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优势与江苏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_市场营销论文

成本优势与江苏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苏论文,竞争力论文,成本论文,优势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价格优势是产品市场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而成本优势又是价格优势的主要依托之一。江苏是一个经济大省,但长期以来一直走的是依靠外延扩张发展经济的道路,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与上海、广东、山东及外国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处于绝对的成本劣势,从而严重影响了本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降低费用、改善成本落后地位是提高江苏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突破口之一。本文首先讨论成本优势与产品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然后分析江苏企业成本地位的现状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江苏企业成本竞争地位的对策建议。

一、成本优势与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产品的市场竞争中,价格因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归根结底反映在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产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上。如果这一价格超过了企业制造该产品所花费的成本,则企业将有利可图;价格超过成本的差额越多,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产品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价格的竞争。

为了加深理解成本领先优势的概念及其作用,让我们对成本的内涵作进一步的探讨。

第一,从产品价值的创造过程看,产品的成本可以分成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两类。首先,企业是一个创造价值的经济实体,从事原料采购、产品设计、资金筹措、生产作业、发货后勤、营销管理及售后服务等一系列创造价值的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由此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称之为企业价值链,它决定了产品内部成本的大小。这就是说,内部成本领先的优势不仅来自低消耗的生产作业,而且还可能来自卓越的产品设计、不懈的技术创新、灵活的营销手段、高效的财务管理、完善的售后服务等,上述每一类活动的改善都有助于企业在与其竞争对手的竞争中降低成本。因此,产品成本优势首先来自企业价值链,即企业价值链的特征及其优化配置可以使企业获得内部成本优势,实现内部经济。在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产业,都是由大量彼此相关或不相关的企业所组成的。这些企业本身的价值链通过各种渠道的相互影响和制约,构成所谓的产业价值链。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致化,一个企业本身的价值链只是其所处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环节,其上游有原辅材料供应厂商及提供资金的金融机构的价值链,它们提供上游价值;其下游有销售商家和买方价值链,它们提供下游价值。企业的上、下游价值链都将对成本因素产生影响,从而决定了产品外部成本的大小。

根据上述观点,企业要想获得成本优势,固然需要加强生产管理和注重对生产过程成本驱动因素的控制,但根本的出路是重新配置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及调整企业价值链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改变产品成本驱动因素。这就是说,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用户可以接受的价格配置生产要素,选择最小成本的经营方式。即由市场创造价格,再由价格去安排生产。

第二,从产品价值的实现过程看,产品的成本又可分成生产成本和质量确定成本两类。所谓生产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具有相同使用价值的产品所付出的代价,它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即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成本概念。在另一方面,对产品质量的鉴别和分类,消费者和生产者都要付出一定的费用,这就是所谓的质量确定成本。对消费者而言,需要通过搜索和体验来确定产品的质量,质量确定成本就是他们因此将付出的代价。对生产者而言,质量确定成本是企业为使消费者了解产品的质量及特色所付出的代价,它体现为企业在产品的质量信誉上的投资。

以下三个结论显然是成立的:(1)由于消费者最终接受的产品成本是生产成本和质量确定成本之和,因此在生产成本相近的条件下,他们总是偏爱那些质量确定成本较低的产品,即这些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强。(2)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质量确定成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性,即企业在质量信誉方面的投资越大,消费者的质量确定成本就越低。(3)企业可以通过商标、名牌、质量保证书、 专家鉴定等一系列市场手段,将关于产品质量的最重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降低他们的质量确定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消费者在购买名牌产品时,往往不必仔细检查其质量,就可以放心地买下,其原因就在于名牌具有大幅度降低消费者质量确定成本的作用。由此看来,名牌产品的竞争优势不仅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上,而且表现在名牌对消费者质量确定成本的节约上(特别是在与质量虽高但非名牌的产品比较时)。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呢?首先,企业重视和追求产品及服务的高质量,推行以质量取胜的战略,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企业在创造质量优势的过程中必然要支出相应的费用,因而将提高生产成本,削弱企业成本领先的优势。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舍不得在产品声誉上进行投资,则其质量优势就难以被消费者理解和认可,他们的质量确定成本仍然很大,企业在创造质量优势上的投入并不能起到实效。其次,对企业来讲,在质量信誉方面的投资并不是越多越好,其效果取决于产品的市场特征。例如,对于一次性交易产品、消费者质量确定成本很低的产品和无法利用信誉降低质量确定成本的产品,企业进行信誉投资是不经济的,因为这样做对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无益,而只能削弱自己的成本地位。

