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气候和环境条件不同,这就导致了不同地区市政混凝土道路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的不同。甚至在同一个地方不同季节选择公路建设的施工技术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国家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当地环境条件,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和分析,促进我国混凝土道路市政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控制
1 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施工的现状
混凝土道路施工需要进行施工复测,原材料的准备,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抽样检验,混凝土浇筑几个步骤。其中混凝土浇筑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最多,例如混凝土摊铺,表面修整,接缝等,最后还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由于混凝土道路施工时间较长,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因而在施工中存在许多问题。
(1)原材料选择不当。混凝土道路施工需要的原材料都有一定的标准与限制,如常用的水泥和石料等,都不能够选择标准以外的类型,但当前仍然存在部分施工队伍为了节约成本,对材料的选择不科学,不严谨的情况,导致混凝土道路的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路面抗压性不强等问题。
(2)混凝土配合比不适宜。混凝土道路的施工配合比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原材料与混合料的配合比应根据施工用具与路面使用情况进行设计,若是在配合比上产生差错,容易对路面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3)表面修整难度大。由于混凝土在铺设后并不平整,因而需要进行路面刮平作业,并且在表面修整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路面的易性与塑性。但由于表面修整需要使用相应仪器对路面平整度进行测量,且修整期间可能会受到降雨等天气影响,都容易给修整加大难度。
(4)水泥水化热问题待解决。水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水化放出热量,这虽然有利于施工进度的加快,但大面积的道路施工中大量的水化热无法向外扩散时会在混凝土内部释放温度,造成内外温度差,从而引起路面裂缝。并且水泥水化热是由水泥本身属性造成的,因此,解决水化热问题较有难度。
2 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2.1 严格进行施工材料检查,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合格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出行质量,这就意味着人们对道路质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最大程度上保障市政工程中混凝土道路的质量水平达到标准,相关施工技术单位应该严格遵守施工的有关规定,按照具体的规范来进行施工。选取施工材料时,必须保证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并且达到合规的标准,才能为接下来的施工工作提供有效地保障。挑选施工材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材料采购部门在进行材料的选择时,需要货比三家,尽可能的选择正规品牌厂家所生产的施工材料,在挑选时,需要注意核查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2)材料采购部门不仅要挑选质量达标的施工材料,还要选择对比后成本较低的材料,节约施工成本,并且选择的施工材料需要考虑到施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实际情况。(3)市政工程中混凝土道路施工最重要的施工材料就是水泥,因此材料采购部门需要选择品质有序的水泥来保障施工质量,在选择其他材料时,也需要进行仔细挑选,例如选择混合石料时,要对石料的硬度进行考察。(4)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存放,如果遇到梅雨季节,专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将材料转移到避雨的地方,使用塑料布进行遮盖,避免出现施工材料质量受损的情况。
2.2 深入研究先进的技术,积极优化施工工艺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最重要的就是混凝土混合材料。在施工之前,需要将水泥、石料等材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在进行材料搅拌时,施工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来选择石料的直径。如果挑选的石料直径过大就会使得混合材料的粘合性降低,达不到施工的标准,降低市政混凝土道路的稳定性;相反,如果选择的石料直径过小就会导致水泥用量过多,造成施工材料浪费,增加经济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材料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材料的选择时,需要最大程度上保证材料的统一性,不能在混合材料的过程中临时更换材料。以免降低混凝土混合料的质量,干扰施工材料的粘合性。在进行混凝土道路摊铺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中的水分含量,以免产生混凝土道路裂缝和沉陷等情况。
2.3 完善市政工程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方案
在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混凝土道路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并且核对施工方案中的每一个步骤,这项工作非常关键。施工单位需要请专业工作人员来进行核查工作,如果在核查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或者是缺陷,则需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和解决。施工单位需要根据具体的市政工程混凝土道路要求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规定,并且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材料来进行施工。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施工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具体的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方案的完善和调整,最终以最合理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与此同时,在完善施工方案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果发现可行性较低的情况,需要及时作出协调。
2.4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力度
为了保障最终的混凝土道路整体质量,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进行严密的监督。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将施工中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分配好职权。其次,管理人员需要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施工所需要使用的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最后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施工现场信息反馈工作,如果出现意外事故,管理人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防止事态的恶化。在日常的混凝土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巡视,最大程度上保障市政工程的优秀质量。
2.5 做好施工质量检测
混凝土道路施工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测,但由于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流程多,施工过程产生的问题也很多,因而难以形成相应的体系,所以在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检测中,需要统筹这些要点,对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进行重点检测,达到预防效果。
2.6 定期进行路面养护
混凝土道路施工后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由于道路负荷或人为破坏等也会造成路面的破损或坍塌,因此定期进行路面养护是十分必要的。路面养护能够使混凝土路面在受到轻微损伤时及时补救,减少返工次数,所以在混凝土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定期进行养护手段,保障路面完整性。
结束语
城市道路建设不仅要“面”,而且要“衬”,不仅要光滑、美观,而且要安全、稳定、耐用。综上所述,市政混凝土道路建设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以解决,保证混凝土道路的质量,提高混凝土道路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武瑞生,肖传奇.浅议市政混凝土道路夏季施工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198.
[2]刘红梅,李建,吕振潭.高温地区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的成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1,32(1):108-111.
[3]周德兵.市政工程建设中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8):270.
[4]杨洪才.市政施工中混凝土道路的施工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6,(18):234-235.
[5]武瑞生,肖传奇.浅议市政混凝土道路夏季施工裂缝成因及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5):198.
[6]邱方针,阮斌.混凝土在市政工程道路施工中的运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4,(16):127.
论文作者:张祥芹,李田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混凝土论文; 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材料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材料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