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约束条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民健身论文,全面小康论文,时期论文,条件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20X(2009)09-05-08
1 研究背景
随着新世纪翩然而至,中国掀开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200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正式吹响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军号。五年后党的十七大,进而重申把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现阶段,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和建设工程,都在围绕和服务这些宏伟目标,在各自的起点上开始了新的长征。
所谓全民健身体育,是一种以广大城乡居民为参与主体,以增进身心健康和活跃文化生活为基本目标的群众性体育运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确立以后,引发人们对于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特定和分支目标的思考与研究。在彪炳史册的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为了早日实现由世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中国体育界更加紧锣密鼓地思考和设计“后全民健身计划时代”国家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蓝图,加快了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思路来探寻中国群众体育未来发展道路的步伐。在此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笔者力图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方法,借助现有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文献资料,将“全面小康”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全民健身体育结合起来综合考查,通过对我国社会背景、人口状况、居民生活质量、体育政策、群众体育资源、群众体育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等约束条件展开全面的描述分析,为体育主管部门制定2020年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和发展规划提供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宏、中观决策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目标实现途径奠定基础。
2 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主要约束条件的筛选与归集
2.1 确定目标的一般理论依据
目标,指人们从事某项事业或活动时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人们不断追求和期望实现的愿景,即行为的目的或指向物。“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则是特指全民健身体育事业在2020年所期望达到的标准、水平或境界,是与我国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相匹配的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达成目标。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确定和顺利完成,应当反映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对全民健身体育的基本需求,发挥全民健身体育在促进社会整合与和谐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充分体现出全民健身体育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与整个社会的协调共进。
一般而言,任何目标的确定,都是主、客观条件相统一的过程,即主观需要、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条件的有机结合。因此,根据目标管理理论,按照“充分、必要”原则处理好目标与依据(条件)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确定达成目标的基础与前提。学者李祝文等在《目标管理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确定目标的依据作了如下归纳(图1):
图1 目标与条件的关系示意图
引自李祝文等:《目标管理理论与实践》,第61页,解放军出版社,1986。
注:笔者在“客观条件”中补充了“文化因素”。
由此可见,上级的要求、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三个方面,就是确定达成目标的一般依据。上级的要求包括上级的目标、方针政策、上级下达的计划和指令性任务的规定等,只有把实现本级目标与实现国家计划、上级的要求结合,才能制定出既符合整体利益,又适合本地区情况的正确目标。在主观条件中,目标单位所拥有的人、财、物和时间等资源情况是确定目标的物质基础,其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上期运行状况,尤其是目标的达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目标期中目标运行的基础和人员的水平。只有对主观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明确自身长处和短处,才能使确定的目标符合本地区实际,既先进又有实现的可能[1]。而客观条件是指影响目标确定与实施的、目标单位外部的所有环境因素的总和。一般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自然诸方面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它们都是确定目标的客观基础。只有把主观需求和客观条件有机结合,才能确定适当的目标。
2.2 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具体依据
2.2.1 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基本依据的筛选
为了最终确定我国“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具体依据,笔者将确定目标的一般理论依据,进行了二级细化转换处理:一般性依据(上级的要求、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专门性依据(“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基本依据)→具体化的约束条件,运用特尔菲法,提交专家予以筛选确认。对“基本依据”的确认共进行了三轮调查。
如表1所示,“一般性依据”经第一级转换,“上级的要求”转化为目标期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法规制度与任务规定,目标期我国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总体要求;“主观条件”转化为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体育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定位、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而“客观条件”则转化为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与总体水平,目标期我国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显然,确定全民健身体育的达成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基本依据”的影响和制约。
2.2.2
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主要约束条件的确定
第一级转换是必要的,它可以为“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设定提供宏观的分析视角。但由于一级转换后的基本依据所涵盖的内容,对于全民健身体育这一特定对象的目标管理层次来讲,仍相对宽泛,其能见度、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高。为此,笔者又借鉴任海教授《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一文中对我国群众体育未来发展条件的分类方法[2],再把它们二级细化为6类26项具体化的约束条件,提供专家判断选择。经过三轮调查的不断收敛和归集,最终,得到2/3以上绝对多数专家认同的选项结果如表2所示。
由此,经两级转换,便把我国“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基本依据转化为社会背景、人口状况、生活质量、体育政策、资源条件和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共6个方面16项具体化的约束条件。根据这些约束条件的具备程度和发展趋势,可以大致确定我国“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的目标及其达成程度。而达成目标确定得是否科学合理,实质上取决于对上述条件在目标期内的发展定位预测是否科学、发展水平预测是否合理和发展趋向预测是否恰当。可见,确定我国全民健身体育的达成目标,其核心点就在于对这些条件进行科学预测和推测。而科学预测和推测的前提,则是对上述约束条件发展现状的充分把握。
