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

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

段琳[1]2003年在《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通过病理试验、生理测定和抗病性分析,对红果油茶抗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如下: 自然状态下各果色类型油茶对炭疽病抗性差异极显着。攸县油茶林间未发现感病单株,为高抗品种。红果油茶普遍表现抗病,发病率平均在1%以下,青果油茶个别单株发病率高达100%,平均发病率也在25%以上,为感病类型。杂色果油茶发病率介于红果油茶和青果油茶之间,为中等抗病类型。 潜伏侵染在油茶生长的不同时期及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油茶生长的初期(5月)和成熟前期(9月),果实中潜伏的病菌较少,潜伏侵染概率在10%左右,且各果色类型间差异不大。8月炭疽病高发期,果实潜伏侵染概率较5月果实生长初期有显着增加,其中青果油茶的增加值在6倍以上,极显着高于红果和杂色果油茶类型。 油茶红果、杂色果、青果类型果皮滤液的pH值及缓冲容量在5~9月间变动幅度较小,与各类型抗病性的相关不显着。抗感病类型pH值变动范围在2.74~3.65之间,差异不大。 炭疽菌分生孢子在油茶果皮滤液中的萌发率与各品种抗病性呈显着正相关。5月油茶果实生长初期,炭疽菌分生孢子在油茶各果色类型果皮滤液中的萌发率均较小,孢子芽管长度在1~3μm之间,各抗感病类型间差异显着。8月中下旬果实进入重量生长及油脂转化期,分生孢子在不同类型油茶果皮滤液中的萌发率及芽管长度均有大幅度增加,其中感病的青果油茶果皮滤液中的孢子萌发率高达96.3~100%,是红果类型的2倍,攸县油茶果皮滤液中只观察到有1.8%的孢子萌发。9月底油茶果实成熟前期,分生孢子在各类型油茶果皮滤液的萌发率除攸县油茶为11.5%外,其余6个品种都高达50%以上,红果、青果、杂色果类型间孢子萌发率差异不显着,青果油茶果皮滤液中孢子萌发芽管长度稍高于红果和杂色果油茶。 随着油茶果实成熟度的增加,果皮中的还原糖、可溶性总糖和花青素含量呈明显的递增趋势。果皮中还原糖含量与各类型油茶病情指数呈弱负相关。攸县油茶果皮中的还原糖含量高达5.67%,与其它六个类型相差近5倍,其余红果、杂色果、青果间差异不显着。油茶果皮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各类型抗病性呈显着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93。攸县油茶的总糖含量比其它六个品种平均高18.30%,抗病的红果油茶果皮中的总糖含量平均比感病的青果油茶高22石8%。以岩寺红果为试材进行果皮色素理化性质测定,筛选出酸化甲醇为最适提取剂,提取出的花色素理化性质与花青素相似,因此初步认为使油茶果皮呈现红色的主要成份是花青素,并对不同果色类型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其林间抗病性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各果色类型的林间抗病性呈显着正相关。在果实生长初期,红果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即比感病的青果油茶高近1倍,比杂色果类型高70.7%。8月中下旬为炭疽病高峰期,油茶果皮中的花青素含量与抗病性的正相关性表现更为显着。 以浓度为 IXIO’个加l的分生抱子悬浮液针刺接种于各果色类型油茶果实,置 25 C保湿培养,研究各果色类型接种前及接种后生理活性的变化及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如下: 未接种的油茶健康果皮PAL活性与各类型林间的感病指数呈显着的负相关。红果、杂色果油茶果皮PAL活性分别比青果类型平均高45.3%和24.l%。接种炭疽菌后各类型PAL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不同果色类型的酶活性增加值差异极显着。抗感病类型的PAL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具两个酶峰的曲线,但抗病红果油茶在接种后的PAL活性增加值显着高于感病青果类型,酶峰1的出现也较早。 总体来看,油茶健康果皮PPO活性与各类型的抗病性呈弱的正相关,但同一采集地的各类型油茶果皮PPO活性与抗病性的相关性显着,采自岩寺的各果色类型的 PPO活性平均比舒城各类型高 61.40%。接种后,抗、感病油茶果皮 PPO活性明显增高,随即达到一酶活性峰值(峰1),4~7d左右达到或趋于另一酶活性峰值(峰*)。油茶抗病红果类型峰 1出现早于感病青果类型,峰值的高低与各油茶类型在林间的抗病性表现基本一致。油茶健康果皮POD活性与各果色类型油茶的林间抗病性未达到显着相关。接种后红果、杂色果油茶的POD活性变化呈一迅速上升的单峰曲线,青果类型的反应较迟钝。 果皮中木质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抗病的红果油茶健康果皮中的木质素含量略高于杂色果和青果油茶。接种4d后,红果油茶的木质素含量有显着增加,青 2果油茶在接种后变化不明显。 电导率测定结果表明:未感病状态下,48h内,除舒城青果的外渗电导率比其它类型平均高刀刀二%外,其余 6个品种间差异不显着。接种后,青果油茶的电导率值增加值显着高于红果和杂色果油茶,各果色类型的电导率增加值与其抗病性呈显着的负相关。 钙盐(浓度为 1200 n g/ml的 CaCI*对不同类型油茶果汁培养基上的炭疽菌菌丝生长和抱子芽管伸长表现出直接的抑制作

