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药品规范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及效果评价论文_熊蕊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探讨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持续改进方法,保证病区用药质量与安全.方法:针对我院病区药品管理中药物无专人管理,药品混放、标签不清,超过有效期,不符合储存条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不规范,过期或变质失效药品未及时处理,药品未分类摆放等问题,成立药品管理质控小组,药剂科和护理部密切合作共同管理病区药品,学习药品管理知识,专人管理,药品要分类摆放,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存放药品,固定基数,及时更新。建立有效期登记本,加强病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实施6个月和12个月分别评价效果。结果 改进管理后6个月和12个月药物无专人管理、药品数量不清、混放、标签不清,超过有效期,不符合储存条件、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进前。结论: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

关键词:病房药品;存在问题;持续改进

卫生部在医院管理年的检查中对三级医院病区药品质量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规范的要求,药品的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护士是临床药品的保管者和使用的直接责任者,护士对药品知识的掌握程度,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临床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质量.传统的管理模式强调药品的数量,而对药品的质量管理存在漏洞,造成病区备用药品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药品的使用质量,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我院进几年针对病区备用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持续改进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无专人管理

病房药品管理没有专人负责,而对于药品的请领、补充、药品质量效期的检查和统计管理等工作没有责任到人,造成人人管又都人人不管的现象,出现问题责任不清,更重要的是影响患者的救治。其次领回药品只是按习惯放置,对于有储存要求的药品及新旧药品的有效期如何区分等知识未列入基本操作规范,从而造成药品管理混乱。

1.2 药品数量不清

药品数量不清,不能做到账物相符,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病区备用药品品种混乱,数量不清,存在多药或少药的现象,同时由于病区需要备用药品数量种类较多,新药不断使用,旧药使用不断减少或停止使用,自行增减基数药品的品种和数量,存在药品基数与实物不符的现象。基数不足,易导致对患者的抢救治疗不及时;贮存过量,使得病区药柜药品积压,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过期报废,造成药品的不必浪费。

1.3 药品超过有效期

病区药品在使用后往往都能得到及时的补充,但由于是新取回的药物和剩余的药物存放在一起,很难分辨药物的新、旧有效期。同时由于各种药品的生产厂家不同、批号不同、有效期不同,造成对近期药品难以明确,而过期药品仍在使用的隐患,而护士往往因为工作繁忙,为取药、用药方便快捷,往往不能按有效期的先后顺序用药,易造成药品过期。

1.4 药品混放、包装混杂、标签不清

由于病区药品品种繁多,不同品种药物由于没有包装盒,在存放时出现两种以上的药物存放于一格内,与标签不相符,药品标签不清楚。另外,同一种药名的药物有不同的剂量,也混放于一格内,如阿托品注射液1mg、0.5mg同放一格内。口服药柜内放有外用的30%的硫酸镁,造成使用时的安全隐患。药品批号、包装混放病区药品基数多,周转慢,用后补充的药品量少次数多,造成批号多,产地各异,且药品的包装也不统一,非原包装的药品混放,造成临床上不同批号的药品混用。

1.5 药品的贮存条件不符合要求

药品的有效期受温度、湿度、光线等因素影响,如不按药品的性质要求贮存,就会缩短有效期,使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影响药品疗效甚至出现毒性反应。光敏感药品裸露于日光下,能激发氧化反应,加速药物降解,使药品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药品变色,甚至产生毒性物质。但在使用时易疏忽大意,需冷藏药品在取用后未及时将剩余的药品放回冰箱如胰岛素、尿激酶、凝血酶等、需避光的药品打开包装后裸露存放,未及时避光保存,导致药品变色,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加速药物的降解,甚至产生毒性物质。护理人员不重视阅读药物说明书,对药品理化性质、储藏条件不了解,对有些需避光保存的药物如维生素C针、肾上腺素针、左氧氟沙星、亚叶酸钙等未严格避光保存而导致变色,对凝血酶、肝素等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置于常温中,对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未密封放置等。

1.6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管理不规范

对麻醉药品的专柜加锁保管重视不够。存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科室,虽设有专柜(屉)但无专人保管,且专柜(屉)无锁或锁上插着钥匙,缺乏防范意识;无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交接班制度和使用登记本,无核准基数。以致病区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造成麻醉药品遗失,发生刑事案件的隐患。

1.7 过期或变质失效药品未及时处理

多数临床科室没有贮存过期或变质的药品,但还有少数科室还在贮存此类药品。对这一类药品不应随意丢弃,要上报到药剂科统一进行处理。

1.8 药品未分类摆放内服药与外用药混放,高浓度电解质注射剂、肌松药、化疗药等高危药品没有单独存放,而且也没有醒目的标识。部分护士对临床高危药品管理的正确用法、性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能正确执行医嘱或执行医嘱错误。

