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主政治研究的新思路_政治论文

当代民主政治研究的新思路_政治论文

当代民主政治研究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路论文,民主政治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民主政治始终是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课题。即使在黑暗的中世纪,饶有兴趣地探讨和研究民主者也不乏其人。尽管民主政治的研究曾取得过辉煌灿烂的成果,但是近年来这一研究却存在角度不新、选题老化、重复劳动等问题,以至于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拟就当代民主政治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向同仁就教。

一、广度上拓宽民主政治研究的新视野。民主政治按其不同的层次可以划分为宏观民主、中观民主和微观民主三大领域。其中宏观民主以社会制度、国家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中观民主则以企事业单位的民主和基层群众自治为研究的主题;而微观民主研究的重点是家庭民主。宏观民主和中观民主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因此,人们更多地研究了这两个领域的民主问题。但是,我们的研究完全可以探讨新的领域。对于人们涉猎较少的家庭民主进行理论探讨,在这一新领域不懈地耕耘,将会大有收获。

首先,家庭民主必须研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民主则是一个社会民主的缩影,所以家庭民主的水准如何,直接影响宏观民主和中观民主建设的速度和发展的程度。我们无法想象,在家长制作风盛行,家庭成员等级森严的氛围里,其它领域的民主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一旦家长制作风渗透到政治生活之中,民主政治就必然裹足不前。相反,社会成员能够在各自的家庭中受到民主氛围的陶治,家庭民主成为社会风尚,那么,这种民主环境不仅可以使成年人养成民主的作风,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下一代养成民主的习惯,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地发展,使他们平等、独立、自我、自尊、自立、自主的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为他们走进社会充当合格的公民、村民和职工作好准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特殊国情更应加强家庭民主的研究。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给中国家庭带来了严重的后遗症,传统家庭孕育出来的下一代必然要受到传统文化负性价值的影响,其心理往往被扭曲,甚至变态,因而缺乏独立意识,没法形成具有鲜明个人意识的个性。这种心态是极不利于民主政治进步的。尽管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现代民主制度的双重冲击下,传统家庭中的非民主行为有很大的改观。但无法否定一个客观的事实:传统家庭中非民主现象的阴影象幽灵一般,还在顽固地表现其消极作用。因此,致力探求出有效的措施来消除落后的专制现象,实现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转轨,确实是刻不容缓的。

其次,家庭民主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家庭民主的研究刚刚起步,有丰富的研究课题等待理论工作者去探讨。依作者的一孔之见,微观民主的研究可以突出下列重点问题:1、 家庭民主在社会主义民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2、家庭民主的内涵和外延;3、微观民主同中观民主、宏观民主的联系和区别;4、传统文化与家庭民主;5、东西方家庭教育方式的异同及其对家庭民主的影响;6、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对家际关系和家庭民主的影响;7、家庭结构、家庭类型的变化与民主政治;8、青少年普通心理、社会心理与家庭民主;9、家庭民主的障碍因素; 大男子主义的起源、现状及其后果;10、家庭民主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11、家庭民主建设的目标模式。可见,家庭民主作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不仅有研究的必要性,而且有丰富的研究内容、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深度上加强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不仅受经济基础的影响,而且受社会意识其它因素的制约。这就说明,在研究民主政治时,既要从经济的角度来理清民主政治发展的线索;同时,也应从政治学、文化学、传播学、心理学、科学技术等等不同方面探讨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强化民主政治的多学科研究,将使这一研究达到更高的层次。

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民主政治。政治是政治文明和政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政治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民主政治每前进一步,总伴随着政治文化的更迭和变革。民主政治需要政治文化作先导,需要政治文化为其摇旗呐喊,离开政治文化的实质性变革,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民主政治制度。而且民主政治在新的基础上发展也需要适当的政治文化氛围。政治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制约民主政治行为,它可以支持人们的政治行为,也可以阻止人们的政治行为,竞而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政治倾向、政治态度、政治信仰等等。总之,民主型的政治文化是民主政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完全有理由把民主政治的研究同政治文化结合起来,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规律。这方面研究的专题有:民主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民主文化的类型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民主政治与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对民主政治的负面价值;改革时代政治文化的嬗变及其对民主政治的影响;民主型政治文化的结构及框架;民主政治、政治文化与人的现代化。

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民主政治。以心理学的原理揭示社会现象特别是人类行为的内在规律已成为心理学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各门应用心理学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民主政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都离不开人的活动、离不开民主主体的行为,而这些活动和行为必然受到人们心理的影响,那么,何种心理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哪些心理又不利于民主政治的进步呢?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根据初步研究,我们提出和论证了“民主心理”这一崭新的范畴,并对民主心理的内涵、类型、发展过程作了初步的分析,从而使我们深感民主心理与民主政治密不可分,不同的民主心理对民主政治有着截然相反的作用。由于我国公民的民主心理素质较低,且发展极不平衡。所以,理论工作者更应高度重视民主心理的研究,力求找到克服消极民主心理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消除建设高度民主政治的阻力。为此,可以重点研究如下问题:民主心理的内涵和外延;民主心理的类型和作用;民主心理发展的历史轨迹;民主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传统文化与民主心理;当代中国公民民主心理现状及其走向;改革开放时代民主心态的深层变动;市场经济、精神文明与民主心理;不同阶级、阶层民主心理研究;民主心理的调控机制。

从科学技术的角度研究民主政治。战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政治制度及公民的政治行为。首先,现代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变了劳动方式,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劳动者迅速从手工劳动、繁重劳动、危险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务劳动的社会化,都增加了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余暇时间。这样,人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政治活动、关心政治发展、扩大社会交流。流治阶级也被迫调整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统治方式,至少在表面上使其统治抹上一层民主的色彩。所以,科学技术有可能使更多的人参与政治活动。其次,科学技术有助于形成民主的思想和观念。人类社会步入了科技新时代,崇尚科学已蔚然成风。由于劳动者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逐步认识到了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因而他们就会逐渐地放弃封建迷信思想,改革传统的风格和习惯,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意识到自我的价值和尊严。这样,公民就会逐步放弃依附心理、崇拜心理、恩赐观念和清官意识,在现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民主的思想和观念。再次,现代科学技术为实现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当代民主政治主要是以代议制的形态表现出来的,公民不可能直接地参与决策,公民的意志、要求、需要要尽可能快、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到决策机关,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由于现代交通工具缩短了国际之间和国内各地之间的距离,为民主政治的竞选、演说创造了条件;而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在信息的收集、传递、贮存、反馈诸方面提高了质量,加快了速度,这就可能及时地做到上情下达、双向交流,把公民的意志最大限度地体现到决策之中,使决策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电视、通讯卫星的发展,使公民能够及时地了解政治活动,大大地提高了民主政治的透明度,减少了政治行为的神秘色彩,这一些新闻媒介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大众的政治心态而增加了政治的吸引力;电子计算机不仅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处理好选票结果,对选票的数量、结构作出迅速的反映,而且借助人工智能可以编制出科学的选择程序,在大规模的公民心态调查中,电子计算机还可以处理棘手的问题。可见,现代科学技术发达对民主政治产生了多维的影响,诸如:现代科学技术与公民的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新技术条件下选举方式的改革;信息在现代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与人的现代化和政治的民主化;现代科技在民主政治中的应用研究;技术民主论思潮剖析;现代科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等,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本文只提出了问题而没有解决问题。我们大胆地预期,民主的研究能够在上述领域有新的进展,那么,这种研究就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性,就有助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长足进步。

标签:;  ;  ;  ;  

当代民主政治研究的新思路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