杨光道[2]2009年在《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分别从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和活性物质四个角度系统深入研究了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机制,所获主要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通过对8个油茶品种野外调查及对其材料的反复试验,初步认定攸县油茶、徽州大红、徽州小红、舒城大红4个品种为抗炭疽病品种,其发病率都在10%以下,其中攸县油茶基本不发病;舒城大青、徽州小青2个品种为易感病品种,发病率都在50%以上;而徽州大青、罗汉果则介于这两者之间。2.通过对不同油茶品种果皮相对肿胀度的测定结果表明,相对肿胀度较高的品种一般易感病,反之抗病。如易发病的舒城大青,徽州大青、徽州小青等相对肿胀度都在70%左右;抗病性较强的攸县油茶、徽州小红等相对肿胀度在50%左右。但也存在抗性强的徽州大红含水量反而最高,达到75.69%,舒城大红含水量亦很高,这可能与果皮含有复杂的化学物质,以及所有品种虽然在同一时期采摘,但其品种生长期各不相同等因素有关。3.不同油茶品种果皮浸提液对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有着较大的影响,且芽管萌发长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抗性品种的浸提液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最强,萌发率在5%以下,芽管萌发长度也最多只有1.8μm左右。孢子萌发率在50%左右的有舒城大红、徽州大红,前者的菌丝生长略比后者多,但都在3.6μm左右;而青果类型,包括罗汉果在内孢子萌发率都在80%以上,其中在徽州大青的浸提液中孢子萌发率达到了100%,这说明青果类型,特别是徽州大青内可能存在大量适宜炭疽菌孢子萌发的物质。同时,利用炭疽病菌的孢子接种果汁培养基的研究结果表明,抗病与感病品种之间差异显着,且这一结果与孢子萌发试验基本一致。4.通过对不同抗病类型油茶品种的叶片结构进行观察测定发现,叶片表皮结构对其抗病性有很大影响,叶片的蜡质层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与抗病性都呈正相关关系。5.通过对8个油茶品种果皮的6种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发现,其中邻苯二酚和对氢基苯甲酸含量与抗炭疽病关系密切,抗病品种其邻苯二酚和对氢基苯甲酸的含量明显偏高,而且比易感病的徽州大青、舒城大青和徽州小青高出近5-10倍。6.对油茶的抗病性与叶、果皮的提取液对DPPH清除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油茶不论叶片还是果皮,在2.0mg/mL的浓度下,对DPPH清除率都达到85%以上,最高达到90%以上;不同抗病等级油茶品种的叶片及果皮提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差异很大,但与抗病性之间没有呈现出线性相关关系。提取液的浓度与清除率之间、加入DPPH后的保温时间与清除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7.通过对不同抗病品种油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接种炭疽菌前后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未感病的情况下,这叁种酶活性在不同抗病品系中的差异不明显,在接种以后,抗病性越强的品种酶活性上升速度快,变化幅度大,而感病的品种酶活性变化很小或者反应很慢。健康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种高于感病品种4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水平的品种间差异较大,4个易感病品种果皮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比较低,平均酶活性仅8021.25酶单位/g,而抗病品种的酶活性比较相近,且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平均值高达12896.25酶单位/g。