2.持续改进方法

2.1 成立病区备用药品管理质控小组

科室应该指定专职护理人员1名担任药品管理质控员,管理人员需要责任心强,同时科室其他护士均需协助质控员管理药品,要从思想上重视药品管理和使用。每周排班由护士进行药物检查1次,由质控员对该病区备用药品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盘点清查,科室护士长要随机抽查落实情况。药学科每季到临床科室最少检查、督导1次以上,并做好登记在册。根据检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合理的整改措施及详细的药品监控计划,同时要求其他护士严格按药品管理要求储存及使用药物。

2.2 学习药品管理知识

各科室、小组组织护士学习药品管理制度和各类药品的保管知识,使所有的护理人员明确为什么要进行规范化管理,具体做法,如何改进。树立全员参与药品管理的意识,切实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病区收集各种药品使用说明书,建立药物说明手册,对护士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努力提高服务技能。

2.3 药剂科和护理部密切合作,共同管理病区药品。

药剂科按照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会同护理部制定《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病区药品;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药品保管、养护、配用等相关知识,树立药品科学管理意识,对负责药品管理的护士专门进行指导;制定全院统一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使用登记本、急救药品目录以及使用登记本、需存放冰箱药品目录等,同时药剂科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每季度对全院各病区药品进行检查,检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存留过期失效药品。药品养护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的储藏条件,急救车药品管理是否规范等,将病区药品管理纳人病区护理质量的考核内容,通过行政和技术干预,全面提高了药品管理水平。

2.4 病区药品要分类摆放

根据药品不同的使用途经,将病区药品实行分类、分区放置,药品定位,整齐分类存放,使用频次高的放在最前面,使用量小、频次低的依次放在后面。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摆放;不同品种的药品不能混放在同一包装盒内;高浓度电解质注射剂(浓氯化钠、氯化钾)、肌松药、化疗药等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使用;黑色标签醒目的标识。要做到病区药品有效期的摆放,符合近期先用的原则,近期药品要放在先用的位置上,对近期的药品应取出并贴上醒目标记进行提示。同一包装盒内的药品应依批次、有效期远近排列,使用依次拿取,用完后及时补充并调整药品存放顺序。小针剂在药品包装盒上粘贴可以更换的批号标识,以最近失效期为标识,及时更换,为避免长期未使用的基数药过期,定期与药房协商及时更换新药,以确保药品在效期内使用。

2.5 严格按药品说明书要求存放药品

注意药品贮存条件。《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冷处”系指2~10℃,“阴凉处”系指不超出过20℃[3]。有些药品说明书上注明的是阴凉处或冷处贮藏。部分缺乏药品管理知识的临床医护人员往往未按要求保管药品。储存温度和有效期有着密切关系,超过规定温度或保管不当,即使在有效期内也可能导致药品效价降低或变质[4]。据有关资料报道[5],效期药品每升高10℃,药品降解反应速度可增加2~4倍。医院应组织药品质量检查小组,定期对各病区的药品进行监督检查。另外各病区建立冰箱每日至少1-2次记录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6 固定基数,及时更新。建立有效期登记本

每个病区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病房抢救药、备用基数药和麻醉药品的品种并根据近阶段患者情况固定相应的基数,列出药品目录清单,登记药品交接本进行基数管理。每班次如使用,则应严格交接班,次日由护理人员至药房取回药物后补足基数。病房规定的药品基数可定期(每半年)进行调整,方便临床使用。各病区根据自身用药情况建立有效期登记本,有效期登记本的内容包括药品名称、数目、生产日期、失效期、批号、使用情况,每次使用后和补充时均应认真登记,使药品的有效期一目了然,不仅方便检查管理,而且也保证了临近过期药品的先期使用或及时到药剂科调换,杜绝药品的浪费。

2.7 加强病区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

不仅要做到“五专”,而且“双人双锁” 制度不要只限于形式上,要真正落实到实处。每次用药必须有医师处方,当天由护士从药房领取药品补充基数。要有专人负责空瓶及废贴回收,核对批号和数量并做好记录,要定期清点。

3.效果评估

4.体会

病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已不是简单的护理工作质量问题,其潜在的可能是护理事故、差错或纠纷,无论是过期药品还是无效期或保管不当、效价降低的药品,一旦用于人体,轻者侵害患者健康,重者危害生命,因此,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责任重大,药品管理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护理工作,病区药品是药品流通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对病区药柜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医疗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陈丽芳,彭幕莲,杨建群,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护理管理杂志,2006 11(6):39-40

[2]谢学渊,潘理平,衣淑珍,重视病区小药柜管理保证临床用药质量[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3):87-88

[3]中国药典[S].二部,2005:附录XⅣ

[4]叶咏年.药学综合知识技能[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57—258.

[5]刘会兰.与临床护士谈药品的保管与作用[J].护理学杂志,1993.3(8):118.

论文作者:熊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

标签:;  ;  ;  ;  ;  ;  ;  ;  

病房药品规范化管理的持续改进及效果评价论文_熊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