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成人教育成本核算框架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成本核算框架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高等学校论文,成本核算论文,框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99(2009)06-0093-04

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经费的核算基础是《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不要求成本核算的,所以在这种核算制度下核定的学生培养成本、确定的教育经费投入和收费标准是不准确的。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所以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准则应该以《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为主,在此基础上再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成本核算所需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使事业、企业的会计核算相互融合,组成我们这次研究的成人教育成本核算框架体系。在运用这套核算体系时,我们需要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将教学的学年假设为会计核算的年度,将学年的资料转换为会计核算所需的年度资料,使会计核算的资料和教学资料在统计口径上保持一致;二是在研究学生培养成本费用与收入的配比时,我们设想只在成本费用的分类和归集时借鉴企业成本核算的处理原则,而在收入的核算上还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

一、成人教育成本核算项目和账户的设置

会计成本是指在会计期间内按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归集的费用总和。在核算成人教育成本的费用总和时,我们应按成人教育不同层次的学生类型分别设置费用项目。但在费用项目的会计核算时,还应将成本费用分为两部分,即学生培养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直接发生的各项费用,其项目内容包括:按学时计算出的工资总额、发放教师的讲课酬金和奖金性质的补助;各教学用房支出的取暖费、教学所需用品、差旅费、宣传费,学生实习费、实验费、招生费、教学设备维修费、师资培训费;发给教师的购房补贴和缴纳的住房公积金,教师的探亲旅费、独生子女保健费;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在用设备提取的折旧费等。间接成本是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发生的除上述各项成本以外的费用,其项目内容包括:教学辅助单位以及为教学服务的管理人员工资、奖金性质补助和临时工工资;为教学服务而发生的办公经费、差旅费、取暖费、水电费及与教学有关的费用;公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备以及行政设备的维修费;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探亲旅费、独生子女保健费,在扣除了社会保障部门拨付的离退休人员经费外,由学校从预算外资金开支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发放的教辅人员购房补贴、住房公积金;除教学单位以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等。

以上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项目的划分是相对于核算对象而言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划分标准或界限。例如,以学校为核算对象计算全部学生的生均成本时,其学校发生的所有费用都作为直接成本;以不同类型学生分别为核算对象时,各教学部门所发生的费用才是直接成本。所以在鉴定直接成本的内容时,不能离开核算对象这一基础。

成人教育成本核算账户的设置体系,主要以“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为主,但为了满足成本核算的要求,可增设和减少部分资产、支出及净资产科目,如增设一个一级科目——累计折旧;减少一个一级科目——固定基金;增设一个二级科目——固定资产折旧。教育成本核算时需要的其他科目,可继续沿用高校会计制度中未变动的科目。

为核算各类学生的教育成本,在设置以上成人教育成本核算账户体系的同时,还应设置辅助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即将各类型的学生或各函授点分别设置为独立的项目进行成本的归集和核算。例如:某函授点支出的差旅费,其会计分录为:借:教育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差旅费——某函授点,这样就能直接将某函授点的各项支出按设置的辅助项目归集到了此项目的账户中。核算某类型学生的培养成本时,也可照此办理。

二、成人教育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育成本计算的方法是将应计入教育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在各核算对象之间,运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归集和分配,最终确定核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成人教育核算成本因核算对象的需求不同,可分为:按不同类型学生分别计算的成本分类法和按举办方为核算主体计算的标准成本法。

1.按不同类型学生分别计算的成本分类法

在采用分类法计算学生的培养成本前,应做好成本核算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搜集成人教育职工的人数及工资总额;以会计年度为基础,统计各类学生培养所需的会计资料;由教务部门提供各类学生在会计年度内实际发生的学时;由设备管理部门提供教学设备、行政设备、学校房屋、图书资料的情况。下面我们再借鉴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制定各项成人教育费用的计算公式。

(1)计算各类学生应负担的工资总额

首先,计算每个学时的工资定额,其公式如下:

Z=G'÷D' (1)

