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设置不平衡状况研究_健美操论文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开设健美操课程不均衡态势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美操论文,态势论文,沿海地区论文,东南论文,不均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2-1692-03

就健美操的教学状况我们对东南沿海地区中学体育教师及学生进行调研,旨在了解现状,研究对策,为推动我国中学健美操教学与训练上新台阶提供良好范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主要以福建省(18所)、广东省(12所)、浙江省(15所)、江苏省(12所)和上海市(8所)的共65所中学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研对象。以健美操的课程学生需求状况、开设状况、教学状况、师资状况以及场地器材状况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学健美操教学的相关资料及研究成果。

1.2.2 问卷调查法 我们共发放教师调查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96.3%;发放学生调查问卷2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2份,有效回收率94.6%,经信度、效度检验,均符合统计学要求。

1.2.3 访谈法 我们对福建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部分中学的62位骨干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

1.2.4 数理统计法 1)原始数据以SPSS格式输入,建立数据库,并使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使用常规统计方法和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开展状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态势(表1):

2.1.1 健美操课程开设学校的地域不均衡 表1调查结果显示,在东南沿海地区有75.74%的学校没有开设健美操课程,仅有24.26%的教师根据自己的能力、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校的基本条件开设了健美操课程。调查结果进一步显示,34.2%镇或市区的中学均开设有健美操课程,而在乡村中学,尤其是初中,仅2.1%的学校开设有健美操课程。

2.1.2 师资力量分配明显不均衡

2.1.2.1 师资力量总体情况 调查表明,在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学校仅27.80%的学校有专业教师,而72.20%的学校没有一个健美操专业教师。

2.1.2.2 年龄不均衡 从事健美操教学的教师66.3%的人的年龄在45岁以上,24.5%的教师在30~35岁之间,而仅有不到10%的教师在30岁以下。

2.1.2.3 男女性别不均衡 所调查的健美操教师中,有86.3%的教师是女教师,而男教师不到15%,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健美操作为一项艺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应主要为女性从事的项目。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健美操是健与美、力与柔、刚柔并举的运动项目。

2.1.2.4 学历不均衡 在学历的调查中,从我们对从事健美操教学的教师的学历调查来看,96.5%的健美操教师的第一学历不是从事健美操专业,大多数是从事体操、体育舞蹈、艺术体操等教师,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事田径、球类等项目教师,他们多数是“半路出家”或“现买现卖”,他们往往通过简单的培训就从事了健美操教学。并且,近80%的教师没有达到大学本科学历。进一步的调查还显示,有72.8%的学校缺乏健美操专业教师。

2.1.3 教学规划不均衡

2.1.3.1 教学目标及教学形式不均衡 调查显示,从事健美操教学的老师对开设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目标十分不均衡。他们认为健美操课程的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1)作为专门的课程开设;2)作为课的准备活动;3)作为课的调整与结束部分。与其相对应的三种开课形式是:1)整堂课教学;2)课前教学;3)课中或课结束教学。只有21.21%的中学作为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单列),而有48.48%作为准备部分内容,30.30%作为课的结束部分。

2.1.3.2 课时分配不均衡 调查显示,有的中学最多是每学年能开设36课时,而有的学校仅在初中或高中3年开8课时进行介绍,很少让学生进行练习。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学校课时分配主要有三种结构:1学时/每周的占21.21%、2学时/每周的仅为3.03%,而有75.76%的教师是按阶段开设健美操课。

2.1.3.3 年级分配不均衡 调查显示,东南沿海地区中学把健美操课程往往开设在高年级,即有58.6%的中学开设在高三和初三两个年级,而在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开设较少,不足20%,并且高一、高二比初一、初二分配课时相对又更多些。

2.1.3.4 教材和教学内容不均衡 总体来看,教学的层次不高,大多停留在初级大众健美操的水平上。而对中级、高级及竞技健美操的内容几乎没有涉及到。仅有不足10%的学校的健美操队中出现了竞技健美操。

2.1.3.5 教学对象性别不均衡 有90%以上的学校仅对女生开设健美操课,而男生不足8%,明显对健美操的开设具有性别不均衡。

2.1.4 教学条件不均衡

2.1.4.1 场地器材不均衡 调查显示,65.7%的学校缺乏健美操教学的基本场地和设施,54.54%的学校健美操教学是在大操场上进行的,仅有10%左右的学校有室内体操馆进行健美操教学。

2.1.4.2 学校重视程度不均衡 调查显示,82.2%的教师认为学校主管教学领导(包括体育部、体育组组长等)不重视健美操的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学校不资助,教师申请购买最新健美操教学片不批准,不同意组织业余健美操训练队或兴趣小组,不批准组队参加各种级别的健美操比赛等。

