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可能做出不良行为的心理解释:基于资源枯竭自我控制的研究证据_心理学论文

好人可能做出坏行为的心理学解释——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研究证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学论文,证据论文,好人论文,自我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2013年11月25日,重庆市长寿区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一位10岁的李姓小女生在电梯内狂殴1岁半的陌生孩子,更骇人听闻的是5分钟后该孩子满身是血疑被从25楼扔了下去。事情发生后,李姓小女生的家长和老师都对这个女生做出这种匪夷所思的行为想不通,因为他们一直觉得李姓小女生在平时没有任何问题,是个好人,有爱心等。坏人(如果简单地把世界上的人二分为好人或坏人的话)做出坏行为,人们通常都能想得通,但好人(包括普通的正常人)也会做出坏行为(尤其是极端行为)就让许多人想不通了,因为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释:第一,好人为什么会做出坏行为?第二,好人又在什么时候可能做出坏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行为有时候和个体的心理自我损耗(ego-depletion)有关。自我损耗概念出自于Baumeister等人所提出的有限自制力模型,该理论主要包括三层含义:(1)个体的自我控制行为需要消耗自身的自我控制资源,并且短期内自我控制资源是有限的;(2)成功的自我控制行为依赖于可用的自我控制资源,自我控制资源愈充足,自我控制任务表现便愈好;(3)所有形式的自我控制行为使用的是相同的自我控制资源,即使前后具体任务分属于不同领域,个体先前的自我控制行为也一定会造成个体随后的自我控制行为水平的下降(Baumeister,2000)。当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改变当前的自我状态时会消耗一部分自身自我控制资源,而当这种消耗达到一定量时,其心理上便对自我处于一种弱控制状态,即出现了自我损耗(Muraven,Tice,& Baumeister,1998)。

      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体一旦处于自我损耗,其各种社会适应性行为的能力就会受到相应损害并表现为效率低下(Gailliot & Baumeister,2007),这就是自我损耗后会出现的各种后效(after effects)。自我损耗的后效已经在情绪、认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得到了证实,如自我损耗的个体更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会暂时性地降低个体的智力成就水平(Schmeichel,Vohs,& Baumeister,2003),加剧吸烟者的吸烟行为(Shmueli & Prochaska,2009),限制个体控制消费性冲动的能力(Vohs & Faber,2007)等等。

      在实验室环境中,自我损耗的操作通常包括情绪调节范式、分心控制范式(stroop任务范式)、思维抑制范式、抵制诱惑范式、打破习惯范式等,本研究选取分心控制范式与情绪调节范式引发个体的自我损耗。分心控制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注意控制(Gilbert,Pelham,& Krull,1988;Schmeichel et al.,2003),该范式的一种重要形式是stroop干扰任务(Baumeister,Gailliot,DeWall,& Oaten,2006;Bray,Martin Ginis,Hicks,& Woodgate,2008;Schmeichel & Vohs,2009),如Neshat-Doost等人就曾利用色彩stroop任务作为自我损耗的实验性操作,以探讨自我损耗与自传体记忆任务表现AMT(autobiographical memories task)之间的关系(Neshat-Doost,Dalgleish,& Golden,2008)。情绪调节则是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克服或改变当前的情绪状态,大量研究证实抑制或夸大情绪反应都有可能会造成自我损耗(Baumeister,Bratslavsky,Muraven,& Tice,1998;Muraven et al.,1998;Schmeichel,Demaree,Robinson,& Pu,2006)。无论是stroop效应范式,还是情绪调节范式,都采用双任务范式设计,这种双任务范式的逻辑是:当个体完成需要自我控制的任务时(如完成stroop任务或情绪控制任务),他们自身的自我控制资源会遭到损耗,而在此之后紧接着完成另一项自控任务时,完成任务的质量就会下降(Muraven & Baumeister,2000)。

