯琼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住院患儿常见不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措施探讨论文_姚男华,冯琼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