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成年人洛夏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研究_跨文化论文

中美两国成人洛夏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测验论文,中美两国论文,跨文化论文,成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用Exner综合系统方法收集中国汉族文化666名正常成人洛夏测验资料(1991),与美国Exner资料(1990)相对照, 比较和分析两国成人认知方式,反应特征,个性心理的特点和差异,结果显示出有意义的跨文化差异。同时就可能的文化因素作了初步探讨。本文是两组资料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总结。

关键词 洛夏测验 中国成人 美国成人 反应特征 跨文化比较

人格测验常常用来作为现代人格研究的基本手段〔4〕。 以西方国家自陈式问卷为一类的人格测验,已经成为中国国内当今用于人格评估和应用研究的主要方法[6],而另一类称为投射技术的人格测验, 应用广度或是研究深度尚不及前一类测验。

自20年代瑞士问世的洛夏墨渍测验,曾经风行欧美。因它多维度侧重人格深层次且不受语言文字限制,至今国际上仍流行通用。鉴如此,我们以为将它用于人格发展和跨文化心理学研究,可能能够比较好的克服文化偏向和文化限制的影响[5]。

方法与对象

对象 美国Exner资料(1990)受试共700名,分6个年龄组, 男女人数均等〔2〕。中国资料(1991)受试共666名,分5个年龄组, 男略多于女,适当注意城乡与职业分布[3]。 两组受试人口特征情况列于表1—2。

表1 两组受试年龄、性别特征分布

中国(n=666) 年 美国(m=700)

龄龄

组 男 女 倒数 %组 男

女 倒数

%

16-24

87 86 173

26 18-2597 129 226

32

25-34 107 82 189

28 26-35

127 132 259

37

35-44

65 63 128

19 36-4561

46 107

15

45-54

50 46

96

15 46-5534

21

558

+55

55 25

80

12 56-6520

14

345

+65118

193

总计

364 302 666 100

总计

350 350 700 100

方法 (1)资料:采用瑞士版洛夏墨渍图卡10张。 全部受试均进行个别测试。

(2)评分与统计处理:按Exner系统的方法进行。采用SPSS3.0 统计学软件,经386微型计算机处理。

表2 两组受试教育程度特征分布

教育 中国(n=666) 教育美国(n=700)

年限男

女 倒数

% 年限男

女 倒数%

<6年53

46

99

15 <12年

26

27

53 8

6-9124

92 216

32

12年 103 111 21431

10-12

91 118 209

31 13-15 174 172 34649

>13年

96

46 142

22 >16年

47

40

8712

总计

364 302 666 100 总计

350 350 700

100

(3)分析方法:对资料从6个范围(反应部位Location;认知发展质量DQ、FQ;组织活动Organizational activity; 决定因素Determina-ts;回答内容content;特殊指征special scoring) 进行两组间配对比较,均数差异比较用μ检验,频数差异比较用卡方检验。

结果

将中美两组洛夏资料对照比较,显示出非常有意义的跨文化差异。表3至表8列举了两组洛夏变量分析比较结果。

一、反应总数R、常见回答P、组合反应Zf、复合回答Blends、认知质量DQ、FQ的比较

R数两组相近。P 回答部位及内容两组符合率92 %[3]。 Zf 和Blends美国组高于中国组。DQ°、DQ°水平两组相若,详见表3。

二、部位反应的比较

常见局部D两组相若,整体W与空白S美国组高于中国组, 不常见局部Dd中国组略高于美国组。详见表4。

三、决定因素的比较

表3 两组洛夏R、P、Zf、Blends、DQ°、FQ°的比较

注:NS P>0.05 *<0.05 **<0.01 表3至表8均同

表4 两组洛夏部位反应的比较

(1)运动回答的比较:表5显示:动物运动因素FM两组相若,人类运动M和非生物运动m两因素美国组高于中国组,差异显著。

表5 两组洛夏运动回答的比较

(2)颜色反应的比较表6显示:彩色颜色因素(FC、CF、Wsum C)和非彩色颜色因素(sum shad'gT+V+Y+C')美国组均明显高于中国组,差异显著。纯形状F则反之。

表6 两组洛夏颜色反应的比较

四、回答内容的比较

整体人H、虚构人(H)及局部(Hd)、动物局部Ad美国组多于中国组。动物A及解剖An中国组多于美国组。详见表7

表7 两组洛夏回答内容的比较

五、特殊指征的比较

如表8所示:在变态词语DV、不恰当结合INCOM、侵犯性活动AG、病理内容MOR诸指征美国组高于中国组,重复回答PSV中国组略高于美国组。

表8 两组洛夏特殊指征的比较

讨论

一、两国成人认知活动方式与特征

Exner提出:选择性感知墨渍部位, 提供了受试如何处理刺激采取何种认知方式的信息[1]。假定D(Common detail Responses) 代表对刺激情境中明显特征的感受与反应,两国受试其应付方式相似。而P(Po-pular Respouses)一般看作反映墨渍共同特性的能力, 从这点也得到印证,尤其是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两组P 部位界定及反应内容高度符合一致[3] ,表明两国受试其认知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占主导。W(Whol-e Responses)为一种抽象思维,S(Space Responses) 反映自我意识,可以看出:美国人比较识大体,看重全局,自我意识表现增强;相对而言,中国人体现一种具体、务实、细致的风格。

