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藏品大赛点记183--阿莱斯丁后裔外语系外语系年龄研究_伊玛目论文

山东博物馆藏赛典赤#183;赡思丁后裔族谱外文部分成书年代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文论文,族谱论文,博物论文,成书论文,山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山东博物馆现藏一部《咸阳族谱》,系元代杰出回回人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后裔在中国形成的早期家谱之一。2008年,它被收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①除却汉文内容外,族谱中有外文内容29页,记录的信息量较大,根据保存状况来看,年代已十分久远,是该伊斯兰教珍贵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咸阳族谱》的封面有元代“大元大德三年六月日”的纪年,并且盖有元代八思巴文印章,且标明“敕命之宝”。现存的《咸阳族谱》中可以见到赛典赤·赡思丁的后代乌马儿的友人元代政府官员征东行省儒学提举潘东明的序文,综合其他相关历史事实,有学者已研究证实《咸阳族谱》汉语部分最早成书于元代②。然细观《咸阳族谱》外文部分,却未能发现明确成书纪年,亦无其他资料证明《咸阳族谱》外文部分的修订时间,故而需要结合相关史料,根据内容、书写风格、纸张等因素确定其成书年代。

       二、有关《咸阳族谱》外文部分成书年代上限的讨论

       根据《咸阳族谱》外文部分中两次出现的“中国”内容记载并考证相关史实,可以确定其外文部分成书年代不早于元代。两处记载如下:

       第一处关于中国的记载为:“我们中的先人和后人都是阿里——愿主喜悦之——的子嗣。阿里的子嗣们分布在我们中国的各个地方,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相互不再认识。于是我们要为自己建立一部书册,我们在书册上书写我们的名字,我们在书册上排列我们的谱系,以便于在相见之时我们能够相互认识,也使我们的后人不至进入迷误者的谱系之中。”

       第二处为:“安拉已让世人知道了他的那个国度,那就是最美好的国家——中国。中国充满了尊严、恩典与裨益;那里还有让眼睛感到美好、精神为之向往的东西,同时也还有随之而来的欲望和私欲的享受。”

      

       图一 《咸阳族谱》阿拉伯文内容中第一处有关中国的记载

       其中第一处出现了“

(

)”的阿拉伯语表达,意为:“我们的中国”——这足以说明当时的书写者不将中国视为异域。第二处则出现了“

(

)”即“最好的国家是中国”的阿拉伯语表达。表明书写者将中国视为

(

)”即“最好的国家”。通过外文部分两处阿拉伯语记载可以看出其外文部分的书写者已经将中国视为祖国,并且是热爱中国的。结合赛典赤家族元代入华的基本史实③(其家族不可能在成为中国人之前将中国视为祖国),可以判定这些外文是写在赛典赤家族入华之后的,排除了其写于赛典赤家族入华之前的可能性。

       综上可以确定《咸阳族谱》外文部分成书年代的上限是元代,具体时间为赛典赤家族在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入华之后。

       三、有关《咸阳族谱》外文部分成书年代下限的讨论

       (一)《咸阳族谱》外文部分内容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生平事迹的记载,体现出较浓厚的元代伊斯兰教风貌。

      

       图二 《咸阳族谱》阿拉伯文内容中有关什叶派十二伊玛目的记载(节选)

       《咸阳族谱》中有关什叶派十二伊玛目生平事迹的记载以阿拉伯语写成,共5页。笔者翻译并注释如下:④

       此乃来自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家属的伊玛目排序

       阿米尔从人类的谱牒记载中抄写了这个缩写本。我们知道在安拉的使者——愿主福安之——之后的伊玛目一共有十二位真正的伊玛目。

       第一位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阿里——愿真主光耀他的面容。他的别号是艾卜·哈桑。他父亲的名字是艾卜·塔利布,他于7月13日⑤星期五生于克尔白的所在地麦加,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40年9月21日⑥,享年63岁。他是被本·穆勒吉姆——主责其咎——杀害的。他的墓葬位于阿拉伯纳杰夫。

       第二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哈桑——愿主使之平安。他的别号是艾卜·穆罕穆德·栽基。他父亲的名字是阿里·本·艾卜·塔利布。他母亲的名字是法图麦·宰海拉——愿主使之平安——他于伊斯兰教历9月的一夜⑦生于麦地那,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50年2月27日⑧,享年48岁。他是被穆阿维叶——主责其咎——杀害的。他的墓葬位于拜基。⑨

