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快速定位及防范对策论文_马振山,刘晶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快速定位及防范对策论文_马振山,刘晶

(青海桥头铝电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变电站系统运行也越来越先进。变电站直流系统(DCsystem),即二次系统的核心构成因子,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从根本影响着电网的可靠性。直流系统接地故障是变电运行的首要问题,因此被业内运维工作者所关注。第一时间精准定位直流系统故障区域,在此基础上及时处理故障,即为变电二次检修工作的侧重点。将以第一时间定位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作用及意义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快速定位技术及故障防范措施。

关键词: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防范措施

引言

直流系统作为变电站运行之中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继保装置正常运行,而且对远动装置和通讯装置高效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电网系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从直流系统运行维护的实践上来看,发生接地故障之后,必须在其产生较大影响之前排除故障,减少损失,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故障的具体表现来快速对故障进行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保证变电站直流系统可靠性与稳定性。电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变电站直流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其运行效率。结合现下我国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现状和一些实践经验,对故障快速定位,找出故障原因,提出相应防范意见。

1直流系统的构成

众所周知,变电站直流系统由母线、电源与馈线等元件所构建。直流电源涵盖充电装置与(可充电)电池(Rechargeable)Battery,而馈线由主干线和支馈线所组建。(可充电)电池一般经大量蓄电池(StorageBattery)串联,直流系统电压越大,那么所需的蓄电池就越多;直流系统输出的电流越高,那么所需并联的蓄电池支路就越多。蓄电池并接在充电装置的直流输出端,以恒压充电方式工作。正常状态下,充电装置充电时,(可充电)电池满容量地处于备用状态,也就是浮充状态。充电装置不仅可以为(可充电)电池补偿功率损耗,同时还可以确保恒定输出电压与恒定输出电流的调节。(可充电)电池与充电装置的输出都并接至直流母线,直流母线汇集直流电源输出的电能,同时经相关直流馈线传输至下属直流回路。

2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快速定位的方法

2.1绝缘监测装置可选出接地支路

运行人员针对可利用绝缘监测装置选出接地支路的故障,仅需检查接地信号,即可判断是否正确选线,在具体操作时仅需拉合馈线,通过隔离故障支路,即可避免二次检修人员到现场再次扩大故障,测量电位,即可确定并排除故障点。假设所选支路,并不能反映故障点,那么一定要第一时间告之二次检修人员,以方便相关人通过检查选线装置、绝缘监测装置参数等方法,确定具体发生故障的支路并排除。

2.2拉路法

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渐渐地拉开各馈线低压断路器,进而明确接地故障所在支路。在使用拉路法的过程中,要事先上报运维与调度系统,遵循“先户外后户内、先信号回路后操作回路”的基本原则进行。断开支路低压断路器的时间要控制在3s之内,不论有无接地,都要第一时间予以恢复。在采用拉路法依然不能明确接地支路的情况下,要采取直流系统构成使用分段隔离的措施对故障点予以全面的排查,要检查直流母线外观有无异物造成直流母线绝缘降低,在此基础上,经轮流退出充电装置、(可充电)电池等方式分析故障点有无出现在充电装置及蓄电池上。同时要检查直流母线运行模式,明确是否存在环供问题。如果以上方法均不能明确故障点,那么就要检查直流系统有无互串及寄生回路等问题。如果断开充电装置,此段直流系统电压无显著变化,那么就能够明确存在两段直流系统互串的问题,经测量支路电流就能够定位互串支路。

2.3分段隔离

假设运用上述方法无法明确接地支路,则可使用本法确定故障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观察直流母线,判断其外观是否有会使直流母线绝缘下降的异物;第二步判断故障点是否存在蓄电池本体、充电设备本体,具体可结合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等方法进行。第三步,通过检查,判断直流母线在运行时是否存在环供的现象。最后,如果通过上述步骤,仍不能确定具体故障点,建议检查直流系统是否存在寄生回路、或者直流系统互串等问题。比如直流系统蓄电池电压在断开充电设备之后,电压依然没有明显的变化,此时可侧量支路电流,从而判断两段直流系统互串,并定位互串支路。

3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的防范措施

3.1严格把控验收环节

广大变电检修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作用,切实做好验收工作,落实标准化验收工作。检查充电设备的工作状态、针对蓄电池做充放电试验、测试绝缘检测装置选线功能、检查直流馈线低压断路器标示等等,通过科学的验收、检查确保充电设备、蓄电池及相关参数都可正常运行、合理设置相关参数,按规定设置直流馈线绝缘水平。充分发挥绝缘监测装置的作用,尤其是在直流接地存在故障时,准确选出故障;尽可能用交流电源替代易发生故障的设备,比如带电显示器、状态指示器等,合理把控直流系统供电范围,减少故障。

3.2管理和维护措施与时俱进

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较为复杂,建立一个符合现实情况的变电站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当然,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该管理机制也应该因地制宜,使得管理机制更加符合各地实际情况,提升电力系统供电效率。

3.3加强验收工作

变电检修工作者在变电站建设的过程中,要予以有针对性的验收把控,依附于指标化验收作业卡验收,侧重于充电装置工作状态检查、蓄电池充放电试验、直流馈线接入前绝缘测试以及绝缘检测设备选线功能等测试。同时要进行直流馈线低压断路器标识检查,保障蓄电池与充电装置的稳定运行。绝缘监测设备参数要依附于指标进行设置,直流馈线绝缘水平匹配于相关标准,在出现直流接地故障时,绝缘监测设备可以精准地选出故障支路;验收过程中,一定要控制直流馈线的接入,针对状态指示器及带电显示器等容易出现故障的装置,可通过交流电源替代,尽可能避免使用直流电源,进而缩小直流系统供电范围,控制故障发生率。

3.4加强监督制度,完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

相关人员对于安全操作规章制度要予以重视,加强监督责任制度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要建立,而且要严格把关,对工作人员负责事项要有记录,如果负责事项出现非意外情况的话,要追究其责任。

3.5重视直流接地系统故障处理顺序

一般来说,直流接地系统故障处理顺序为:首先,主观判断直流接地的大致范围。变电站直流系统主要包括自动装置与继电保护等二次回路部分、断路器合闸电源部分及事故照明部分等。依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直流接地系统在未工作时,室外二次回路接地故障比室内要多。其次,假如变电站内二次回路在工作,需要马上停止,将其电源打开,确认信号是不是消除,在有设备检修试验情况下,也应以相同方法处理。第三,用分网法来减小查找的范围把直流系统分为多个部分,用蓄电池来替代操作电源,还可以把可疑部分按照负荷性质分成几个相互独立部分运行,先排除诸如断路器合闸与储能回路等短时停电的电源回路,然后从室外到室内依次排查信号、照明及操作回路。

结语

变电站稳定运行对我国日常供电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社会正常用电的保障。对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进行快速定位,对故障进行防范处理,相应的工作人员就需要对自身专业水平以及能力进行提高,总结问题,分析直流系统故障原因,对提高故障检修效率大有帮助。

参考文献:

[1]葛猛,陶安培.一次变SF6封闭式组合电器故障原因分析[C].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学术年会,2015.

[2]杨莉敏.浅谈变电站直流系统的运行维护[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

论文作者:马振山,刘晶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快速定位及防范对策论文_马振山,刘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