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教育研究论文

“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教育研究论文

“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教育研究

王振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摘 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极为关键。在今后的两到三年,“00后”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因此,针对“00后”的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结合“00后”大学生的群体性特征,探讨研究了符合“00后”大学生群体的职业生涯教育。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新生力量。大学生的职业发展是大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学生群体逐渐从“90后”转变为“00后”,因此,有必要探索符合“00后”大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我校是一所贫困县县城小学,近年来生源剧增,学困生数量增多。为了提高办学质量,急需进行学困生转化工作,改变现状。要改变这一局面,就要对“学困生”学习困难认知特点及教学对策进行调查、分析,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种。

一 “0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自2018年秋季起,迎来了第一批“00后”大学生入校,未来的两到三年,“00后”将会成为我国大学生群体的生力军,他们出生于新世纪,表现出与“90后”和“80后”完全不同的群体性特点。

(一) 综合素质较强,抗压能力较弱

“00后”出生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且社会处于多元化发展的进程中。在经济发展和多元化社会的共同作用下,“00后”展现出符合时代背景的群体性特点。大多数“00后”的父母接受过高等教育,因此,在“00后”成长过程中,他们享有的物质和教育条件要优于“80后”和“90后”。父母不但重视孩子的基础教育,同时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和专业特长,使得整个“00后”群体的综合性素质要强于以往。主要表现为:独立的人格特征,自我意识较强,兴趣爱好广泛,知识文化储备丰富,具有创新和科学精神。这种强烈的自主意识是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伴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相应的反叛精神也随之产生。这种反叛精神往往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对“00后”大学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在多元化社会背景的影响下,“00后”父母为他们规划生活的方方面面,让他们避免磨难和挫折。进入大学后,他们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独立应对困难和挑战,较弱的抗压能力致使他们心里问题频发。

(二) 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相对薄弱,对于缺乏自我规划意识的“00后”大学生来说更为匮乏[1]。刚刚步入大学的“00后”群体,普遍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和对未来发展的探索应该是大四时应该考虑的事情,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每天都很忙碌,却不知该往何处去努力。他们要么对未来缺少明确的目标,有些似乎对未来发展有一些计划,但他们不确定,甚至缺乏实现目标的信心。他们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困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目标在哪里和如何去实现。

二 提高“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与规划意义的认识

通过对“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制定适合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明确职业生涯规划与找工作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高对职业生涯规划意义的理解,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积极探索和规划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生涯。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1.内部探索主要包含兴趣探索、性格探索和价值观探索,要结合“00后”大学生的特点,让其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兴趣和性格是影响人们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的重要因素,也是职业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兴趣和性格是职业规划中自我探索的一个主要方面。具体操作上可以通过学习使用Hollander职业指数和其他工具来检测并评估他们的个人职业兴趣,通过兴趣性格探索练习和标准化考试等多种形式探索和分类他们的兴趣和性格。主要是让“00后”大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性格特点,兴趣和职业之间的最佳匹配将使其成为一个更有效的工作者[3]。可以通过迈尔斯▪布莱格斯类型指标(MBTI)理论学习、测评等方法,帮助他们思考性格特征对职业的影响。在引导“00后”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时,价值观同样应该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探索兴趣和性格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价值观的自我探索。价值观指出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个人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在激发和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引导其制定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时,要做好“0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工作,要树立健康合理的价值观,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二) 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基于国产存储阵列的数据加密过程数据流向如图4所示,数据解密过程反向行之。需要安全加密的数据,首先由通过鉴权的用户发送给安全存储阵列的IO模块,IO模块调用IO模块驱动接口,把明文数据和密钥分量通过驱动层发送给安全加解密模块,安全加解密模块调用相关算法和生成的密钥完成数据加密工作,加密后的数据按照原路径重新返回到IO模块,应用软件层按照正常的数据上传、下发的形式处理数据到磁盘中[3]。

(三) 生涯规划的内容和步骤

职业规划并不困难,它与旅行计划的制定有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制定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自身的条件有关,并且目标和过程的选择之间没有绝对的区别。要让学生充分地意识到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而言,没有绝对正确的方式,只有适合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式。要提升“00后”大学生面对风险和意外的心理准备,首先要对目的地信息有清楚的了解,要让其清醒地认识到能否如愿以偿地实现目标,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是计划的推动者,还是取决于其他人或环境。具体而言,系统的职业规划应包括六个步骤,包括觉知与承诺,认识自己,认识工作世界,决策和重新评估[2]