采用逻辑归纳法对上述6个方面16项约束条件进一步加以归集,不难发现,社会背景、人口状况和生活质量分属于社会基本面,可以统称为社会约束条件,而体育政策、体育资源条件,以及体育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则属于体育自身的范畴,可以统称为体育约束条件。以下的分析路线,将围绕这两大方面顺次展开。
3 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具体依据——社会约束条件分析
3.1 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任何社会现象与它所存在的社会环境都是整合的。因此,对全民健身体育未来目标的分析当以其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为依据。“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的社会背景,是长期、深刻并直接作用于我国群众体育的关键因素。调研结果表明,这些社会背景主要包括国家GDP和财政收入水平,以及文化、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3.1.1 我国GDP和财政收入水平
我国国民经济多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尤其是反映国情国力的指标和生产水平不断增强。与2000年相比,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57.3%,年均增长9.5%。2006年初,国家统计局全国经济普查成果显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总量为159878亿元,比当年快报核算数增多2.3万亿元,增加了16.8%。修正后的GDP表明中国超过意大利,成为位列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之后世界第6大经济体,与排名第四、第五的英国和法国的差距缩小不到2000亿美元[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国家财政增长速度加快,我国业已具备建立公共服务(包括全民健身体育服务)体制的财力基础。统计数据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收入总量从1950年的62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1000亿元,用了28年时间;从1978年的1000亿元增长到1999年的1万亿元,用了21年;再从1999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2万亿,只用了4年[4-5];而2003年到2005年两年间,财政收入则从2万亿元增长到3万亿元;2006年1年时间,财政收入就达到4万亿元[6]。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我国已完全有条件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我国主要三大“经济圈”和已有7个“城市群”中的5个,2005年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都超过了两位数。
3.1.2 我国文化、科技、教育发展水平
在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作用下,我国教育投入和支出与日俱增。2005年国家和社会各项教育经费投入数额达8418.84亿元,是十年前1995年的近4.5倍。2005年,全国教育支出3951.59亿元。中央财政负担的教育支出384.38亿元。2006年至2010年5年间,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累计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并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3]。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2006年已经达到558 409所,与2000年相比,普通高校增加826所,普通高中和特殊教育学校分别增加1589所和66所[7]。自2001年以来,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职业中学、早期的学龄前教育的在校学生数都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态势。
未来十年期间,我国的经济和财政收入将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将为全民健身体育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文化、科技、教育的持续稳步发展,也将为全民健身体育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基础、科技支持、教育前提和广阔空间。
3.2 人口状况
专家调查表明,人口状况的变化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观念的深刻变化,对全民健身体育有着深刻的影响。人口总量和自然增长率与平均寿命、人口城市化水平、体育人口比例,是人口状况中制约全民健身体育目标达成的三个重要因素。
3.2.1 人口总量、自然增长率与平均寿命
从1978年至今30年中,除少数年份外,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水平已降至5.3‰以下。截至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总人口为130 62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总人口126 583万人相比,增加了4 045万人,增长3.2%;年均增长809万人,年均增长0.63%。近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200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水平已达71.40岁,比1990、1982年分别延长2.85岁和3.63岁[7]。
3.2.2 人口城市化水平
截至2005年,在全国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6 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77个百分点[8]。我国2005年末人口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2.99%的水平。有关专家预测,“十一五”期末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47%左右[9]。由于我国的全民健身体育首先发端于城市,且与人们的现代生活观念相契合,符合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需求,因此,人口城市化现象必然与全民健身体育同步,由此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全民健身体育在新时期的进一步跃升。
3.2.3 体育人口比例
学者们普遍认为,反映人们体育价值观念和对体育的参与程度、亲和程度的“体育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和社会体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制定社会发展规划与进行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依据。近10年来,我国体育人口数量逐步增长。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表明,我国7~70岁人口中的体育人口比例为33.9%,比1 996年增长了2.5%。我国男性体育人口为56.6%,女性体育人口为43.4%。
有理由相信,人口数量扩大、人口结构优化、人口质量提高与平均寿命延长,以及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和体育人口比例不断扩大,将会为我国“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增添强大的原动力。
3.3 生活质量
生活质量是反映社会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满足程度的一个综合概念。苗大培教授《论体育生活方式》认为,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众多,但其主要决定因素有4个方面:即经济、教育、健康和环境[10]。在调研中专家们认为,深刻影响生活质量并与我国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直接相关的因素主要是受教育程度、居民消费水平和公众“幸福感”。
3.3.1 居民受教育程度
专家们认为,教育水平对收入分配与再分配有着重要影响。世界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导致拉美收入分配不公的各种因素中,教育因素所占的比重高达25%[6]。随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已普遍提高。根据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10年,我国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中城市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的县、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
3.3.2 居民消费水平
有研究证实,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逐步降低,娱乐消遣消费呈持续增长势头,社会成员将有一定的收入余额用于自己感兴趣的其它生活领域,用于满足文化娱乐需要的支出会逐步增加,用于体育健身的支出也会相应增加[11]。