二、江苏企业成本地位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经济效益低、成本费用高一直是江苏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根据资料,江苏的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在全国均处于落后地位,与主要竞争对手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差距更大。例如,就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而言,1993年每百元销售收入实现的利润为3.36元,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为4.21元,上海和广东分别为7.32元和5.40元。1994年,江苏的上述指标下降至2.74元,而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则上升到4.74元,这表明差距还在扩大。

经济效益不好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我省工业在成本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为了进一步弄清江苏产品成本的相对地位,我们就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以下简称指标)这个指标,把江苏的情况与上海市、广东省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作了全面的比较,结果详见表1和表2。

表1

表2

* 为指标值,即指标值为负,无法比较。

表1给出的是各地区总体指标及不同经济成分、不同规模企业、 轻重工业和中央与地方企业指标之间的比较结果,由此可见:(1)就总体而言,江苏的指标值比全国平均值低22.41%,比广东低38.53%,还不到上海的一半。(2)对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比较, 江苏中型企业的情况相对要好一些,它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是小型企业,且中小企业的指标值与广东、上海的差距均低于总体差距。(3)对不同经济成分进行比较,集体经济明显优于国有经济和其他经济。(4)对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进行比较,则前者要优于后者。(5)轻工业要好于重工业。这一结果与江苏经济发展依靠集体经济、依靠中小企业的战略选择是基本一致的。

表2给出的是不同地区26个主要制造行业指标值的比较结果, 由此可见:(1)指标值最高的是化学纤维业,达到8.39%, 但这一数字仅与上海总体平均水平8.37%大致相当。(2)26 个行业中指标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8个行业,占30%左右;超过广东的有5个行业,占19%左右;超过上海的只有3个行业,不到12%。这些优势行业主要是仪 表、 化工、纺织、服装、机械等,它们大都是江苏省的支柱行业。(3)指标值与全国平均、广东和上海差距较大的行业有烟草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上述事实既反映了我省经济运行中成本居高不下的现状,同时也说明在降低成本、提高竞争优势方面大有潜力可挖。1993年我省完成产品销售收入4225.1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1.88亿元,前者为全国第一, 后者在广东、上海之后居全国第三。经测算,如果我省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则在同样的销售收入下,实现的利润将达到181.11亿元,比1993年实际完成数增长27.65%。 如果上述指标值分别达到广东和上海的水平,则将分别实现利润226.05亿元和310.25亿元,比1993年实际完成数分别增长59.32%和118.67%, 使我省经济的总量指标和效益指标均稳居全国第一。

造成我省工业成本处于绝对劣势的原因有很多,如由于我省企业在技术进步上的投入利用不足,技术创新力度不够,致使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于我省的工业结构以“两头在外”的加工工业为主,大部分原材料需要从省外市场引进,大部分产品要销往省外市场,企业要打开并立足省外市场,需要付出更多的交易成本等。根据上面的分析,后一种情况实际上是我省企业在其所在的产业价值链中处于不利位置的一种必然结果。由此引伸,这种不利位置还在以下两方面影响我省企业的成本构成:

1.由于我省产业组织结构中长期存在“小、散、全”的问题,产业的生产集中度比较低,无法形成外部规模经济和聚集规模经济。据测算,1993年江苏大型企业实现的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17.35%,而同期全国的平均水平为36.36%,上海和广东则分别是55.99%和27.86%。相比之下,江苏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必然导致企业经营绩效的低下。而且,在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组织格局下,有限的经济资源被众多的企业所瓜分,必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不足,无力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创立名牌等活动。

2.江苏的大部分企业在其所在产业的价值链中处于从属的地位,缺少行业的领头羊,产品的市场份额比较低,难以构成左右供求态势的力量;加上传统的优势产品又多集中于竞争性比较强的行业(如加工业、日用工业品业),单独加价和转嫁成本的能力较低,从而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根据笔者94年底对南京、扬州和苏州等市不同产业和不同规模的企业所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在实际定价中很少有企业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方法,绝大多数企业主要考虑市场销售情况。而且,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企业往往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过分依赖于风险最大的价格竞争。例如,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相对丰厚的利润率是企业采取降价行为的前提。但在上述调查中,当问及“当市场竞争激烈时,企业将优先采取何种策略”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选择了“降低价格,以期扩大销售”的策略,而不是建立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的利润率逐年下降,这是一种“自杀”行为。