      利他行为是社会公认的一种典型的好行为,所谓利他行为主要是指行为主体牺牲自己的利益而使他人获益的行为(Trivers,1971)。自我控制则是指个体自主调节自己行为,并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Kopp,1982)。大多数观点认为,个体常常需要通过控制过程,如压抑利己的内部冲动才能做出利他行为(Loewenstein,1996;Loewenstein & O'Donoghue,2007;Martinsson,Myrseth,& Wollbrant,2010),而当自控失败后,个体自私自利的内部冲动就会显现出来(Gino,Schweitzer,Mead,& Ariely,2011)。尽管也有观点和研究强调利他认知或行为的直觉性、内隐性乃至情绪性特点,但是在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利他行为通常都是一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自主行为(Xu,Bègue,& Bushman,2012),Baumeister等人甚至将自我控制称为“道德力量”(moral muscle),并认为其代表着个体抵制自私的冲动以表现出社会赞许性行为的能力(Baumeister & Juola Exline,1999)。

      当然,个体做出利他行为受到了多重亲社会动机的驱动,比如迎合道德标准(如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等)、追求社会赞许等,大部分的文化体系(宗教、道德和社会团体)也都褒奖助人为乐的品质与行为。但是无论是出于哪一种动机,个体在利他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承担潜在的风险与损失,根据生物进化的观点,自然选择偏好那些能够为个体带来直接利益的特质和行为,这意味着个体的内在本质很可能是自私的、无情的(Cialdini,1991)。这就是说,许多时候人们在社会赞许或文明行为的表面下也许潜伏着某种自私的内部冲动,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时,其自我的控制力出现了明显下降,个体这时候就有可能做出不道德行为(Gino et al.,2011;Mead,Baumeister,Gino,Schweitzer,& Ariely,2009;DeWall,Baumeister,Gailliot,& Maner,2008)。

      基于以上的分析,研究者假设:

      第一,自我损耗能显著减少被试好行为(即减少被试的利他行为)。好人做出坏行为固然有一定的偶发原因,但如果抛开这些复杂的偶然因素暂不考虑,仅就这种行为产生的心理过程而言,好人做出坏行为可能主要缘于个体因之前的一些自控行为而使自己出现了自我控制资源的严重下降,而当自我控制资源由于过度下降而出现自我损耗时,即使这个人是一个好人,他也有可能在随后做出坏行为。

      第二,自我损耗的个体并不一定必然出现好行为的减少(即有一定的技术可以阻止自我损耗个体减少其好行为),为此,研究者还考察了自我损耗的个体在启动了“公平准则”或“自私倾向”之后,其利他行为的变化情况。

      在本实验中,为了有效操作好行为和坏行为,研究者主要考察了自我损耗的个体在独裁者任务中分配给他人的代币数,以代币数额来直接评估个体行为的好坏。即和正常的控制组被试相比,给他人的代币数额多就是利他行为(即好行为),给他人的代币数额少则是利己行为(即坏行为)。

      1.1 社会公平准则与行为决策

      心理学的研究中将社会规范定义为一种区别于法律、规章等明文规定的行为规范,它是一个群体中被成员所接受并遵从的行为标准和规则(Cialdini & Trost,1998)。社会规范可以通过减少亲个体行为的可能性简化个体的行为决策(Weber,Kopelman,& Messick,2004)。社会规范激活理论认为,社会规范并不总是会对行为产生影响,它只有当个体在特定情境中“聚焦”到某一社会规范时才会发挥明显的作用(Cialdini,Kallgren,& Reno,1991)。其中,公平准则是最普遍和最常见的社会规范,是为不同社会和国家的人们所普遍接受的社会规范(Fehr & Fischbacher,2003)。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公平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如真实是思想系统的基础。”不少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一个事实,即个体是具有遵循公平的内在倾向和价值取向的。比如,个体拒绝不公平行为的反应时显著地快于接受不公平行为的(Halali,Bereby-Meyer,& Mciran,2011);近期的研究显示,当接受方认为对方给出的分配方案是不公平的时候,会为了维护公平准则而拒绝既得利益以惩罚对方的贪婪,即使这种拒绝将会损失自己的获得利益(Bruni,Gilli,& Pelligra,2008);近年来脑成像的研究也显示,均等的分配会激活脑部的奖励中枢,表明均等状态能够让个体获得快感(Harlé & Sanfey,2012;Tricomi,Rangel,Camerer,& O'Doherty,2010);Fehr,Bernhard和Rockenbach(2008)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更加地倾向于规避不均等方案而采取平均分配资源的方式,这反映了儿童的公平观念是随着其社会化的过程被逐步强化的(Fehr et al.,2008)。