2000、2005和2006年是近10年我国恩格尔系数降幅最大的年份。以2005年为例,从总体情况看,城镇是36.7,农村是45.5[7]。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必然带动广大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转型。与我国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初步小康、再由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发展相对应,我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逐年提高,而恩格尔系数则逐年下降,我国已开始进入以扩大国内消费为重点的经济增长新阶段[12]。
3.3.3 居民“幸福感”
我国社会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也可从公众“幸福感”的本体感觉得到有力的反映和印证。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末,有47.6%的被访者在“幸福感”综合指标中感到“非常满意”或者“满意”,较年初提升了8.7个百分点。大多数幸福感指标的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公众对“健康状况”、“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满意度分别为48.5%、44.8%、39%和39%,均高于相应的不满意度,满意度较年初分别上升了3.1、12.8、7.4和8.8个百分点。除“面”上数据外,学者连玉明、武建忠“点”的测量结果——深圳市居民幸福指数也显示,公众生活满意度、身心愉悦度和关系和谐度三项指标的平均满意水平都超过了60%。[3]
4 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具体依据——体育约束条件分析
4.1 体育政策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任务规定,国家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基本任务规定,是正确确定“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未来走向和具体达成目标的准绳与根本依据。
社会体育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向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关怀,国家给予社会体育切实的法律保证和明确的法律地位。
1995年8月29日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对社会体育进行直接规范。不但设立了《社会体育》专章,而且明确规定与社会体育密切相关的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三条指导方针,即“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和“促进各类体育协调发展”[13]。
1995年6月20日,国务院发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确定了到20世纪末和2010年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提出了群众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14]。1996年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建立全民健康服务体系和国民体质检测体系,深化体育体制改革,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兴办体育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道路。全民健身计划经过1995~2000年第一期工程的宣传发动、改革试点、重点实施、逐步推进和全面展开、普遍取得成效三个阶段后,于2001年8月发布第二期工程规划,对后10年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策和措施、实施步骤进行了规划。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12月发布《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对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有效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提出6条对策[15];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构建群众性的多元体育服务体系,做到亲民、便民、利民。2006年还制定了国家“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把“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学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目标,并把积极推进卫生体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作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措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并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纳入其中[16]。党的十七大充分肯定全民健身取得新成绩的同时,强调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2008年9月29日,胡锦涛主席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围绕促进中国体育又好又快发展,推进由世界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主旨,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更加重视全民健身体育,并指出:“要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协调发展”。他还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17-18]。
由上可见,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根本性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日臻完善的体育法规制度,已为全民健身体育如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和谐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迫切诉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汇集于人民,尤其要汇集于弱势群体指明和规定了基本方向。未来10年我国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奋斗方向和政策保障。
4.2 资源条件
具备必要的资源是任何一项社会事业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专家们认为对全民健身体育的经费投入总量、公共体育设施的保有量和管理水平、全民健身体育消费市场与消费能力这三项内容是全民健身体育资源条件的主要体现。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主编的《体育事业统计年鉴》说明,我国体育事业费逐年上升。“九五”末期2000年的投入水平是“八五”末期1995年的1.7倍多。同时,社会体育经费大幅度增加。25个省、区、市的调查结果显示,1995~1999年,省、地、县3级体育行政部门中,无论是群体部门的财政经费,还是用于全民健身的社会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均逐步增长[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政府和社会对体育场地建设的投入明显加大,财政拨款和体育彩票公积金的投入逐年上升,体育场地的数量、规模有较大提高,体育场地结构趋于合理,场地种类更加多样,对社会开放日益增多,投资主体也逐步多元化,部分场地的经营管理状况已有较大改观[20]。
在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制定的《“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中,对加强城乡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和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提高国有体育设施开放利用和管理水平,规定了到2010年的具体目标:力争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到1.40平方米;明显增加经济欠发达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的经济实用型公共体育设施;体育系统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85%以上,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率达到43%以上;积极探索体育设施建设和使用的新模式,充分利用城镇公共场所和自然条件开辟体育健身设施。届时,全民健身体育场地的数量、规模、质量、开放利用率和管理效益的较大提高,必能极大缓解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同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为“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热潮的掀起奠定良好的“硬件”基础。
4.3 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
