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实验室诊断的某些进展论文_张玲

肝功能实验室诊断的某些进展论文_张玲

张玲

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检验科730700

肝功能检测是诊断肝病病程和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随着肝病研究的深入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随着酶学理论发展和相关技术的进步,诊断肝病的检测项目和新的检测技术日趋增多和成熟,为肝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论据。

2 肝功能试验诊断的研究进展

2.1 酶学试验:肝脏受损时可因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坏死等,使血清酶量发生变化,酶学检测已作为肝病诊断、鉴别、预后判断及疗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2.1.1转氨酶:主要有丙氨酸转氨酶(ALT/GPT)及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GOT)。肝组织内ALT含量为心脏、肌肉、肾组织3倍,所以ALT一直是临床最常用,诊断价值最高的酶。是肝细胞受损后首先能检出肝功能异常指标之一,是诊断病毒性肝炎最灵敏指标,其阳性率可达80%以上,对无黄疸型肝炎则可能是唯一的诊断依据.AST升高反映肝实质细胞损害,故亦可用于黄疸鉴别.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肌肉损伤均可使AST升高,AST/ALT正常值为1.15,急性病毒性肝炎比值多小于1.15,并提示预后较差,肝硬化、肝癌时常大于1;原发性肝癌(PHC)大于3.1。酒精性肝损害、慢性活动性肝炎和伴有肝细胞坏死的肝硬化此值亦升高,AST有肝细胞浆(SAST)和线粒体(mAST)两种同功酶形式,mAST/总AST比值正常为15.6%,肝细胞损害时比值增大。1991年Diberlegili认为慢性肝炎患者ALT、AST较长时间增高,说明病情进展。1994年Desmet[2]则认为有时ALT和AST水平并不能十分可靠地反映慢性肝病病程变化与肝组织学损伤程度不完全平行。Kundrotar等在1993年对ALT升高(>55U/L)的无症状义务献血员进行研究。

2.1.2 腺苷酸脱氨酶(ADA)此酶分子比ALT小,更易透过细胞膜反映肝实质性损害较为敏感指标,急性肝炎ALT恢复正常而ADA持续升高,提示可能转变为慢性肝炎或复发。ADA在阻塞性黄疸时很少升高。

2.1.3 碱性磷酸酶(ALP)在肝胆道梗阻时肝细胞损害,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再生或癌变等情况下ALP均升高,原因是ALP漏入血液或阻碍胆汁排泄因素,诱导肝细胞合成ALP或蓄积的胆汁酸溶解细胞膜释出ALP,肝病患者胆红素逐渐升高而ALP反而下降系病情恶化之兆 [1]。

2.1.4 谷氨酰转肽酶(r—GT/GGT) r-GT主要来自肝脏,急性病毒性肝炎时r-GT明显增高,多为正常的5倍左右,有助于急性肝炎恢复期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CAH),r-GT增高,慢性迁延性肝炎(CPH)多数正常,肝外梗阻性黄疸时Y-GT升高,可达正常人10~15倍。肝癌可高于正常人10~15倍。癌性梗阻升高更明显,酒精性肝病亦可升高,但此酶对肝病鉴别诊断缺乏特异性。

2.1.5胆碱酯酶(ChE) 由肝细胞合成,测定可用于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在病情严重肝炎患者中约有4/5病人ChE降至正常的60%。危重病人(肝昏迷、肝硬化)可降至正常10%以内,甚至完全缺乏。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可致ChE下降。

2.1.6 乳酸脱氢酶(LDH—L) 测定血清LDH总酶活性对肝病诊断无特异性,用琼脂糖电泳可分为5种同功酶,LD-1以心肌为代表,LD-3以肺、脾为代表,LD—5测定对肝病诊断价值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7 5’—核苷酸酶(5’—NT) 其活力升高意义类似ALP,对肝病诊断价值大于ALP,凡非妊娠患者5’-NT和ALP均升高,说明有肝病。

2.1.8 血清酶谱联合分析 1975年德国内科协会年会上根据10年内13000例肝病酶学诊断调查统计结果,提出以ALT、Y-GT,ChE3种酶作为肝病诊断的酶学常规项目,因为ALT升高说明肝实质细胞的损伤,r-GT升高说明胆汁淤积和对肝脏的“诱导作用”;测定ChE可以检查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功能,如同时测定此3种酶可查出99%的肝胆疾病患者。

2.2 蛋白质代谢试验 肝脏每日合成蛋白质占机体总量40%以上,前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测定它比白蛋白反映肝脏损害灵敏,低于0.1g/L预示肝受严重损坏。

2.3 胆红素及胆汁酸代谢

2.3.1 胆红素(BL) 正常人血清中BL80%以上是未结合胆红素与重氮试剂呈间接阳性反应。Sommerhelder等1962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把阻塞性黄疸病人血分成4条胆红素区带依次为α,β,r,δ.其后证明a峰为未结合胆红素,β峰为胆红素单酯,r为胆红素双酯,δ为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在各种肝病患者中a、β、r均高于正常,且异常明显高于其他常用生化指标。

2.3.2 胆汁酸(BA) 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在白蛋白下降之前血清总胆汁酸TBA有上升趋势,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离出15种胆汁酸(盐成分),肝内和肝外胆道梗阻时胆酸盐/鹅去氧胆酸盐(C/CDC)比例大于1,门脉肝硬化时小于1。Stich报告测TBA对诊断胆汁瘀积有较好特异性、敏感性。

2.4 肝纤维化检测 肝纤维化常见于各种慢性肝病,也是肝硬化(LC)的主要病理改变,目前临床上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主要依靠肝活检,但系创伤性检查;难以对病情动态观察,近年来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PⅢP)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2]

2.5 肝癌标志物测定:AFP是最重要PHC的标志物,>200ng/m1即有诊断价值。其它癌标志物,还有a1—抗胰蛋白酶,酸性铁蛋白(ft),a-L—岩藻糖苷酶(AFu),5’—NT,r-GT同功酶II,透明质酸(HA),癌胚抗原(CEA)等对原发性肝癌(PHC)和继发性肝癌诊断均有一定价值[3]。

2.6 血浆脂蛋白分析 血浆脂蛋白CHDL2、HDL3和LPX等与肝病的关系也受到实验和临床医学重视。

2.7 血浆氨基酸谱分析 肝昏迷时血浆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比值下降,正常比值是3.0-3.5,酒精性肝病时脯氨基酸;羟脯氨基酸升高。

上述分类只是为了叙述方便,而且仅仅是肝脏病理情况下众多检测一部分,因此希望临床医师对肝功能试验结果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更希望检验同道推出更敏感、特异性高的肝功能测定新方法,把肝病实验诊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 参考文献 】:

1 Desmet VJ,GerberM,Hoofnagte J H,et a1.Ciassilication of chronic hepatitis:diagnosis grading and staging, Hepatology,1994,19;1513

2 Conigrave KM,Saunders jB,Reznik RB,et a“Predictlon of alcoholrelated harm by laboratory test results.Cline chem,1993,39:2266

3陶其敏.肝功能试验诊断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6:327-329

论文作者:张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0月第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

标签:;  ;  ;  ;  ;  ;  ;  ;  

肝功能实验室诊断的某些进展论文_张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