8.不同油茶品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油茶的DNA浓度在918μg/ml符合RAPD分析的要求。聚类分析图反映出来源于全国各主要油茶产区的17个样品可以分为5组,其中抗病的和感病的相对较为集中,由此可推测出现这种聚类的原因可能是由它们基因组中有相同的DNA片断。9.通过用高分辨质谱联用法(HPLC-DAD-MS)对叁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抗病品种大别山1号、大别山2号和大别山3号的叶子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提取物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在叁个抗病油茶品种中,大别山1号的抗性分子可能是C_(14)H_(14)O_3、C_7H_(12)O_6和C_(29)H_(40)O_(14),2号和3号抗性品种的抗性分子可能是C_7H_(12)O_6和C_(29)H_(40)O_(14)。比较3个抗性品种发现,油茶的抗性是多因子决定的,不同抗性品种的抗性成分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最有可能普遍存在的抗性有关分子可能是C_(29)H_(40)O_(14)。10.通过高分辨质谱联用法(HPLC-DAD-MS)对抗病油茶和感病油茶果实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提取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油茶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果实的成分种类和含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抗病果实的质谱图上,出现了质荷比分别为577和289的特有离子峰,对应的可能分子式分别为C_(27)H_(30)O_(14)和C_(15)H_(14)O_6。由于这两个离子峰只在抗病品种中出现,所以它们对应的化合物可能与油茶的抗性有关。在感病果实的质谱图上,发现了质荷比分别为173、483、635的离子峰,这些离子峰在抗病果实质谱图上都没有出现,它们可能与油茶的感病有关。通过分析发现,它们对应的可能分子式分别为C_7H_(10)O_5、C_(24)H_(20)O_(11)、C_(31)H_(24)O_(15)。11.通过高分辨质谱联用法(HPLC-DAD-MS)对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油茶叶片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提取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油茶叶片不论是在色谱图还是在质谱阴离子流图上都有一定差别。抗病油茶叶提取物在7.4min和14.0min时出现了较强的吸收峰,但这两个峰在感病油茶叶提取物的色谱图上都没有出现,感病油茶叶提取物在8.5min时出现了较强的吸收峰。质谱阴离子流图图中,抗病油茶叶提取物阴离子图上,在保留时间为10.5min出现了质荷比为553的离子峰,而在感病油茶叶提取物阴离子图上对应的保留时间没有出现任何离子峰,553离子峰对应的可能分子式分别为C_(34)H_(23)O_7。该物质分子可能与油茶的抗病性有关。12.通过高分辨质谱联用法HPLC-DAD-MS对红果油茶和青果油茶果实的甲醇和乙酸乙酯混合提取物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红果油茶与青果油茶果实的成分种类和含量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红果油茶上有两个特有的离子,对应的质荷比分别为577和289,对应的分子式分别为C_(27)H_(30)O_(14)和C_(15)H_(14)O_6。由于红果通常表现出对油茶炭疽病较强的抗性,该两峰对应的化合物可能与油茶的抗性有关。对青果的分析发现了质荷比分别为331、125、483、635、787的特有阴离子峰,它们对应的可能分子式分别为C_(17)H_(16)O_7、C_6H_6O_3、C_(24)H_(20)O_(11)、C_(31)H_(24)O_(15)和C_(38)H_(28)O_(19)。由于青果品种通常易感病,因此这些化合物可能与油茶的感病因子有关。

