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口腔癌检查及诊断方法研究论文_王尘帅

王尘帅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北 天门 431700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口腔癌检查、诊断方法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3例早期口腔病损患者,应用甲苯胺蓝染色,对其着色情况进行观察,并与病理结果相互对照.结果显示口腔癌的敏感性=96.4%,假阳性率=41.3%,特异性=42.3%,假阴性率=5.2%.临床表现为溃疡的患者有54例,均呈阳性染色,良性溃疡的染色周界与恶性溃疡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苯胺蓝活体染色可发现指示癌变部位,指导活检,并能够在普查中发现有无癌肿复发,同时能够筛选白斑早期癌变以及监测白斑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早期口腔癌;检查;诊断;甲苯胺蓝染色【中图分类号】R764.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71-01

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死亡率,其中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较高.该恶性肿瘤,大部分位于暴露部位,同时具有进展快、病程短以及恶性程度高的特点, 在早期,口腔恶性肿瘤无显著的症状,平时比较容易被误诊为慢性炎症、牙病、溃疡病或者肉芽组织增生等,当其症状明显时,则该恶性肿瘤已进入中晚期, 在治疗中带来了较大困难.所以,掌握口腔恶性肿瘤的癌前期表现以及早期症状,在预防及早期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在对口腔癌的诊断方式中以组织活检为主,不过因组织活检较为费时,易延误病情.现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23例早期口腔病损患者,对早期口腔癌检查、诊断方法以及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及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了我院收治的123例早期口腔病损患者,所有患者中有73例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6—76岁,平均年龄在(48.94±8.64)岁.其发病部位有40例在舌腹舌缘,26例在牙龈部位,23例在颊,10例在舌背,9例在口底,9例在软腭,6例在唇.所有患者的病损范围直径均≤3cm. 将其分为三组,其中临床诊断不明并且未作病理检查的可疑口腔粘膜病损41 例患者为一组,已经接受病理检查确诊的口腔粘膜病损41例,其中18例,良性病损23例为二组,经临床诊断明确的炎性溃疡病损41例患者为三组.

1.2  染色剂 本次研究应用进口甲苯胺蓝染色剂,由加拿大Germiphene公司进行生产,批号为#1180648,其中有1%的甲苯胺蓝水溶液(染色剂)、1%醋酸溶液(清洗剂)以及1%的醋酸溶液(脱色剂). 1.3 方法 对本次研究的所有病损部位均应用涂擦染色法,由实验者一个人进行操作,其基本过程为:首先予以患者清水漱口,除去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等, 然后应用棉签蘸取1%的醋酸溶液对病损区及其周围进行清洗,持续20s左右;然后将待染区擦干,应用棉签蘸1%的甲苯胺蓝水溶液在病损区及其周围进行轻轻涂抹,持续时间为60s左右,涂抹完毕后应用棉签蘸取1%醋酸溶液在染色区轻轻擦拭,用来脱色,重复2—3次.最后应用清水进行漱口,对着色情况进行观察并且详细记录. 1.4 着色评价 经反复脱色后病损及其周围组织表面呈现不同程度的蓝色为阳性(+);将着色程度(浅蓝、深蓝)、均质性(斑点状着色、均质着色)以及染色区周界情况(周界不清、周界清晰)等进行详细记录.经过脱色处理后,其病损及周围黏膜没有蓝色滞留为阴性染色(-).其中牙龈缘、牙面菌斑以及舌背丝状乳头均易着色,因该类部位癌发病率较低,除临床高度怀疑之外,通常情况下认为无关着色. 1.5 观察指标 真阳性:病理结果为癌,染色呈阳性患者;假阴性:染色呈阴性患者;真阴性:病理结果是良性含有上皮异常增生,染色呈阴性患者;假阳性:染色呈阳性的患者.计算出敏感性、假阴性率、特异性以及假阳性率等. 1.6 统计学检查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123例患者的病理结果及着色情况其具体情况见表1.作卡方检验,X2=7.84,P<0.05,示甲苯胺蓝对口腔癌的染色明显的高于非癌变,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计算口腔癌的敏感性=96.4%,假阳性率=41.3%,特异性=42.3%, 假阴性率=5.2%. 2.2 123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溃疡的患者有54例,均呈阳性染色,对其染色区周界情况进行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向比较,见表2.X2=3.56,P>0.05,显示良性溃疡的染色周界与恶性溃疡间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目前,甲苯胺蓝活体染色的染色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在临床中常认为,甲苯胺蓝作为嗜酸性异染性染料,对胞浆中的核糖核酸以及细胞核中的脱氧核糖核酸具有极强的亲和力.肿瘤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以及核糖核酸的含量明显的多于正常细胞,所以癌变的部位很容易着色[2].甲苯胺蓝染色剂对有丝分裂活跃的细胞以及上皮异常增生等也具有较强的亲合力.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苯胺蓝对口腔癌具有极高的敏感性,56例癌病损的患者中有54例患者呈染色阳性,并且22例炎性溃疡以及4例糜烂型扁平苔藓也呈现染色阳性,显示该染料的渗透以及滞留是引起阳性染色的一种原因.经相关研究资料显示, 恶性肿瘤的细胞排列较为杂乱,细胞间连接疏松,胞间小管高于正常上皮,同时甲苯胺蓝具有较高的渗透性,较易密集的渗入及暂留在快速分裂的癌细胞间隙中,在肿瘤细胞表面小孔敞开时候,染料比较容易进入细胞内[3].因甲苯胺蓝活体染色可有效的发现早期口腔癌,指示出癌变部位,因该染色方法对病理检查不会产生干扰,因此可应用在活检前指示活检部位,来提供活检的准确率等[4].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显示口腔癌的敏感性=96.4%,假阳性率=41.3%,特异性=42.3%,假阴性率=5.2%.临床表现为溃疡的患者有54例,均呈阳性染色,良性溃疡的染色周界与恶性溃疡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甲苯胺蓝活体染色具有方法简单、价格低、快速及无损伤的特点, 同时其染色不会对病理检查产生影响,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假_______阴性率较低,并且可发现指示癌变部位,指导活检,并能够在普查中发现有无癌肿,同时能够筛选白斑早期癌变以及监测白斑等,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不过该方法具有较低的特异性,假阳性率较高,在对良恶性病损鉴别时具有一定的难度[5]. 参考文献[1] 汤晓飞,刘晓勇,吴洪儒等.早期口腔癌诊断[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0,[ 03(12):708-712. 2] 钟来平,郑家伟,张陈平等.口腔癌早期诊断的研究现状[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5(4):243-247. [3] 李金忠,李鑫,郑家伟等.早期口腔癌检查及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2,10(6):516-521. [4] 孟宪瑞,刘进忠.口腔癌的早期诊断[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08,35(3):[ 329-331. 5] 周璿,孙正.脱落细胞学在口腔癌早期诊断上的应用[J].北京口腔医学,2015,23(1):57-60.

论文作者:王尘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早期口腔癌检查及诊断方法研究论文_王尘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