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改革实践与成功之谜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中国的改革实践与成功之谜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中国的改革实践和成功奥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奥秘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5年,我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华大地发生巨变,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当前我国形势可以用16个字概括,即: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进步。

中国的改革为什么会成功?笔者认为,从总体上宏观上说,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条是中国的改革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而不去照搬其他国家的改革经验;中国的改革方案来自于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中央,而不是来自于某个外国的某个研究所。这叫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另一条是坚持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干中学,在干中积累经验,在干中增长才干,到一定时候进行总结,对了的就坚持下去,错了的就改正过来。这叫实践论。

中国的改革特点和成功奥秘是:

一、以崭新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作为指导

改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大变革,这场大变革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不能盲目进行。但是,改革又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方案可资借鉴,只能在实践中探索和开拓。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贯重视对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他尊重群众,尊重实践,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胳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讲了很多新话,老祖宗没有讲过的话,表现出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开创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他的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就是在这种边实践、边总结、边升华中逐步形成的。

邓小平同志关于改革有一系列重要论述,如,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需要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就经济体制而言又是一种根本改革;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切实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等等。总括上述,“初级阶段”论、“生产力解放”论、“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论、“全面改革”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吸收世界文明成果”论和“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构成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改革的崭新理论。中国的改革就是依据邓小平同志的上述改革理论,由中国共产党组织实施的,完全是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实践。

二、在全面改革中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改革,不是局部改革。邓小平同志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必须配合建设,全面改革是和全面建设相配合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包括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的要求,既是三位一体的现代化目标,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个重要方面。全面改革是为全面建设服务的。

我国的改革既是全面的,又是有重点的,重点就是经济体制改革。这个重点的确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所决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始终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和关键。中国改革的成功之处,主要不在于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在于在全面改革中始终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从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这个客观事实出发,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连年增产,基本上解决了粮食问题,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到80年代中期,发展到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第一、第二特别是第三产业大发展,市场繁荣,商品丰富,人民丰衣足食。由于广大群众从改革中得到实惠,因而从内心拥护改革,成为改革的积极支持者。这是中国改革不可逆转的根本原因。

三、建立新经济体制的渐进改革策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我们不再把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和社会主义的异已物。市场经济不带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不是前者排斥市场,后者排斥计划,而在于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是计划还是市场。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确定经济体制改革是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选择最佳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这对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将起重大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因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从传统的高度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这是一个根本变革。实现这个根本变革,即经济体制的转型,我们在探索中采取了渐进的改革策略,分三步向前推进。第一步,1982年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第二步,1987年十三大提出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第三步,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到本世纪末止,前后需用大约20多年时间。实践证明,我们采取的渐进改革是成功的,没有出现有些国家采取激进改革带来的生产下滑、物价失控、失业骤增、生活下降和社会震荡与痛苦。

四、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相结合

我国的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改革是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改革和开放相结合,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一个鲜明特色,也是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实行对外开放,是顺乎历史潮流,在“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这个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大政策和基本国策。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不能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发展自己的经济,闭关自守,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只能导致停滞和落后,这早已为国际国内的无数经验教训所证明。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自觉置身于国际市场的竞争,一国的民族经济才能更快的发展。

对外开放的实质就是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它在几百年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远远超过了以往世纪的总和。拒绝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是愚蠢的。这就要求我国在改革开放中,不仅要改造旧体制和探索新模式,而且要吸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并且把二者结合、融合起来。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社会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这样做不是引进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当然,对西方那些糟粕的东西则应剔除,绝对不能学。

经过15年的努力,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32个经济技术开发区、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外经外贸发展迅速,199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958亿美元,从1978年的世界第32位上升到第11位,预计到2000年将达到4000亿美元;吸收和利用外资势头强劲,1979-1993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7.4万个,外商实际投资639亿美元。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结果,引进了大量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促进了国内改革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强大活力。

五、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仅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巩固,而且也难以进一步发展。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人们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小平同志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有许多重要论述,其指导原则,一是政治体制改革比经济体制改革更复杂更艰难,因为它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因此,“需要审慎从事”,否则会一着不慎,全盘皆输;二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根本改革”,没有大破大立问题;三是政治体制改革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两院制”、“三权分立”制度,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而要发挥我们自己的优势。我们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最符合中国实际。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我国政治体制相继出台的措施有: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改革人事制度,实施公务员制度等。西方国家制造一种舆论:中国只搞经济改革,不搞政治改革。小平同志驳斥他们说:“这不对”。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从未间断,只是没有按照西方的政治模式搞“改革”,如果那样做,就上了他们的圈套,改变的将不是体制而是基本制度。

六、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贯穿改革长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小平同志认为,改革是动力,改革才能促进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是改革问题;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定是前提,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稳定的程度,使三者之间保持平衡。

社会政治稳定对改革极为重要。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要失掉”,“我们搞四化,搞改革开放,关键是稳定”,“中国不能乱”,“中国的最高利益是稳定”。回顾1989年春夏之交的那场风波,如果没有当时被逼所不得不采取的果断措施,就不会有今天的稳定局面。坏事变成了好事,使我们改革的步子迈得更稳、更好、更快。对比某些国家改革后出现的政治动荡,更觉得我国社会稳定的可贵。

七、牢牢把握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决定了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我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的,就其实质来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即通过改革具体制度,逐步完善基本制度。当然,对基本制度也有调整,但要保持正确的限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尽管受到了这种那种干扰,但始终是沿着这个方向,在这个范围内进行的。我们决不允许国内外敌对势力,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演变为资本主义的途径和桥梁。

小平同志一再指出:“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这个方向。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和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相结合。这个基本制度就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就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小平同志称之为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在这个基本制度和根本原则上,决不应有丝毫的动摇。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最重要的,一是具体工作,一是理论导向。具体工作是指,要花大力气,通过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国家宏观调控、个人分配和社会保障等五大支住,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搭起来,而最为关键的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转换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这项工作困难再大,也要做好,因为这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命根子。理论导向是指,要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正面导向,而不能作负面导向。前一阶段,我国学术界的某些观点,如“公有制是手段不是目的”、“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特征”、“应把公有制为主体改为主导”、“国有企业和市场经济不相容”和“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是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相左的。要把握正确的理论导向。理论导向比舆论导向更重要,它更根本、更深层。

上述七条,就是我国改革的基本实践、主要经验和成功秘诀。中国改革成绩巨大,当然也难免有失误和问题。小平同志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如果说,第一次革命的实质和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末,第二次革命的实质和目标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我国得到充分发挥。这是在第一次革命的基础上,比第一次革命更加宏伟、更加壮观、更有时代气息的社会大变革。以改革为动力,到21世纪,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实现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的改革实践与成功之谜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