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手工教学中数字“参照物”的运用策略论文

绘画与手工教学中数字“参照物”的运用策略

● 王卫华

【摘 要】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2016 年版)》强调以生活为素材,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在培智学校绘画与手工教学中,将汉字数字“一到十”和阿拉伯数字“0—9”的部分数字形态相结合,作为造型的“参照物”,并注重低起点起步、缓坡度推进、多循环巩固,可帮助中重度智障学生更轻松地学习。

【关键词】 绘画与手工;培智学校;美术造型;参照物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绘画与手工课程标准(2016 年版)》强调以生活为素材,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活动。运用“参照物”进行美术造型教学,可降低教学的难度、充分调动中重度智障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被充分地挖掘。[1]

绘画与手工教师教学造型的“参照物”通常为实物、网页图片、标本、模型、模本及自己的范画。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用数字作为中重度智障学生学习造型的“参照物”,简便、快捷,教学效果尤为明显。数字“参照物”教学法的运用要遵循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低起点起步、缓坡度推进、多循环巩固,从而使学生的绘画与手工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面向全体学生,低起点起步

教学是教和学的活动统一体。重视智障学生的学法指导是实现从教到学的关键。智障学生由于身体障碍,心理很敏感,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熟悉的造型为原型引发学生的注意,并想方设法把新旧知识以低起点起步,用简单的数字“参照物”作为原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增强学生学习美术造型表现的信心。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令部分年轻人无法就近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居民对临终关怀机构需求增加。而目前,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因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经济负担重。

对于刚入学不久的智障学生,教师可设计一些低起点的连点成线练习,使学生对物体的基本形有个大致的了解。组合练习点连线时,可以借助数字的拉长、变尖、旋转等方法使中重度智障学生轻松造型。在绘画与手工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作为“参照物”,使得他们对原先觉得难画的连点成线也能准确展现。

教学画日常生活用品时,可让学生借助数字“参照物”快速添画已会画的装饰元素。如对于裙子、帽子、雨伞、口罩、开水瓶等日常生活用品,引导学生借助数字“参照物”说出或画出两种以上设计,如连衣裙的上下半身可以通过正反“八”造型,领口和裙边、袖口的曲线可以借助“3”造型。

对于有了一定造型基础的智障学生,教师可以让其进行组合练习,如以变换数字“参照物”的弧度大小、方向等方法描绘较复杂的景物,让学生能在描绘过程中让线与点基本重合。

面对中重度智障学生,必须紧密结合他们的生活,从做中学,[2]从学中去再现和创作有个性、有活力的美术作品。为了使学生用熟悉的数字形状作为造型“参照物”来表现美,教师应采取缓坡度推进的教学方法,以中重度智障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为主平台,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和表达他们心中的美,使学生日积月累地增强造型能力。如用数字“参照物”将斑马线、交通指示灯、模拟银行、模拟超市等呈现出来。数字“参照物”情境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

“参照物”法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加强形象识记能力。如学习画简单的圆形和半圆形造型时,可以让学生联想数字“0”的样子及写法。再如教学小鸟眼睛的画法,可借助阿拉伯数字0 和3,反复临画,开始时不要求他们将大小和形态完全对应;而教画小鸟飞翔的翅膀时则可以联想到汉字“八”。

自起事发生至解围塔尔巴哈台之近一年时间内,回民军以礼拜寺为中心,哈萨克军盘踞于城南、北、西各乡间作为外援,攻打塔尔巴哈台城。在棍噶扎勒参率领的察哈尔、厄鲁特蒙古兵和守城官兵的夹击下,哈萨克军纷纷逃入塔尔巴哈台附近之深山老林内,回民军尚在礼拜寺内坚守不出,但此时清军已控制了塔尔巴哈台局势。在这一年当中察哈尔蒙古兵在棍噶扎勒参的带领下,与起事者交战多次,使塔尔巴哈台局势控制在清朝一方。

二、结合学生生活,缓坡度推进

2011年10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实施建议三个方面对教师教育机构设置和教师教育课程提出基本要求,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课程资源、实施教学与评价了提供重要依据。

在绘画与手工教学中,教师应尊重每个智障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通过数字“参照物”带领学生认识不同物体的造型特征,让生活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使之积极主动探究学习,让很难体验成功的重度智障学生在数字情境中也能露出开心的笑容。[3]如手工课《吉祥结》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能借助数字“参照物”的运用经验,琢磨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不经意中增长知识和技能,增强获得感。

三、加强螺旋训练,多循环巩固

螺旋训练、多循环巩固法对中重度智障学生技能的掌握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进行数字“参照物”造型训练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从头再开展训练,也可以不贴标签式地让中重度智障学生自己选择训练内容。对于造型能力有限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反复指导下实现多循环练习,直到他们自己满意为止。

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潜能也是无限大的,需要教师去充分挖掘。通过多次训练以后,他们会记住小草是把数字“3”旋转、写尖并拉长;小鸟的眼珠是根据小鸟的朝向用不同朝向的数字“3”来表示。在循环练习的过程中会发生由量到质的飞跃,会实现数字“参照物”给绘画与手工教学带来的积极效应。[4]中重度智障学生经过一个阶段循环训练后造型能力能实现螺旋式上升,他们创造的作品也能达到不同层次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永正.中小学美术教学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谈生活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刘全礼,邢同渊,马积德.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心理学[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

[4][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中图分类号 】G764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特殊教育学校,224200)

标签:;  ;  ;  ;  ;  

绘画与手工教学中数字“参照物”的运用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