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评价论文_向晚儿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泸溪县民族中医院 416100

【摘 要】目的:探究一次性根管在感染根管治疗中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择取62例罹患不可恢复性牙髓炎牙髓坏死以及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1例,参照组患者行两次性根管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区别,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应用两次性根管治疗在短期治疗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相较后者能够更显著减缓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身体感受和生活质量,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运用。

【关键词】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短期疗效;评价

牙髓疾病和根尖周病是口腔科临床实践中的常见疾病,而根管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在传统根管治疗方法的应用背景下,患者需要连续实施多次根管填充,增加了患者在单一疗程之内的就诊频次[1]。而一次性根管治疗则是将根管预备、清洗消毒和根管填充等治疗环节在单一就诊过程中接续完成,有效减少了治疗过程的持续时间,为患者提供了充分的便利[2]。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在部分牙髓牙周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运用了一次性根管治疗,初步发现了该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牙髓炎牙髓坏死以及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介于26-6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2±15.7)岁。患牙入选标准为:临床确诊为牙髓坏死、急性或者是慢性根尖周炎单根管性患牙。患者排除标准为:根管内渗出症状无法控制、急性根尖周炎伴随间隙感染、牙槽骨吸收程度>根管长度一半,以及根管再次治疗患者。

1.2治疗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传统两次根管治疗,并在初次根管治疗结束后运用适宜剂量的氢氧化钙实施持续一周的药物封闭处理。

研究组患者行一次性根管治疗,运用常规方法实施开髓操作,预先完成根管预备处理环节,双氧水冲洗条件下实施根管长度测定,并借助X射线平片检查方法确定根管的准确长度。治疗过程中首先为患者实施局部麻醉,运用锥度为02的K锉和G钻完成步进法根管预备技术处理过程,在预备处理过程中,每完成一次锉更换操作,均需要运用17.00%的EDTAImL根管实施冲洗处理,并且在完成根管预备环节后,即刻实施根管填充。填充过程中运用的主要材料为法国碧兰公司生产提供的Cortisomol根充糊剂和牙胶尖,填充操作采用多尖冷侧压法完成,从治疗效果角度分析该种治疗方法具有暂时性。

1.3临床评价指标

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遵循如下分级标准:(1)显效:患者主诉无不适症状,临床常规检查条件下未发现明显异常,X射线平片检查确定PAI分级水平为1级或者是2级;(2)有效:临床常规检查条件下未发现明显异常,X射线平片检查确定PAI分级水平维持不变或者是稍有下降。(3)患者主诉有持续性不舒适症状,临床常规叩诊、扪诊和咬诊条件下出现明显疼痛,窦道未实现愈合,或者是呈现出复发、肿胀和牙齿过度松动现象,X射线平片检查条件下确定患者的PAI分级上升发展到失败等级。

运用疼痛标尺法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0-3分表示轻度疼痛,4-7分表示中重度疼痛,8-10分表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数据选择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进行处理,对计数资料选择(n,%)来进行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证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区别,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注:P=0.3134>0.05

2.2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中重度疼痛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2所示:

注:P=0.0132<0.05

3讨论

牙髓炎以及牙髓坏死是牙髓组织的主要常见疾病,根据该疾病的具体临床症状表现特征,通常可以将其划分为急性、慢性、牙髓组织变性、以及牙髓组织功能坏死等具体类型。牙髓组织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包含自发性阵痛、阵发性疼痛,以及持续性跳痛等类型[3]。牙髓组织疾病的发生与患者因血管充血以及髓腔内部炎症性物质增多共同导致的髓腔压力增大具有直接相关性,在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患者实际感知的疼痛症状强度明显加剧,导致患者在疾病发作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坐卧不安表现,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4]。

临床实践中治疗牙髓组织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坏死性疾病的主要方法是行立即髓腔引流,促使髓腔内部的炎症性物质能够快速排出,降低髓腔组织内部在病理条件下的压力强度,缓解患者的髓腔组织内部压力强度,降低患者的疼痛剧烈程度[5]。现阶段,口轻科临床医学实践中运用最多的牙髓炎和牙髓坏死治疗方法是行一次性根管治疗,借助化学处理方法或者是机械辅助处理方法将患者根管组织内部的感染性物质或者是病理基础实施彻底化清除,并通过接续实施的根管填充、冠部封闭等处理手段,有效避免根尖位置的疾病症状进一步发展,促使根尖位置的疾病症状实现快速愈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传统根管手术治疗技术的应用背景下,患者往往需要实施多次检查,就诊,以及同时运用多根管完成临床治疗过程,在治疗步骤众多和医疗器械连续重复使用技术条件下,显著加大了治疗过程的技术实现难度,导致患者的牙周组织实际遭受的刺激性因素强度显著提升,延长了实际治疗过程的持续时间,提升了患者疾病复发的可能性,给临床治疗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研究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区别,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研究结果充分揭示了一次性根管治疗在牙髓组织疾病治疗中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结语

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应用两次性根管治疗在短期治疗效果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前者相较后者能够更显著减缓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身体感受和生活质量,更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赵树刚.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043-7044.

[2]张冬辉,张斌,董肖婷.一次性根管治疗感染根管的短期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02):26-27.

[3]吴浩明.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03):151-152.

[4]凌广.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效果探讨[J].吉林医学,2015,36(13):2827.

[5]张永富.感染根管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07):3-4.

论文作者:向晚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0

标签:;  ;  ;  ;  ;  ;  ;  ;  

感染根管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评价论文_向晚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