       第三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侯赛因——愿主使之平安。他的别号是艾卜·阿卜杜拉。他父亲的名字是阿里·本·艾卜·塔利布,他母亲的名字是法图麦·宰海拉——愿主喜悦之——他于伊斯兰教历8月3日⑩生于麦地那,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61年1月10日——即阿舒拉日,享年58岁。他是被叶齐德·本·穆阿维叶——主责其咎——杀害的。他的墓葬位于克尔巴拉。(11)

       第四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阿里·宰因·阿比丁——愿主使之平安。他的别号是艾卜·哈桑(12)。他父亲的名字是侯赛因,他母亲的名字是莎哈尔·巴努·宾提·凯希尔。他生于麦地那(13),他在其父亲侯赛因之后在位34年。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95年(14),享年56岁。他的墓葬位于拜基。

       第五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穆罕穆德·巴基尔。他的别号是艾卜·贾法尔——愿主使之平安。他于伊斯兰教历57年2月3日(15)生于麦地那,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114年(16),他的墓葬位于拜基。

       第六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贾法尔·萨迪格。他的别号是艾卜·阿卜杜拉——愿主使之平安。他父亲的名字是穆罕穆德,他母亲的名字是法拉特。他于伊斯兰教历86年3月27日(17)生于麦地那,他在位34年,享年65岁。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147年7月15日(18),他的墓葬位于拜基。

       第七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穆萨·卡齐姆·阿卜杜·萨利赫。他的别号是艾卜·易卜拉欣(19)。他的父亲的名字是贾法尔·本·穆罕穆德,他的母亲的名字是哈米德。他于伊斯兰教历2月7日(20)生于麦地那,他的在位期是35年,享年55岁。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183年7月5日(21),他是被哈伦(22)——主责其咎——杀害的。他的墓葬位于巴格达。

       第八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阿里·里达。他的别号是艾卜·哈桑。他父亲的名字是穆萨·本·贾法尔。他于伊斯兰教历4月11日(23)生于麦地那。伊斯兰教历200年9月(24),他在位20年。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183年7月5日,他是被哈伦——主责其咎——杀害的,他的墓葬位于图斯(25)。

       第九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穆罕穆德·塔基。他的别号是艾卜·贾法尔。他于伊斯兰教历7月11日(26)生于麦地那,他在位7年。享年25岁。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200年12月3日(27),他的墓葬位于□(28)。

       第十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阿里·纳基。他的别号是艾卜·哈桑。他于伊斯兰教历7月13日(29)生于麦地那,他在位1年。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254年6月(30),他的墓葬位于□(31)。

       第十一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哈桑·阿斯卡里。他的别号是艾卜·穆罕穆德。他父亲的名字是阿里·本·纳基,他的母亲叫做苏拉孜。他于伊斯兰教历3月(32)生于麦地那。享年28岁。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260年3月(33),他的墓葬位于□(34)。

       第十二位伊玛目是诸信士的领袖,他的名字叫做穆罕穆德·卡伊姆·蒙塔扎尔·马赫迪——愿主喜悦之。他的别号是艾卜·卡西姆。他的父亲的名字是哈桑·阿斯卡里。他的母亲叫做哈塞乃·宾提·卡萨尔,他于伊斯兰教历255年9月23日(35)生于□(36)。他归真取决于真主的意欲,他因担心自己的敌人而隐遁了,他将会出现。那时,今世就会像现在充满了黑暗和压迫一样充满正义与公道。除真主外,其他人是绝不会知晓这些幽玄的。求真主赐福我们的领袖穆罕穆德和他的所有家属。

       愿真主赐福众先知,一切赞颂全归养育众世界的主。

       《咸阳族谱》上述阿拉伯文内容比较详尽地记录了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出生地、埋葬地、出生时间、归真时间等,并且记载了最后一位伊玛目是隐遁的马赫迪,直接涉及教义内容;同时对卡尔巴拉事件的策动者等人进行语言贬斥,显属什叶派历史文献。