杨光道, 李淼, 段琳, 束庆龙, 檀根甲[3]2008年在《炭疽菌诱导的PAL、POD、PPO酶活性变化与油茶炭疽病抗性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以安徽7个油茶主栽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接种炭疽菌后油茶果皮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与品种抗炭疽病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油茶品种果皮接种炭疽菌后,PAL、POD、PPO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PAL酶活性变化与品种抗性的相关性较高,接种后抗病红果油茶果皮的PAL酶活性立即有一显着的跃升,在反应速度和酶活性增加幅度方面的表现均显着优于感

曹志华[4]2012年在《不同油茶品种果皮的化学成分与抗炭疽病之间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中国南方地区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近年来被安面积种植。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是油茶最主要的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一般落果率在30%-50%之间,甚至50%以上。但据长期观察发现:生长在同一油茶林分内,不同油茶植株间抗性差异很安。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是:1.在室内外病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筛选不同抗病等级的植株作为测试对象;2.在生长季节,对不同抗性植株进行相关生理生化参数的测定,并分析其各物质的含量及变化趋势;3.对不同抗病的油茶品种进行亲缘关系及多样性分析,比较其不同抗性品种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4.采用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法,找出不同抗病品种的差异性物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植物生长时期,定期对不同抗性品种的果皮内含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果皮中单宁含量呈下降趋势(高抗0.50-0.32,中抗0.46-0.24,高感0.48-0.45),但不同抗性品种之间单宁含量差异不显着(P=0.6597>0.05)。与单宁相反,花青素含量在生长季节则呈现上升趋势,如高抗、中抗、高感品种的果皮花青素含量分别增长了77.3%、69.4%和51.5%,至8月份以后合成速率减慢。不同抗性品种的花青素含量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p=0.0063<0.01),尤其在5月份,高抗品种花青素含量的增长速率高出高感品种12.1%。2.在5-9月间,油茶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间果皮的pH值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278),尤其在7月份,感病品种pH值均在5以上,但抗病品种的pH值则稳定在4-5之间,抗病品种pH值明显低于感病品种。缓冲液容量随着果实的成熟度增加呈上升的趋势(高抗6.2-7.43,中抗5.33-7.46,高感5.45-7.12)。各油茶品种缓冲容量在6-7月份增长较快,但不同抗病品种间的差异不显着(p=0.7984)。3.叁类抗病品种的油茶果实酶活性测定表明:抗病品种PPO、POD和PAL活性随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均有升高的趋势。在叁种酶中:(1)PPO活性增长的速度较感病品种快,尤其在5月份,抗病品种PPO酶活比感病品种高出18U·g~(-1)min~(-1)。感病品种初期也呈上升趋势,但从7月份开始,PPO酶活呈现下降趋势,至9月份下降了14U·g~(-1)min~(-1)。不同抗病品种的PPO酶活之间差异极显着(P=0.0001)。(2)POD活性增长速率也是高抗品种快于感病品种,在5月份两者相差达6.2%。中抗、高感品种的酶活在8月份以后均呈下降趋势,酶活分别下降了10、17U·g~(-1)min~(-1),可能由于细胞代谢毒素增加,导致保护酶的功能逐渐下降。各抗性品种之间PPO活性差异极显着(p=0.0001)。(3)在5月份,高抗品种的PAL活性分别比中抗、感病品种提高了17%和30%;7月份,感病品种酶活逐步下降,而高抗和中抗品种仍维持上升趋势。不同油茶品种PAL活性之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004)。4.油茶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从幼果期到成熟期总体呈递增趋势。在5-9月份,叁类不同抗性的油茶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长了60.9%、58.6%和40%,且5月份高抗品种可溶性糖含量比感病品种高45%。各油茶品种之间的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171)。5.不同发病植株的果皮提取物对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p=0.0032)。果皮提取液在2.0mg/mL时对自由基清除率均很高,但高抗品种更加明显,加入样品20min后的清除率最低为(89.43±0.34)%,最高达到(91.46±0.32)%,显着高于中抗和感病品种。6.本文共采集30个样株,分别来自于皖南黄山、皖西舒城和皖东凤阳等地选育的抗病性较强的油茶良种以及感病植株(对照)。采用AFLP分子标记方法对其进行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一对多态性较高的引物进行AFLP分析,产生了147个扩增带,其中,129(87.76%)条是多态性条带,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7,Nei’s期望杂合度He为0.23,Shannon多态性信息指数I为0.36。采用UPGMA方法,对30个油茶样株建成的树枝状图,其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40到0.85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63。在62.0%GS处,30个油茶品种被划分为6类。Cluster A只包含感病的安州小青;Cluster C1只包含抗病的安州小红;cluster C2只包含抗病的安州安红,且C1和C2在57%GS处聚类在一起(B1);Cluster D1只包含感病的舒城品种-重感安青;Cluster D2包含了25个品种,在65%GS处,Cluster D2又可以分为2个类群,即E1:包含14个品种和E2包含11个品种(感病和抗病品种个数分别为5和6)。7.通过高分辨液质联用分析法对高抗的攸县油茶、抗病的安州安红以及感病的安州小青叶片的甲醇提取物进行了成分分析。高抗的攸县油茶叶片中阴离子共有25种化合物,阳离子21种化合物,攸县油茶叶片中化合物安多是酚类、黄酮类、生物碱类、氨基酸以及具有抗菌特性的物质,如(2S,3R)-2-氨基十四碳-3-醇(Xestoaminol C)等;安州安红叶片中阴离子有30种化合物,阴离子以黄酮类及酚类物质为主,也有莽草酸等次生代谢物质;阳离子有30种化合物,以生物碱类、氨基酸、酰胺类物质等为主;安州小青阴离子化合物有18种,有少许的黄酮类和酚类物质,如莽草酸、绿原酸等为主;阳离子有28种化合物,以生物碱类和氨基酸等为主。

