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邹先智名老中医痰瘀共治思想形成的影响论文_陈培亮,邹先智(通讯作者),孟云,李彩红

《黄帝内经》对邹先智名老中医痰瘀共治思想形成的影响论文_陈培亮,邹先智(通讯作者),孟云,李彩红

浏阳市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湖南浏阳 410300

摘要:邹先智,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的兼职教授,湖南省中医药跨世纪人才,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崇尚治痰学派,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治和各种老年疾病的防治过程中主张“痰瘀共治”。“怪病多由痰作祟,顽疾必兼痰和瘀”,像中风、冠心病和各风湿痹痛等各种老年疑难杂病,其病机多为痰瘀互结。受《黄帝内经》中关于“痰瘀同病”原因、相互关系和治疗的论述,以及30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邹先智名老中医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痰瘀共治”的学术思想。

关键词:痰瘀同治;津血同源;气机;痰瘀;去菀除陈

《医家百误歌》中的首误就是“辨病难”,临床上遇到顽疾时往往会出现辨病难的现象,而邹先智名老中医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肾并养”的学术思想无疑是为辨这些疑难杂症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方向。同时在探明痰瘀互结的病因病机和互相转化的病理基础上,邹先智名老中医研制出了“银星养脑片”、“瘫康胶囊”、“邹氏滋养膏”和“邹氏排毒通脉膏”等中成药剂,对治疗的各种老年疑难杂症效果突出。

一、痰、瘀的形成

痰即为津液代谢失常所致。中医认为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痰又称为外痰,是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经由咳吐、呕恶而出。广义之痰是指,由于机体气机郁滞或者阳气虚衰,不能正常地运化水液,使液体在体内积聚的一类病证。二者联系密切,狭义的痰病是广义的痰病在某些脏腑或局部的表现。

血行迟缓受阻或血不循经即为瘀。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瘀血产生的描述,《灵枢·贼风》有云:“卒然喜怒不节……则血气凝结”;《灵枢·九宫八风》云:“风从北方来……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或《素问·痹论》曰:“久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

二、痰瘀互结形成的理论基础

1、《黄帝内经》对“津血同源”的论述

“津血同源”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灵枢·营卫生会》中言:“此所受气者,泌其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灵枢·痈疽篇》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者是为血”。说的是人体之中的血和津液是相互补充的,如当身体因某些原因大出血时,人体之中的水分可以通过渗透作用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用以补充血液的循环不足。《灵枢·营卫生会篇》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医宗金鉴》有云:“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发于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通过汗液的生成间接说明津液与血液的关系。

“津血同源”决定了痰瘀的盛衰荣辱共存,当津液因各种因素而输布失调,或者由于各种因素炼津成痰时,常可导致津液停聚于人体各局部组织中,引起人体血液运行不畅,停聚不行;或由于血液正常运行通道被破坏,而溢于脉外,发为瘀血。

2、痰、瘀、气三者的相互关系

气滞气虚是痰瘀同源的病理基础。《圣济总录·痰饮门》曾云:“三焦气涩,脉道闭阻,则水液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若三焦气化失常,则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无权,阳虚阴盛,津液停聚。《仁斋直指方》曾云:“盖气为血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气温则血温,气寒则血寒”,血与津液的运行,全赖以气的推动,故气机不畅,血液运行失常,发为瘀血。同时瘀血和痰饮的产生又可以导致气滞气虚,痰瘀内停阻遏气机则发为气滞;痰湿困脾,气血生化不足,而致气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黄帝内经》对痰瘀共治的论述

《素问·针解》中云:“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这里说的“去菀除陈”不仅仅是去除体内积聚的痰饮,亦指去除与痰饮并存的体内瘀血(恶血)。因而“去菀除陈”是指祛痰与去瘀共用的治疗方法,提示了“痰瘀共治”的中医思想。