2.2 东南沿海地区中学教师、学生对开设健美操课程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健美操有很强的认知和很高的兴趣,尤其是学生对健美操课程的喜爱程度没有因未开设健美操课程而受到较大的影响。

2.2.1 教师对开设健美操课程的态度

从表2可见,82.34%教师已经认识到健美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74.26%的教师觉得有必要在健美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进一步的进修和提高。

2.2.2 学生喜欢健美操课程的原因 从表3中可见,喜欢健美操的学生占70.1%,喜欢健美操的主要原因按比率的高低依次排列为:健美操动作优美,富有动态(43.1%),具有时代性(28.8%),可达到健身美体(28.1%)。

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学男、女生对健美操课程的喜爱程度是不同的:通过五省市65所学校的1892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79.8%的女生十分喜欢健美操课程,9.4%的女生比较喜欢健美操课程,而男生有62.2%的学生十分喜欢健美操课程,15.7%的男生比较喜欢。

2.2.3 学生不喜欢健美操的主要原因 表3中也可看出,学生不喜欢健美操的主要原因有:感到害羞(37.6%),感到健美操的动作难度大,不容易学(23.7%),认为教师的动作不够新颖(4.3%)。

2.2.4 学生喜欢健美操的类型 从表3还可看出有33%的学生喜欢动作简单,有36%学生喜欢舞蹈类,有21.6%的学生喜欢内容丰富,变化多样的健美操动作,而仅有9.4%学生喜欢跑跳操(高冲击力动作)为主的健美操动作。

2.3 造成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不均衡态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调查显示,影响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开设及教学效果,主要的因素如表4所示。

2.3.1 不把健美操课程列入教学大纲 调查显示,没有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学校中为31.07%的学校是由于未把健美操列入本校的体育教学大纲。

2.3.2 缺乏健美操专业教师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早期毕业的体育教师没有接触过健美操的课程,因此无法胜任这一新兴和多变的现代课程。近几年毕业的健美操专业学生一般都深受学校和社会的青睐,留在重点中学和城市任教和工作的概率高些。因而不能较多或较快地充实到基层中学尤其是农村中学,在缺乏健美操专业教师的中学,自然就不开或不敢开设健美操课程。

2.3.3 场地、器材不足 场地、器材是开展健美操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而从前面的调查来看,在东南沿海地区中学虽然部分学校的场地、器材比较完备,但还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健美操教学的器材和场地严重不足,这就制约了该地区健美操运动的发展。

2.3.4 训练、竞赛缺乏 比赛是引导训练的指挥棒,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和教师教的效果,同时,也能引导着学生朝着一定的目标方向迈进。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除广州、上海开展的健美操比赛相对较多外,其他几个省开展的健美操比赛却很少,尤其关于中学生健美操的比赛更少,而学校内部几乎没有进行健美操比赛。这样,一方面,不能很好宣传健美操的功效和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也难以引起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兴趣。

2.3.5 有关部门不够重视 这是前面几个问题的延伸,造成前面的一系列结果是由于各个主管职能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密切相关的。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讲,人、财、物的效能能否最大限度地得以开发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重视程度和管理能力。因此,要想使东南沿海地区中学的健美操开展得更好些,首先应引起主管部门领导的重视。同样,这对全国其他省市中学健美操教学及教学管理具有借鉴、参考价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是中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课程,且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即具有课程开设的地域分布不均衡、师资力量分配不均衡(总体情况、年龄、性别比、学历等不均衡)、教学规划不均衡(课时分配、年级分配、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性别等不均衡)、教学条件不均衡(场馆器材、学校重视程度等不均衡)等态势。

2)人们认识不足、师资水平不高、场地器材不足、训练竞赛缺乏、有关部门不够重视等是限制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3.2 建议 1)普及中学健美操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体育教学改革的趋势,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领导,应提高认识、增强意识,给予大力的支持和扶植。

2)要加快健美操师资队伍的培养,各省属体育院校应有计划地坚持每年1~2次的培训,为本省基层中学培养一批健美操教学骨干。

3)基层中学也应做好本校体育教师的培训计划,让每位体育教师能了解和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简单的健美操课程教学。

4)体育院校应加大对男生健美操培养的力度,在加强健美操课程教学的同时,可开设音乐、舞蹈的选修或欣赏课程,提高男生健美操专业素质,扩大健美操的师资队伍。

5)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为健美操课程提供相应的教学场所,最好是室内场地,至少也应有专用的场地。

6)在开设健美操课程的同时,最好成立课余的兴趣小组并组织好课余的学习与训练,促进和提升健美操课程的质量与水平。

7)要将健美操列入学校的竞赛项目之中,通过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健美操技术水平。

投稿日期:2006-04-11

标签:;  ;  ;  ;  

东南沿海地区中学健美操课程设置不平衡状况研究_健美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