      更值得本研究关注的是,公平原则或信念还是影响个体利他决策的关键因素。有关利他惩罚的研究发现,公平偏好能够促进个体作出利他行为(利他惩罚),当惩罚者作为第三方对不公平的分配者实施惩罚时,其脑内的奖赏回路便被激活,激活程度越高(公平偏好水平越高)的惩罚者越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牺牲自身利益)作出惩罚(De Quervain et al.,2004)。因此,本研究选取公平规范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规范,以考察启动(激活)公平规范对个体在利他行为决策时的影响。

      1.2 独裁者任务

      独裁者任务(DG,Dictator Game)的分配者有权将一笔固定的资金或代币分配给接受方,无论分配者如何分配,接受方都必须接受。该任务中分配方通常将总额的20%左右分配给他人,利益分配者的出价虽然低,但却不为零,说明分配者仍存在一定的利他行为和公平感知(Camerer & Thaler,1995)。因此,独裁者任务的实验范式通常被用来研究个体的利他行为、公平行为和亲社会行为水平(Martinsson et al.,2010),如有研究者运用独裁者任务考察灾难对儿童利他及分享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灾难中的年幼儿童的利他行为显著地少于非灾难的儿童(李一员,吕建国,高雪梅,谭小宏,李红,2009);Isael等人利用独裁者游戏与社会价值取向任务(social value orientation)发现,催产素与个体的利他行为有关(Israel et al.,2008),此前Zark的研究并未发现吸入催产素的参与者在独裁者博弈中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Zak,Stanton,& Ahmadi,2007)。

      事实上,DG是在最后通牒模型(UG,Ultimatum Game)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UG任务中一方是分配者,另一方是接受者,在该博弈中,分配者提出一种分配方案,在两者之间以某种方式划分一定数量的奖金,而接受者有权接受或者拒绝该方案。如果接受该方案,则二者各获得由方案所决定的金额;如果接受者拒绝该方案,则双方都将一无所获。与UG不同的是,DG的接受者被剥夺了拒绝分配方案的权利,因此单次的(one-shot)独裁者任务能够让个体不受互惠动机的影响而作出分配,但即便如此,个体在DG中的决策还是可能会受到社会性回报因素的影响,诸如责任意识、社会地位、友谊、尊重、自我形象等(Lerner & Tetlock,1999)。本研究采用独裁者任务评估利他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对于问询个体捐献的意愿或助人的可能性,DG的方式直接关系个体的自身利益,能更真实地反映出个体的利他和亲社会水平。

      1.3 研究的总体设计

      本研究由两个实验构成:实验1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利他行为是否受到自我控制资源的影响。假如自我损耗能减少了个体的利他行为,那么处于自我损耗的被试分配给他人的代币将显著性地少于正常状态下的被试,如果这一结果得到证实,那就证明损耗状态下的个体的分配决策明显违背了一般公平准则(即出现了所谓的坏行为)。实验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自我损耗的个体是否必然减少利他行为(即好行为的减少),具体考察个体由于自我损耗而做出不公正的利己行为时,公平线索或利己线索的提示对其决策是否会产生影响,并对两种线索之间的效应差异进行比较。

      2 实验1: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水平的影响

      2.1 方法

      2.1.1 被试

      随机选取高校在读大学生58名,其中实验组30人,控制组28人,所有被试均报告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以往未参加过同类实验,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将得到一定报酬。

