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论文_姬宁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论文_姬宁宁

姬宁宁

兴平市西吴中心小学 陕西 咸阳 712000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那就是课文与作文完全脱节。也就是说,上课归上课,作文归作文,“读”与“写”完全脱离。其实,小学语文课文所选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甚至有一些经典的文章,在思想教育、题材选取、体裁安排、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等方面,无不匠心独运,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典范。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

关键字:语文 教学 读写 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读书,又要教学生作文。可见读和写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教学中只有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才能使读写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如果能在教学中把阅读教学与学生的作文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材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那对于提该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有帮助的。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今天,我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善读课文,以读带写?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而“写”的训练则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从低年级的写句子、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断,以至高年级写篇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作是学生多种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反映,然而写什么、怎样写,这是每位教师和每名学生都必须面对探讨的一个困难话题。?

我们知道读和写的关系是输入和输出关系。读是一个多方面吸收的过程,读是写的基础,写从读中吸取养分。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培养辩证的思想方法,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修养;读可以帮学生见到由于种种限制而造成的难以亲自耳闻目睹的东西,使学生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文化素质;读可以让学生接触许许多多的文章样式和品种,它们能为写提供良好的方式和借鉴。更何况有的文章就是在传授写作的原理和方法,告诉读者写作的规律和途径,把这些巨人的肩臂,作为向更高目标攀登的阶梯,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所以在读写教学中应该注重以读带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读带写,关键是善读,重心是摹写。拿《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来说。首先我们要对这一文章进行熟读,感知语言文字。通过读接触到文中的字、词、句、段。然后,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就会有所认识。作者写故乡的杨梅是为了抒发他眷恋家乡,对家乡一草一木深深热爱的感情。

二、加强课外阅读,进行读写训练?

让学生多读生活,多写生活。课外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捕捉到更多的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如要求学生在自己的采蜜本上,一定要坚持一边阅读,一边作笔记;要求学生细心观察日常生活,并且坚持写日记,周记。这样训练,同样可以达到读写有机结合之目的。古人把阅读比作根,把作文比作叶子,根深才能叶茂。这一形象比喻说明读书是学生摄取作文知识的重要源泉之一。但是阅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领会文章内涵、作者意图以及表现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是事,看看社会,看看家庭,就让学生有取不尽的材料,再加上从课外阅读中吸取了范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技巧,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的东西在习作中表达出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将所读的书与生活中所感受到的获取的材料结合起来,学生就不再怕作文了,作文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三、读中感悟

感悟,感知而领悟。在读中领悟。就是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生对课文有所领悟,有利于逐步形成阅读和表达的能力,是谓“善教者授其法也”。小学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均有启智育人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可特别注意对重点语句的点拔,诱导通过朗读吟诵,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如《我爱故乡的杨梅》课文描述“细雨如丝,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在指导学生品读课文中,创设情景播放有关杨梅树吮吸甘露的图景,启发学生由其意景美,下雨的声音,吮吸的样子,山林的景象,联想语言文字再进行描述。学生描述道:沙沙沙,沙沙沙,春雨轻轻地下,山蒙蒙,树也蒙蒙,杨梅树醒了,它伸伸腰,笑容满面拌擞精神,咕咚咕咚,多甜美啊!你看它那贪婪的样子,像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一样,吸得多欢啊!多好的再造想象,感受到物的美,景的美,语言也美。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课文,不仅能读出对杨梅树的喜爱之情,同时课文的语言文字也就通过领悟储存在学生脑中。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读与写必须有效衔接在一起。在读与写的有效衔接的教学中,如果强调写而忽视了读,写就会陷入盲目性,写者会江郎才尽,但如果强调读而忽视了写,读也会失去有效的巩固和检验机会,读者会眼高手低,一辈子不会游泳。因此,读写要紧密结合,既要读《游泳学》来学习游泳方法,又下水实践,掌握本领。这样才能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又训练其习作能力,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这一终极目的。阅读有利于写作,写作也需要阅读。?只要我们教会学生在“万卷书”中不倦遨游,在“笔墨”之中辛勤耕耘,就一定会建好“读写结合”这座大厦。

参考文献:

[1]?尚凤英,论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J],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2]?江洪春,中小学教育论文写作,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3]?黄全明、陈树宝,小学语文教育科研,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姬宁宁(1984~),女,陕西兴平,兴平市西吴中心小学,学历(大专)

论文作者:姬宁宁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论文_姬宁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