选择和组织墨渍方法的不同,导致认知过程差异。Herman.Rorscha-ch称为统觉方式(Apperceptive Type)。Exner 也认为洛夏认知发展水平(Developmental Quality)系心智复杂性和可变性不同之故[1,2]。我们发现:在符合常情的认知功能 DQ°、FQ °两组呈相似趋势。不同的是美国受试多半采用比较小心和精确的方式处理任务(高DQ[+]、Blends、Zf),或许反映其认识活动向更为世故水平上发展;中国受试比较习惯用简捷经济的方式界定墨渍区域(高F、DQ°), 不太情愿去触及和组织墨渍的复杂性(低Zf、Blends)。此时高F低Zf 可能提示其努力是使操作做好些,以获取好印象,也可能为某种形式的心理防卫。

二、两国成人反应范畴异同及与两种文化差异的关系

将两组资料对比分析发现,大多数反应内容相同或相似,即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只是范围上各有宽窄而已。但中国人所反应的并不都能从Exner系统找到划属,其中某些内容范畴尚存在很大差别, 我们认为这正是民族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影响所致。比方中国记录中有许多与古文化有关的回答:古文物如皇冠、鼎、香炉等器皿;古建筑如宝塔、庙宇寺堂、宫殿亭阁。带有民俗文化色彩的内容如观音菩萨、门神等也有出现。俯瞰这些出自特定的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客体,我们可以察觉到中国人东方文明华夏民族传统的历史痕迹。美国资料记载较多虚构人物和神话回答:如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圣诞老人,即使现实人,也是牧师神父之类。带有西方宗教习俗的内容如万圣节妖怪面具、圣经里双角兽等也有出现。这些足以反映西方美国人崇尚基督与信奉上帝的美国思想文化[10]。中国和美国分属东西两半球。中美两国文化和经济背景明显不同,历史形成与社会状况也有根本区别。故中西文化差异之点甚多,我们仅是作了初步比较和探讨。

三、两国成人个性心理的不同特色

H.Rorschach认为:对墨渍图反应是记忆痕迹与图象感知相结合产物,涉及到注意与联想过程,反应灵活性,知觉和/或统觉阈限水平,且与个性特征有关[1,3]。的确, 要充分揭示两国成人心理特征即便是聚集于个性这一点,亦是一件难事。我们将综合比较某些主要也是重要的洛夏变量,作出如下概括和演绎。

(1)美国人富于想象(M),心理资源利用(EA)与潜能开发 (Blends)比较充分。知觉组织能力较强(W,Zf)较多人际知觉和人际动觉联想(H,M-a)。注重墨渍色彩(WsumC)。情绪经验为两重性,一方面比较和谐(FC),另一面易兴奋,变化不稳(CF),二者并存,互为影响。兼有颓丧情调(MOR),非理性思维(DV、INCOM)和人格化(PER)特点。此外,危机感(su-m shad'g)和内心紧张冲突(m)并存,转而可出现攻击性倾向(AG)。(2)中国人主动性开拓性展开墨渍联想逊于美国人。无论对彩色墨渍(FC+CF+C)还是对灰黑阴影墨渍(T+V+Y+C')均不太敏感, 这可能表明中国人情绪趋于平稳,外在行为受内在情感制约(Afr<0.55 54.5%), 即理智可以压倒情感[7]。(3)依照经典划分洛夏经验平衡( ExperienceBalance)概念,EB为一种素质性相对稳定心理学风格和特性[1,3]。深入分析比较得到更为有趣和有意义的发现:美国人EB值高偏外化(Ext-ratension 43.17%),这种用情感(Afr>0.55 91.3%)面对自己并采取与他自己的世界相互作用方式以满足基本需要的倾向,恰与美国人开朗、豪放、喜社交、善应变、富冒险、追求刺激、情感外露的性格特点相一致;中国人EB值居中(Ambitent 69.8%) 偏内化( Introversion26.6%),倾向于用内在生活世界来满足自身需要, 正好与中国人克制、稳重、喜韬略、和为贵、知足常乐、恪守中庸[9]、 情感内抑的性格特点相吻合。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中国人在智力产品(R),原始动机(FM),思维特性(F),自我力量(Ego Index),从众性(P) 与美国人不相上下,提示中国人心理潜能不小。

四、本比较研究需要说明的一些问题

(1)中国资料绝大多数取自汉族文化人群,Exner在美国的研究以白种人最多(81%),其次黑种人12%,拉丁美洲人6%,亚洲人1%。两组受试教育程度以美国偏高。两国研究工作者并未共同设计此项比较研究,故未能作两组资料间一致性检验。这些因素对结果会带来一定影响。

(2) 两组洛夏资料未能结合其它标准人格测验作对比研究以综合评价两组间差异,亦未能作性别差异的比较,是本研究不足,有待今后加以完善。

(感谢John Exner教授在美国的先期研究。国内资料收集得到天津心理卫生专科医院等10余省市单位同仁全力支持,朱建彪,王秀珍,张璐,胡烨等同志参加部分资料整理,成文之后得到张亚林副教授提出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谢意!)

标签:;  

中美成年人洛夏测验的跨文化比较研究_跨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