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顶管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应急预案探究论文_张伟

苏州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省苏州 215006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如地铁工程和地下管廊工程,对解决城市交通疑难问题和终结城市地下管线重复开挖施工诟病的终极措施。但地下施工遇到的困难多、难度大,各种危险源众多,若对危险源的排查和处置不到位,则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危险源;管理

引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和基坑施工事故发生的特点,以及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项目建管部统一、规范、有序、高效的应急救援;本人结合近期工作中遇到的涉轨施工的顶管施工项目,浅析在矩形顶管施工中的风险源分析与应急管理。

1.风险分析及预控

1.1常见风险及危害类型

2、应急处理方案

2.1施工人员伤害应急处理与救援预案

2.1.1 预防措施

各种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配置齐全有效的各种安全保护装置,按要求办理验收证 (必要时办理准用证)。

发生有重伤的人员时候,必须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伤病的疾苦,降低致残率,为医院抢救打好基础。遇到紧急情况后,急救员和其他人员的任务是提供必要的,但又是基本的紧急救治。直到专业医务人员赶到,而不是诊断某人病情或进行预先治疗。采用急救常识是提供急救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2.1.2抢险措施

1)先复后固

遇有心跳呼吸骤停又有骨折者,应先用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技术使心肺脑复苏,直至心跳呼吸恢复后,再进行固定骨折。

2)先止后包

遇有大出血又有创口者时,首先立即用指压、止血带等方法止血,再消毒伤口进行包扎。

3)先重后轻

遇有垂危和较轻的伤员时,应优先抢救重者,后救较轻的伤病员。

4)先救后运

在到医院以前,不要停顿抢救措施,注意观察病情,少颠簸,注意保暖,直至目的地。

5)急救与呼救并重

发生工伤事故后除了及时落实急救措施外,还应在第一时间内拨打救护电话“120”呼救。在电话中要讲清受伤人员的受伤部位,报清发生事故的地址、号码和联系电话。并由综合办人员在路口守候、引路,并陪伴同去医院。

6)搬运受伤人员的要求

搬运受伤人员要万般小心,对脑外伤、胸部骨折、内脏外露等伤员,搬运时要使用担架。搬运过程要平稳,其他人员要紧张镇定地分工合作。

2.2坍塌事故的处置预案

2.2.1 预防措施

坍塌事故往往伤害人员多,后果严重,多为重大或特大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坍塌事故后,应立即报公司主管部门和安全保卫部。

因塌方造成人身事故后,应同时采取两个万面的措施,一方面立即扒挖,抢救伤员并密切注意伤员情况,防止二次受伤;另一方面对伤员上部的土体采取临时支撑措施、加固。防止因二次塌方伤及抢救者或加重事故后果。排除和抢救应由有经验的人指挥进行。

2.2.2 抢险措施

1)一旦发现洞门水土流失而造成的坍塌事故,必须尽快疏散周边群众及施工人员。

2)派人查看周边管线是否有状况,并保护好周边管线。

3)积极做好伤员的抢救工作,尽快与医院联系和送医院治疗。

4)对险情的地方进行分析,并制定抢险方案。

2.3机械设备发生紧急险情应急处理预案

2.3.1 抢险措施

应急处理措施

1)事故发生后在现场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

2)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力综合症的发生,并转移至安全地方。

3)若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出血者,应及时止血。

4)若有骨折(伤肢等)应及时的用夹板等简单的固定期。

5)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讲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迅速转往医院。

6)及时拨打现场值班电话和通知有关负责人员。

2.3.2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2)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3)对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

4)止血时应避免加压除有大血管裂外不用止血带。

2.4.道路、重要管线应急处理预案

2.4.1 预防措施

1)对道路、重要管线进行实时监测,时刻关注顶管施工对其影响情况。

2)控制顶进参数(姿态、压力、注浆等),减小对四周土体扰动和沉降影响。

2.4.2事故应急措施

1)事故第一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应急指挥小组,并停止施工。

2)当即立断,尽快将受伤人员脱离危险地方,防止二次伤害。

3)立即组织职工自我救护队进行自救,并与当地道路、电力、电讯、煤气、水力、市政单位及“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说明事故地点、事故性质、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2.5进、出洞应急预案

2.5.1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进出洞土体加固质量,加固深度、水泥掺量等均需达到设计要求。

2)出洞前先抽芯检测加固效果是否理想,如达不到要求进行二次加固。

3)洞门破除前进行水平探孔预探,探孔不出现涌砂涌水方允许洞门破除。

4)门洞破除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人工破除防止机械设备对土体扰动过大引起坍塌。

5)在破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由外而内、由上而下分层破除。

6)始发洞门安装2道止水帘布橡胶板,加强出洞时止水效果。

2.5.2抢险措施

1)清空始发井内人员,立即顶推顶管机至掌子面,待掌子面稳定后再进行回填、注浆处理。

2)进洞时,出现涌水涌砂至不可控状态时,立即清空接收井内人员,向接收井内灌满水,顶管机改为水下进洞。

2.6地铁结构变形、病害

2.6.1预防措施

1)对地铁结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时刻把握顶管施工对地铁结构的影响。

2)控制顶进参数(姿态、压力、注浆等),减少对地铁结构的影响。

2.6.2抢险措施

1)立即上报地铁运营部门并停止顶进;