      2.1.2 实验材料

      (1)损耗任务

      Stroop任务是认知心理学中常用的实验范式之一,近年来该范式已被广泛用于引发个体的自我损耗状态(Baumeister et al.,2006;Bray et al.,2008;Neshat-Doost et al.,2008;Schmeichel & Vohs,2009),它主要是通过制造信息冲突(呈现字体颜色和色词含义不同,如“红”字用绿颜色写)的方式让被试处于自我损耗状态,要求个体克服自身阅读的习惯化倾向而对字的颜色作出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将消耗他们的自我控制资源。Stroop任务采用E-Prime 1.1软件编程,测试流程为:指导语—空屏(1000 ms)—注视点“+”(200 ms)—刺激词(被试作出反应刺激即消失—空屏(1000 ms),实验1将被试分为损耗组(实验组)和无损耗组(控制组),损耗组完成不一致色词任务(如绿色“蓝”,红色“黄”等),控制组则完成一致色词任务(如绿色“绿”,红色“红”等),两组被试皆被指示看到红色词按“F”键,看到绿色词按“J”键。两组的目标刺激分别都是100个,其中红刺激和绿刺激各50个,刺激背景设为黑色,如果被试在3s内没有作出相应按键反应,系统则会自动跳至下一个目标刺激。

      (2)利他行为测试

      独裁者任务(Dictator Game)中所有被试均被告知已被随机安排为分配者,另一个房间中的被试是接受者(虚拟的)。分配者的任务是通过一个模拟的在线任务在自己和接受者之间分配10个代币,代币愈多所获奖品的价值便愈高(1代币约等于价值3元的奖品,以此类推,共计3元~30元价值不等的10种奖品)。

      分配任务由E-Prime程序编制,每个被试需作出8次分配,但每次分配的接受者均不同,屏幕上会相继显示8位接受者的基本信息(主试事先录入)以增加实验情境的真实性,并且分配者被告知其基本信息将得到全程保密,主试记录被试每一次的分配金额,最后以8次分配额的均值为准颁发酬劳(奖品)。

      (3)情绪评估量表

      个体的情绪状态与利他行为有着密切的关联,如积极情绪状态下人们倾向于做出利己的行为,而消极情绪状态下则表现得更无私(Tan & Forgas,2010),故实验1还特别评估了被试的积极和消极情绪水平,以考察利他行为是否受到情绪效应的影响从而避免无关变量的混淆。本研究采用邱林修订的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Watson & Tellegen,1985;邱林,郑雪,王雁飞,2008),该量表对中国人的适用性已被证实(黄丽,杨廷忠,季忠民,2003)。本研究剔除了部分词意重复的形容词,最终确定10个情绪形容词,包括5个积极情绪形容词(高兴、快乐、兴奋、欣喜、愉快)和5个消极情绪形容词(悲伤、愤怒、害怕、紧张、难过)。量表采用5点计分,从1到5程度依次增强(1表示完全没有,5表示非常多)。

      2.1.3 实验设计与程序

      实验1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是自我损耗类型(无损耗vs损耗),因变量为被试在独裁者任务中分配给对方的代币数。

      正式实验前,主试告知被试:“下面我们要做一个考察颜色敏感性的测试。”接着,所有被试被随机分配至实验组(自我损耗组)和控制组(无自我损耗组)进行Stroop任务,实验组被试完成不一致色词任务,而控制组被试完成一致色词任务。在该环节结束后并没有给被试任何的反馈,以避免干扰被试而影响后续实验环节的表现,随后被试需填写PANAS问卷,并通过独裁者任务评估其此时的利他行为水平。实验结束后主试询问被试是否猜测到实验目的,最后向被试释疑、致谢并给予相应报酬。

      2.2 结果分析

      2.2.1 两组被试在情绪状态上的比较

      为了进一步确定两组被试在利他行为表现上的差异是由自我损耗造成的,而不是由额外变量(情绪状态)所导致的,研究者测量了两组被试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结果表明,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两组被试的状态都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2.2 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实验1通过独裁者任务测得被试分配给他人的代币数即利他行为水平,结果发现,控制组被试对他人的分配额度则显著地高于50%,t(1,27)=4.21,p<0.001;损耗组被试分配给他人的额度则显著地低于50%,t(1,29)=-4.40,p<0.001。