三、提高江苏产品成本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提高产品成本竞争地位主要靠企业自身的努力,但这决不意味政府可以听之任之任、袖手旁观。事实上,通过制定有关的产业组织政策,政府能够对企业的成本地位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调节作用。所谓产业组织政策,是政府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所制定的干预和调整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公共政策,它由市场结构控制政策和市场行为控制政策两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分别就这两方面加以阐述。

1.市场结构控制政策是根据特定的产业组织运行状态所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最终目标,对产业结构加以调整和约束。省政府应该总揽全局,一方面加大重点投入,以实现增量资产的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抓紧对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实现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这样一来,必然大大改善和提高我省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为企业降低外部成本、获得外部经济创造有利条件。

江苏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走出“小、散、全”的误区,步入“大、聚、精”的轨道。因此,应该按照社会化分工的原则和本省的实际制订重点发展战略,将有限的增量资产重点投入到那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幅射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产品上,培育一批在各产业价值链中起主导地位的中坚企业,以实现规模经济基础上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当然,在发展规模经济的同时,不能忽视江苏星罗棋布的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引导它们围绕中坚企业组成各种形式的产业网络,如“下包制”、“中卫制”、“队长制”等。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使中小企业的成本地位上一个层次。

其次,由政府牵头,积极引导三个联合,即“银企联合”、“工商联合”和“内外联合”。“银企联合”是指企业与位于其上游的资金主要供应者银行,按照资产运作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联合。一方面,企业因此可以解决资金(特别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在另一方面,银行的效益与企业的效益直接相关,企业效益不好将会增加银行的呆帐、坏帐,从而使其资产的质量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讲,银行帮了企业就等于帮了自己。在这方面,上海家化与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上海石化与建设银行上海分行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工商联合”是指企业与位于其下游的产品销售商家,围绕名牌产品的营销进行联合。工业企业的优势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即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但组织营销不是其长处,且导致销售费用普遍过大。例如,为了扩大市场覆盖面,企业不得不在各地设立办事处或销售机构。而每增加一个点,就要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往往是劳民伤财,事倍功半。而商家的优势在于营销,即直接面对用户、掌握市场信息。实行工商联合,厂家可根据商家提供的信息组织生产,商家则可从销售名牌产品的过程中强化信誉及服务质量,进而分割市场,双方因此可实现优势互补。“内外联合”是指企业与国外实力雄厚的名牌产品生产厂家联合,为外国名牌做加工或代理。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战略角度看,我省企业的产品只是整个经济链中的一环。随着96年我国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调低出口货物退税率措施的出台,企业将面临更严竣的竞争形势。外国大企业名牌产品有明显的资本和技术优势,为其做加工代理,我省企业能够逐步积累资本和技术,为形成自己的规模和特色奠定基础。在这方面,国内的一些计算机厂家有成功的尝试,无论是政府或企业,都应该把“宁做鸡首、不做凤尾”的观念转变为“不做鸡首,愿做凤尾”的实际行动,从更高的层次构造江苏的产业结构。

2.市场行为控制政策是从市场行为规范的角度,制止限制非有效竞争和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发生。应当指出,在现实生活中、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事实上的成本不平等的现象,这是与公平竞争的原则相违背的。政府有理由、也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政策,如税收保护、质量与技术监督保护和社会负担保护等,以创造一个平等公正的成本环境。

所谓税收保护,是在不违反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的前提下,参照其他省市政府的作法,在地方税收政策方面给予本省名牌产品以必要的优惠。在指导思想上应该明确,由于税收监管上的不对称性,已经造成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之间的税赋不平等的事实。因此,采取一定的地方税收保护能够扶持名牌企业、缩小税赋的不平等给我省企业带来的税收成本的不利因素。当然,在制定具体政策时,要有重点、有针对性,面不能宽。所谓质量保护,是政府会同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部门,通过实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技术监督、标准计量和市场认可及准入制度,对我省企业在创立名牌产品的过程中因追求高质量而付出的成本代价有所补偿,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成本投机行为有所打击,并促使外地产品进入我省市场时必须在质量信誉上投入更多的成本。所谓社会负担保护,是制定有关政策适当减轻我省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负担。对其他企业(特别是外省企业)施加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不仅是创造利润的经济实体,同时也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我省生产名牌产品的企业(特别是那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商品的同时,为我省的财政、税收、就业、社会福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社会贡献远远大于外省的企业,更是那些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厂家根本无法比拟的。当然,企业也因此承担了更高的成本,实行社会负担保护的目的,就是要缩小这种成本不对称性。

标签:;  ;  ;  ;  ;  

成本优势与江苏产品市场竞争力研究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