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政治--高三“思想政治”教材的处理思路_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政治——处理高三《思想政治》教材的一个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论文,本质论文,思路论文,教材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并反作用于经济。这是高三政治常识前言中揭示的贯穿全书的最重要的一条政治学原理。这里所讲的经济是经济基础或社会生产关系之总和。从传统意义上看,所谓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社会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以及在这些活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据此,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高一经济常识中说:“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动摇了这个基础,就等于动摇了社会主义大厦……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这里说的“根本特征”当然就是本质特征。

然而,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作了深刻而简明的概括: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当然不能理解为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只不过他把公有制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作用具体化——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通过改革);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要求达到人民的共同富裕。但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造性贡献还在于他不把坚持公有制看成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而仅仅看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更重要的是他还突出了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强大物质基础的根本任务。因为如果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即使坚持了公有制,也只能是共同贫困。贫困并不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包括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具有极大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我们在学习和讲授政治常识的过程中,就应该把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放在更为广阔的经济背景下来考察。即要把社会主义政治放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这样的知识链条中来考察,从而更充分地揭示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源和作用。

首先,要认识到社会主义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最后根源和最终动力。生产力状况和其他事物一样,也有其质与量的规定性。新的科技革命,劳动者素质的飞跃(如由经验技术型变为科学技术型),生产工具质的飞跃(如由手工工具到机器工具等等),从而使生产力类型发生质的变革(如由小生产到社会化生产),这就或迟或早引起生产关系质的发展,从而或迟或早引起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上层建筑的质变。生产力状况在质的基础上量的扩张或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也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和政治上层建筑的某些变化。在这些过程中,无论生产力以何种方式变化,都必须经过生产关系这个中介,经过生产关系的传递、转换,才能把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贯注到政治上层建筑中去,引起政治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对此,我们可以用物理学中的杠杆原理或发电供电原理来比喻这一过程:

从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过程以及两个比喻,充分说明政治上层建筑质或量的变化的最终原因和动力。这就为我们解释和说明社会主义某种政治现象之所以产生或变化的原因提供了最终的经济依据。

其次,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判断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某个部分是优是劣、是否应当改革以及改革成败的最后标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内部也是复杂的,其中每个构件、每个环节是优还是劣,改革的每项措施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用“本本”标准去判定,也不仅仅从经济关系或政治关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去判断,最终还得由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去衡量、去决定取舍。生产力标准不仅是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政治活动的最后标准。这也是我们解释说明某种社会主义政治现象有无或有何重要性(优越性)的经济依据。此时如果再用杠杆原理作比喻,则必须使“力点”、“重点”,“力臂”、“重臂”换位。社会主义政治上层建筑就成为“力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则起着传递、转换其反作用力的“支点”作用,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则起着“重点”的作用了。

再次,社会主义政治活动过程也对应着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动过程。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政治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目的的手段。但就社会主义政治过程本身而言,它与社会主义经济过程相对应,也有它自身的目的和手段。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广义讲,它揭示了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因为经济关系归根到底是其他社会关系的本质。从狭义看,它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现象的本质。同样,社会主义政治也应当有和社会主义经济相对应的目的和手段,就是说有它自己的本质。社会主义经济的目标通过坚持和完善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与之相对应,社会主义政治的目标是通过法律、政策、方针等手段来实践国家对内对外职能,使人民切实做到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过上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生活。一句话,就是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高度民主、经济上共同富裕、思想文化上高度文明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这也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是认识和把握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的一把钥匙。政治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关系又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是划分阶级的标准。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还启示我们,经济关系决定阶级关系,阶级关系又贯穿于政治关系之中,应有它更为深刻的内涵。

众所周知,发展生产力的实践活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只有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群才能称之为人民群众。既然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就要依靠人民群众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成果也理所当然应为人民所占有和享用。即是说,依靠人民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人民。这是生产力自身固有的紧密联系的两种客观要求。任何社会形态都要依靠人民发展生产力,但并非任何社会形态都能使发展生产力的成果归人民占有和享用。在原始社会以后的长时间内,生产力自身固有的两种客观要求被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人民群众被驱赶着去发展生产力,而很少占有和享用生产力发展的成果,因而严重地挫伤了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种割裂的实现形式就是剥削阶级的私有制,表现这种割裂的社会力量就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对立,维护这种实现形式和社会力量对立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剥削阶级的政治统治。由此可见,阶级对抗关系虽然明确显示在阶级社会的生产关系中,但这种对抗的胚芽却早已隐含在生产力自身的客观要求之中了。只有人类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自身固有的被扭曲、被割裂的两个客观要求才真正有可能有机的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体现这种结合和统一的实现形式就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体现这种结合和统一的现实内容就是依靠人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共同富裕。维护这种实现形式和现实内容的最重要工具就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由此可见,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最终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力本身固有的两种客观要求的结合和统一为最终客观依据的。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私有制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总是有限的、暂时的,从发展趋势上看总是要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能理解邓小平同志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的深刻原因。可以说,不断地持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不是一切社会形态的共同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

