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论文_方蕾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论文_方蕾

【摘要】唱歌是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在歌唱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倘善于合理运用图谱记忆、识字认读、肢体表现、故事记忆、情境演绎、游戏记忆、创编歌词等教学方法,巧妙地将歌词的传递寓于生动活泼的形式中,点拨和帮助幼儿记忆歌词,改变以往缺少歌曲情感体验,死记硬背歌词的境地,使幼儿充分享受歌唱的快乐。“巧”记歌词也能够减轻教师教授与幼儿学习的负担,提高有限教学时间段内的教学效益,而且还能够使平淡枯燥的新歌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情趣。

【关键字】歌唱活动 歌词记忆 策略

唱歌是音乐艺术表现中最通俗、最普及、最易为幼儿所理解和喜爱的、最富有感染力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所以,唱歌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目前所设计的歌唱活动,在短暂的授课时间内,既要让幼儿记忆歌词、理解歌词、掌握歌词,又要让幼儿熟悉旋律直至学会演唱歌曲,这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为了能把整个活动过程顺利完成,很多教师不得不忽略或放弃什么情感体验,陷入死记硬背歌词的境地,然后匆忙地让幼儿学唱歌曲。尤其是碰到内容复杂的歌词,更是让歌词成了记忆的负担,影响了幼儿对歌曲情绪的体验,削弱了歌唱活动的效果。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种帮助幼儿掌握歌词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用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有些歌曲歌词含义对学习歌曲的幼儿来说不够明确,或歌词中出现的形象过多,使幼儿对歌词的先后顺序比较容易混淆。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形象的图谱,将歌词内容、结构表现出来,启发幼儿通过画面记忆歌词。在使用图谱等直观形象来帮助幼儿学习时,如果不能够注意突出重点,不但没有能够帮助幼儿,有时反而干扰了幼儿。因此,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歌曲采取不同的方法:

1.利用图谱来强调歌词顺序。

教师利用歌词中事物的图谱来排序,更加有助于将幼儿注意力集中在容易搞混的地方。

教师朗诵歌词。

教师出示歌词中出现的形象图谱,让幼儿根据歌词顺序排图。

鼓励让幼儿根据图谱的形象说出歌词,教师做补充。

④引导幼儿观看图谱完整地、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利用图谱来表现歌词关系。

如:《山谷回声真好听》中表现原声与回声关系的部分:

(原音)唱一声,大山公公好! (回声)大山公公好!

叫一声,小松树儿早! 小松树儿早!

山谷回声真好听! 真好听,真好听!

乐得我们哈哈哈哈笑! 乐得我们哈哈哈哈笑!

有的回声是整句重复原声,有的则是重复原声的后半句。教师可以设计两组图谱,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通过图谱对比,幼儿能很快地发现其中原声和回声的关系。

教师出示第一句图谱,然后说出代表的歌词是“唱一声(音符)大山公公(山)好(招手),再出示回声的图谱,让幼儿说说回声应该是怎样的,通过对比,幼儿肯定会很快发现其中的关系。

教师直接出示第二句歌词的图谱。教师说原声,让幼儿直接观察图谱后说出回声的歌词。

教师出示第三句歌词的图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说出歌词,幼儿接出回声。

④教师出示第四句歌词的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这两幅画面是完全一样的,说明两句歌词也是完全相同的。

二、用简单的肢体律动表现歌词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根据这一特点,适当的肢体语言,能帮助幼儿准确理解并记忆歌词。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的肢体动作表现,一种方法是简单的用动作表现歌词,动作可以是教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教师先告诉幼儿歌词,让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帮助记忆歌词。另一种方法是针对故事性较强的歌曲,可以用情境表演的方式开展。

1.教师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让幼儿对教师提供的动作进行模仿或游戏。

2.让幼儿自由地根据歌词做动作,边唱边动作是幼儿的特点,它们不但用歌声来表达情感,更喜欢用动作来加以补充。

三、以故事为媒介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我们知道,故事对幼儿来说,具有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将一些具有较强情节性的歌词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幼儿听,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感知效果。歌曲《猪小弟》是中班的教学内容,它以诙谐的笔调描写了发生在小猪与小兔、小羊之间的一段颇有意味的事情。三段歌词分别描写了故事发生的经过及结局,也蕴涵着讲卫生的道理。在引导幼儿学唱这首歌之前,我将自编的《猪小弟》的故事,绘声绘色的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从故事中感知主要角色及主要情节。孩子们很快从故事中理解了有趣的情节内容,对情节发展的顺序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感知,即“小猪先去找小兔玩,小兔嫌他太脏,小猪又去找小羊,小羊说他满身都是泥。小猪回家洗澡后,小兔、小羊和他开心的玩了起来。”在理解故事内容、理清情节发展线索的基础上,再为幼儿朗诵歌词,幼儿很快记住了三段不算简单的歌词。整个学习过程中,幼儿兴趣浓厚,情绪投入,在一遍遍不同形式的演唱中,幼儿体会着歌曲幽默、滑稽的风格,领悟着“勤洗澡,讲卫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正所谓“故事帮助幼儿理解,理解促进幼儿记忆”而记忆效果的增强、记忆负担的减轻,无形中又为幼儿充分享受演唱乐趣,充分体会歌词情绪创造了条件。

四、利用游戏来提高歌词记忆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活动,是孩子表现生活、表现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来记忆歌词,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注意力高度集中,发挥更大、更有效的学习积极性。

1.歌词填空:在孩子对歌曲基本熟悉后,教师可采用歌词填空的方法来加深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如:雪花雪花_______,好象许多_______。

2.歌词接龙:可以是教师唱一句,幼儿接下句;也可以是分组进行整首歌接龙。

3.歌词猜猜猜:教师只动嘴不发出声音,让幼儿猜猜老师说(唱)的是哪一句,在演唱歌曲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提示幼儿。

总之,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歌唱活动中帮助幼儿记忆歌词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每一种方法其实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与其他方法有机地结合,甚至可以借鉴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我们从幼儿学的角度去考虑,注重怎样让幼儿更好的学,学的轻松、学的愉快并学有所得,让孩子们尽情地畅游于音乐王国中,身心得到良好的陶冶和熏陶,为幼儿学习歌曲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幼儿记忆力也得到培养,这与幼儿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积极开发幼儿的智力,幼儿的记忆力就会得到迅速的发展,记忆歌词自然也就不是什么难事。

参考文献:

【1】许卓娅 《怎样设计与组织新歌教学活动》

【2】王懿颖《学前音乐教育》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

【4】刘懿《学前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 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6年7月

论文作者:方蕾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论文_方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