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肖喜德

湖南省涟源市杨家滩中心卫生院 湖南娄底 417124

【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84例糖尿病患者,分别设置常规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2例,前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后者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优质护理组FBG、P2hBG和HbAlc均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护理组睡眠时间及焦虑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优质护理;糖尿病;焦虑程度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ol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in July 2014 to July 2014 in our hospital 84 cases of diabetic patients,respectively,set up regular group and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42 cases,the former for routine clinical care,the latter line of high quality nursing,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nursing,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of FBG and P2hBG and HbAlc are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 0.05);Sleep and anxiety score high quality nursing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group(P < 0.05).Conclusion:high quality nursing mode application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key words:quality care;Diabetes;Anxiety levels

糖尿病患者病程长,需承受的心理压力大,另外,相当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均为老年人,其内心更加脆弱,在疾病的折磨下,更容易出现焦虑、失落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因此,必须给予糖尿病患者优质的临床护理,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本院84例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现将详细研究过程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本院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护理模式的不同分别设置常规组和优质护理组,各42例。常规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47.5±6.8岁,病程均在3年至16年之间,平均病程6.8±1.7年。优质护理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48.2±7.1岁,病程均在2年至18年之间,平均病程7.1±1.9年.优质护理组和常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根据医嘱指导患者用药,同时常规对症治疗及其他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行优质护理,详细方法为:

1.2.1优质心理疏导

护理人员应向糖尿病患者提供优质心理疏导,每天抽时间与之进行交谈,拉家常,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交流过程中注意选择通俗易懂的语句,保持微笑,控制好语速和音量,赢得患者的青睐,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向患者详细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使其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治疗及护理中的注意事项,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1.2.2优质运动护理

合理运动利于促进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提高其胰岛素敏感度,有利于优化血脂代谢功能。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选择慢走、打太极拳等强度较小的运动项目,投入运动前,针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病情评估,若其血糖水平超过14mmol/L,应避免运动,如患者在早晨用餐前运动的,可根据其血糖水平合理调整饮食。针对患者运动时间进行科学控制,通常单次运动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

1.2.3优质饮食护理

糖尿病患者应坚持清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热量,同时注意通过饮食补充维生素等,饮食优选低脂肪食物及低糖食物。综合分析患者病情状况,针对其每天的热量摄入量进行科学控制,坚持少吃多餐的进食原则,要求患者按时、按量进食,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患者需禁烟酒,远离刺激性食物,防止血糖激增。

1.2.4优质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糖尿病患者可见糖尿病肾病以及感染等临床并发症。针对感染患者,必须重视皮肤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等,做好个人卫生。针对发热患者,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降温。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加强血压控制以及血糖控制,防止患者摄入过量蛋白质。针对神经病变患者,可通过红外线照射改善症状,或给予止痛剂治疗等。

1.2.5优质药物护理

护理人员应实时监测患者血糖水平以及尿糖水平等,遵医嘱引导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等的变化合理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优化药物使用方法。针对患者开展胰岛素注射的过程中注意选择不一样的位置,防止频繁注射同一位置诱发患者疼痛等,如果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出现低血糖问题,可选择葡萄糖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对比患者睡眠时间及焦虑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经SPSS23.0数据软件包对研究数据开展统计学分析,以T检验两组计量数据对比,以P<0.05为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血糖指标对比

护理后,优质护理组FBG、P2hBG和HbAlc均优于常规组(P<0.05),详情见表1。

注:与常规组相比,*P<0.05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病程一般比较长,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药物治疗,要想在短时间内治愈很难,由于病程长,患者承受的压力相对较大,如不给予有效疏导很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治疗[2]。因此,临床上必须要高度重视糖尿病护理,尤其是要加强心理护理等,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对待疾病,主动配合糖尿病治疗,改善糖尿病症状。优质护理模式属于一种高效、先进的临床护理模式,其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值得我们关注[3]。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后,护理后,优质护理组FBG、P2hBG和HbAlc均优于常规组(P<0.05);优质护理组睡眠时间为8.03±0.44小时,明显比常规组的6.25±0.77小时长(P<0.05);优质护理组焦虑评分为25.33±3.15分,大大低于常规组的46.03±4.24分(P<0.05)。可见,优质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优质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可大大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睡眠,缓解其焦虑症状,值得在今后的糖尿病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裴淑玲.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9:131-132.

[2]高海波.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5,05:217.

[3]李建萍.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6:225.

论文作者:肖喜德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4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肖喜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