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主义生产力自身不存在矛盾了,从依靠人民发展生产力这方面看,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还相当低,物质资料的开发利用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发展生产力为了人民这方面看,还存在人民内部的贫富差异,还存在着局部利益差异。实现生产力自身固有的两种客观要求的结合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还不完善不成熟。以上种种,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着大量的人民内部各阶级、阶层的矛盾关系;其中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同时还要看到,我国社会也还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力量,这就是特殊形式的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由以上分析可知,讲社会主义的经济关系决定社会主义的阶级关系不能只仅仅从生产关系讲起,还必须延伸到生产力范畴。循此思路,上下求索,就可能加深对社会主义政治关系的理解。

从质的规定性看,我国有相当部分地区和部门的生产力状况属于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生产(当然社会化程度不同),这就是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前提,也是工农两大阶级(包括知识分子)存在的经济基础。同时我国的生产力从总体上看又是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又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领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中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着必须在政治上坚持两个联盟——社会主义劳动者内部的联盟及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进而决定必须坚持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多党合作为主要内容,包括多方面爱国力量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集中了工人阶级先进的阶级属性的政治组织。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归根到底决定了它是先进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的代表,进而决定它要求建立公有制的生产关系。中国共产党这种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使她十分注重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即通过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依靠人民去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为了人民,实现了二者的完整结合和高度统一。

邓小平同志还说,我们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只有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国家才能富强起来,人民生活才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只有争取到和平的国际环境,才能比较顺利地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论述表明,国内任务决定对外政策,对外政策又为国内的任务服务。国内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就要求对国际阶级斗争形势作出正确估量和正确的对策,以争取到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这个正确对策就是独立自主地促进和平与发展、对外开放、不称霸、不结盟、和平共处,以和平方式进行国际斗争,以平等的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在世界上树立我国和平社会主义的国际形象。实现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与和平社会主义的合谐统一。

(三)

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问题,这是政治常识的重要观点。说它们有区别,在于民主的本质是由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进而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直接决定的;民主的发展程度主要受生产力状况制约。说它们有联系,是民主本质制约着民主发展的方向,民主的发展程度制约着民主本质的充分体现。现在我国基本民主制度已经建立起来,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并符合生产力状况质的规定性的,它已经具有并初步显示了优越性。但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物质技术基础薄弱,科学文化落后。二是正处于由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之中,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作用还长期存在。这两座大山就阻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具体制度、程序、规范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致使我们的民主政治还是低水平的。它只能随着生产力的逐渐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而不断完善起来。总之,既要承认我们民主政治低水平的现实,但又不能满足于低水平,既要承认民主政治应当向高水平发展,但又不能凭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急于求成和很快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以日益强大的物质力量作支撑。国家财力的充盈,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通讯交通事业和大众传媒的快捷方便,以及受此制约的教育文化状况,人民的组织和联系状况等等无不制约着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至于旧社会残留下来的专制思想的冲破,愚昧意识的克服,民主法制意识的觉醒,也不能光靠教育的力量。物质力量固然要靠物质力量去摧毁,但反动的过时的精神力量也还是要靠物质力量的强大才能最终解决问题。是人民当家作主,掌握自己的命运,还是依靠清官,祈求神灵为自己作主,以及民族之间存在的隔阂和事实上的不平等,等等,固然都有思想认识问题,但最终莫不靠物质力量的壮大、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去解决问题。

建立在社会分工和社会化生产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是推动民主建设的强大力量。市场体制的独立自主性,市场竞争的平等性,在全国范围内资源流动的自由性,市场运行的文明性、有序性和规范性,无不要求高度的民主和完善的法制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动力,而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则是民主建设的阻力。要积聚动力、克服阻力需要一个过程,要发展生产力也需要一个过程。民主建设只能适应这一过程,既不能滞后也不能超越这一过程。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过程也是政治体制改革过程。我国的改革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全面改革,在各个领域改革的排序中,不能不分轻重缓急,也不能齐头并进。经济体制的改革是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改革,实际就是调整生产力——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这付“杠杆”的“支点”位置和转换功能,使之既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能更及时更敏捷更有力地把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转换成为政治上层建筑发展完善的强大力量,推动社会主义法制的更加健全,党的领导体制的进一步改进,各种民主制度作用的充分发挥乃至对外政策的及时调整。我们的改革又是渐进式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不是“休克疗法”式改革。实践证明,这种改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成功的。

总之,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给政治常识教学提供了一个重要思路。那就是在说明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作用和发展时,要突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最终动力作用、标准作用和制约作用;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即人民的共同富裕相对应,社会主义政治要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的高度民主作为自己的目标。要深入发掘社会主义民主的内涵,准确把握它的广阔外延,使之成为贯穿社会主义政治知识内容的中轴线。从而使教学活动高屋建瓴,较好地实现政治常识的教学目的。

标签:;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政治--高三“思想政治”教材的处理思路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