四、邹先智名老中医痰瘀同治的思想在临床疾病中的运用

邹先智名老中医在《黄帝内经》指导下,总结多年的临床经验,形成了具有其特色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肾并养”的学术思想。他认为:痰随气行,无处不到,机体的五脏六腑、上下内外及各个脏腑器官都处处存在“气”的影响,故痰瘀同病可以出现在临床各科,如当瘀阻脑络,会导致眩晕;当痰热内生,引动肝风,气血逆乱,直冲犯脑时,则发为中风;当气滞痰凝血瘀,而致心脉闭阻时,则发为胸痹;当遇到消渴病时,邹先智名老中医在分上、中、下三消的基础上,又指出了痰热可导致阴虚,阴虚而又致相火旺,灼伤津液成痰;除以上外,像不明原因的头痛、呕恶、便秘、女性不孕、嗜睡、夜游、肢体无端发热、肥胖病、高血压、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神经官能症等多种病证多与痰瘀有关。在临诊时,邹先智名老中医严格遵循痰瘀共治原则,认为五脏皆可有痰病,与瘀互结,并且由于痰之所生责之脾胃,故治痰当调脾胃为本。在广义和狭义的痰中,邹先智名老中医又格外重视广义之痰,广义的痰又被称为内痰,常常是先有痰气浑浊或痰瘀内结而之后发病,病变和临床表现是由内向外的,因此不容易被发现。

邹先智名老中医研制的“银星养脑篇”在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上效果显著。风痰瘀阻型中风的病机是由风痰入络,血随气逆,横窜经脉,而发为中风。常表现为:肌肤不仁,甚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或语言謇涩,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则应为:息风化痰,活血通络。而银星养脑片是由银杏、胆南星、丹参、黄芪、三七、远志、冰片组成,其中银杏作为君药,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胆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二药合用,调和阴阳,共为臣药;三七、丹参、远志、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佐药;辅以冰片通关开窍、行气破血,为使药;诸药并奏,息风化痰,活血通络,涤痰醒脑。

在痰浊夹瘀型肺胀中,初起肺气郁滞,脾失健运,津液不运,渐因肺虚不能布津,脾虚不能转输,肾虚不能蒸化,痰浊潴留益甚,久病而致肺虚失其治节,血行涩滞,血瘀肺脉,肺气更加壅塞,造成气虚血滞,血滞气瘀,由肺及心的恶性循环。临床表现常为:咳嗽,痰多粘滞,气促、口干不欲饮,唇甲紫暗,舌苔浊腻,脉滑。治则为化痰降浊,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有涤痰汤(茯苓、人参、甘草、、陈皮、胆南星、半夏、枳实、竹茹、菖蒲)加丹参、桃仁、地龙、白芥子。方中茯苓、人参、甘草健脾化湿、补气养心;陈皮、半夏、胆南星、竹茹清热化痰;枳壳理气破痰利膈;菖蒲开窍通心;辅以丹参、桃仁、地龙、白芥子共奏活血化瘀,化痰降浊之功。

在上述治疗方法中,邹先智名老中医都考虑到了补气行气和健脾的作用,如风痰瘀阻型中风中添加了黄芪补气固气、健脾化痰,即调和了阴阳又考虑到中风久病体虚伤气,当补之;而在痰浊夹瘀型肺胀,方中的枳实半夏有理气破痰之效,在健脾化湿、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加上行气之品,治病求本,标本兼治,充分反映邹先智名老中医“痰瘀共治”的学术思想的全面性。

痰瘀同病是许多老年病,如中风、眩晕、胸痹、肺胀等慢性疑难杂症的病理基础之一,因为“怪病多由痰生”,痰瘀气相互贯穿疾病的始终,导致病情复杂顽固、虚实夹杂。邹先智名老中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的“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肾并养”的学术思想为我们拓展了痰瘀同治的新思路。他通过研究《黄帝内经》等多本著作,探寻痰瘀互结和“津血同源”、气血津液的关系,研制出的“银星养脑片”、“瘫康胶囊”等中成药剂对治疗老年病方面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原文涛,郭新侠,扬庆堂,黄帝内经关于痰瘀同治的理论研究,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2009

[2]丁爱华,痰瘀同治治疗内科杂病举隅[D],吉林中医药,2006

[3]吴颢昕,《内经》论瘀血的治法及其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

[4]宋琦,有关湿病的论述及其对现代中医临床的启示[J],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3

论文作者:陈培亮,邹先智(通讯作者),孟云,李彩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黄帝内经》对邹先智名老中医痰瘀共治思想形成的影响论文_陈培亮,邹先智(通讯作者),孟云,李彩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