沈万芳[5]2008年在《油茶炭疽病发生与林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及叶片结构抗病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茶炭疽病常常引起油茶大量落叶和落果,危害油茶产量和林果质量,造成树木生长衰退,是危害油茶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以地处大别山余脉舒城县河棚镇油茶产区为试验地,对油茶炭疽病的流行规律、油茶病害与林分因素的关系、油茶抗病性与表皮结构的关系、油茶叶片发病前后酶活性的变化规律、油茶抗病性与自由基清除率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林分因素中,品种、林分结构、郁闭度、坡度、地形、管理水平对病害的发生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的品种中,红色果油茶感病轻,杂色果和青色果油茶发病重;在林分构成因素中,与茶叶、杉木混交的油茶林其炭疽病感病程度比与板栗、松树混交的茶林要重得多。郁闭度与感病指数之间有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R~2=0.7987);坡度对病害的影响也很大,坡度越大的山坡,油茶发病越重,山势较平缓的山地发病较轻,决定系数R~2=0.6345;在不同的地形中,丘陵发病轻,山脊发病较重;感病指数与林分的管理水平密切相关,管理精细,林分发病越轻,管理粗放或没有进行管理的林分发病重。2.在对气候因素的研究中发现,气温和降雨量对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有很大的影响。在一个生长季中,从果实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并有两个高峰时期,第一个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第二次在同年8月到9月之间。而嫩梢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时有一个发病高峰期,到同年6月就基本停止发病。3.对不同抗病类型的油茶叶片结构进行观察测定发现,叶片表皮结构对其抗病性有很大影响,叶片的蜡质层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细胞密度与抗病性都呈正相关关系。4.对不同抗病品种油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接种胶孢炭疽菌前后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未感病情况下,这叁种酶活性在不同抗病品系中的差异不明显,在接种以后,抗病性越强的品种酶活性上升速度快,变化幅度大,而感病的品种酶活性变化很小或者反应很慢。5.对油茶的抗病性与叶、果皮的提取液对DPPH清除率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结果发现油茶不论叶片还是果皮,在2.0mg/mL的浓度下,对DPPH清除率都达到85%以上,最高达到90%以上;不同抗病等级油茶的叶片及果皮提取液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差异很大,但与抗病性之间没有呈现出线性相关关系。提取液的浓度与清除率之间、加入DPPH后的保温时间与清除率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