       元代有大量穆斯林进入中国,其中也有什叶派信仰者存在,杨志玖《元代中国伊斯兰教派试探》一文即详细研究了元代什叶派信仰的存在。(37)根据赛典赤家族《咸阳族谱》外文部分中详细直接记载什叶派信仰的材料,可确认赛典赤·赡思丁及其后代在元代是什叶派信仰者。

       元代之后,东西交通不似从前便利,来华穆斯林数量大为减少,这也就决定了从域外传入什叶派教义的机会大为减少。明代到清代回族中(包括赛典赤·赡思丁家族中)什叶派信仰状况的资料很少。笔者所见仅有清马伯良《教款捷要》第七章“伊斯俩目的条件八件”,以及民国于少斋阿訇印刷的《清真教的原根八件》中有关“信伊玛目”的内容。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历史文献中在出现了这些什叶派信仰记载的同时,也出现了有关逊尼派信仰的记载。另外,一些明代伊斯兰文物中出现的哈里发阿里的言辞(38)、可能与什叶派第十二位伊玛目的隐遁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很难理解成非常完整的什叶派信仰体系。

       《咸阳族谱》外文部分中成体系的、明显的什叶派信仰,说明它只能出现在什叶派穆斯林涌入中国、且有着明显什叶派信仰表现的元代。

       (二)《咸阳族谱》外文部分的字体与风格。

       《咸阳族谱》外文部分的书法,根据笔锋能够看出是以竹笔而非毛笔书写的。字体十分自由,是行书。形式兼具纳斯赫体(39)与波斯体(40)风格。外文部分书写过程中若出现错误,则直接在原文上面增删修改。它与北京、河北、山东一带经堂教育中使用的手写本阿拉伯语、波斯语教材的书法风格呈现出某些相通之处,但又有着较大差别。笔者所见与《咸阳族谱》书写方式最为接近的一份阿拉伯语手抄经书,为山东济南市商河县棘城清真寺旧藏伊斯兰教历1353年(公历1934年)手抄古兰经经后说明。现对比如下表一:

      

       相对而言,《咸阳族谱》外文部分的书写更多地表现出了流畅、娴熟、洒脱,足以说明书写者是以阿拉伯文、波斯文作为第一语言,是能够极其娴熟的书写这两种文字的,可能是一位入华不久的回回穆斯林,或者是尚能十分熟练掌握阿拉伯文、波斯文的二代三代回回人,而非以汉语为母语、后天学习阿拉伯语、波斯语的中国穆斯林。结合元代回回人入华的大背景和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在元代入华的基本史实,可知其外文部分书法风格具有元代到明初的特点。

       (三)《咸阳族谱》外文部分的纸张装帧与元代相关文献的记载吻合。

       元代文人王恽的《中堂事记》(上)提到,回回译史麦术丁“其所译薄籍捣治方厚,尺纸为叶,以木笔挑书普速蛮字,该写众事。纸四隅用缕穿系,读则脱而下之。”(42)上述记载中“纸四隅用缕穿系,读则脱而下之”,是指在文献的四周用线穿起来,阅读的时候则拆线“下之”。

       《咸阳族谱》阿拉伯文内容中“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尊名,真主从无到有创造了人类以展示其能力”部分中第一页的右上角与右下角(本页左上角和左下角已脱落不存),有红色不规则的圆圈图案,难称美观,故非装饰用,加上出现在一部分内容的开始,可见可能是画好,准备用以打孔。打孔的目的则很可能是为了穿上线,把各页装订在一起。这与上述文献中记载的元代穆斯林在书写波斯文、阿拉伯文时所采用的装订方式有一致性。

       四、结语

       结合元代是包括赛典赤·赡思丁家族在内的西域回回人入华主要时期的基本史实,与《咸阳族谱》中有关认同中国为祖国的记载,可知其成书时间不会早于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依据《咸阳族谱》外文部分中关于什叶派信仰的详细记载,以及什叶派在我国主要存在于元代的史实,可以推断这应是成书于元代的一份作品。其书写风格表现出以阿拉伯语、波斯语为母语人士的书写习惯,具有元代到明初的书写风格,文献中纸张上的红圈标志与元代汉文记载的阿拉伯文、波斯文文献装订方式一致。综上,我们认为这是成书于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到明初的一件伊斯兰教记事文献。