      此外,以分配的次数为组内自变量,以组别为组间自变量作2(损耗状态:损耗vs无损耗)×8(分配次数:第1次vs第2次vs第3次vs第4次vs第5次vs第6次vs第7次vs第8次)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Repeated Measures ANOVA),结果显示,组别的主效应显著,F(1,56)=37.05,p<0.001;损耗组给他人的代币数目(M=3.61,SD=0.32)显著地少于无损耗组(M=6.41,SD=0.33;p<0.001),这个结果支持了第一个假设,即自我损耗状态下的被试(实验组)倾向于表现出更少的利他行为(如图1)。另外,分配次数的主效应显著,F(7,56)=2.86,p<0.01,但其先后变化并不存在明显的线性趋势(linear trend),F(1,56)=0.18,p>0.05;分配次数与组别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56)=0.14,p>0.05。

      

      图1 利他行为水平的组别差异(损耗vs无损耗)

      2.3 小结

      实验1的结果表明,损耗组的利他行为水平显著地低于无损耗组,无损耗组在独裁者任务中平均分配给他人超过60%的代币,这与以往研究中,平均出价为20%高出许多,损耗组分配额比例则为30%左右,说明本实验情境中个体在常态时的分配决策出现了一定的利他特性(原因在随后的讨论中分析),损耗状态下则倾向利己;并且,两组被试的利他行为表现的差异也被证实并非由于被试情绪状态的不同而产生。

      3 实验2:启动公平准则/利己倾向对利他决策的影响

      3.1 方法

      3.1.1 被试

      随机选取高校在读大学生90名,其中公平准则启动组30人,利己启动组30人,无启动组(控制组)30人,所有被试以往未参加过同类实验,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结束将得到一定报酬。

      3.1.2 实验材料

      与实验1不同的是,实验2采用情绪调节范式中的情绪抑制作为造成个体自我损耗的手段,情绪调节指人们出于某种目的有意克服当前的情绪状态,转而用另一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取而代之,无论是抑制还是夸大情绪反应都会造成自我损耗,情绪抑制要求被试抑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且尽量保持平静(Baumeister et al.,1998)。为了平衡不同情绪效价对实验操纵及结果分析的干扰,实验2要求每组被试中一半的人(随机分配)观看积极视频,另一半(随机分配)则观看消极视频,并让被试在观影过程中抑制自然反应且尽可能保持平静。实验选取了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积极视频)和《东京审判》(消极视频)的片段作为视频素材,时长均控制在10分钟以内(徐鹏飞,黄宇霞,罗跃嘉,2010;刘永芳,毕玉芳,王怀勇,2010)。

      3.1.3 实验设计及程序

      实验2采用单因素被试间设计,自变量是认知启动类型(无启动vs公平准则启动vs利己启动),因变量是被试分配给对方的代币数目。

      正式实验前,主试告知被试:“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心理小任务,考察你的人格特质对情绪体验的影响。”以此掩蔽实验的真实目的。正式实验时,每名被试都被安排在一个独立的房间,他们首先观看视频,并被要求在观影时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反应而保持平静状态。这个环节结束后,主试立即对被试的情绪状态实施测量。接着,所有被试被随机地分为公平准则启动组、利己启动组以及无启动组,指导语分别如下,公平准则启动组:“在任务开始前,有必要向你提供一个信息,就是在你之前的大部分参与者做出的提议基本上是趋向平均分配的,给对方分配的代币为4个或5个的偏多”;利己启动组:“在任务开始前,有必要向你提供一个信息,就是在之前进行的任务中,大部分参与者分配给对方代币都少于2个”;无启动组则不接受相关暗示。随后,所有被试完成独裁者任务(利他行为水平的测试)。

      3.2 结果分析

      3.2.1 实验操作的有效性检验

      “情绪调节范式”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引起个体的自我损耗(Baumeister et al.,1998;Muraven et al.,1998;Schmeichel et al.,2006),而自我控制资源又是一种所谓的通用资源,所以实验2不再设置无损耗组,而是把实验结果和实验1中的各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在分配给他人的代币数目上,实验2中的损耗—无启动组被试(M=3.93,SD=1.68)显著地少于实验1中无损耗组被试(M=6.41,SD=1.77,p<0.001),而与实验1中损耗组(M=3.61,SD=1.72)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一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实验2的自我损耗操作是有效的。

