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对血糖的影响论文_曹国峰

曹国峰

(黑龙江省绿色草原牧场医院;黑龙江大庆166263)

【摘要】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对血糖的影响。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12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依据患者实际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案,比较肿瘤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对血糖的影响。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比较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而言,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时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可以有效避免低血糖等不良情况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2型糖尿病;治疗;体质量;血糖

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联系十分紧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结直肠癌的概率将增加30%左右[1],与结直肠癌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疾病病死率将增加12%左右[2],且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该类疾病患者的病死率。本次研究旨在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对血糖的影响,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建设性意见,详情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12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对本次实验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实验。同时将其他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严重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胃肠道病变且不能进食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患者排除。纳入标准:经过临床病理检查后确诊为结直肠癌疾病;符合1997年WHO颁布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3]。

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2.5%(63/120)与47.5%(57/120),年龄区间在48-82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69.2岁;Ⅰ期14例,Ⅱ期60例,Ⅲ期40例,Ⅳ期6例。

1.2 方法

1.2.1 糖尿病:依据患者血糖情况及时对降糖方案进行调整,其中选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为胰岛素,胰岛素种类包括超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等,其中每日使用的胰岛素总量为24h内使用的胰岛素总和。依据《中国糖尿病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版中设置为糖尿病达标标准为:空腹血糖值与非空腹血糖值分别为3.9-7.2mmol/L与≤10.0mmol/L,且糖化血红蛋白在7.0%以下。

1.2.2 肿瘤治疗方案:(1)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内结直肠癌根治术、经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造瘘术等。(2)放疗:术前放疗选用剂量为45-50Gy/25-28Fx;术后放疗应依据患者局部残留情况与复发风险情况进行放疗选用剂量为45-66Gy/25-38Fx。对于结肠癌患者来说,主要治疗方案为手术治疗与化疗,若行手术治疗后显示手术切缘阳性、安全边界不够等情况可进行局部放疗,可采用调强放疗技术或者三位适形放疗技术进行疾病治疗。

1.2.3 血样采集与体质量的测定:测量受检者身高后于清晨空腹状态下与餐后2h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液约2ml,并进行抗凝与离心处理,其中离心时间为10min,速率为每分钟3000r,离心半径设定为10cm,选择分离出的上清液进行实验,并进行血糖检测,检测方法为葡萄糖氧化酶检测法,等到肿瘤治疗后的4周再次进行体质量检测与血液采集,对血糖值进行测量等。

1.3 评价指标

比较疾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与体质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情况

比较疾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详情见下表1。

2.2 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情况

比较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情况差异显著,P值小于0.05。

治疗前:114例患者体质量处于下降状态;5例患者体质量无改变,1例患者体质量略有增加。其中治疗前患者的体质量平均为(66.4±8.5)千克;治疗后患者平均的体质量为(60.8±7.2)千克。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值比较(`c±S,mmol/L)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类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几年来该类疾病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研究[4]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于遗传因素、缺乏锻炼、西方化饮食、肥胖等因素具有一定的联系。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发生结直肠癌的概率将增加30%左右,与结直肠癌患者相比,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疾病病死率将增加12%左右,且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可以有效减少该类疾病患者的病死率。

但是,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通常需要化疗、手术、放疗等疾病治疗方案,且在此期间需要调整饮食方式,包括禁止进食、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等,期间还可能伴有腹胀、疼痛、恶心、食欲不振、呕吐、感染等不良情况,且伴有失眠、情绪变化等情况,均会对患者的血糖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有关学者[5-6]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当中,并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发现,所有患者治疗后血糖均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治疗后的体质量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下降幅度在5.8千克左右;且胰岛素用量减少幅度与体质量的减少幅度呈现正相关性。且患者经常伴有体质量下降的临床症状,究其影响因素包括饮食变化、肿瘤消耗情况、并发症情况、情绪变化等因素相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给予手术与放化疗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与餐后2h血糖值无明显差异,P大于0.05;比较治疗前后的体质量差异显著,P小于0.05,且胰岛素用量与体质量的减少幅度呈正相关。所以说,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前与治疗后应及时监测患者的血糖值,依据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疾病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血糖能够及时得到良好的控制,防止出现低血糖情况,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张艳飞,薛耀明,江颖娟等.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1):995-997.

[2] 曹宏,黄德芳,孙道崎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与结直肠癌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5,41(13):1577-1578.

[3] 谢绮雯,何雪梅,陈欣智等.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5):1424-1425.

[4] 骆秀婷,许岸高,陈利强等.2型糖尿病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及合并2型糖尿病的结直肠癌的特点[J].中国医药,2014,9(3):345-349.

[5] 柳岚,叶艺艺,闫晓洁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GF-1、IGFBP-3及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13,13(8):957-960.

[6] 宋春法,王贵英.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炎症的对比分析[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1384-1386.

论文作者:曹国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1

标签:;  ;  ;  ;  ;  ;  ;  ;  

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肿瘤治疗前后体质量变化对血糖的影响论文_曹国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