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_股票论文

关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_股票论文

关于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票市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香港“九七”回归,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的构想将首次付诸实践,与此同时,中国的股票市场将由两大部分来组成:一个是处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较为成熟、较为发达的股票市场,即香港地区的股票市场(据了解,在亚洲地区,日本的股市位居第一,香港位居第二;从整个世界股市方面来考察,香港股市位居第八,也有人从市值方面来考察,认为香港地区的联交所位居世界第四)。一个是处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较为幼稚的股票市场,即大陆股票市场。对于中国政府乃至证券界人士来讲,究竟怎么样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客观地摆到了我们的面前。1996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香港迈向金融新纪元”研讨会上,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官员表示:(1)国有企业到外上市,仍将以香港为主;(2)支持香港开设大陆证券的衍生产品,为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助一臂之力;(3)财政部将在香港发行港币债券,以促进香港债市的发展;(4)大陆808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将随时向香港金融管理局提供美元支持,以稳定香港汇率。“人民币是境内的流通货币,但在香港边邻地区深圳有一定的灵活性,港币可在深圳购物,是人民币的代客兑换”。对此,香港联交所主席郑维健博士也撰文指出:“联交所必须自我定位为中国证券市场内的一个合作伙伴。我们的合作对象将包括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更可能名括分布中国各地、网络庞大的股票交易中心。”由此可见,两地之间证券合作与交流的内容主要有:(1)大陆证券在香港发行并上市;(2)香港证券在大陆发行并上市;(3)香港投资者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大陆证券市场投资,大陆投资者也将利用各种方式参与香港证券市场投资;(4)两地在证券业务、监管方面的合作与交流;(5)B股有望在香港作第二上市;(6)与大陆有关的衍生产品,如股票的期货与期权交易等将在香港推出。总之,从长期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后,中国股票市场和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深圳股市有可能在与香港的衔接与融合中自身的市场地位下降,中国股票市场(乃至整个证券市场)将形成“香港主外,上海主内”的市场格局。“香港主外”是指香港股票市场将主要作为中国对外的集资中心存在,“上海主内”是指上海股票市场将主要作为中国对内的集资中心存在。从短期看,三证交所合作与竞争的进程与程度将与日俱增。

(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股票市场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当中地位的确立,股市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统计显示,截止1996年12月底,沪深股市上市公司已达530家,股票上市总股本为1100亿元,流通股本达260亿元,流通市值2800亿元左右。1996年新上市A股达207家,其中上交所为105家,深交所为102家,新筹资规模为258亿元。另据了解,为加快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早在1996年12月16日和12月30日,国务院证券委即宣布1997年的新股发行规模为100亿元(指A股),至境外上市的第四批企业为38家(前三批合计为38家,其中有26家已上市,12家尚未上市)。权从1996年中国股票市场扩容的步伐和1997年的计划指标两项内容来看,我们就可以判断出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如果按照年均扩容速度,即每年上市90家来计算,到2000年底可望达到900家左右,到2010年可望达到1800家左右。实际执行当中,可能快于这一预测值很多,也可能慢于这一预测值很多。这就是说,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速度究竟有多快,主动权并不在于供给扩容方,即企业股份制改革方面(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我们现在就可以确定出1800家上市公司的名单),恰恰相反,主动权正好掌握在需求扩容方,即在一定时期之内,有多少人或机构愿意介入股市,进行股权投资,可以说是一未知数。从理论上来讲,我们要想将这一未知数变为已知数,将人们的潜在的股票需求变为现实的股票需求,必须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必须将通胀控制在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否则,居民个人完全有可能退出股市,抢购消费品;第二、大力发展柜台市场,以方便于居民个人及机构进行股票投资。必要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开放第三和第四市场,发展类似于美国的NASDAQ市场;第三、在投资基金方面,我们也可以发展一些类似于美国的成长股基金、蓝筹股基金和收入股基金等投资基金,引导居民个人或单位信托资金进入股市,进行股权投资;第四、抑制股市投机。这里仍然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区分投资与投机的标准,而在于投资或投机的过程中是否有过度负债的现象发生。如果入市资金是投资者自己的资本,即使人们进行一些投机,也是有情可原;相反,如果投资者是由大量借款或债务支持的,那么,即使其没有引起股市投机(事实上不可能),我认为这也是一种投机,即钻政策的空子,以牟取个人或集团利益,进而影响到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信贷资金的正常运转,1929年美国股市大暴跌就是一面镜子。第五、风险的控制。对于中国来说,股票市场的风险可能来源于股份公司、股票市场本身、乃至整个金融和经济制度的不规范,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影响到人们进入或不进入、或退出股市。第六,建立与健全股票市场中介机构,帮助各类基金(包括房改基金、教育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等在内)及机构介入股市进行股票投资。第七、股票市场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与中国股票市场高成长性相伴随,在“九五”及2010年这一段时间,可供投资者投资的品种办将趋向多元化,即普通股独揽天下的格局将被普通股、优先股、可转换债券(即转换为股票的债券)、认股权证、备兑权证、期货和期权等多元化的金融工具所取代。

