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建筑行业也随之获得了迅猛发展,以往陈旧的工程管理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建筑行业市场发展的需求,继而出现了以BIM技术为核心全新的工程管理技术体系。BIM技术自身具有多种功能和优势,运用所获得与工程项目相关的信息数据建立起虚拟模型,使工程管理工作更具全面性,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提升施工效率。
关键词:BIM在建筑;工程管理;应用;研究
1BIM的含义
BIM主要是指建筑信息模型,是近些年开始普遍应用于工程建设中的一种新型数字化技术,BIM技术出现后,使工程建设项目得运作方式从原来的传统的旧形式中进行了转变,对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BIM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变,通过技术数字化,在建筑三维模型中构建一个与实际情况相同的信息数据库,在信息数据库中包含了所需要的所有信息,从空间到平面全方位的立体的展现,其中的信息包括建筑物构建信息、专业信息、状态信息等基本信息,BIM技术把空间,包括运动行为等信息用三维立体形式展现,为建筑工程整个实施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使建筑工程项目全程遍的可控化,管理人员一目了然,有利于很好的集合整理资料信息,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工程建设质量,有效的控制了工程所需的成本。
2传统建筑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现场管理问题
传统建筑工程进行的管理没有办法很好的对施工现场中的组织、计划以及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进行很好的协调,这就造成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没有办法很好的完成相关工程,对工程现场暴露出的施工工艺与施工技术问题也不能进行解决,因此会造成一系列的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以及工程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而且很多建筑工程企业对于工程现场的管理制度不明确,这就很容易造成工程现场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安全存在着较大的隐患,而且没有人可以对此提供保障,一旦工程质量不合格必然会影响到建筑工程使用者以及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给建筑工程企业的声誉与利益造成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工程进度缓慢
在很多建筑工程中,大型机械设备已经开始被投入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让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得到了提高,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诸多隐患,首先,大型机械设备需要由人去进行操控,但是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人才较为稀缺,操作人员的缺乏必然导致大型机械设备不能投入使用;其次,部分施工人员自身水平有限,他们对一些施工工艺、施工技术不能很好的掌握,对于工程图纸也无法理解;再次,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工程进度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材料的供给、设备的维修、维护等,以上提到的种种因素都会对建筑工程进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工程进度缓慢。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 BIM的基础管理应用
基于 BIM 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括 2 个方面。
3.1.1基于 BIM 的项目规划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在规划过程中,主要包括项目造价和项目设计 2 个方面。对于整个项目造价管理中,量价和造价是非常重要的,工程量的统计也是至关重要的,运用 BIM 系统自动完成材料、预算材料价格等各方面的工作,这使得整个建筑预算材料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在 BIM 设计管理过程中,传统的规划设计需要设计人员进行设计,而设计过程中,必须需要规划设计指标或规划条件等各个方面,然而通过 BIM 软件,却能以模型的方式将设计理念展现在业主面前,将纸质的材料逐步转成 3D 模型来完成设计方案,使其更加科学和高效。
3.1.2基于 BIM 的施工管理。虽然我国社会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依旧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问题。因此,必须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来确保整个建筑施工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效率问题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必须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降低施工过程中材料浪费的现象,增强整个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问题,最重要的是各个施工单位间要进行有效的配合,从而加强施工单位的协调性。
3.2施工质量管理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众所周知,施工人员、施工方法、材料、环境和设备仪器等均有可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而BIM技术的使用可以使这些影响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通过将BIM技术应用于移动终端上,有助于工作人员实时了解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譬如,在土建和机电施工环节,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机来查看模型,也可以实时将有效的信息输入模型中,同时也便于对技术标准及施工方案等进行查询,如果模型中存在缺陷,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分布式云平台技术对其进行更改,再利用移动终端就可以将更新后的模型传递给所有用户,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效率和质量。
3.3竣工结算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可以利用构件的几何尺寸、属性特点与空间的扣减关系来开展竣工结算,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竣工结算效率及质量,减轻造价工程师的压力,也有助于提高审核的透明度。BIM的参数化可以增强模型的联动性,利用BIM技术建立的模型可以随设计的变更而自动更新有关数据,而且还可以维持原先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提高项目变更的便捷性,避免因项目变更而出现工程造价漏算或重新计算的情况。除此之外,利用BIM技术来更改设计方案,无需使用2D图纸,这样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造价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结束语
在世界范围内BIM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在发达国家该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与发展,有效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技术水平,BIM技术正在推动着整个建筑业的变革。我国的BIM技术正处于起步阶段,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重视BIM人才培养、在BIM推广方面为企业提供适当的资金资助及优惠政策,政府、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应加强合作,促使BIM技术能够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可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及减少图纸变更,对绿色发展、保障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士昭.建设工程信息化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何关培,王轶群,应宇垦.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姚晓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型论文; 很好论文; 建筑论文; 信息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