      3.2.2 三组被试在情绪状态上的比较

      与实验1类似,为了避免自我损耗效应与情绪效应对利他行为影响的混淆,实验2同样评估了个体的积极与消极情绪,结果显示3组被试在积极情绪(无启动组:M=3.01,SD=0.75;公平准则启动组:M=3.13,SD=0.78;利己启动组:M=2.97,SD=0.94,p>0.05)和消极情绪(无启动组:M=1.73,SD=0.88;公平准则启动组:M=1.80,SD=0.68;利己启动组:M=1.90,SD=0.63,p>0.05)水平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情绪抑制作为自我损耗的实验操纵对3组被试的情绪状态有着相同的效用。因此,如果3组被试的利他行为水平存在差异,同样是可以排除个体情绪状态的影响的。

      3.2.3 不同启动类型对被试利他行为的影响

      公平准则启动组对他人的分配额度和50%不存在显著的差异,t(1,29)=-0.48,p>0.05;而利己启动[t(1,29)=-2.33,p>0.05]和无启动组则显著地低于50%,t(1,29)=-3.46,p<0.01。以被试在独裁任务中给对方的代币数目为因变量,进行3(启动任务类型:无启动vs公平准则启动vs利己启动)×8(分配次数:第1次vs第2次vs第3次vs第4次vs第5次vs第6次vs第7次vs第8次)的重复测量方分析发现,组别的主效应达到了边缘显著水平,F(1,87)=2.520,p=0.09;事后检验得出,公平准则启动组(M=4.90,SD=1.28,p=0.06)分配给他人的代币数目边缘显著地高于无启动组(M=3.86,SD=1.65,p=0.06),以及利己启动组(M=3.93,SD=2.21,p=0.06)(如图2)。

      以上结果说明,如果自我损耗的个体没有接收到他人分配情况的信息,他们在执行独裁者任务时倾向于将大部分金钱分给自己;而如果接收到关于公平分配的信息,那么这部分人将趋向于公平地分配,这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启动公平准则能够客观上降低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的负面影响。此外,分配次数的主效应不显著,F(7,87)=0.52,p>0.05;先后8次的分配趋势并不具有显著的线性特质,F(1,87)=0.42,p>0.05;任务类型与分配次数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4,87)=0.73,p>0.05,说明3组被试对他人的分配额度并不会随着独裁者任务的持续而发生明显的改变,各自都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上。

      

      图2 不同启动条件对利他决策的影响(公平启动vs利己启动vs无启动)

      注:“#”代表边缘显著

      3.3 小结

      实验2的结果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相较于无启动条件,启动公平准则会使个体在独裁者任务中分配给他人较多的代币(近似于理论平均值水平),即“公平准则启动”部分地缓解了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证实了之前的第二个假设(不过处于边缘显著水平)。另外,在经历了损耗任务后,利己启动组与无启动组的利他行为并不具有明显的差异,即利己启动并不会改变自我损耗个体的利他行为水平。

      4 分析与讨论

      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是影响个体道德失范、犯罪等的关键因素,可见自我控制对于个体做出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等好行为具有潜在意义(Gottfredson,1990),而自我控制的能力又源于自我控制资源。实验1的目的便是考察了自我损耗对个体好行为(利他行为)的影响;实验2旨在考察公平准则的启动是否会改变自我损耗个体的好行为决策。与以往研究相比,本研究采用更直接的手段(独裁者任务)来评估好行为,并试图考察损耗状态下激活公平准则和利己的外部导向的效应,这可以为教育和心理健康领域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有研究证实情绪能够通过改变分配者加工和解释已知信息来影响其利他行为(Bless & Fiedler,2006;Fiedler & Forgas,2001;Forgas,1999),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情绪因素,实验1及实验2均对所有被试的情绪状态实施评估,并且确保了不同组别被试是在情绪状态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进行独裁者任务。

