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超声下PICC置管异位于对侧颈静脉的护理体会论文_高艳芳

高艳芳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钢铁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100

【摘要】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已广泛应用临床.PICC导管异位是指置管后导管头端不在上腔静脉内, 我院开展超声下PICC置管两年余,共置入245例,异位率极少,现将一例异位于对侧颈静脉,成功调整复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PICC  异位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55-01

超声引导下的PICC穿刺最早使用是1997年华盛顿医学中心,由一名从事危重护理的护士ClaudetteBoudreaus完成的,其“金标准”是超声加微插管鞘技术上臂置管,解决了血管条件差患者的难题[1].我院开展超声下PICC置管两年余,共置入245例,现将一例异位于对侧颈静脉实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2岁,2012年11月26日15:28入院,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感染、出血性膀胱炎、肺部感染.在核对医嘱和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在患者层流病房行超声下PICC置管:评估血管,指导配合要点,选择右贵要静脉,标记肘上7.5厘米,测量长度37厘米,消毒,建立无菌区置管,成功后指导患者头略向左转,超声检查右侧颈内静脉,无导管回声,撤出支撑导丝修剪长度,固定导管.并查看左侧颈内静脉,无导管回声.X线摄片回报:PICC管末端于右侧第三肋水平反折,沿左侧颈内静脉走行区向上,见图①.即准备用物给予调整:PICC换药包一个,碘伏,无菌贴膜,胶条,25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一瓶,一次性20毫升注射器八个,无菌手套一副,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告知家属与患者导管没有到达预定的位置,但目前也没有任何危险,以解除紧张恐惧心理,现在想要调整到预定的位置,没有疼痛不适感,只需给予体位的配合,患者表示理解并合作;平卧暴露右上臂,撕去固定导管处贴膜,操作者带无菌手套,助手协助抽满八个20毫升注射器无菌生理盐水备用,碘伏棉球消毒穿刺点,拔出两厘米导管后,一胶条固定灰柄,操作者站陪护椅上,嘱患者抬高右臂,头向左转,

注射器接一次性接头,连续快速推入生理盐水共八管,询问患者左侧脖子有没有凉凉的感觉,患者答复:无.无菌操作固定导管处,保暖患者,轮椅推放射科定位,结果:导管头端位于右侧第7-8后肋,见图②,一次成功. 讨论:PICC导管异位是指置管后导管头端不在上腔静脉内[2],是置管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临床上最常见的导管异位部位是颈内静脉,文献报道发生率高达3%-37%,又以右颈内静脉异位更为多见[3],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只选择上臂贵要静脉,已能在操作中及时直观地纠正异位,大大降低了导管异位机会,并有效减少血管相关性感染的并发症.由于左侧颈内静脉异位少见,故本例只注重观察右侧颈内静脉,左侧超声未仔细观察或本来就看不到,导致未及时发现异位;异位原因可能与胸腔压力增高(11月20日CT 报告右侧少许胸水,心包少量积液)有关;故临床置管时操作者需更细致查阅病历,

了解病情..另因患者体型较胖,颈部较短,转头低头不到位有关.因此,预防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的方法,不仅是当导管送至肩部时,指导患者将头转向穿刺侧45.~60.,下颌向下紧贴肩部,还要考虑到术后患者血管受牵拉后的改变.吕玉芳等[4]报道,PICC置管时,患者取半坐卧位,床头抬高约45.,可显著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复位时的护理要点:心理护理最关键,导管调整本身存在一定风险(导管因重力作用在血管内漂移),操作前充分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解释工作,赢得理解,并在知情同意与良好配合下复位至关重要..

为提高一次性调整成功率,操作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因紧张导致血管痉挛.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正确摆放病人体位,预防导管再次异位;送管时输液速度要快,输液器螺旋夹全部放开,促使无导丝的PICC漂浮,易于顺血流送管操作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关心体贴患者. 也包括预防导管感染,健康教育.护理事业日新月异,我们当不断学习,以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动态,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说明:①箭头示置管后导管头端进入左侧颈内静脉,胸片示患者心影增大,右下肺团片状高密度影.卧位片②箭头示置管异位后导管头端进入上腔静脉(右侧后7-8肋间),胸片示患者心影减小,右下肺密度变淡.立位片.(由于患者体位不同,加之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故在时间上两片只间隔三小时, 看上去大不同,我们只注意导管走向)

参考文献[1] 乔爱珍,苏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技术与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 [2] 王虹.乳腺癌患者 PICC异位分析与正位处理[J].护理学报,2010,17 (7A):53-55 [3] 楼晓芳,高剑虹,朱海虹.PICC 异位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8):621-622 [4] TamburroRF.ConnerDT.ProctorKE,eta1.Theeffectofa medi—astinalmassontheinitialpositioning ofaperipherallyinsertedctralvenouscatheter[J].JInfusNurs,2003,26(2):92—96.

论文作者:高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

标签:;  ;  ;  ;  ;  ;  ;  ;  

一例超声下PICC置管异位于对侧颈静脉的护理体会论文_高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