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南门仓5号陆军总医院骨科4区 北京市 100000
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常规组调查对象来自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骨科接收的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舒适组调查对象来自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两组患者皆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此外,舒适组患者又强化舒适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舒适护理干预后,舒适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优于常规组,且舒适组的焦虑评分(23.98±1.46)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8.21±2.17)分,舒适组的抑郁评分(25.87±1.54)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45.34±2.21)分,且P<0.05。结论: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及时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舒适护理;股骨颈骨折;影响分析
前言
近年来,由于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骨折的临床发病率也逐渐上升,股骨颈骨折已成为危及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最为严重的一种病症,已逐渐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1]。对股骨颈骨折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治疗,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其术后疼痛难忍,且极易引起创口感染、泌尿性感染、压疮等相关并发症,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并严重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2]。为此如何有效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障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直是骨科研究的重点。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整体的、个体的、有效的及创造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最终目标就是让患者达到一个最舒适的状态,其在临床各个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常规组调查对象来自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骨科接收的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舒适组调查对象来自于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骨科接收的4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与配合调查,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基础疾病者。92例患者中男53例,女39例;年龄49~75岁,平均(65.2±4.5)岁;骨折原因:摔倒、车祸、高处跌落、其他分别25例、21例、20例、26例。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规资料相对比,没有大区别,且P>0.05,可进行分组调查。
1.2 方法
两组患者皆实施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如病情评估、确定最佳治疗方式、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对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的防治护理、出院指导等。舒适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又强化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舒适
股骨颈骨折患者通常发病较突然,且疼痛难忍,容易导致患者伴随着焦虑、恐惧及不安等负性心理。为此护理人员需先收集患者的相关信息,如家庭状况、婚姻状况及骨折原因,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其焦虑抑郁程度,同时根据其心理特点,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对于采取手术治疗,害怕术后疼痛的患者,应详细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知患者整个过程皆在麻醉状态下进行,疼痛感较轻微,且全程有专业护士陪伴,若有不适可以随时提出。对于担心治疗后生活不能自理,害怕预后效果不良的患者,可以向其介绍医院的先进仪器与设备,并列举以往一些成功康复的病例,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信心。
1.2.2环境舒适护理
外部环境需加强绿化,搞好环境卫生,改善设施及道路状况;内部环境,需保证房间内的光线充足、温度与湿度适中;加强硬件设备,可以配置一系列的人文设施,如增加座椅、饮水机及报刊书籍,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或电视频道,转移患者注意力;室内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将房间布置的温馨、舒适。
1.2.3疼痛舒适护理
疼痛是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舒适的最主要原因,疼痛护理主要措施是采取药物治疗,止痛药通常是其首要选择,护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止痛药的用法及给药原理、用量及适用范围,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药物治疗,按疼痛程度针对性的给药。若疼痛较为严重,无法忍受的话,可以根据情况适当采用镇痛泵,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
1.2.4社会舒适
社会舒适包括人际关系、家庭、职业经济状况、学校等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带来的舒适,好的社会支持是股骨颈骨者患者战胜疾病、克服疼痛、增加治疗信心的重要支撑。为此对患者采取适当的社会舒适护理,提高社会支持度,减轻患者的压力,提高生命质量。亲人的安慰是患者最重要的看护者和社会支持来源。良好的家庭氛围、精细的照顾、细心的关怀能增强信心降低负面情绪,医护人员作为一个服务者、参与者、组织者应发挥其互帮互助的积极性,护理人员需充分调动家庭的支持作用,及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让其尽量多的多陪伴、关心、鼓励患者,使患者消除心理顾虑,心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其中心理状态评价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其抑郁、焦虑程度进行比较,其焦虑抑郁程度与分值呈正比[3]。
生活质量评价标准以美国波士顿健康研究所研究的SF-36简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为准,主要涵盖了8个与人们生理健康及心理健康相关的维度,共含36个项目,生活质量的高低与分值成正比[4]。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调查结果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分析,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皆以( )表示,并用t检验,以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舒适护理干预后,舒适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都明显优于常规组,存在较大的差异,且P<0.05,见表1。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是中老年人中较普通发生的一种骨科疾病,主要是由于骨质疏松而导致的股骨颈脆弱,此外由于髋周肌群的退化性变化,稍受到外界刺激,就会引起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导致骨折愈合不良,股骨头坏死,极大的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5]。临床大量实践已证实,在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结合一定的舒适护理干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舒适护理由于其独特的个性化、整体化等护理优势,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的舒适度,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本次研究,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舒适组患者中,结果显示舒适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优于常规组,且舒适组的焦虑、抑郁程度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研究中我们先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心理舒适护理,最大程度的取消了患者的心理顾虑,消除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增加治疗配合度。此外加强环境的舒适护理,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归属感,减轻其不适感,避免周围陌生环境所引起的不良刺激。根据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及持续的时间,对应的进行疼痛舒适干预,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理舒适度。良好的家庭支持,社会舒适护理,可以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帮助患者在躯体、情感、精神上得到更大的安慰。
总的来说,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是基于对人性的关怀,可以最大限制满足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方面需要,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来自社会、医护人员、亲人的关爱,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信心,改善其心理状态,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邵佩红.施行舒适护理对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2):83-84.
[2]李情华.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04):188-189+192.
[3]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4]吴炳华,章国发,宗世璋等.股骨颈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比较[J].当代医学,2012,18(11):31-32.
[5]陈声陶.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5):96-97.
论文作者:王晓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1
标签:患者论文; 股骨颈论文; 舒适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心理论文; 疼痛论文; 焦虑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