      4.1 利他决策的自我损耗后效

      一方面,在本实验情境独裁者任务中,正常状态下的大部分被试都将60%甚至更多的代币分给了陌生人,这一数额高于以往研究中独裁者任务分配者给出的额度,即无损耗时个体的分配决策表现出了一定的利他趋势。究其原因,初步推测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分配资源的类型的影响,本研究中的分配资源是代币(1代币相当于3元左右的礼品),对于现代中国大学生被试来说可能不够具有诱惑力,因而给他人多一点也无妨;二是中国社会的面子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更看重面子。假如你去一个中国人家里做客,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吃,也不管你是不是吃得下,热情的主人都会在你的碗里堆上一堆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他自己却舍不得吃,在他心目中把最好吃的给别人多一些,他就会很有面子(Smith,1894)。所以中国文化影响下的个体更可能为了获得社会赞许(有面子)或是出于自我印象管理,而有意识地做出看上去较为慷慨的分配决策。

      另一方面,不管没有心理自我损耗的正常个体给了别人多少,而一旦个体的心理出现了自我损耗,个体就会明显减少自己的利他行为(即减少自己的好行为),在实验中具体表现为分给别人相对较少的代币数额。这一结果证实了之前的第一个研究假设,即个体在出现心理自我损耗时会影响个体的行为,同时这一结果也符合自我控制资源理论(Baumeister,2000)。根据有限自制力模型的内涵,所有形式的自我控制行为使用的是相同的自我控制资源,即使前后两个任务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利他行为显然也受到了这种“通用”资源的约束,自我损耗的个体因而随后出现了更少的利他行为。

      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确,即好行为(利他行为)的减少是不是就意味着坏行为(利己行为)的发生呢?在本研究中,为了实验的有效操作,是以代币数额的分配作为行为好坏的标准,分给别人的多了,自己留下的就少了,这就是好行为;相反如果分给别人的少了,自己留下的就多了,这就是坏行为。当然,生活中的坏行为或好行为远不是这么简单,不仅如此,生活中的许多坏行为通常指一些道德失范行为,如文章开始提到的“小女孩殴打婴儿”事件等。那本研究的结果又如何解释类似于“小女孩殴打婴儿”事件呢?研究者认为,本研究揭示了自我损耗可以导致个体好行为减少(相伴随坏行为的增加)的趋势。人的自我控制资源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的轻度自我控制资源消耗并不能产生极端坏行为,只有当自我控制资源处于耗竭状态时,个体才有可能出现类似于“小女孩殴打婴儿”等疯狂事件。但由于实验伦理的限制,不管是实验室研究还是日常的行为研究都不可能使个体处于自我控制资源完全耗竭的状态。因此,只能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做出推测。

      为了进一步提供证据,在此还有必要结合自我控制的内在机理作一分析。已有的研究表明,有效的自我控制包含3个主要成分①标准(standards)②监控(monitoring)③力量(strength),标准指驱使个体做出符合文化规范的适当表现或道德行为(Balliet & Joireman,2010);监控就是追踪个体需要调节的行动以达到标准或目的,而由“检测-执行-检测-退出”(TOTE,test-operate-test-exit)构成的反馈回路是监控过程的主要作用机制(Carver & Scheier,1981)。个体利用反馈模型对比他们的实际行动和目标,倘若二者之间存在差距则进入“执行”阶段,该环节中个体需实施有意识的自我控制以使目标和实际行为达成一致;力量作为有效自控的第三个成分,不仅承载着个体改变当前行为的能力,在理解和加工“执行”信息上也起到关键作用,一旦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伴随而来的高认知负荷将阻碍其执行功能的发挥(Schmeichel et al.,2003)。因此,自我损耗可能会导致个体缺乏足够的力量执行监控过程,比如鉴别所面对的特定情境中的问题、检测行为是否符合外部的社会或道德准则等,并且这种自控资源不足的状况已经无法支撑其有效地压抑趋向于利己的内部冲动。因此,那些平时看上去是正常或好人的人,一旦由于自我控制资源大量消耗而出现自我损耗心理状态,个体就免不了会出现不好的行为。