自“九五”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努力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社会体育管理和指导队伍不断壮大。据对24个省、区、市的调查,与1 995年相比,2000年省级体育行政部门中群体干部的数量占干部总人数的比例由12.3%上升为14.6%。省、地、县体育事业单位中从事群众体育的人员比例增加了2.1%~5.5%[19]。到2004年底,全国已有各级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43万余人,预计到2010年将达65万人,各地普遍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标准。
其次,我国初步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体育组织领导体制和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成立了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协调机构的省、地、县三级政府所占比例,分别为100%、98%以上和95%以上。大批街道、乡镇也建立起了类似的机构;省一级的行业体协63%以上成立类似的机构[19]。我国已逐步建立起纵贯全省地、县、乡,横跨行业系统、群众组织、社会团体,政府领导、体育行政部门组织、各方齐抓共建的新型社会体育组织领导机制。已初步形成了以各级各类体育社会团体为线,以体育指导站、活动站为点,覆盖面广、包容量大、适应性强的社会化群众体育组织网络。
第三,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社会化组织网络的完善,激发了全民健身体育的活力。2001年县以上体育部门举办各类运动会25 160次,比1995年增长1.13%。2004~2006年每年举办的县及县以上运动会都在4万次以上。1995~2001年每年举行一次的“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大大增强了群众体育的健身意识。1996年全国有近3亿人次参加全民健身宣传周活动[19]。同时很多省(区、市)将全民健身宣传周发展成为全省(市)规模的体育节或全民健身节。全国“亿万妇女健身活动”、“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和“全国体育大会”等大型群众体育活动产生了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
第四,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稳步推进。继1996年原国家体委发布《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施行办法》后,在1997年部分地区体质监测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2001年会同其他10个部委,联合发布《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规定》。从2005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又联合教育部、民政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在全国31个省(区、市)进行了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2006年编制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和《第二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研究报告》,为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政策措施和科学健身提供实证依据和有效方法。以湖北省为例,“九五”末期全省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国民体质测定系统,已建立了监测工作领导机构和39个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以及4个国家级监测片,完成了上报7400个样本量的监测任务,全省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均为省级监测片,完成监测样本量54000个[21]。
此外,根据体育法的规定,国家通过加强群众体育法制建设,健全群众体育法规体系,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体育的组织化程度。近年来许多省市先后出台了全民健身条例、体育市场管理条例、体育场所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各项支持性、保障性、保证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已为未来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约束条件的分析结论
综上,可以对我国“全面小康”时期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具体依据——约束条件(包括社会约束条件和体育约束条件)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做出如下判断:
第一,未来10年,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推进和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决心不会改变,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和谐和体育和谐,繁荣发展全民健身体育,形成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体育需求,增强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政策取向不会改变。
第二,未来10年,我国将呈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健康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进步,经济、社会与个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因此,我国全民健身体育也将保持一个持续、稳定、较快、健康的发展态势。
第三,未来10年,“全面小康”时期我国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各项约束条件,现阶段大多数实力指标已经具备相当雄厚的现实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在可预期的将来,仍可能保持较强的发展能力和较快的发展速度。
第四,未来10年,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环境与条件将会越来越好,全民健身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将随着小康生活更加富裕而变得更加突出,成为更多社会成员参与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更加广泛普及的一项社会性事业。
第五,未来10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科学技术将渗透到全民健身体育的更多环节,运动要讲科学将成为更多人的锻炼共识,体育健身方法、手段的科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并将为人们提供较高水平的科学健身服务。
第六,未来10年,我国体育产业将获得较大发展,逐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将加大体质与健康投资,增加体育健身支出,提高体育消费水平,潜力巨大的全民健身消费市场,将更强有力地推动本体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七,未来10年,我国全民健身科学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适应社会和体育的发展要求,将逐步形成“管理由政府、建设靠国家、举办靠社会、活动有社团、锻炼有组织的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格局。
第八,未来10年,全民健身工作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依法行政、依法治体,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体育法规体系将逐步完善,关系到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诸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资金投入等突出性问题,将通过立法得到解决,从而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
通过对未来10年全面建设小康时期我国全民健身体育达成目标的各项约束条件进行比较全面、充分的实证分析,表明现阶段大多数实力指标已经具备相当雄厚的现实基础,而且在可预期的将来,仍可能保持持续、稳步发展的态势和较高水平。基于我国未来10年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的战略定位、客观需要和实际可能,笔者认为,根据各项约束条件的分析结论,针对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作出较高达标程度的安排,即发展速度快于、质量水平高于、工作效益好于“十一五”的水平,是恰当、务实和可行的。总而言之,在未来1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国全民健身体育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也完全有可能迈上更高的台阶。
收稿日期:2009-06-19;修回日期:200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