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关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论文_于年雁

中医内科关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论文_于年雁

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医院康复科 黑龙江鸡西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内科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在黑龙江省桦南县中医院进行,选择从2012年2月份起到2013年2月末为止的46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被选中的46名患者采取随机的原则没23人分为一组,共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为了凸显中医内科在慢性支气管炎方面的治疗效果,对照组只采用西医治疗法,治疗组只采用中医内科治疗法。统一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治疗,并且将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对照组的23名参与患者中完全治愈的11人,6人通过治疗有明显成效,治疗效果一般的有4人,毫无效果的2人,总体来看有效率为91.3%;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其中完全治愈15人,具有明显成效的7人,效果一般的仅1人,毫无效果的0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关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中医内科;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

在临床中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内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以及周围的组织有炎症而导致的,中医对此有较早的研究。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等,主要发病人群是中年群体,并且发病率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慢性支气管炎会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严重不治者会逐渐演变为肺源性的心脏病,对患者身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本文针对中医内科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进行了实际的探究,选择了黑龙江省桦南县中医院为研究地点,参与研究的有46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最后得出结论中医内科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具有明显的成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3年2月份至2014年2月份末的46名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人群进行,为了避免非相关因素的影响,因此男性23人,女性23人,年龄均在30岁至65之间,平均年龄为45岁左右。将这46人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法,实验组采用中医治疗法,并且为了排除无关因素的影响,在治疗期间应该对治疗人员的饮食进行相关的控制。由于本次研究的人员在年龄、病情以及并发症等方面都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资料与方法

2.1治疗方案

对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采取西医治疗的方法,进行西医常规治疗,除了为患者补充适量的抗生素之外,还要给患者服用或者注射支气管舒张药物或者是糖皮质激素等,另外,在患者的生活作息方面也要有所参与,医生可以安排患者卧床休息以及吸氧等常规的手段。对于实验组的治疗方法,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的病症分为四个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的思想。第一种是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这些患者主要变现为时常胸闷气短,经常咳嗽、痰多,不仅脉搏细弱,而且舌苔发白,还有一些人会伴有腰酸腿软以及尿频的症状。针对这些症状的药方为甘草10克、陈皮10克、党参25克、白术15克、茱萸10克、熟地15克、附子15克、半夏15克、肉桂10克、泽泻15克、茯苓20克、淮山药25克,熬制成药之后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患病情况制定用量。第二种是脾虚型慢性支气管炎,对于脾虚的慢性支气管患者来说其临床表现为痰量偏多,且连续咳嗽,连声咳嗽尤其在夜晚会加重,白天会有所缓解,脉象较为平缓且舌苔发白,并且食欲不振,有的患者在饭后会有腹胀的情况,通常面容都虚肿。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方为:山药20克、白术9克、五味子9克、甘草3克、黄芪20克、防风6克、茯苓9克,熬制成汤药之后服用的剂量可以依照病情的轻重有所增减。第三种是肺虚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多表现为多痰且具有粘性,在平时可以清晰的听见患者痰干啰音或者是晓鸣音并且脉搏细弱,舌苔呈现薄白色。中医临床上对肺虚型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方法是:杏仁12克、百部12克、半夏15克、灸甘草6克、白前6克、紫苑6克、厚朴15克、灸麻黄12克、桔梗12克、苏子12克,上述中药按照质量精确称量,之后熬制成汤药,按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服用适当的剂量。第四种是肺肾两虚型慢性支气管炎,对于这类患者如果长期运动就会有胸闷气短的症状,病情及其容易潮热盗汗,经常性头晕眼花以及腰肢酸软,无缘无故的心烦等,总是干咳但是却只有少量的痰或者只是干咳,舌苔很少并且舌质发红。治疗药方如下:陈皮10克、熟地15克、泽泻15克、附子15克、茯苓20克、淮山药25克、白术15克、甘草10克、半夏15克、茱萸10克,熬制后的服用剂量与上述三种慢性支气管炎相同,都是根据病情的严重性设定服用剂量。

2.2统计方法

本实验统计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还采用了X2检验,最终P<0.05,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本次实验结果为中医内科的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效率为100%,即使某些患者没有治疗痊愈但是却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照组的治疗效率为91.3%,,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不但治疗的效率偏低,而且关于西医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方法对于某些患者没有效果。综合上述结果以及实际经验可知,中医内科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更为有效。

4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导致发病的原因不是很清晰,可能是有害气体和细菌引起的,也可能与微尘有关,并且病情反复,所以治疗较为困难。在这方面中医有着较深的研究,白术具有行气的疗效,苏子等重要有助于去痰,桔皮等润肺降浊,麦冬对阴虚者更为有利。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应该分阶段进行,在急性时期以防止感染为主,止咳祛痰为辅,待症状有所缓解之后应该以固本养元为主,做到彻底根除。另外,治疗方法再有效也不如不得病,所以慢性支气管炎应该主要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在平时应该多注意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参考文献:

[1]钱旭胜,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吸入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8):33-34,

[2]杨新位,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2,20(11):126,

[3]赵志环,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8):77-78,

论文作者:于年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  ;  ;  ;  ;  ;  ;  ;  

中医内科关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析论文_于年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