董传媛[6]2009年在《油茶炭疽病的发生与植株内含物和酶活性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在舒城县河棚镇选择四个不同感病品种的油茶单株的炭疽病发病率进行了定期调查,同时对其果实和叶片内含物(单宁、花青素、可溶性总糖、还原糖), pH、缓冲容量及叁种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对油茶林的病害调查中发现,不同品种油茶发病率差异极为显着。高抗植株叶片全年累计发病率为11.4%,果实累计发病率为17.8%,;而高感植株叶片(尤其是新叶)发病率在30%以上,果实发病率高达100%,发病率是高抗植株的4倍,基本上绝产。2.在发病季节,所有油茶品种的果实单宁含量大致呈下降趋势,与果实成熟度、累计发病率呈负相关,一元回归的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9237;单宁含量与品种抗病性之间也呈负相关,8、9月份的相关系数达到R2=0.8314。抗病植株Ⅰ、Ⅱ叶片的新增发病率与叶片单宁含量呈反比;感病植株Ⅲ、Ⅳ叶片的新增发病率与叶片单宁含量呈正比。3.油茶各单株果实的pH值在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间差异不显着(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2.351,p=0.1109),在发病季节, pH值与新增发病率呈显着的正相关,与抗病性呈负相关。叶片滤液的pH值在5~9月间变化很小,且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间差异不显着(方差分析结果分别为F=0.1410,p=0.9342),相关系数最高值仅为0.6955(一元回归)。但pH值总体上还是呈现上升趋势,即与叶片成熟度呈正相关,发病率呈显着的正相关,与新增发病率也呈显着的正相关。4.油茶叶片和果实滤液的缓冲容量在5~9月间变化量很大,其趋势呈现上升态势,且与果实和叶片发病率呈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达到0.935。果实的缓冲容量与抗病性呈正相关,叶片前四个月油茶植株缓冲容量与抗病性成正比,9月份呈反比。5.油茶果实和叶片的花青素含量在生长季节总体上呈波浪式的上升趋势,而各感病等级的植株之间花青素含量差异在5~6月、8~9月较为显着,这一期间也正是病害发生的盛期。但果实5个月份平均花青素含量与最终发病率呈负相关,即花青素含量越高,果实的抗病性也越强。6.油茶果实和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呈递增趋势,与成熟度和发病率呈正相关。不同感病品种的单株之间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均极显着,且除品种Ⅱ外可溶性糖含量与抗病性呈正相关(9月),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果实的新增发病率也呈显着的正相关。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与抗病性也呈负相关。7.油茶果实和叶片中的还原糖含量总体上呈V型曲线。果实的还原糖含量与抗病性无明显相关性。叶片的还原糖含量与发病率呈微弱的正相关。8.油茶健康果实中PPO活性与各品种的发病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的为R2=0.86;油茶健康果实中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病性呈负相关(8、9月),健康叶片中PPO活性与抗病性呈正相关(9月)。9.油茶健康果实中的POD活性与不同感病品种的抗病性呈负相关(7、8、9月);但与果实的成熟度及发病率呈正相关。油茶健康叶片中的POD活性与各单株的发病率呈弱的正相关,最大相关系数R2为0.6808;感病植株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发病的两个高峰期5~6月、8~9月POD活性忽然下降,并且与新增发病率呈反比。10.油茶健康果实和叶片中的PAL活性与感病率和叶片果实的成熟度呈正相关,与抗病性也呈显着的正相关,最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4和0.9987(二元回归)。

杨光道[7]2002年在《不同油茶品种抗炭疽病机制及RAPD分析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病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叁个角度初步研究了不同品种油茶抗炭疽病的机制,结果如下: 经过对8个品种油茶野外调查以及对其材料的反复试验,可以初步认定攸县油茶、徽州大红、徽州小红、舒城大红四个品种为抗炭疽病品种,发病率都在10%以下,其中攸县油茶基本不发病;而舒城大青、徽州小青二个品种为易感病品种,发病率在50%以上;而徽州大青、罗汉果介于这两者之间。 果皮相对肿胀度测定结果表明,相对肿胀度较高的品种一般易感病,反之抗病,如易发病的舒城大青,徽州大青、徽州小青等相对肿胀度都在70%左右;抗病性较强的攸县油茶、徽州小红等相对肿胀度在50%左右。本试验中也存在抗性强的徽州大红含水量反而最高,达到75.69%,舒城大红含水量亦很高,这可能与果皮含有复杂的化学物质,以及所有品种虽然在同一时期采摘,但其生长季节不整齐等因素有关。 不同品种果皮浸提液对炭疽病菌孢子的萌发有着较大的影响,且芽管萌发长度也有很大的差异。抗性品种的浸提液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最强,萌发率都在5%以下,芽管萌发长度也最多只有1.8μm左右;孢子萌发率在50%左右的有舒城大红、徽州大红,前者的菌丝生长略比后者多,但都在3.6μm左右;而青果类型,包括罗汉果在内孢子萌发率都在80%以上,其中在徽州大青的浸提液中孢子萌发率达到了100%,这说明青果类型,特别是徽州大青内存在大量适宜炭疽菌孢子萌发的物质。利用炭疽病菌的孢子接种果汁培养基的试验表明,抗病与感病品种之间差异显着,且这一结果与孢子萌发试验基本一致。 所测8个品种果皮的6种酚类化合物含量中,邻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含量与抗炭疽病关系密切,抗病品种其邻苯二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明显偏高,而且比易感病的徽州大青、舒城大青和徽州小青高出近5~10倍。 所测8个品种油茶果皮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中,其趋势是果皮黄酮类含量越高,感病程度愈低。健康果皮中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品种高于感病品种4倍。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水平的品种间差异较大,4个易感病果皮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均比较低,它们的平均酶活性仅802.25酶单位乍,而抗病品种中酶活性都比较相近,且明显高于感病品种,平均值高达12896.25酶单位/g。 不同品种油茶的分子生物学试验表明油茶的**A浓度在918U咖l符合RAPD分析的要求。聚类分析图反映出来源于全国各主要油茶产区的 17个样品可以分为5组,其中抗病的和感病的相对较为集中,由此可推测出现这种聚类的原因可能是由它们基因组中有相同的DNA片断。

