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探究论文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许 洒

甘肃政法学院,丝路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缩写。甘肃省独特的文化构成和文化优势,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甘肃省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迎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总结甘肃省文化产业构成不足,提出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渠道和保护力度、形成甘肃省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模式等建议,切实促进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 复合型文化;交通优势;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交通优势与机遇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实施,甘肃铁路建设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期。甘肃地形狭长,是通往中西亚地区的路桥通道。加快铁路建设,填补部分地区路网空白,将促进甘肃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在铁路建设方面,2013年和2014年,甘肃连续两年在铁路建设投资规模上居全国第一。其中,2014年甘肃境内在建铁路项目年度投资计划为334亿元,实际完成398亿元,铁路在建里程和配套资金到位率也居全国前列。甘肃省发改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甘肃省2018年公路总里程14.32公里,总投资648.2亿元;普通铁路建设3603公里,总投资648.2亿元。同时在高铁计划方面,2018年-2020年甘肃省计划开通兰张三四线、兰汉高铁、兰合高铁、成兰高铁、中兰高铁、共计1977公里,总投资两千一百多亿元。如表1、表2所示:

胃肠道微生态参与胰腺癌发病的可能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学者们认为,病原菌、年龄、环境、代谢、遗传等因素导致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失衡可能经由模式识别受体、炎症复合体以及NF-κB、环氧化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细胞分子引起肿瘤相关性炎症、感染、代谢失衡、免疫紊乱,最终导致肿瘤的发生[15-17]。这些机制是肿瘤普遍发生的过程,找到其与胰腺癌发病机制的特异关系将有益于揭示胰腺癌发生的本质,因此尚有许多的研究要做。

表1 2018年甘肃省交通运输总里程以及总投资

表2 2018-2020甘肃计划开通的高铁汇总

(二)复合型文化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认同,总书记提出“五通”,五通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文基础,同时总书记在2016年1月21日《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中倡导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要“交而通”而不是“交而恶”,“一带一路”的延伸之处,是人交流聚集的活跃之地。丝绸之路全长近700公里。甘肃位于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总长度超过一公里,全长165公里。公里数占陆上丝绸之路的四分之一,占中国领土的一半。古丝绸之路横穿甘肃全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遗迹,见证了丝绸之路文明的辉煌历史。敦煌文化,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文化、都是复合型文化,与内地相对单纯的汉文化不同。季羡林先生曾讲,地球上的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希腊和古埃及的文明,唯一的交汇地就是敦煌地区。

敦煌文化的起源,就不单汉文化,更是世界各地文明交汇融合成的。如著名舞台剧《丝路花雨》,演绎30几年还是备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与认同,因为《丝路花雨》包含着多种国际文化,这就是丝路文化的特色。因此甘肃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文化先行,有巨大优势,容易引起沿线国家的文化共鸣共鸣,认可丝路文化。因此有文化优势的前提下,甘肃省会相对顺利的形成和西域国家的合作。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充分发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平台优势

2013年1月20号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甘肃做31个省唯一的一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现在已经实施了8年,形成了非常好开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就是形成非常完善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文化大省建设,各类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这个已全面完成,且已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省委常委会、人代会等多种形式,将其确定下来,甘肃省上下的战略部署和各级党委政府广大群众的共识,从此以后甘肃省的文化建设遵循着这个顶层设计,朝有针对性的大力度的去推进。第二甘肃省政府针对传统古文化文化发祥地大力促进,俗称“抓三头”。一头抓的是天水华夏文明始祖文化发祥的地方,既叫“源头”。第二,抓国际文化最高水准的文化品牌敦煌文化,即“龙头”。第三,抓甘肃省会兰州中心城市的发展,兰州市整个甘肃省一体两翼的核心区,经济的重心,科技、文化、教育、金融、交通的中心、“重头”。因此在整个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呈现健康有序的良好姿态飞速发展。

在天然湿度状态下的土层中开挖沟槽,且地下水位低于槽底时可开直槽,不设支撑,但对槽深有限制要求:砂土和砂砾土土层的深度不大于1.0 m;亚砂土和亚黏土土层的深度不大于1.25 m;黏土土层的深度不大于1.5 m。

(二)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渠道和保护力度

甘肃省虽然是文化大省但是文化产业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发展方式落后。北上广发达城市得文化产业都是成规模、成产业链系统发展,形成了很多大型文化产业旗舰店以及完善的输出宣传系统。但是甘肃省不大量的文化产业的要素在基层,多是基层工人、农民个体经营发展。因此要兼顾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以农村为基点,大力推广和宣传文化手工劳动,继而通过产业协会的方式,将散户集合起来,形成联产产业链。同时,协会采取自治方式,制定相关规定条例,由政府监督。

(三)形成甘肃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其中重点阐述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甘肃省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大省,多年来一直重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截止目前甘肃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68项,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236项。因此对于甘肃省这样的文化大省,要加强对文物的保护、挖掘、整理、传承、再现、利用。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大力宣传甘肃传统文化,将文化按照非物质遗产和物质遗产分类,对于物质遗产如作为世界级物质遗产的敦煌莫高窟,在加强旅游宣传的同时,运用手机新媒体对游客进行游览指导,将游览过程中破坏石窟的不良行为实施呈现在游客面前,既可减少对石窟的损害,同时也像游客加强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理念。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对外宣传,利用抖音、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媒体,让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出去。

[ 注 释 ]

①甘肃铁路建设在“提速”年底全省铁路在建及营运里程将达6000公里以上[EB/OL].http: // www. 360doc. com,2019-3-12.

“我就等你这句话呢。你再不说,我就真的老了。”蒲琳没想到张盈盈能这么回答。那一刻心里是潮热感还是落空感,说不清,原来张盈盈这么期待蒲琳“长大”吗,长大到能鼓励她也来谈个恋爱?

②薛磊,窦德强.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6):26-27.

③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有甘肃特点和突破口[EB/OL].http: // finance. ce. com,2019-3-11.

④乔太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破解“三农”问题突出矛盾[J].党政干部论坛,2018(2):6-7.

[ 参 考 文 献 ]

[1]甘肃铁路建设在“提速”年底全省铁路在建及营运里程将达6000公里以上[EB/OL].http: // www. 360doc. com,2019-3-12.

[2]薛磊,窦德强.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探析[J].全国流通经济,2017(6):26-27.

[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已有甘肃特点和突破口[EB/OL].http: // finance. ce. com,2019-3-11.

[4]乔太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破解“三农”问题突出矛盾[J].党政干部论坛,2018(2):6-7.

*甘肃政法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7036)。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379- (2019 )16-0077-02

作者简介: 许洒(1993- ),女,陕西咸阳人,甘肃政法学院,丝路法学院,研究方向:法理学。

标签:;  ;  ;  ;  ;  

“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文化产业发展对策探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