       注释:

       ①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题名为:“《忠惠咸阳王赛氏家传》不分卷(元)番东明(清)赛宣、赛灼等辑 元大德三年至清光绪八年(1299-1882)写本山东省博物馆”。

       ②纳巨峰:《赛典赤家族元代家谱初考》,《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

       ③(明)宋濂原著,中华书局点校:《元史·列传第十二》,中华书局,1976年版载:“太祖西征,赡思丁率千骑以文豹白鹘迎降。”具体时间为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20年)。关于究竟是赛典赤·赡思丁还是他的父亲“迎降”史学界尚多有探讨。但无论是谁在彼时入华,都足以证明此家族是元代入华的。

       ④在翻译过程中,对出现的相关日期、地点等参考英文资料:Hasan al-Amino,Shorter Shiite Encyclopedia,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以下将该书简称为《全书》)

       ⑤《全书》记载其生日为先知为圣前10年7月13日。

       ⑥《全书》记载他归真于伊斯兰教教历(以下简称教历)40年9月21日。

       ⑦《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3年9月15日。

       ⑧《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50年2月7日或28日。

       ⑨这是位于麦地那先知清真寺的东南的著名穆斯林公墓区。埋葬有数千计的圣门弟子,包括先知的叔父阿巴斯、先知的姑姑索菲亚、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先知的多位妻子、先知的女儿法图麦、先知的儿子易卜拉欣、先知的外孙哈桑等等伊斯兰教史上的名人。

       ⑩《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4年8月3日。

       (11)位于现在的伊拉克。

       (12)《全书》记载为艾卜·穆罕默德。

       (13)《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38年8月5日。

       (14)《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94年或95年1月25日。

       (15)《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57年7月1日。

       (16)《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114年12月7日。

       (17)《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83年3月17日。

       (18)《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148年10月25日。

       (19)《全书》记载为艾卜·哈桑。

       (20)《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129年2月7日。

       (21)《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183年7月25日。

       (22)哈伦:(763——809)阿巴斯王朝第五任哈里发,公元786到809年在位。

       (23)《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148年11月11日。

       (24)“伊斯兰教历200年9月”这句话在意思上没法说清。根据上下文和行文习惯,作者表达的意思是“他归真于伊斯兰教历200年9月”几个字。《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203年2月17日。

       (25)此地现为伊朗马什哈德。

       (26)《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195年7月10日。

       (27)《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220年11月30日。

       (28)《咸阳族谱》外文原文不清晰,根据《全书》记载为巴格达。

       (29)《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212年7月5日。

       (30)《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254年7月3日。

       (31)此处这个词写法是:

(Istamradb

d)或者是

(Istaradb

d)。但是根据包括《全书》在内的各种资料,其埋葬地是现在伊拉克的萨马拉(

S

mr

‘u)。尚不明确原文为何写作如此。

       (32)《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232年4月8日。

       (33)《全书》记载他归真于教历260年3月8日。

       (34)此处这个词写法也是:

(Istamradb

d)或是

(Istaradb

d),参见前面注释。

       (35)《全书》记载其生日为教历255年8月15日。

       (36)此处这个词写法也是:

(Istamradb

d)或是

(Istaradb

d),参见前面注释。

       (37)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342页。

       (38)参见骆爱丽:《明代回回文化初探——以〈荐福图〉与回回文瓷器为中心》,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

       (39)纳斯赫体(

-Naskh):意为誊抄体。起源很早,自中世纪起,就已经广泛应用于伊斯兰地区的写作、译稿、誊抄之中,其笔画形状盘曲。

       (40)波斯体(

-Ta‘alíq):起源于波斯人书写阿拉伯语的书写习惯,其特点是常将一些阿拉伯语字母的弧形笔画拉长。

       (41)签署体,伍麦叶王朝后期书法家尤素福·塞吉兹所创,15世纪书法家密尔·阿里·泰布里奇确定其书写规范,常用于文书、证书的书写,其特点是自然流畅,活泼多姿。

       (42)(元)王恽原著:《秋涧集》卷80,四部丛刊初编缩本,第769页。

标签:;  

山东博物馆藏品大赛点记183--阿莱斯丁后裔外语系外语系年龄研究_伊玛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