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蓄能电站定额编制及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论文_马赫,张建龙,李泽峰,赵晨晨

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北京 100161

摘要:在我国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发展的背景下,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迎来快速发展,定额作为抽水蓄能电站投资控制和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正逐步引起各方重视。本文对抽水蓄能电站的编制方法进行梳理,对定额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就数据分析方法的选取和应用剔除建议。

关键词:抽水蓄能电站;定额编制;数据分析

1 引言

随着计价体系在我国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定额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耗量标准,更是安全、质量、经济的统一体,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管理水平及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定额的更新速度往往跟不上施工机械进步水平、管理水平、劳动力水平的提升,因此定额的修编及根据新技术、新工艺需要对定额进行修编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抽水蓄能调试定额的产生就是基于行业定额的缺失对此部分计价体系的补充。

2 定额编制的必要性

在我国现阶段的计价体系下,从项目筹建阶段的投资估算,到建设阶段的预算编制及竣工阶段的竣工结算,定额均作为重要的编制依据。首先,定额是建设活动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是合理工作方法和施工工艺的反应,是衡量生产效率的手段。在同一项目中涉及到各参建方,各方如果均按自己的计价标准和方法,势必造成计价混乱,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其次定额是建设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定额是投资方编制投资估算,进行经济评价,决策项目可行性的基本依据,也是国家规定编制招标控制价的依据,为项目控制建设成本提供有利条件;第三,定额是执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的基本保障。由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定额,是落实国家经济政策、推动行业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定额是在符合国标或行标技术标准相应规定的前提下,测定的工序消耗时间,是保障工程安全、质量前提下的合理消耗量,是引导工程建设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促进建设项目达到最优的经济收益、环境效应和社会效益的有效手段。

3 定额制定的依据及基本步骤

3.1定额制定的依据

定额制定主要有两方面的依据:一方面是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如:《建筑法》、《招投标法》、《招投标法实施细则》、《劳动法》、《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规定》、《水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另一方面是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如:《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程》等。

3.2定额制定的基本步骤

(1)定额编制准备

在定额编制的筹备阶段应根据定额的具体内容,由专业人员组成定额编制机构,拟定定额编制工作路线和方案,保障定额成果的编制质量。

(2)定额项目划分

定额项目划分应遵循简明适用原则,将同一性质的工作过程或工序为主要研究对象。定额项目应涵盖主要施工过程和次要施工过程。项目划分有按照工作方法划分、按照项目特征和项目特性划分和按照施工材质划分几种方式。调试定额的项目划分属于按照项目特征和项目特性划分。

(3)定额数据收集

在熟悉定额工序及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对调试过程中人工、材料、机械及仪器仪表消耗量进行写实记录,将记录的数据按照记录表的要求进行整理,剔除掉明显记录错误的数据信息。

(4)定额编制

依据整理后的定额采集数据,结合行业规范,对调试过程中消耗的人工、材料、机械及仪器仪表数据进行分析,合理确定材料的损耗率,分析人工、机械及仪器仪表数据的有效工作时间,保障定额编制数据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4 定额的数据分析处理

在数据测定记录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外界环境的变化、调试人员的身体状况、年龄结构、技术水平、数据采集人员的记录方式等,这些影响因素或多或少的导致测定数据出现误差,如果原始数据出现了偏差,后续得出的结论数据的准确性将大打折扣,故现场写实记录数据不应直接引用,必须经过科学合理的分析后,才能成为定额编制的基础依据。

通常将写实记录数据的偏差分为粗大误差、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三种。粗大误差是指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测定数据失真,如测定人员的笔误、测定工具记录时未归零等。粗大误差应在测定过程中通过制定保障措施尽量避免。随机误差是指在相同边界条件下,同一测定对象在数据上的随机变化。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边界条件及外部环境下,测量数据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律发生变化的误差,如测定方法的不严谨,测定工具的精度低等。

针对测定到数据不同及误差形式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分析影响最大的是粗大误差,粗大误差会对分析结论产生颠覆性影响,所以应首先剔除,剔除粗大误差的方法通常有贝塞尔?别捷尔斯公式检验法和t分布理论检验法。

4.1贝塞尔?别捷尔斯公式检验法

4.2 t分布理论检验法

对于数据记录样本容量有限的项目,一般采用t分布理论检验法进行数据检验,当总体分布是正态分布,那么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离差统计量呈t分布,利用t分布判断数据的置信区间,在置信区间范围内的数据,被认为是可采用的有效数据,超出置信区间的数据,认为是粗大误差,不作为基础数据采用。

单总体t分布理论检验公式为 在记录的数据中观察与平均值相比差值最大的记录数据,作为对比的异常数据分析对象,此时t分布应用于单总体测定值时服从自由度为n-1的t分布,计算n-1个记录纸的平均值计标准差σx,选定置信水平后,查表得出t值,计算后对比分析。

4.3莱以特准则检验法

由于数据分析计算过程繁琐,计算数据量大,导致数据分析的周期较长,数据发布时间和数据测算时间存在滞后时段,造成数据的准确性出现偏差,因此缩短数据分析周期十分必要,对于一些消耗量不大的非主要施工过程,可以采取类似莱以特准则简化的计算方法,提高编制效率。

莱以特准则首先计算出记录数列的平均值利用残余误差Vi计算记录数列的标准差 残余误差为验算值与平均值的差,如果记录数列的验算值残余误差大于3倍的标准差,则视为异常数据,应该剔除,反之则视为正常值。

4.4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法

首先用选取测定数列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构造分布函数 临界值F是由显著性水平α和测定次数n共同决定的。判断方法为如果格拉布斯准则公式成立,则该测定数据为异常值,应剔除;反之则为正常值。α和n可通过查询临界值表确定(表1)。

5 小结

定额测定数据分析是定额编制的核心工作,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是工作重点和难点,直接关系到定额消耗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在剔除异常数据时应当用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待数据分析,在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案制定时,可根据测定样本的数量和对精度的要求程度选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在分析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以下问题:1.莱以特准则是目前最简单的数据检验法,有着计算过程比较简单,计算速度快的优点,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加,精度随之提高,但是当数据量小于10时,判断效果可靠性难以保证,当数据量适中时,适用于次要施工过程的数据分析;2.当数列的标准差已知时,可选用贝塞尔?别捷尔斯公式检验法进行数据分析;3.t分布理论检验法和格拉布斯准则检验法计算过程相对复杂,但计算精度和结果的可靠性较高,适用于容量小的数列样本数据分析。

论文作者:马赫,张建龙,李泽峰,赵晨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7

标签:;  ;  ;  ;  ;  ;  ;  ;  

抽水蓄能电站定额编制及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论文_马赫,张建龙,李泽峰,赵晨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