(三)

进入“九五”计划及2010年这一段时期,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高成长性相伴随,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二股并轨的步伐将有所加快。国家和法人——企事业团体作为投资主体,将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这种现象国外早就有之,例如日本政府(就总体而言)即持有股份公司0.2%的股份,法国略高一点为3%左右,从这一方面来讲,中国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殊之处就在于:过去我们不允许国家股和法人股进入证券交易所,通过挂牌交易来变更其投资主体。在国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之初期,这么规定或许有一定的道理。现在,从改革与发展的观点来看,如果再做这样的限制和规定,恐怕就有点问题了,即限制了股票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功能和作用的正常发挥。正因为如此,所以,自从1993年5月深宝安拉开收购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的序幕之后,中国股票市场即时常出现协议转让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案例。出于理论上的深化和实践方面的大胆探索,以及人们观念的更新,证券委于1995年10月第一次宣布拟在1996年解决30家上市公司国家股的挂牌交易问题。进入1996年10月,证券委又第二次宣布了拟在1997年解决32家上市公司国家股的挂牌交易问题。至此,问题的焦点似乎主要集中在怎么样实现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流通这一点上面了。从国内已有的文献资料来看,实现国家股与法人股的流通,主要有以下五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直接进入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二是转B股模式;三是培育机构投资者,尤其是投资基金,让它们持有一部分国家股和法人股;四是利用现有证券交易中心以及柜台市场转让一部分,另外,国内也有一部分学者建议将STAQ和NET系统改为公股市场,第一步先向机构法人开放,第二步,待时机成熟后再向个人开放,第三不步实现三股并轨。对于上述五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总的看来,都可以试,没有必要采取一刀切的办法。

不过,这里有一点必须明确,即我们说实现国家股票与法人股的流通,并不等于政府就是净出卖者,适当的时候,政府也可以再买回原来所卖出的那一部分股票,或者是其它公司的股份。

(四)

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机构投资者将成为主导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大主力。狭义的理解,机构投资者是指那些以其所能利用的资金在证券市场上进行股票及其它有价证券投资的专业性金融性法人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和证券公司等。广义的理解还包括企业事业法人等机构在内。从国外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当今西方发达而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确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例如,在日本,机构投资者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比重已经由1951年的12.6%增加到1990年的46%,1994年的70%左右(主要为主办银行及企业集团内部的其它企业所持有)。在美国,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也已经由1949年的14.5%提高到1988年的41%,1993年的59%。另据了解,在美国,共同基金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1990年底其资产为5690亿美元,1993年底达到15100亿美元,相当于银行储蓄和短期定期存款的65%,仅Fidelity投资基金所管理的资产就达3000亿美元。另外,美国的养老基金与保险公司所持有的有价证券亦达6万亿美元。

由此可见,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股票市场的深化,机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我认为,在未来15年之内,机构投资者亦将成为主导中国股票市场发展的一大主力。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中国的保险需求将以年均10%的幅度扩大,到本世纪末中国的保险业总收入将突破2000亿元。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和房改基金的规模也将扩大到2万亿元左右。根据国外的经验,这两块资金完全有可能介入包括股票在内的证券市场,以期实现自身的保值与增值,这是其一。其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储蓄(有人测算为1万亿左右)亟待通过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转化为企业的投资。其三,现有的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也在导找机会以扩大自身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至于外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早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初期,它们就在寻找介入中国股票市场的机会和方式,以分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总之,虽然从绝对量上看,到本世纪末中国的股民(指居民个人)可能比现在要多1-2倍,但是,如果从其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方面来看,可能要退居次要地位。

标签:;  ;  ;  ;  ;  

关于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_股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