三 “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与规划

(一) “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

本次共查到泄漏点18处,其中特大漏点1处,大漏点1处,中漏点5处,小漏点11处。对这些漏点的泄漏原因分析及处理情况如下:

教育“00后”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首先要明确自我探索的两个方面,即内部探索和外部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有关,但不能把它简单地等同于找工作或仅仅是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研究,当今社会对职业的意义有了更为广泛的理解。目前公认的职业生涯规划可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00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阶段才刚刚开始,要结合自身特点逐渐确定职业偏好,并从选定的领域开始认识和探索。目前,“00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仍然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事实上,提高职业意识越早,对个人事业的规划和探索就越有帮助。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制定职业目标和明确实现目标所需步骤。在职业规划中,目标的发展是一个探索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他们逐渐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通过行动来实现。在职业发展过程中,“00后”大学生对追求理想工作或人生目标充满疑虑,内部和外部障碍阻碍了他们设定合理的理想目标。内部障碍通常表现为缺乏自我剖析能力,低评价,缺乏信心或缺少安全感,而外部障碍来自一个人所处的环境,通常与学校层次,就业政策,市场预期,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有关。

2.外部探索主要是指对工作世界的探索。工作世界是一个实现其职业理想的外部平台。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外部平台是“00后”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我们应该帮助其正确理解工作世界,探索工作世界中的信息内容和方法。很多“00后”大学生缺乏对工作世界的认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面对繁杂的工作世界信息不知道应该从哪方面入手。通过性格、兴趣和价值观的自我探索可以形成一个适合自身的工作世界探索范围,再结合自己心中理想的工作职业,将获得一份职业清单,要引导其梳理出这些职业的共同特征,并激励他们考虑更多值得探索的职业。

(二) “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与管理

在完成“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内部和外部的自我探索后,下一步要进行的是生涯的规划与管理教育。职业规划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大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是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00后”大学生职业自我规划教育将帮助学生思考变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为就业转型做好准备。为了让其规划和管理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合他们的职业规划档案。这个档案有助于系统的记录所有的探索资料,进一步明确目标与制定行动计划。职业规划档案的建立,首先依靠前面讲述的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从而来认清自己真正适合的职业。我们可以使用MBTI测试来推导推荐职业,然后根据MBTI类型偏好从相关评估或材料中列出的感兴趣的职业清单。下一步就是引导“00后”的大学生针对清单上的职业进行分类和进一步的探索。根据其自己所列的职业清单来设立目标和行动计划。这个目标和计划要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既包括长远目标,同时要细致的划分阶段性的短期目标。然后根据各自阶段的目标要求,制定相对应的行动计划。

在语义相似度计算的应用中,答案选择格外重要。随着CSDN、百度知道、天涯、虎扑等中文社区问答模块的出现和普及,社区问答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使用这些网络论坛来获取问题的答案,然而社区网站中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所给出的答案往往是嘈杂的[7]。为此,研究者提出运用文本语义相似度计算模型,分别计算问题与众多答案的语义相似度,进而可选择出高质量答案。

四 结束语

职业生涯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4]。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与“00后”大学生的接触发现,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的探索和规划表现更多的是迷茫和困惑,缺乏从探索到规划的自我认知能力。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职业生涯的探索和规划,可以帮助“00后”大进一步寻求实际资源来迎接未来职业的挑战。希望这篇文章对“00后”大学生和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老师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林曼曼, 马莉, 王志海, 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状与策略研究[J]. 青春岁月, 2012(8):131-131.

[2] 谭建伟, 孙丽璐. 专业课程教师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关系研究[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 23(2):45-49.

[3] 廖顺群,向飞,杨欣怡.基于自我认知——浅析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04):48-49+171.

[4] 邵灿园. 试论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 广西教育C(职业与高等教育版), 2010(12).

本文引用格式: 王振.“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8):206-207,248.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8.087

作者简介: 王振,男,辽宁省大石桥人,专职辅导员,2016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标签:;  ;  ;  ;  

“00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教育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