2)征得地铁部门同意后采用注浆、加固等手段对地铁机构进行矫形或补强。

2.7顶管机故障

2.7.1预防措施

1)顶管机各系统采用分开控制设计,便于排查故障原因;

2)定期对顶管机进行检修、维护;

3)部门耗损件提前联系备份;

2.7.2抢险措施

1)立即停止顶进,对顶管机停机维修进行安全评估。

2)排查故障原因,常规故障更换耗损件排除

3)现场不具备维修能力时,立即通知具有维修能力的设备厂家对顶管机进行维修。

2.8顶管始发井后背开裂

2.8.1预防措施

1)严控顶管后背土体加固、围护结构、始发井结构施工质量。

2)对顶管后背处墙体位移进行监测,密切关注顶管施工对后背墙体影响。

3)严控顶进顶力的大小及分配情况。

2.8.2抢险措施

1)立即停止顶进,防止对后背破坏加剧。

2)启用顶管始发井内抽水设备、土方开挖设备,保证顶管机设备安全。

3)对后背裂缝处进行双液注浆,封堵涌水涌砂。

3、应急体系及程序

3.1事故应急处置

3.1.1 应急响应及等级

当建设工地发生或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或事件,应启动本预案。

3.1.2 主要工作流程

1)各单位主要领导一旦接到发生或者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同时安排通知有关职能部门领导,事故应急处置相关单位领导及技术专家赶赴事故现场。

2)按照工程总预案的流程,了解事故情况,启动预案,组织召开现场首次会议,研究抢险方案,落实和实施抢险,调查和善后处理适宜中的工作。

3.1.3 主要职责

1)施工现场一旦发生涉及人员、工地、周边环境、社会公众安全的突发事故、事件、项目建管部组织督促事故单位在第一时间按程序和及时进行报告。

其中,对火灾,火险应参与抢救,并立即向消防部门求救(119)

对各类管线事故立即向管线主管单位处置救援

对人身伤害事故,除现场人工自救外,应立即送医疗机构抢救(120)

对涉及社会公众利益和危害,督促施工单位在最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中止危害和减少危害。

2)项管部当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岗位,不得离开现场,自始自终掌握了解现场情况,与领导和指挥部保持信息畅通。

3)对施工现场引发的社会投诉应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接待,安抚工作,积极缩小事态及其影响和危害,并对施工引发的因素立即整改和有效的补救措施,尽最大可能做到不扰民,不侵害公众利益。

3.1.4 抢险结束之后的工作

1)督促事故单位负责处理伤害人员及其家属的善后事宜,保障伤害等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2)配合协助事故调查工作,根据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配合处理规定》,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认真开展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3.2应急处置的恢复与结束

3.2.1 应急处置的恢复

发生事故,要遵循“救人第一、控制事态、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督促事故单位对事故现场加以保护,等待专家对现场进行勘察,在处置爆炸案件时,发现可疑物品,不得擅自触动,疑为危险品的,应设置安全警戒线,由专业人员处置。

现场的清理工作应由事故单位负责,相关单位予以配合;如发生火灾,爆炸,基坑坍塌,导致建筑物倒塌,煤气泄露,电线,漏(断)电,自来水管爆裂时,事故单位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求救,到现场紧急处置。

监理单位应自始至终督促,协助事故单位应急预案的全过程,并收集相关证据,在预案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起到监理的作用。

3.2.2 应急处置的结束

1)根据现场的监测结果以及现场技术专家的论证结论,认为事态得到控制,影响得到消除的,由抢险指挥部总指挥宣布预案终止。

2)应急处置配合协助单位陆续进行撤离和清理工作的交接,如有必要,在现场清理和受影响区域由有关监测部门继续进行监测,直至恢复正常状态,现场指挥部撤消。

3.2.3 事故调查

1)抢险救灾工作结束后,各参加处置的单位必须按各自的职能分工做好善后工作,协助保险公司开展灾后理赔工作,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进行调查。

2)事故的调查按照国务院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实施,又相关部门组成相应的事故调查组开展事故原因调查。

3)事故调查小组还应对有关工程勘察报告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监理日记等事实凭证进行审验,核查其程序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记录,必要时再作深入调查和论证。

3.2.4 善后处理

在事故调查处理的同时,事故单位应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做好社会稳定和企业内部的稳定工作

3.2.5应急物资和设备

施工现场应按相关要求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通讯设备、手电筒、水泵以及麻袋、铁锹、压浆设备和原料(聚乙酯)、快速水泥等物资以备需要。

3.2.6抢险专业队伍

按要求组织好抢险专业队伍,抢险专业队伍应相对固定,平时应进行演练和评审,全面提高处置各类应急事故的能力。

3.2.7应急救援医院和路线

工程就近选取医院为紧急救援医院,并提前踏勘一主一备的应急线路。

结语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们在顶管施工和地下暗挖施工时,学习在处置时必须严格遵循“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部门协同配合,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的原则。预先建立和准备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常备不懈,运转协调的应急处置保障体系,保证安全施工是保证施工质量和顺利施工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50838-2015);

论文作者:张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  ;  ;  ;  ;  ;  ;  ;  

矩形顶管施工风险源分析及应急预案探究论文_张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