      4.2 公平/利己启动在利他决策上的效应

      实验1的结果表明,即使个体最初的利他行为维持在了较高的水准,可是一旦丧失了充足的自我控制资源以克制利己的冲动之后,其好行为水平便会明显地降低。实验2则进一步证明,如果给予自我损耗个体一个有关公平分配的外在提示线索,即启动公平准则,便能够使个体的分配决策更趋于公平,即公平准则启动操作客观上部分地减缓了自我损耗在利他决策上的负性后效。实验2的这一结果意味着个体在心理自我损耗状态下不一定必然出现坏行为,相反人们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或办法来有效阻止个体在自我损耗时候出现坏行为。Lind提出的公平启发理论(Fairness heuristic theory)认为,日常生活中,涉及功能性社会两难决策是普遍存在的,个体难以精确计算各种社会关系中的种种影响因素,即便想评估这些关系,也得不到全面精确的信息,因此,个体需要依赖于启发或认知捷径来引导自身行为(Lind,Kray,& Thompson,2001)。研究者推测,实验中用于启动效应的“大多数人都采取公平分配”这一事实为自我损耗个体的决策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认知捷径,导致个体的判断更多地依赖于这种过程信息;并且,公平启动也可能唤起了个体的公平感,而当个体感知到公平时将会表现出更多积极的、亲社会的行为(Folger,1984;Folger & Cropanzano,1998;Lind,Kray,& Thompson,1998)。

      另一方面,利己倾向的诱发并没有使得自我损耗个体更加自私。事实上,外部导向与行为结果的不一致性(与公平启动相比)同样出现在了Tan和Forgas(2010)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公平准则的启动消除了积极情绪增加利己行为的后效,而利己的诱惑却不会改变消极情绪增加利他行为的后效,Tan认为造成这种不一致性的原因是,他人的自私行为由于不具备社会赞许性,它不过是客观上破坏了公平基准,却无法激活个体内部信息系统中合理而规范的社会准则,于是这种启动得以无效(Tan & Forgas,2010)。结合实验2与Tan等人的研究结果可初步推测,在损耗状态和无损耗状态下,“他人的自私行为”都不足以明显地影响个体的行为决策,相对而言,社会赞许性和公平准则起着更为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

      本实验研究得到的结论:①作为个体有意识加工的结果,好行为(利他行为)受到了自我控制资源的制约,当个体的心理由于消耗过多的心理资源而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个体就有可能出现坏行为;②当个体由于处于自我损耗(自我控制资源的缺失)状态而表现出坏行为(自私自利)时,可考虑采用适当的外在公平诱导等方式唤起个体的公平意识,从而减少个体坏行为的出现。

      5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首先,在整个研究中,由于研究者只关注暂时性的自我损耗和启动类型(公平/利己)对个体利他行为的影响,并没有考虑到个体变量。Haselhuhn和Mellers的研究就指出,个体对自私和公平的偏好会影响其在博弈中的获得的快感,而这种快感和偏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自私的分配者将从更大收益中获得快感,而公平偏好的分配者将从公平的分配中获得更大的快感(Haselhuhn & Mellers,2005)。更有研究证实了诚实特质较高的自我损耗个体在可能作弊的情境中更少地欺骗,高道德认同感的自我损耗个体在面临道德困境时能做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原因是这些人对特定问题的判断或行动几乎是不需要消耗认知资源而自发产生的(Baumeister et al.,2006;Greene & Paxton,2009)。本研究为了克服这一问题而采用了随机分组,但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完全可以探讨在自我损耗的条件下,亲社会或利他特质高的个体是否会比一般人更无私,而亲社会或利他特质低的个体是否表现得更自私。

      其次,本研究未考察被试自我控制资源消耗量上的变化趋势,实际上,尽管自我控制资源是一种所谓的“通用”资源,但对于其量上的变化一直比较难操纵,目前整个心理学界都还没有找到一种比较好的方法,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再次,虽然独裁者任务被认为可以良好地区分出个体的行为是纯粹的利他还是一种策略(杨凯,2010),但这样简单的情境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实际生活中的好行为或坏行为。如何在实验室中模拟出更加真实的好行为或坏行为情境,也是未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标签:;  ;  ;  

好人可能做出不良行为的心理解释:基于资源枯竭自我控制的研究证据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