沈雅飞[8]2015年在《油茶果实形态解剖及生理特性与炭疽病的关系》文中提出本研究于油茶炭疽病发生盛期,在没有进行任何防治的油茶纯林中,选择不同果实类型的油茶植株,调查统计其果实的炭疽病发病率,测定不同抗病类型果实形态解剖及果皮的生理特性,探究其与炭疽病发病率的关系,以期从中筛选出油茶抗病性较稳定的相关性状,为选育抗病良种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在所采的样果中,油茶果实的主要颜色有纯青色、栗红色、青红色、青黄色和麻青色,分别占样果的7.9%、14.8%、30.6%、42.1%和4.6%,果实的形状主要划分为球形、卵形、橄榄形和桔形,分别占样果的29.0%、34.0%、17.0%和20.0%。2.不同抗感类型的果实横径范围为2.58 cm-3.53 cm,高抗类型(两个高抗类型的均值)的最大,高感类型最小,果实横径随着果实抗病的减弱依次呈减小的趋势;果实纵径的变化趋势与横径的类似;果实的大小、鲜重和面积均随着感病程度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3.不同抗感类型的油茶果皮的总厚度、蜡质层、角质层和薄壁组织的厚度,均以高抗类型为最大(5.33×103μm、35.68μm、25.85μm、87.73μm),高感类型为最小(2.77×103μm、19.33μm、9.67μm、48.33μm);随着油茶果实抗病性增强,果皮气孔开度、密度和单位气孔面积均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以高感类型为最大(38.58μm2、22.02个?mm-2、670.50μm2),高抗类型最小(12.59μm2、5.05个?mm-2、82.21μm2),但气孔大小与炭疽病抗性没有明显相关性;抗病类型的油茶果皮表皮毛长度、粗度和密度,均明显大于感病类型。油茶果皮解剖结构与炭疽病抗性关系极为密切,可以作为鉴定油茶炭疽病抗性强弱的参考指标。4.果皮的pH值和相对电导率均随着果实抗病性的增强,表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以高感类型为最大(4.94%、36.00%),高抗类型最小(4.01%、26.00%);果皮单宁、花青素、可溶性糖含量和PAL活性随着果实抗病性的增强,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以高抗类型最大(4.16%、22.75 mg/g、2.37%、48.33 U?g·min~(-1)),高感类型为最小(1.66%、16.74 mg/g、1.35%、28.67 U?g·min~(-1))。5.相关分析表明,炭疽病发病率与果实颜色、形状呈正相关(R=0.7626和0.7335),与果实大小、横径、纵径、重量和面积呈负相关(R=-0.6451、-0.6335、-0.6335、-0.1684和-0.5343),其中,发病率与形状和果实面积相关性较弱,果色与发病率呈显着正相关(R=0.7626)。发病率与相对电导率呈极显着正相关(R=0.8370),与pH值呈显着正相关(R=0.7065),与花青素含量和PAL活性呈极显着负相关(R=-0.8202和-0.8251),与单宁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相关性较弱(R=-0.1468和-0.3223)。6.通径分析表明,所测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对发病率的作用效应依次为果色>大小>形状>横径>面积>鲜重>纵径;相对电导率>pH值>PAL活性>花青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宁含量。

