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单位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探析论文_张馨月

基层单位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探析论文_张馨月

中海油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452

摘要: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档案馆存在独特的文化优势。在档案文化建设过程中,档案馆特别是基层档案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基层单位档案馆档案文化建设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基层单位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现状,并从四个层面提出具体的建设途径:一是要重视档案馆文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文化功能;二是要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工程,丰富馆藏资源;三是要加强形象工程建设,充分彰显文化氛围;四是要完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关键词:基层单位;档案馆;文化品牌建设

引言

档案对人类文化的形成及发展历程进行了真实记录,是重要的文化传承载体,凝聚着人类的思想与智慧,对于人类文明的延续有着重要意义[1]。同时,档案也具备文化传播功能,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尽管当前传媒形式越来越多,但是档案具备的真实性、原始性及感染力是其他传媒所难以取代的。可以说,档案是人类一笔重要的历史文化财富。基于此,档案馆应当积极挖掘档案的文化信息与文化价值,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档案文化品牌建设,将基层档案馆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推动我国档案事业及社会文化发展。

一、基层单位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现状

档案馆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主体,由于长期受我国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局限和束缚,档案馆主要的功能——文化功能被长期的忽略,因此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更是无从谈起,从而导致档案馆自身地位弱化。从目前来看,基层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档案馆开发程度低,公共文化建设水平不高

一直以来,档案馆都是以行政管理部门的形象呈现在社会大众视野中,无论是档案馆工作人员还是社会大众,都很少有人将档案馆视作主流文化部门[2]。这也就导致档案馆在公共文化建设事业中参与度不高,因而一直在公共主流文化平台以外徘徊,这样一来就严重限制了档案馆文化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不仅如此,与大型档案馆相比,基层档案馆尽管藏有大量的史料文献,但是往往开发程度不高、开放性不强,很难进入人民群众的视野中、受到群众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档案文化的认知还是对档案文化活动的参与,群众通常没有较高的积极性,这是当前基层单位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的一大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必要的关注。

(二)不注重爱国与乡土教育,未能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优势

作为收集党和政府各种资料的最主要的机构,档案馆具备独特的爱国主义与乡土文化教育方面的优势。但是许多基层档案馆并未关注到这点,很少有档案馆单独开辟展厅用于爱国主义及乡土文化教育,也没有系统地整理涉及革命历史的馆藏资料。在考察部分基层档案馆之后发现,部分档案馆仅仅将一些当地知名企业家、著名历史人物等陈列在大厅或走廊中,未能将自身爱国主义教育优势、乡土文化宣传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三)服务项目开放有限,服务水平有待提升

基层档案馆要将服务人民、面向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意味着档案馆必须做好服务工作,获得良好的社会口碑。现阶段大多数基层档案馆进行了服务窗口的开设,帮助群众查询档案、开具证明、复印资料等,这些便民服务的提供受到大众一致好评。然而相较于大量藏于馆内的资料,当前档案馆开放的服务项目却非常之少,应当扩大服务项目范围,对社会大众的多样化需求加以满足,如查询史料、认祖归宗、查找亲属等等[3]。此外,档案馆还要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及电子技术不断完善自身工作机制、优化服务质量,增强与群众的互动性,以此扩大档案馆文化影响力。

二、基层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途径

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培育和创造品牌的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自身有了创新的力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巩固原有品牌资产,多层次、多角度、多领域地参与竞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品牌是市场营销中的一个术语,指的是能给拥有者带来溢价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化是构成品牌的本质要素,是内容与形式,是品牌的全部,而不是装点和附庸。首先,一个品牌的基础----构成其产品的成熟的技术系统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其次,产品营销的全过程,从产品的定位到包装、推广与传播,没有一个环节可以脱离文化。一个成功的品牌具有强大的力量,会引发目标消费群的迷信,这就是品牌的权利。一个品牌一旦形成这样的权力,就会拥有巨大的话语权,对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现就基层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途径提出如下探讨性分析:

(一)重视档案文化资源建设,发挥档案文化功能

档案馆要想将自身文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必须重视档案文化资源的建设,加大建设力度。如果馆藏不丰富且缺乏文化特色,那么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就无从谈起。因此,档案馆应本着“应留尽留,应收尽收”大力征集档案资料,对馆藏进行丰富[4]。档案收集既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为历史负责、为未来着想的态度。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应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实践,面向社会全体人员收集不同形态、不同载体及不同专业的资料。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以此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共建,对档案文化品牌建设内容进行最大化充实。

(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工程,丰富馆藏资源

要发挥基层档案馆的文化功能,不但要具备丰富多样的资源种类,还要注重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档案馆归根结底是服务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因此其档案资源信息资源的建设要以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为基本原则,基于品牌意识进行特色化区域文化的打造,对馆藏资源进行丰富。档案馆可结合实际情况推展档案的收集范围,构建同人民群众生活相对接的资料档案,如婚姻档案、公证档案、学历档案等。此外还要进行特色化档案的建立,对展示区域自然景物、人文风情、社会发展的资料进行收集、归档,建立民族文化档案、区域文化档案,树立良好的文化品牌形象[5]。

(三)加强形象工程建设,充分彰显文化氛围

作为一种社会形象,档案馆综合涵盖多项指标系统,包括人员、管理、馆藏以及服务系统等等。然而当前基层档案馆建设存在文化形象缺失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档案馆必须重视建设自身文化形象,凸显出档案部门的社会文化属性。就整体建筑风格而言,档案馆可融入当体特色化人文因素,将档案馆建设成标志性建筑物,彰显出区域鲜明的文化特色;就馆内布置而言,档案馆不但要确保馆藏区域、办公区域等设置合理,还要尽可能采用古朴、厚重的装修风格,以装饰装修的方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就人员管理而言,档案馆要重视员工的文化素养,提供高品质服务尤其是文化服务,从整体上拔高档案馆文化形象。

(四)完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提升文化服务质量

各个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与服务,档案事业亦是如此。在档案文化品牌建设过程中,人才是推动这项工作发展的关键要素。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馆必须加强人员管理与队伍建设,根据自身发展实际进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展开各项培训,如文化培训、专业培训等,以此实现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的整体提升。此外,要想提高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水平,工作人员应当掌握多个领域知识,包括历史、文学、档案及社会学知识等,还要了解该地区的文化历史、风土人情。只有从整体上提升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将档案馆的文化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李持真,慈波.打造红色档案文化建设新高地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档案,2018(12):33-35.

[2]王玉珏.我国档案文化创意服务发展策略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8(06):95-100.

[3]尹哲.大数据服务档案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档案,2018(12):21-23.

[4]逄晓玲. 跨界合作视域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8.

[5]王楠. 档案馆文化功能实现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论文作者:张馨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3

标签:;  ;  ;  ;  ;  ;  ;  ;  

基层单位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建设探析论文_张馨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