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法”的运用分析论文_黄 琴

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法”的运用分析论文_黄 琴

黄 琴 新疆额敏县第二小学 834600

摘 要:语文学科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地位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法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其树立学习信心,增强自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法的运用作重点分析研究,并且制定一些有效的教学技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赏识法 运用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与执行,赏识法教学模式也应运而生,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赏识性的教学语言来维护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同时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运用精妙的赏识法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提升教学效率。

一、运用赏识法的优势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运用赏识法教学模式,通俗的说就是教师期待什么,就能获得什么,就是所谓的教师高期待,学生高成就。当语文教师对学生具有较高的期待时,就会在无形中对学生多加关注,其讲话时的动作、语气和眼神等有所差别,而学生们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态度,从而获得鼓励,成为学习的动力,特别是在低年级教学中更为明显。在小学教育阶段,受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限,其对于自身与外界的认识都不够明确与清楚,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外界的引导,需要被教师认可和肯定,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否则就难以充分激发其学习能力和潜能。赏识法教学理念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根据其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力。当学生获得语文教学的赏识时,就会增加自信,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更加努力,实现教师的期待,避免教师对其失望,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二、运用赏识法的具体技巧

1.教师用赏识的眼光看学生。首先,学会充分尊重学生,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其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环境以及所受教育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其个体性差异明显,教师需要重视其差异性,对待学生要公正、公平,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以自身的喜好与观点,让其在赏识中学习与成长。其次,学会精心捕捉学生的发光点,帮助其树立自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与不足,教师需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发光点,用赏识的眼光来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不能过多的批评与指责,以免伤害到其脆弱的自信心。

2.教师善于运用表扬与批评。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赏识法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表扬的及时性与公开性,教师要细心观察,对于学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或成长都要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好的表现,教师对其进行赏识性的表扬之后,就会下意识的增强这种言行,从而保持其惯性与心态,激发其学习动力,还需要抓住表扬的公开性,在众人面前记忆赞许与表扬,效果更好。另外,语文教师在表现学生时要注意长期性与随时性,对于小学生来说,赏识性的语言能够鼓舞人心,让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喜悦,长期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赞扬,能够使其学习持续升温。同时,教师在批评学生时需要把握尺度与方式,在赏识教学中,不仅需要赞许与表扬学生,还需要注重批评的作用,不过在批评学生时可以采用单独谈话的方式,而不要当众批评,以免打击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与动力。

3.教师要充分使用无声语言。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赏识法进行教学,需要充分使用无声语言,包括微笑、目光和动作等。微笑是人类的重要交流语言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作用尤为明显,其不仅是一个简单的面部表情,在特殊环境下还能够代替语言,教师需要时常用微笑来赏识学生,也许就能够减轻其回答问题时的紧张,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的目光可以分为注视与环顾,当注视某一位学生时,应该用充满期待与赏识的目光看向学生,如果是在回答问题时,对其正确答案要给予肯定与鼓励,有所偏差也不能批评或失望,在环顾学生时语文教师的目光应该充满赏识与鼓励。

4.教师要掌握好赏识法的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的是赏识法教学不是完全的赏识与表扬, 同时还需要合理使用批评艺术。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小学阶段的成长与教育对其将来影响重大,所以,教师需要注重其各自表现,给予赏识与鼓励。赏识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应该成为教学方法的一部分,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被赏识、被重视。但是对于小学生出现的错误而不能忽视,需要进行批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好赏识法的度,不能对学生进行一味的表扬,这也是对赏识法的错误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正确运用赏识法,当学生出现问题或错误时,要进行解释的纠正和指导,注意赏识法的度。

总之,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赏识法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与要求,也符合素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需要全面运用赏识法进行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帮助其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1]于亚菊 试论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07,147-148。

[2]杨霞 浅谈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缺失与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5,199。

[3]郝炜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思路[J].才智,2014,22,177。

论文作者:黄 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法”的运用分析论文_黄 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