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临床表现分析论文_吕小芹

26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临床表现分析论文_吕小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吕小芹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第一人民医院内一科 473000)

【中图分类号】R74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94-01

总结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26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发临床表现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6例,男7例,女19例,平均年龄66.5岁。动态发病24例,静态发病2例,二次出血2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9例,冠心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2型糖尿病2例,偏头痛1例,所有患者当日入院经CT确诊。结果以头痛首发22例占84.61%,2例发病前有前驱症状,剧烈头痛3例,中度头痛13例,轻微头痛6例;呕吐14例占53.84%;意识障碍12例占46.15%;精神异常8例占30.77%,伴谵妄4例,幻觉2例;眩晕6例占23.08%,并发外伤骨折1例;脑膜刺激征16例占61.54%,有病理征阳性6例;神经局灶表现6例,伴平衡障碍2例,失语2例;其他有急性肺水肿2例,室上性心率失常4例。

2.讨论

SAH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轻者可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重者可突然昏迷甚至死亡[1]。SAH多发于青壮年,而老年人发病并不少见,且存在不同于青壮年的发病特点。张聚斓在《老年人与青壮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征比较》一文中报道老年人组的SAH临床表现分别是高血压78.18%,脑膜刺激征74.55%,头痛70.91%,意识障碍70.00%,呕吐49.09%,精神障碍8.27%。而青年组中分别是脑膜刺激征95.00%,头痛91.25%,呕吐78.75%,意识障碍55.63%,高血压37.50%,精神障碍5.63%。两组有明显差异(P<0.01)[2]。老年组高血压、意识障碍远高于青年组,尤以高血压位居首位。而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没有青年组明显。本组老年患者26例发病前有高血压病史19例,占所有患者的73.08%与上述报道相近,但未入本组首发表现。本组首发头痛84.61%、脑膜刺激征61.54%、呕吐53.84%、意识障碍46.15%、精神异常为30.77%,与上述老年组报告有差别,但明显低于青年组。与本组入选病历较少亦可能相关。本组头痛程度大部分为中轻度,剧痛者少,另有精神异常30.77%、眩晕23.08%是其特征表现。由于老年患者,多因动脉硬化性微动脉瘤破裂而发病,出血量较少,大多伴不同程度脑萎缩,脑室和蛛网膜下腔扩大,可缓冲因脑水肿继发的颅内压增高,再加上老年人痛阈值高,故头痛和脑膜刺激征常较轻。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供氧相对不足,对缺氧较敏感,而脑神经细胞也相对减少,脑功能减退,对SAH的应激状态耐受性减低,故急性发病时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较突出,而出血可使椎基底动脉反射性痉挛或该系统本身的动脉瘤出血引起的眩晕症状较明显,致SAH首发临床表现缺乏典型性[3]。2例发生肺水肿的患者均有冠心病病史,也说明伴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发生SAH时易出现急性器官功能失代偿。总之老年SAH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不具典型特征,若老年人既往无精神病病史突发精神异常或眩晕、呕吐等,尤其以往有高血压病病史者,应警惕SAH的可能,防止误诊。

参考文献

[1]贾建平.精神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93..

[2]张聚斓.老年人与青壮年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征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0,21(3):147-148

[3]马顺天,冯秀荣.中华误诊学与鉴别诊断[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715-716

论文作者:吕小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第3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12

标签:;  ;  ;  ;  ;  ;  ;  ;  

26例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临床表现分析论文_吕小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