式中:Z表示每个学时应负担的工资定额;G'表示工资总额;D'表示成教学生全年的总学时。

再将公式(1)计算出的结果代入到以下公式中,计算出各类学生应负担的工资总额,即:

G=D×Z (2)

式中:G表示某类学生本会计年度应负担的工资总额;D表示某类学生本会计年度的总学时。

(2)制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及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费

在计算学生的培养成本时,学校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暂定为:房屋建筑物为50年;专用设备为8年;一般设备为5年;交通工具为10年;图书为10年。以上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关于各类设备应计提折旧的平均年限法,再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在学生培养成本计算固定资产年折旧费时,是将以上各类设备的总额分别除以各折旧年限(暂不考虑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3)分配本会计年度的行政经费

首先,计算每个学时应负担的行政经费定额,其公式如下:

H=X'÷D' (3)

式中:H表示每个学时应负担的行政经费定额;X'表示成人教育发生的行政经费总额。

将公式(3)计算出的结果代入到以下公式中,计算出各类学生本会计年度应负担的行政经费总额,即:

X=H×D (4)

式中:X表示各类学生本会计年度应负担的行政经费总额。

(4)计算某类学生培养的生均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

A=C÷E (5)

式中:A表示某类学生本会计年度的生均成本;C表示某类学生本会计年度费用总额;E表示某类学生本会计年度的学生人数。

在制定完以上分配标准后,我们就可以将不容易区分的直接成本中的工资和间接成本的所有项目,用各类学生的不同学时及学生人数作为基数进行成本的归集、计算和分配,然后再转入到各类学生的培养成本中,求出各类学生的培养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2.按举办方为核算主体计算的标准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是指按照各项费用的预算,编制培养学生所需的标准成本,通过与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成本费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造成此差异原因的一种学生培养成本的计算方法。用标准成本法计算成人教育成本所需的资料,主要取之于学校的预算信息,所以属于成人教育费用的事前控制。学校每年通过预算安排成人教育的全年支出,预算安排的支出是否正确、合适,需要与当年学生的实际培养成本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找出差距,修正预算,并作为下年度预算安排的依据。因此,标准成本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成本控制方法。在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时,因为是根据年度预算进行的测算和对比,所以计算出的生均成本是成人教育不分学生类型的平均成本。

在进行标准成本核算前,我们也应做好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搜集学校下达的预算资料;搜集物价部门核定的学生收费标准;预计招生计划;搜集成人教育的职工人数及工资总额;搜集成人教育的学生人数。标准成本计算的依据是当年的预算收入,而培养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以下几项:学费收入;预计政府及单位拨入的专项经费。标准成本各项支出的内容是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的支出内容中,只将购置设备的实际支出转换为设备的折旧费,其他的费用支出内容不变。

3.标准成本法在成人教育成本中的运用

某高校2006年根据X省成人教育收费标准编制当年的收入预算,其中:脱产学生按照年人均3600元、函授理工类学生按照年人均1400元、函授文法、财经类学生按照年人均1200元的定额编制。2006年Y学校成人教育各类学生共计12857人,预算支出19833600元,其中:人员支出2430000元;公用支出17433600元。2006年实际支出20254971.86元,其中:人员支出2437740元;公用支出17817231.86元。根据以上资料,运用标准成本法计算成人教育成本的具体情况见表1和表2。

运用标准成本法,对成人教育学生培养费用进行的模拟匡算,使我们初步了解了在成人教育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实际支出了一些什么费用,用在了哪些地方,对照预算的收入安排,费用的支出是否合理,预算收入是否不足。同时,也为政府管理部门今后进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等学校成人教育成本核算框架研究是一个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综合性课题,也是完善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分担的成人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正确核定成人高等教育收费标准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虽然现在国家对成人教育的成本核算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我们相信国家为了教育投入和学生收费标准的科学、合理,今后肯定会出台相关的会计制度,使成人教育的发展更加完善、健康、规范的运行。

标签:;  ;  ;  ;  ;  ;  ;  ;  ;  

高校成人教育成本核算框架研究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