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田径的热爱与年龄无关论文

对田径的热爱与年龄无关

◎文/山东·刘慧

六七十岁的老人在赛场上进行田径项目的比赛,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件不靠谱的事情。然而济南市老将田径俱乐部的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老年人只要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参加田径比赛。这些年来,他们驰骋在全国、亚洲甚至是世界的赛场上,迄今一共斩获了78枚金牌、26枚银牌、17枚铜牌,这些奖牌都是沉甸甸的证明。

济南市老将田径俱乐部2016年正式成立,目前共有12名队员。“这个岁数的老年人能够走向世界获得优异成绩,是件不简单的事情。我们当中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田径基础,完全是靠坚持不懈的锻炼。只要没有极其恶劣的天气,我们几乎每天都来锻炼,大年三十也不例外。”济南市老将田径俱乐部秘书长李爱珍说。

这些队员们基本都已经退休,运动锻炼的时间比较充足,对于健康的要求也较高,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对田径场的钟爱。李爱珍极力向笔者推荐了队中的两位“巾帼冠军”——滕福恩、毕耜玲。2016年澳大利亚世界老将田径锦标赛中,滕福恩在70岁以上组80米栏决赛中,跑出了15.93秒的好成绩,不仅一举夺魁,还刷新了该年龄组的世界纪录,同时还摘得了女子200米栏70岁以上组金牌;65岁老将毕耜玲在300米栏项目中摘金。

老年人照样能练田径

很多人对老年人进行剧烈运动持反对意见,认为老年人要以静为主,不应该进行高强度的田径运动。但是滕福恩认为,这个说法并非绝对,而是因人而异的。“其实我原来也是持反对意见,尤其是还经历过癌症手术,看着很多老年人跑步我也阻挠过,退休之后我打了许多年太极拳,一度也认为老年人还是做一些养生的运动较好。直到65岁那年,我加入了这个团队。通过这几年的训练,我觉得老年人参加田径运动是没有坏处的,人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并且运动也是因人而异,只要坚持锻炼,身体机能肯定会有所提高。”

还是以郜艳敏事件为例。关于郜艳敏的新闻报道显然属于“一度区隔”,舆论有权对新闻文本的真实性问责。比如,2006年发布的《被拐女子曲阳书写园丁传奇》一文中报道,郜艳敏是在1994年遭到人贩子强暴后以2700元的价格卖到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这里所涉及到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郜艳敏被强暴和被拐卖的事实均直接指涉现实,不允许有任何虚构,因而新闻报道是“透明”的媒介再现。

滕福恩自己实现了梦想之后,就想帮助更多的老年人一起运动,“可能还有很多热爱运动的老年人,想参加比赛却不知道怎么参加,就像我当年一样,50多岁的时候就听说了老将田径锦标赛,但是一直不知道怎么报名参加,直到65岁才找到了组织,所以也欢迎更多有体育梦想的老年人,来找我们,加入我们的队伍。”

小酌会加重失眠。一项针对年龄在18~65岁之间的4098名成年人的分析发现,女性一晚上喝两杯酒,男性一晚上喝三杯酒,就会减少39.2%的闭眼时间。

实现了儿时的梦想

已是古稀之年的滕福恩,之所以钟爱这片田径场,是因为儿时的梦想,滕福恩曾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她在学生时期就十分喜爱运动。“小时候看见国家队的运动员特别羡慕,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可以站在领奖台上。没想到儿时的梦想,70多岁实现了,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滕福恩说。

对于滕福恩的说法,毕耜玲也十分认同,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老年人是可以进行田径运动的。“55岁那年,我爱人告诉我体育场上有一群练习短跑的老年人,我一开始不相信,心想这个年纪的人不会进行这样高强度的运动。当时我也是出于胆怯不敢尝试,又过了两年才加入了队伍,一开始跑五六十米都喘得不行,心还是年轻时候的心,但是体力跟不上了。”毕耜玲表示,当年的那种状态认为自己也出不了成绩,权当跑着玩了,后来思想的转变是因为参加了一次比赛。“入队的第一年,我训练了大概半年多,就赶上了一次比赛,我报名了100米的项目。这次比赛后,就逐渐找到了状态,通过九年的锻炼,我发现循序渐进地进行田径运动,对于肌肉和骨骼是有好处的。”

2016年,滕福恩被亚洲田联评为“最佳女运动员”。这些年,滕福恩不断提高自身的运动成绩,也给予了队友们很多帮助。“我也算是搞体育出身的,训练方法和常识还是具备的,平时的训练中我根据自己的常识储备对队友进行指导,保证运动时不受伤。”

滕福恩说,目前我国在老年人竞技运动训练方法这个领域的研究基本为零,能够查找到的训练方法几乎没有。“我现在在队中担任队长也担任教练,队友们的训练量我需要帮着把握,既然没有训练范本,我们只能自己摸索。每天都会问他们前一天训练之后的感觉,如果特别累,那就是训练量过了,需要减少,如果没什么不适的感觉就说明这个量挺合适,可以再试着加大点运动量。”滕福恩表示,他们在慢慢成为一个范本,通过自己的实际案例,希望能够给予进行田径运动的老年人更加科学的帮助。

“圆形叙事模式”是指“文本叙事从起点出发,经过一个叙事过程,达到叙事终点,由起点到终点不是按时间顺序自然发展的一种直线性叙事,而是终点又回归到起点,并对起点有所超越而形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近似的‘圆’”。[1]钱穆先生曾说过,“‘家族’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乃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乃有其他的一切。”[2]所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实际生活中,有着不少以家为起点的轮回,著名作家巴金一生就是循着“在家——离家——归家”这条轨迹运转的。

标签:;  ;  ;  

对田径的热爱与年龄无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