杨华, 赵丹阳, 秦长生, 徐金柱, 揭育泽[9]2015年在《不同油茶种和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观察》文中研究说明在林间调查了广东省内栽培的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和39个品种的普通油茶对油茶炭疽病的抗病性,并在室内研究了高州油茶、广宁红花油茶和9个品种的普通油茶叶片对炭疽病的抗病性。林间自然状态下调查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对炭疽病的抗病性最强,普通油茶‘粤韶77-1号’、‘铁城1号’和‘湘林1号’抗性中等,其他品种均表现为感病;室内测定结果表明,广宁红花油茶属于抗病种类,‘铁城1号’和‘粤韶77-1号’属于中度抗病品种,其他为感病品种。

黄金凤[10]2012年在《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从田间感染炭疽病的草莓组织获得分离物,对其进行培养与纯化,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初步鉴定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同时利用通用引物ITS1和ITS4对该病原菌rDNA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聚类分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一致,即分离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菌。采取整株接种、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等叁种方法研究了12份草莓种质资源对炭疽病的抗性。整株接种法鉴定的结果是:10-02、10-03、10-18、10-26、10-42、10-43等6份材料对炭疽病变现为中抗,占供试材料的50%;10-01、10-04、10-19、10-41等4份材料表现为感病,占供试材料的33.33%;10-20、10-22等2份为高感,占供试材料的]6.67%。离体叶片鉴定结果与整株鉴定结果较接近,其中10-22叶片接种与整株鉴定结果不同,表现为感病。田间自然调查的结果与前两种调查结果差别较大,供试的野生草莓整体上对炭疽病有良好的抗性。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叁种调查方法呈正相关。通过变异系数分析表明,整株接种法能更好的鉴定出不同种质资源抗病性差异,建议以整株接种法作为草莓对炭疽病抗性鉴定的标准。未接种胶胞炭疽菌时抗病材料POD活性均大于感病种质,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不同抗性草莓种质接种胶孢炭疽菌后POD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抗病种质酶活性的峰值均高于感病种质。未接种胶孢炭疽菌时CAT活性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抗病材料CAT活性均稍大于感病材料,但4份材料差异不显着,接种后抗感材料CAT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抗性材料的CAT在3d达到峰值,而感病材料在2d达到峰值。不同抗性草莓种质对炭疽病的抗性与POD和CAT的活性可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未接种时草莓种质SOD活性变化无规律,接种胶孢炭疽菌后,不同种质SOD变化趋势不同,其中抗病材料整体上表现为逐渐下降趋势,而感病材料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

参考文献:

[1]. 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D]. 段琳. 安徽农业大学. 2003

[2]. 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机制研究[D]. 杨光道. 安徽农业大学. 2009

[3]. 炭疽菌诱导的PAL、POD、PPO酶活性变化与油茶炭疽病抗性的关系[C]. 杨光道, 李淼, 段琳, 束庆龙, 檀根甲. 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4]. 不同油茶品种果皮的化学成分与抗炭疽病之间关系的研究[D]. 曹志华. 安徽农业大学. 2012

[5]. 油茶炭疽病发生与林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及叶片结构抗病机理的研究[D]. 沈万芳. 安徽农业大学. 2008

[6]. 油茶炭疽病的发生与植株内含物和酶活性的关系研究[D]. 董传媛. 安徽农业大学. 2009

[7]. 不同油茶品种抗炭疽病机制及RAPD分析的研究[D]. 杨光道. 安徽农业大学. 2002

[8]. 油茶果实形态解剖及生理特性与炭疽病的关系[D]. 沈雅飞. 安徽农业大学. 2015

[9]. 不同油茶种和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观察[J]. 杨华, 赵丹阳, 秦长生, 徐金柱, 揭育泽. 植物保护. 2015

[10]. 野生草莓种质资源对胶孢炭疽菌的抗性研究[D]. 黄金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标签:;  ;  ;  ;  ;  

红果油茶抗炭疽病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