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所发挥出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我国对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却不够完善,也不够先进,在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上,既是因为自身技术研究的不够深入,也是因为施工技术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很多,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我国更需要认识到这一现状,发现自身技术含量较低这一现实性问题,不断地开拓思想,借鉴先进经验,加强钻研和对经验的总结,更要结合实际操作,相信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将会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克服环境因素,加强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
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操作手段、施工环境及施工场地等方面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的此项工程基础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即:(1)施工范围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水库大坝、水电站、进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子工程的建设的,这使得水利水利工程施工范围较大。这也使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2)地形复杂。既然水利水电工程的是服务于农业、电力等领域的,所以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一般会将水利水电工程设置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或水流湍急的位置;(3)施工技术类型较多。水利水电工程包含多项子工程,这使得其涉及的专业较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确相关规定及施工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慎重的选用施工技术,为有效的建成水利水电工程创造条件。这充分说明了水利水电工程还具有施工技术类型多的特点;(4)施工要求较为严格。作为我国基础设施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多种作用,利于提高国民经济。
2基础处理施工中常见问题
实际施工过程中,水利输电工程质量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水利输电工程稳定性能就会受到施工地基的影响,会造成基础施工的稳定性能降低,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稳定性能都会造成影响。当地基出现渗漏时,就可能会对基础施工造成破坏,一些渗漏情况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当施工场地地质条件不利时,可能会对基础工程造成影响,使基础工程出现沉降,对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产生影响,使其发生变形,容易造成工程毁坏,影响整个工程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施工问题还有很多,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而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就需要对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3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3.1 灌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主要是对材料进行配置,使其呈现浆液状态,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将材料灌注到缝隙或者地层中。当浆液固化之后,就会对地层起到加固效果,在防止渗漏方面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在进行灌浆作业时,技术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灌浆孔深度要大于60m 以上。在进行孔底偏差测量时,需要对孔倾斜度进行数据测量,对孔距进行控制,不能超过规格。当钻孔深度不断深入时,必须对偏差进行控制,对钻孔倾斜度进行测量,确保偏差值在20m 以内。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封闭灌浆法从上方进行灌注,然后再进行钻进。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屏浆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当岩层渗透量逐渐增大时,需要通过屏浆使灌浆质量得到加强,顶对灌浆起始压力进行控制,不断提高处理效果。
3.2 锚固技术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都会受到地形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水利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在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锚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形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优势,缓解地形对基础施工造成的压力。而在进行锚固技术应用时,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测,包括地理情况、地形位置、地质条件等进行勘测,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数据分析。只有对施工场地进行资料搜集,才能更好地应用锚固技术,对基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想要将锚固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勘探,制定出符合工程需求的锚固作业图纸,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3.3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基础施工作业中一项极为普遍的施工技术,能够加强基础工程项目的强度,对项目稳定性能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其施工效果十分明显。该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先张法、后张法两种技术进行处理。因为这两种处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当遇到一些具体施工技术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就以沉降环节而言,其处理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静压法、锤击法。因为施工技术方面的不同,其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多样的。
3.4 粉喷桩技术
在进行粉喷桩施工时,需要对桩位进行确定,对误差进行控制。施工前,技术人员可以设定桩位标,当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将桩位标恢复。通过桩位标的设定,对桩位进行误差控制。在进行桩顶高程设计时,需要确保桩顶和桩底之间高程在工艺允许范围内,不能对后续施工作业造成影响。技术人员在进行桩身垂直度检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对导向架、搅拌轴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从而缩小误差,将倾斜误差控制在1.5%之内,以提高施工质量。在进行桩身水泥掺量时,应该对每根桩身水泥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水泥掺量与工艺要求相符合。可以选择石膏粉作为外加剂,将石膏粉和水泥均匀搅拌。
4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对策
在这个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建设中自然也是不例外,所以就需要施工企业坚持创新思想和理念,不断改进设备的使用性能并以先进的技术定期对其进行检修,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人员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技术操作水平的高低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否都与基础工程的建设质量与效率相关联,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基础施工的管理,并且其管理制度也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要在施工建设中及时进行排查,然而制定有效地对策解决问题,对策的制定要结合施工现状和相关数据,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结束语
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其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由于工程施工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是被多种因素影响制约着,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就是科学的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就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其基础处理施工技术,以及提高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夏伟.水利基础处理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解析[J].信息化建设,2016,02:376+378.
[2]李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191.
[3]张长志.水利工程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河南科技,2016,03:88-89.
[4]何未杰.简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相关技术[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6,04:52-53.
论文作者:王定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1
标签:基础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锚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