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开始逐渐升高,建筑质量是确保人们生活安全的重要因素。我们都知道,在建筑材料中,水泥是最为基本的材料之一,为使建筑质量得到保证,就需要对水泥进行检测分析。本文将根据水泥检测的必要性,深入分析并探讨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要素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检测;要素
一、水泥检测的必要性
近年来,对于检测水泥的作用已进行了准确而清楚的定位,开展水泥检测工作中最为基本的目的就是提高施工人员对水泥材料应用的重视程度,工作人员需重点把握水泥材料检测中的各相关环节,防止由于水泥材料出现问题而给后期施工带来重大影响。在建筑施工中,水泥是一项最基本的重要材料,水泥质量的好坏与工程的建筑和计划工作息息相关,所有的施工过程都要依靠水泥来进行基础工作。不过现阶段我国的水泥检测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检测工作中所有的实验环节都十分重要,比如水泥的抽取和保存等,只要任一环节出现偏差,将会给检测结果带来误差,进而影响整个判断结果,同时也会使得整个施工项目出现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在建筑工程中水泥的检测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检测人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性,从而鉴定出最为合理的检测结果。
二、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
第一,水泥批次、保质期等基本要素的检测。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要严格把控水泥的生产批次和保质期等,进而为工程期内水泥的有效使用提供保障。第二,水泥基本质量检测与标准审核。水泥有着自身的质量标准,对水泥的细度进行检测时,一般要使用直径为45μm和80μm的筛析仪来进行检测,将样品放入筛析仪内进行筛析,待筛析结束后,对筛析仪内剩余样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算出的水泥细度要用百分数来表示。除此之外,对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进行检测,在检测前,根据一定的比例要求在搅拌锅内添加一定量的水泥样品和水,以得到符合测试要求的配比,进而为实际施工中的含量要求提供依据与参考。第三,一方面,根据建筑工程材料使用过程中水泥所呈现的形状,对水要注意对搅拌锅和搅拌叶片进行清理。在进行检测时泥质量进行反复的检验,从而保证水泥检测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建筑工程施工后,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效果对水泥质量进行反复地检验,从而为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水泥的采购和选择提供更为准确的标准。总的来说,工程作业检测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工程部门对水泥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进而为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三、影响因素
1.水泥取样
在对水泥质量进行检测时,第一步就是要对水泥进行取样,并把样本送到实验室做相应的检测。在该环节内,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样本的真实性,假若所选取的样本和水泥厂实际生产的水泥不一样,那么整个质量检测工作也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取样期间样本的真实性极为重要,我们要在取样过程中从厂家所生产出来的水泥中进行随机抽取,并对样本进行封存和包装。
2.试验操作过程
水泥检测的操作过程主要取决于操作人员检测的准确性。检测水泥的过程有筛选水泥、确定水泥的安定性、水泥胶砂的凝结时间、分析水泥检测数据等,在操作过程中试验人员要清晰、明确了解检测步骤和水泥检测中水泥的反应。检测人员如果忽略检测中水泥的反应或者漏掉水泥检测的项目,直接影响水泥质量的检测数据,对评判水泥质量有一定的偏差。
四、水泥检测的要点控制
1.取样方法
针对水泥取样,作为水泥检测的首要环节,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水泥取样过程中,需根据相关规定实施取样,确保水泥取样数量与标准相符。按照取样方法原则,对试样进行检验时,需以水泥出厂编号作为取样单位,严禁混合取样,在同一编号不同单位实施等量采集,且取样点需大于20个点。同时,针对袋装水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强度、等级、品种相同的,需一次性进场,并统一出厂编号,确保每批总重量小于200吨,确保取样代表性。在取样过程中,把水泥混合样分成封存样本、试验样本保存,获取样品之后,在密封金属容器中存放,加贴封条,确保存放金属容器干燥度、干净度与密封性,做好防潮措施,防止水泥发生反应,在容器上明确标准编号。待所有取样工作结束之后,需由委托单位填写委托单,标注水泥有关信息。
2.加强对检测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检测设备作为水泥检测的重要工具,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当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在购买检测仪器时要选择可靠的仪器设备供应商,采购质量较高的仪器设备,同时做好仪器设备现场验收工作,保证仪器的各项功能正常,在正式使用前对仪器进行检定校准,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同时还应当做好相应的抗压、抗夹等检测工作。在日常工作要采取正确的仪器操作方法,减少仪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误差或故障等。加强仪器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保持检测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
3.营造合适的检测条件
比如,在试验之前,需要在成型室中放入水泥材料和用水,并且科学测定它的温度,保证有着统一的温度,记录测定结果;要知道,检测的准确性会直接受到温度的影响;在养护箱中,需要合理调节水泥温度,采用的方式是对温度和湿度进行自动控制。也可以将普通空调利用起来,来间接控制水温。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市场上出现了诸多的水泥温度控制设备,特别是应用了自动控制系统,对于避免人为检测误差的出现,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4.加强对检测操作过程的管理
根据工程施工的要求,要严格把控水泥的生产批次和保质期等,进而为工程期内水泥的有效使用提供保障。因此,在建筑工程材料检测的过程中,水泥的生产批次、来源、保质期等是水泥检测的基本要素。通过建筑工程工期的安排及实际工作中对水泥的需求,相关单位应合理制订单次采购和检验的标准,进而为建筑工程施工把好材料质量关。水泥在采样时,在水泥采购后就要及时进行,保存一部分来满足后续检测工作的需要。检测设备是进行水泥检测的主要工具,也是检测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水泥检测水平高低和准确与否,在购买仪器时,应该对仪器进行现场检测和校准,保证仪器的质量,并做好抗压性、抗夹性等方面的检测。
5.对比检测
在水泥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对比法进行检测。然而,标准试样的成本较高,而且条件较多,在采购标准试样时,必须要认真审查销售方的许可证,检查标准试样的有效期限、合格证、质量等。销售商应从正当路径采购。使用负压筛析仪对水泥细度进行检测时,将剩下的试样质量进行测量,计算出水泥的细度。使用后的负压筛析仪要定期进行清洗,这是由于负压筛析仪长时间不清洗会造成堵塞现象,严重影响到检测结果,保持负压筛析仪的清洁,有助于确保筛孔的通畅,增强负压筛析仪检测结果的精确性。在对水泥混合度进行检测时,应该严格按照水泥和水的的配比进行搅拌,最大限度防止空气对其影响。
结语:水泥是建筑领域应用发展期间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不过目前在建筑工程中,水泥检测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相关技术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大力度对各环节进行管理,采用现代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方式方法,并对其不断进行完善和改革,把市场的需求发展作为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建筑企业提供更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勇,齐鹏.探讨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2]张淮.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要点探讨[J].安徽建筑,2016.
[3]李慧梅.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
论文作者:季冠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7
标签:水泥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论文; 试样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